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印象主义音乐用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以及创作手法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笔者将以自身的演奏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其音乐风格进行三方面的剖析。
【关键词】:印象主义;美学特征;创作手法;演奏技巧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印象主义原指画家的画作不在于具体的描绘,而是强调光影微妙变化所带来的主观感受,象征主义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印象主义音乐受两者的影响和启发,音乐风格不以传统所讲究的优美旋律为主,而是更加追求声音色彩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钢琴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必然阶段,是对传统音乐风格的挑战。
一.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美学特征
最初关于“印象主义”这个美学观念是来源于绘画艺术,这种美学观念要求藝术家在创作时忽视主观知觉,而强调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创作了全新的听觉概念,在技法创作中,该风格摆脱了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传统,进行了大胆革新,而且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也有了突破。不同于以往的是,印象派并没有浪漫派的过分激情,更多的是微妙的音乐感觉。印象派的代表音乐家们认为音乐不再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而是用来描绘瞬间印象,用以给人听觉享受的,印象派的钢琴音乐风格特色在于该音乐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印象派音乐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音响效果,主张表达感觉中的主观印象。其中,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等。
在这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完全可以体现印象主义钢琴风格的特征。在德彪西的创作之中,一方面他常常脱离传统功能体系,基于重色彩感的美学观念,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段,采用绘画般的手法,使用色彩性的和声与旋律,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另一方面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常常取材于诗情画意或者是自然景物,没有太多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大多都表达了色彩性感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钢琴作品中体现,例如前奏曲《帆》,从曲目看就是通过这些独特的重视色彩感的创作手法,表现出了遥远而朦胧的水面上越飘越远的“帆”的情景。另一位印象派音乐风格的代表钢琴家是拉威尔,他的作品《水之嬉戏》在技法运用上体现了印象主义风格。乐曲由水声、喷泉、瀑布和溪流发出的音乐之声组成,营造了动感绚丽却又清晰的画面。
二.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创作手法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就是在它的创作手法之上,通常这个风格的作曲家都会使用不同的和声语言与旋律。以德彪西的创作手法为例,在和声上,德彪西打破了传统和声中以和弦连接声部进行所形成的动力展开为主的手法,在其钢琴音乐作品的和声采用了全新的表现手段,不仅创作性的用了许多新的不协和和弦,如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还大量运用了孤立的大小三和弦、平行和弦。这些创造性和声的使用,不但没有给作品造成紧张、刺激的和声效果、反而使作品保持了一种细腻精致的色彩效果。在调性上,他抛弃了传统大小调和声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方式,大胆的尝试新鲜的调性,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色彩性的调性结构,以宗教音乐和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对其补充和发展,形成了真正的具有印象派特征的调性。在旋律上,不同于传统的音乐风格,旋律渐渐丧失了在音乐中的主导地位,不再以大规模的方整性的长乐句形式出现,而是变成了简短而零碎的主题动机,追求旋律的淡化,避免了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发展等手段,产生不同于传统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往往给听众带来了若隐若现、朦胧模糊却又自由灵动的全新听觉。在节奏节拍上,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也脱离了浪漫主义或是古典主义那些常用的具有固定节拍重音的拍子,经常使用一些不规则节奏,并且常避免每小节第一拍是重音作为旋律的开始,这样使音乐呈现出流动松散的状态,更加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风格。在曲式结构上,作品通常体现出比较自由松散,段落界限比较模糊,只是在整体上还呈现一些再现三段体的一些特征,同时音乐织体非常的丰富多彩。
三.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演奏技巧
