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科研单位图书、期刊利用率的建议,以期为科研单位图书、期刊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单位;图书;期刊;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57-01、
图书、期刊是科技情报的一大部分,是科研和生产得以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载体种类繁多的当今社会,如何快速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其更加有效地为科学和生产服务,是从事图书、期刊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新课题。
1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职工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型载体的产生,必然引起传统的管理模式、工作重心、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变化,对图书、期刊管理专业人员除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外,同时还要求有广搏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的网络知识,做到将其熟练地应用于图书、期刊管理工作。
2加强图书、期刊管理主要环节工作,满足职工的需要
2.1做好收集工作
图书、期刊的收集质量与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所以图书、期刊管理采购工作者应从读者和单位性质的需要出发,深入到读者当中去,虚心向科研人员征求意见,并倾听反馈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确定图书、期刊的采购书目,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对核心期刊要保持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对装订、分类、编目、借阅等各个工作环节,也要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尽职尽责地发掘书库资源。
2.2做好图书、期刊的剔旧工作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一些陈旧过时、长期无人问津的图书、期刊应及时剔除,以免占架、串架等,从而造成管理方面的困难以及人力、时间和空间浪费的影响工作效率,给读者查找需要的资料增加了难度,影响图书的有效利用。
2.3开展预约借阅服务
当读者所需要的图书、期刊已被别人借走,或者因装订、分编等原因一时借不到时,应请读者在预约登记册上登记,写明自己所需要的期刊。一旦期刊回库,迅速通知这位读者前来借阅。这样不仅可避免科研人员浪费时间,而且还可以了解读者的需要,使图书、期刊的订阅范围更加贴近读者,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 提供多样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展图书、期刊的知识作用
3.1做好新书导读服务项目
将新购买的图书的名称、前言、主要内容、目录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使读者能对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将期刊中各种核心期刊的学科性质、现状、发展趋势及最新期刊文献的目次汇编、题录、期刊论文的文摘、提要、论文内容与主题的分类主题索引和关键词、目录等,定期向读者宣传报道,使读者对本期刊有个总体的印象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选择利用。还应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及读者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期刊文献进行深层次加工,编制期刊分类目录、刊名目录、著者目录以及馆藏核心期刊篇名目录、文章内容提要、主题目录等各种不同职能的馆藏期刊目录,这些目录可以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准确全面地揭示馆藏期刊的内容,便于读者了解馆藏,以便提高期刊文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3.2针对交叉学科以及读者特点,提供多样化服务
服务是图书室的使命,是书刊管理人员的工作宗旨,所以读者各种层次的信息需求都值得尊重,而且应该得到满足。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交叉学科有着不同需求,因此图书、期刊的订购、选择提供变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应加强各种宣传报导、期刊介绍;不断完善主题目录,将交叉学科的期刊从研究方向、反映内容、理论、应用等方面细化。期刊的分类,以利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目的的读者有针对性地利用期刊,使期刊服务由低级的服务向高层次服务方向转化。
3.3 以人为本,全力为读者服务
改变以往只注重服务方式而不注意服务效果的做法,不断调整服务方法,密切配合新形势下的需求。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选择服务课题,主动与读者取得联系,围绕服务的课题,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搜集文献资料,提供编制的专题文摘、索引等参考资料,辅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尽心尽力地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室生存的前提,是图书室发展的直接动力,图书室只有通过读者的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只有以人为本,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才是科研图书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的读者服务工作仍不尽如人意,长期形成的重藏轻用的思想抑制了人们的行动。
3.4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可以使书刊的采购、编目和流通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又能把书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较高层次的服务性工作。同时,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准确的文献检索,可以提高文献的传递速度,加快期刊文献的周转。目前应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订购、编目和检索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期刊资源的开发,可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向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网上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书室应用现代科技的技术手段,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把单纯的收藏变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由单一的提供借阅服务向主动承担信息采集、检索、提供文献等任务转变,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4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学习氛围
设立书、刊阅览室集学习为一体的多功能房间,是提高单位藏书、期刊利用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书、期刊流通方式上一个新台阶。在开架阅览室里,不仅要有宽敞的空间、明亮的光线、舒适的桌椅,还要有期刊种类齐全、利用价值高的各类期刊文献,使之成为读者学习最理想的场所,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当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期刊,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既方便读者,又可减少期刊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5加强科研单位图书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各个科学研究单位藏书建设都有其独特性,在信息时代,如果能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不仅能扩大本单位职工知识的需求面,而且也能满足其他兄弟单位对书、期刊的需求,这样不仅最新信息得到了交流,而且还丰富了科研人员的视野。图书室之间的合作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6参考文献
[1] 王琨.浅谈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106.
[2] 罗红丽.图书馆导读的个性化[J].图书馆学研究,2006(4):90-91.
