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城市园林建设要求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中,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和意义。而加强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对城市居民生命健康的基本体现。城市园林景观主要是由植物配置所决定的。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真正构建出以自然和谐为美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关键词]自然和谐 城市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09-01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设计环节,对于园林景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科学合理的园林配置能够充分发挥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好的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人们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本文重点对自然和谐为美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总结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生态优先原则
在对城市园林尽管进行设计时,无论是要选取哪一种的植物,或是采取怎样的配置方式,都应该将生态优先原则放在首位。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只有明确这一设计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园林配置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以自然和谐为美的目标。以下文本就总结了生态优先原则中包含的主要内容。
1.1 因地制宜
可以说,因地制宜作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城市向着生态绿化方向发展的有效保障。但是,也正是因为很多城市忽视了这一点,才导致植物出现了不良的生长状态,总体存活率不高。我们要知道,人与植物都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类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下才会更好的生存,植物也一样,如果你将植物种植在它并不适应的生存环境中,恐怕很难存活下来。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切实结合当地土质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栽种。不要认为只要栽种一些国外引进的名品植物就是最好的,它们若是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城市的水土,不仅无法保证正常健康的生长,最后还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造成重大的损失。
1.2 因时制宜
大部分的植物只有短暂的繁华时间,通常都是春夏季的枝叶尤为茂盛,而到了秋冬时节,就会呈现干枯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就很难再发挥绿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中能够四季存活的植物品种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植物生长特点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归置好每一种植物,让每一个季节都能够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因此,笔者也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多多采用四季型的植物,虽然其中有一些植物的美感性不强,却能够很好化解季节变化时期的突兀现象爱,同时再加置其他美感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点缀,一定可以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整体的观赏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如今,城市化进程脚步发展速度之快,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也不能仅仅单方面注重眼前的利益,只有将眼前的事情把握好,真正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加强建立完善的园林规划安排,加大对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应用,才能确保我国园林建设的长远发展。
2.1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可持续发展
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切忌不要只采取单一的植物种类,这样不仅会对整体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还非常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并且,由于植物与植物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共同生存的关系。其中,有部分植物是可以相互提供养料,通过优势进行互补的。而一些植物天生就是相克的物种。因此,在设计时,就要尽量避免将这两种植物栽种在一起,避免抑制到周围的植物生长。
2.2 节约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特别是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一些城市为了自身的绿化,采用了各种手段,甚至使用了城市中全部的可利用资源,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强硬式的发展策略,最终造成了大量资源的白白流失。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势必会对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直接受益者是自己,但是仍旧有部分规划人员普遍认为只有利用大量资源才能做好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从而在建设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节约资源一直是社会公众迫切希望的,只有将每一个部分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才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自然与城市相结合,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谐为美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其实就是在城市园林配置的过程中,做到自然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经济搞得好,生态搞得也好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城市,应抓主要矛盾,在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基础上让生态环境为城市添一份活力。园林配置更是要遵循自然与城市相结合的原则,不要忽略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不要忽略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应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3、文化与美字原则
文化与美学虽然不能列为最重要的原则,但是它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城市要想在园林设计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就要与这个城市的人文风俗联系起来。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为一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并且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3.1 赋予园林人文内涵
文化对经济其有反作用,丰富的文化能够让城市焕发独特的气质,提升城市魅力。可根据城市的历史、政治、人物等为一面的特点,在园林规划过程中赋予园林特殊的意义,可在城市园林中将反映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其有当地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3.2 掌握“美”的技巧
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讲究美学原则,坚持植物的多样与统一,保证均衡与稳定,注重植物的对比与调和、韻律与节奏,要让园林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好的东西大家都喜爱,看见美好的事物心里都舒服,所以设身处地为城市居民设计一个集美感与自然为一体的城市园林,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3.4 主题形式美
城市园林体现了各种不同植物配置的个性特征,彰显出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设计者的审美品位。在道路长线性的节点处,强调主题空间关系与位置比例关系的整体性、综合性; 在平面和立面布局中,以均衡和稳定的形式充分满足观赏者的美感需求。自然式布局形成的林相与林冠空间增强了景观的地域性,园林主题立意鲜明,不仅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且降低了施工中植物的选材和养护成本。
4 结束语
园林植物配置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配置是为了让生态环境更好地迎合城市快节奏的步伐,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仅是看GDP,更重要的是在较高的GDP下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味着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有了好的生活环境人们才会更幸福,好的生活环境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绿化环境、遵循自然的各种原则,以自然和谐为美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刘倩叶,王逐浪,白生堆.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与趋势[J].陕西林业科技.2008(02)