在演奏技巧方面,由于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一个音乐流派,这个时期的作品描写的大多都是色彩、光影、水波、建筑或是风光等,所以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同浪漫主义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方法大相径庭。首先,从演奏触键上来分析,古典主义时期在触键上通常表现的要求演奏出音色要干净,音质要颗粒性强,手指在演奏时要平稳、流畅,不能生硬。浪漫主义风格的演奏通常注重音色的饱满,有对比鲜明的表现力度,充满了感染力和激情,技巧绚丽而辉煌,强调旋律的歌唱性。相比前两者,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是截然不同的,演奏这一类风格作品时,必须要注重触键而带来的音色上的变化,要注意手指的触键部位、触键的角度以及力度的变化。通常在演奏的过程中,触键要轻柔,触键部位多用指肚去演奏,一定要避免垂直敲击式的声音去弹奏,不能将键一弹到底。触键的方式多用“勾”“摸”接近水平的方式,多使用手腕和手臂的协调动作来帮助手指弹奏出优美圆润的声音。例如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要注意弹奏的音色是朦胧,色彩变化无穷的,因此在弹奏的过程中手指要稍微放平一些,用一种抚摸琴键的方式去演奏,从而产生出轻柔的声音,仿佛手指融入到音乐之中而不是敲击键盘,在下键的过程中,应该是有控制的慢下键,下键的深度则具体曲目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慢下键会将音弹得更深,快下键则会浅一些。所以在触键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力度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触键的速度和深度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达到演奏的效果。再从踏板上来分析,要想将印象主义派音乐演奏好,踏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表达出印象派的流畅连贯而又富于变化的音乐效果,德彪西在踏板的运用方面有一定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演奏此类作品,踏板的应用应该要非常自然,虽然在他的作品中较少出现踏板的记号,但是通常在演奏时三个踏板要做到非常自然的使用。在使用踏板时,演奏者可以根据和声换踏板,在和弦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以一个和弦一个踏板,或者是根据作品中的低音,在需要控制低音的情况下,用延音踏板来保留低音声部的延续。除此之外,德彪西还使用了抖动的踏板,例如在演奏他的《版画集》中,有些地方需要使用抖动的踏板法,快速的颤抖踏板才能获得朦胧的音响效果,同时在演奏此类风格作品时要学会使用弱音踏板,在使用弱音踏板时,应该要将半踏板、四分之三踏板或者是全踏板看做是不同的音色层次,配合不同的触键,使用弱音踏板不仅仅是只是弱奏,而是要更好的诠释出作品的更丰富的音色和力度层次变化。因此,在演奏实际此类作品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用什么样的踏板以及触键的深浅、力度的控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不仅是对传统音乐的挑战,也是为通向现代派钢琴音乐道路奠定了基础,它以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世界,成为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贾俊萍.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6):25-27.
[2]蔡梅.德彪西鋼琴作品印象主义风格的分析与表现[J].艺术百家,2012(7):319-321.
[3]范程欣.对钢琴弹奏中踏板的运用探讨[J].文化艺术,2016(11):84.
[4]胡千红.《钢琴音乐流派与风格特征》[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张嶷,女,汉,籍贯:湖南永州,学历:硕士在读,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 :钢琴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
【摘要】:印象主义音乐用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以及创作手法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笔者将以自身的演奏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其音乐风格进行三方面的剖析。
【关键词】:印象主义;美学特征;创作手法;演奏技巧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印象主义原指画家的画作不在于具体的描绘,而是强调光影微妙变化所带来的主观感受,象征主义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印象主义音乐受两者的影响和启发,音乐风格不以传统所讲究的优美旋律为主,而是更加追求声音色彩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钢琴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必然阶段,是对传统音乐风格的挑战。
一.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美学特征
最初关于“印象主义”这个美学观念是来源于绘画艺术,这种美学观念要求藝术家在创作时忽视主观知觉,而强调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创作了全新的听觉概念,在技法创作中,该风格摆脱了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传统,进行了大胆革新,而且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也有了突破。不同于以往的是,印象派并没有浪漫派的过分激情,更多的是微妙的音乐感觉。印象派的代表音乐家们认为音乐不再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而是用来描绘瞬间印象,用以给人听觉享受的,印象派的钢琴音乐风格特色在于该音乐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印象派音乐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音响效果,主张表达感觉中的主观印象。其中,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等。
在这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完全可以体现印象主义钢琴风格的特征。在德彪西的创作之中,一方面他常常脱离传统功能体系,基于重色彩感的美学观念,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段,采用绘画般的手法,使用色彩性的和声与旋律,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另一方面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常常取材于诗情画意或者是自然景物,没有太多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大多都表达了色彩性感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钢琴作品中体现,例如前奏曲《帆》,从曲目看就是通过这些独特的重视色彩感的创作手法,表现出了遥远而朦胧的水面上越飘越远的“帆”的情景。另一位印象派音乐风格的代表钢琴家是拉威尔,他的作品《水之嬉戏》在技法运用上体现了印象主义风格。乐曲由水声、喷泉、瀑布和溪流发出的音乐之声组成,营造了动感绚丽却又清晰的画面。