关键词科研单位;图书;期刊;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57-01、
图书、期刊是科技情报的一大部分,是科研和生产得以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载体种类繁多的当今社会,如何快速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其更加有效地为科学和生产服务,是从事图书、期刊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新课题。
1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职工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型载体的产生,必然引起传统的管理模式、工作重心、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变化,对图书、期刊管理专业人员除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外,同时还要求有广搏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的网络知识,做到将其熟练地应用于图书、期刊管理工作。
2加强图书、期刊管理主要环节工作,满足职工的需要
2.1做好收集工作
图书、期刊的收集质量与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所以图书、期刊管理采购工作者应从读者和单位性质的需要出发,深入到读者当中去,虚心向科研人员征求意见,并倾听反馈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确定图书、期刊的采购书目,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对核心期刊要保持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对装订、分类、编目、借阅等各个工作环节,也要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尽职尽责地发掘书库资源。
2.2做好图书、期刊的剔旧工作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一些陈旧过时、长期无人问津的图书、期刊应及时剔除,以免占架、串架等,从而造成管理方面的困难以及人力、时间和空间浪费的影响工作效率,给读者查找需要的资料增加了难度,影响图书的有效利用。
2.3开展预约借阅服务
当读者所需要的图书、期刊已被别人借走,或者因装订、分编等原因一时借不到时,应请读者在预约登记册上登记,写明自己所需要的期刊。一旦期刊回库,迅速通知这位读者前来借阅。这样不仅可避免科研人员浪费时间,而且还可以了解读者的需要,使图书、期刊的订阅范围更加贴近读者,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 提供多样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展图书、期刊的知识作用
3.1做好新书导读服务项目
将新购买的图书的名称、前言、主要内容、目录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使读者能对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将期刊中各种核心期刊的学科性质、现状、发展趋势及最新期刊文献的目次汇编、题录、期刊论文的文摘、提要、论文内容与主题的分类主题索引和关键词、目录等,定期向读者宣传报道,使读者对本期刊有个总体的印象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选择利用。还应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及读者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期刊文献进行深层次加工,编制期刊分类目录、刊名目录、著者目录以及馆藏核心期刊篇名目录、文章内容提要、主题目录等各种不同职能的馆藏期刊目录,这些目录可以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准确全面地揭示馆藏期刊的内容,便于读者了解馆藏,以便提高期刊文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3.2针对交叉学科以及读者特点,提供多样化服务
服务是图书室的使命,是书刊管理人员的工作宗旨,所以读者各种层次的信息需求都值得尊重,而且应该得到满足。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交叉学科有着不同需求,因此图书、期刊的订购、选择提供变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应加强各种宣传报导、期刊介绍;不断完善主题目录,将交叉学科的期刊从研究方向、反映内容、理论、应用等方面细化。期刊的分类,以利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目的的读者有针对性地利用期刊,使期刊服务由低级的服务向高层次服务方向转化。
3.3 以人为本,全力为读者服务
改变以往只注重服务方式而不注意服务效果的做法,不断调整服务方法,密切配合新形势下的需求。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选择服务课题,主动与读者取得联系,围绕服务的课题,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搜集文献资料,提供编制的专题文摘、索引等参考资料,辅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尽心尽力地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室生存的前提,是图书室发展的直接动力,图书室只有通过读者的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只有以人为本,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才是科研图书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的读者服务工作仍不尽如人意,长期形成的重藏轻用的思想抑制了人们的行动。
3.4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可以使书刊的采购、编目和流通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又能把书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较高层次的服务性工作。同时,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准确的文献检索,可以提高文献的传递速度,加快期刊文献的周转。目前应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订购、编目和检索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期刊资源的开发,可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向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网上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书室应用现代科技的技术手段,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把单纯的收藏变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由单一的提供借阅服务向主动承担信息采集、检索、提供文献等任务转变,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4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学习氛围
设立书、刊阅览室集学习为一体的多功能房间,是提高单位藏书、期刊利用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书、期刊流通方式上一个新台阶。在开架阅览室里,不仅要有宽敞的空间、明亮的光线、舒适的桌椅,还要有期刊种类齐全、利用价值高的各类期刊文献,使之成为读者学习最理想的场所,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当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期刊,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既方便读者,又可减少期刊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5加强科研单位图书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各个科学研究单位藏书建设都有其独特性,在信息时代,如果能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不仅能扩大本单位职工知识的需求面,而且也能满足其他兄弟单位对书、期刊的需求,这样不仅最新信息得到了交流,而且还丰富了科研人员的视野。图书室之间的合作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6参考文献
[1] 王琨.浅谈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106.
[2] 罗红丽.图书馆导读的个性化[J].图书馆学研究,2006(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