[2] 王林.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3] 伍宝军.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关键词]自然和谐 城市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09-01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设计环节,对于园林景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科学合理的园林配置能够充分发挥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好的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人们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本文重点对自然和谐为美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总结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生态优先原则
在对城市园林尽管进行设计时,无论是要选取哪一种的植物,或是采取怎样的配置方式,都应该将生态优先原则放在首位。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只有明确这一设计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园林配置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以自然和谐为美的目标。以下文本就总结了生态优先原则中包含的主要内容。
1.1 因地制宜
可以说,因地制宜作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城市向着生态绿化方向发展的有效保障。但是,也正是因为很多城市忽视了这一点,才导致植物出现了不良的生长状态,总体存活率不高。我们要知道,人与植物都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类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下才会更好的生存,植物也一样,如果你将植物种植在它并不适应的生存环境中,恐怕很难存活下来。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切实结合当地土质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栽种。不要认为只要栽种一些国外引进的名品植物就是最好的,它们若是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城市的水土,不仅无法保证正常健康的生长,最后还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造成重大的损失。
1.2 因时制宜
大部分的植物只有短暂的繁华时间,通常都是春夏季的枝叶尤为茂盛,而到了秋冬时节,就会呈现干枯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就很难再发挥绿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中能够四季存活的植物品种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植物生长特点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归置好每一种植物,让每一个季节都能够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因此,笔者也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多多采用四季型的植物,虽然其中有一些植物的美感性不强,却能够很好化解季节变化时期的突兀现象爱,同时再加置其他美感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点缀,一定可以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整体的观赏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如今,城市化进程脚步发展速度之快,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也不能仅仅单方面注重眼前的利益,只有将眼前的事情把握好,真正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加强建立完善的园林规划安排,加大对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应用,才能确保我国园林建设的长远发展。
2.1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可持续发展
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切忌不要只采取单一的植物种类,这样不仅会对整体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还非常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并且,由于植物与植物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共同生存的关系。其中,有部分植物是可以相互提供养料,通过优势进行互补的。而一些植物天生就是相克的物种。因此,在设计时,就要尽量避免将这两种植物栽种在一起,避免抑制到周围的植物生长。
2.2 节约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特别是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一些城市为了自身的绿化,采用了各种手段,甚至使用了城市中全部的可利用资源,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强硬式的发展策略,最终造成了大量资源的白白流失。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势必会对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直接受益者是自己,但是仍旧有部分规划人员普遍认为只有利用大量资源才能做好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从而在建设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节约资源一直是社会公众迫切希望的,只有将每一个部分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才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自然与城市相结合,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谐为美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其实就是在城市园林配置的过程中,做到自然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经济搞得好,生态搞得也好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城市,应抓主要矛盾,在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基础上让生态环境为城市添一份活力。园林配置更是要遵循自然与城市相结合的原则,不要忽略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不要忽略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应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3、文化与美字原则
文化与美学虽然不能列为最重要的原则,但是它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城市要想在园林设计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就要与这个城市的人文风俗联系起来。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为一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并且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3.1 赋予园林人文内涵
文化对经济其有反作用,丰富的文化能够让城市焕发独特的气质,提升城市魅力。可根据城市的历史、政治、人物等为一面的特点,在园林规划过程中赋予园林特殊的意义,可在城市园林中将反映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其有当地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3.2 掌握“美”的技巧
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讲究美学原则,坚持植物的多样与统一,保证均衡与稳定,注重植物的对比与调和、韻律与节奏,要让园林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好的东西大家都喜爱,看见美好的事物心里都舒服,所以设身处地为城市居民设计一个集美感与自然为一体的城市园林,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3.4 主题形式美
城市园林体现了各种不同植物配置的个性特征,彰显出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设计者的审美品位。在道路长线性的节点处,强调主题空间关系与位置比例关系的整体性、综合性; 在平面和立面布局中,以均衡和稳定的形式充分满足观赏者的美感需求。自然式布局形成的林相与林冠空间增强了景观的地域性,园林主题立意鲜明,不仅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且降低了施工中植物的选材和养护成本。
4 结束语
园林植物配置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配置是为了让生态环境更好地迎合城市快节奏的步伐,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仅是看GDP,更重要的是在较高的GDP下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味着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有了好的生活环境人们才会更幸福,好的生活环境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绿化环境、遵循自然的各种原则,以自然和谐为美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刘倩叶,王逐浪,白生堆.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与趋势[J].陕西林业科技.2008(02)
[2] 王林.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3] 伍宝军.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