二.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创作手法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就是在它的创作手法之上,通常这个风格的作曲家都会使用不同的和声语言与旋律。以德彪西的创作手法为例,在和声上,德彪西打破了传统和声中以和弦连接声部进行所形成的动力展开为主的手法,在其钢琴音乐作品的和声采用了全新的表现手段,不仅创作性的用了许多新的不协和和弦,如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还大量运用了孤立的大小三和弦、平行和弦。这些创造性和声的使用,不但没有给作品造成紧张、刺激的和声效果、反而使作品保持了一种细腻精致的色彩效果。在调性上,他抛弃了传统大小调和声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方式,大胆的尝试新鲜的调性,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色彩性的调性结构,以宗教音乐和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对其补充和发展,形成了真正的具有印象派特征的调性。在旋律上,不同于传统的音乐风格,旋律渐渐丧失了在音乐中的主导地位,不再以大规模的方整性的长乐句形式出现,而是变成了简短而零碎的主题动机,追求旋律的淡化,避免了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发展等手段,产生不同于传统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往往给听众带来了若隐若现、朦胧模糊却又自由灵动的全新听觉。在节奏节拍上,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也脱离了浪漫主义或是古典主义那些常用的具有固定节拍重音的拍子,经常使用一些不规则节奏,并且常避免每小节第一拍是重音作为旋律的开始,这样使音乐呈现出流动松散的状态,更加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风格。在曲式结构上,作品通常体现出比较自由松散,段落界限比较模糊,只是在整体上还呈现一些再现三段体的一些特征,同时音乐织体非常的丰富多彩。
三.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演奏技巧
在演奏技巧方面,由于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一个音乐流派,这个时期的作品描写的大多都是色彩、光影、水波、建筑或是风光等,所以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同浪漫主义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方法大相径庭。首先,从演奏触键上来分析,古典主义时期在触键上通常表现的要求演奏出音色要干净,音质要颗粒性强,手指在演奏时要平稳、流畅,不能生硬。浪漫主义风格的演奏通常注重音色的饱满,有对比鲜明的表现力度,充满了感染力和激情,技巧绚丽而辉煌,强调旋律的歌唱性。相比前两者,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是截然不同的,演奏这一类风格作品时,必须要注重触键而带来的音色上的变化,要注意手指的触键部位、触键的角度以及力度的变化。通常在演奏的过程中,触键要轻柔,触键部位多用指肚去演奏,一定要避免垂直敲击式的声音去弹奏,不能将键一弹到底。触键的方式多用“勾”“摸”接近水平的方式,多使用手腕和手臂的协调动作来帮助手指弹奏出优美圆润的声音。例如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要注意弹奏的音色是朦胧,色彩变化无穷的,因此在弹奏的过程中手指要稍微放平一些,用一种抚摸琴键的方式去演奏,从而产生出轻柔的声音,仿佛手指融入到音乐之中而不是敲击键盘,在下键的过程中,应该是有控制的慢下键,下键的深度则具体曲目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慢下键会将音弹得更深,快下键则会浅一些。所以在触键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力度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触键的速度和深度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达到演奏的效果。再从踏板上来分析,要想将印象主义派音乐演奏好,踏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表达出印象派的流畅连贯而又富于变化的音乐效果,德彪西在踏板的运用方面有一定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演奏此类作品,踏板的应用应该要非常自然,虽然在他的作品中较少出现踏板的记号,但是通常在演奏时三个踏板要做到非常自然的使用。在使用踏板时,演奏者可以根据和声换踏板,在和弦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以一个和弦一个踏板,或者是根据作品中的低音,在需要控制低音的情况下,用延音踏板来保留低音声部的延续。除此之外,德彪西还使用了抖动的踏板,例如在演奏他的《版画集》中,有些地方需要使用抖动的踏板法,快速的颤抖踏板才能获得朦胧的音响效果,同时在演奏此类风格作品时要学会使用弱音踏板,在使用弱音踏板时,应该要将半踏板、四分之三踏板或者是全踏板看做是不同的音色层次,配合不同的触键,使用弱音踏板不仅仅是只是弱奏,而是要更好的诠释出作品的更丰富的音色和力度层次变化。因此,在演奏实际此类作品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用什么样的踏板以及触键的深浅、力度的控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不仅是对传统音乐的挑战,也是为通向现代派钢琴音乐道路奠定了基础,它以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世界,成为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贾俊萍.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6):25-27.
[2]蔡梅.德彪西鋼琴作品印象主义风格的分析与表现[J].艺术百家,2012(7):319-321.
[3]范程欣.对钢琴弹奏中踏板的运用探讨[J].文化艺术,2016(11):84.
[4]胡千红.《钢琴音乐流派与风格特征》[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张嶷,女,汉,籍贯:湖南永州,学历:硕士在读,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 :钢琴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