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0)
【摘要】: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歌。花儿文化生态在发生巨变,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慢慢变远。花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花儿会文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风格及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但现代型花儿会与传统花儿会逐渐出现差距,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做出浅析。
【关键词】:现代;花儿;花儿会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的历史悠久,流传时间久,区域广,民族间文化不断融合的民歌,时间馈赠了它很多精华,也带来一些重要问题,花儿的传承,让它绽放更多的光彩。花儿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传统花儿会到现代花儿会的转变,值得我们深思。
一、花儿会溯源
在民族聚居的地区,借助庙会,民族节日庆典聚众唱歌,演戏歌舞的习俗传承至今的很多.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中秋等.在名山大川、佛道教圣地唱歌谈情联姻的习俗,传承至今的多为聚居在边远地区的羌、藏族。西北地区唯有甘肃临夏洮岷山区和青海的乐都、民和、互助、大通等地,还盛传着花儿会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究其原因大都与古代在河湟一代游牧繁衍的诸羌部族以及秦汉以后逐渐顺西部走廊西走南迁,融合形成的以上多种民族文化基因有关。
最有民俗特点的是每年农历4、5、6月间的“花儿会”, 在以前,几乎随处都听到“花儿”。花儿会因演唱“花儿歌”為主要内容而得名,会期为五天。相传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各地会期不同,六月初六莲花山(甘肃)及五峰山(青海)的花儿规模最大。会场上有舞台,歌手登台比赛,获胜的歌手的奖赏是被披上红绸带。花儿会与农业生产的节律性是大致一致的。花儿会是伴随着农事活动进行的,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产物,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地域性表现。花儿会是当地民众的狂欢节,也可以说花儿会是普通老百姓自己的诗与歌的狂欢节。在这种狂欢节上,民众表现出突出的非理性行为,他们的行为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对规范、有序的生存环境的挣脱。花儿歌词中充满了色彩,跟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即兴性,随意,自由。
无论远近,百姓都登山对歌,多时人数常可上万。“花儿会”期间主要活动:花儿会上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游山、敬酒、告别,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极具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活趣味,花儿会上无比热情。
“花儿会”上,青年男女以歌为媒,选择自己的理想对象,向对方表白心意,。花儿的歌词来打动对方,歌词有趣、生活化、押韵。以对歌的形式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多么浪漫。
二、花儿会演唱形式的演变
如今花儿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改变它的传统形式。两类分为花儿的演唱形式和社会功能的改变。
“花儿”又称少年,是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民间的一种歌曲。回、土、东乡、撒拉、保安、裕固等族传统歌会。人人都会唱花儿,花儿会上由比较随意的歌唱方式,独唱、对唱,群众参与度高,观众想唱跟着一起唱。花儿会的生态因为大家的到来而异彩纷呈,如今却是花儿歌手来演唱。所以首先由参与其中到聆听的转变,想必还是参与其中更为自由愉悦。其次,花儿会上出现了主持人,使花儿会更具有了现代化,自发的形式已经不再出现,演出场地发生变化。同样多了舞台和伴奏,本来传统的花儿会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视上的演出形式,民间的传统的形式在不断变化。
在花儿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理应是普通民众,由于他们的存在延续了花儿,这一传统,凝聚了花儿演唱的向心力。但现在,只要你置身会场,到处都感觉到花儿的声音,只是演唱主体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那些随处可见的歌唱家被过滤、筛选后的歌手代替。普通民众对花儿的自主参与使花儿会充满自然、质朴、野性、本真的文化风格。花儿会上真正的歌者和花儿的真正主人其实市民中群体,是这些长相平平、着装朴实简单、嗓音一般但爱听爱唱、想唱就唱而不一定唱得响亮的大众。他们是花儿会生命精神之本源。
时间也在变化,由传统花儿会的三四天变成几个小时。以及听众的变化,花儿会上青少年越来越少,中老年居多,花儿的意义被削弱,如婚姻、娱乐、民族意义。花儿会传统上是大规模地演唱花儿和青年男女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民间集会活动,是西部一些民族颇具特色的歌节。质朴善良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别具特色的活动中,往往借助歌节本身所特有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美, 对生活,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男女对唱的形式即兴而唱,借物抒情,以歌表爱,以歌会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氛围。
花儿演唱的生命力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形式表现自己的程度。花儿会的盛衰,也表明人们正在采取一种怎样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形成新的互动关系。听众对演唱的熟悉程度,情绪的变化反应,很大程度上成为花儿对歌得以延伸的关键。有些花儿歌者自身已经从花儿的众多唱家中脱颖而出,但是与这片乡土产生了隔阂,他们的演唱艺术性很高,却缺少了起码的情感和生活體验。许多歌词都是自己事先写好的,脱离听众,自娱自乐。花儿是即兴的演唱方式,这使花儿的这一重要特点消融花儿与会场上的每一个人水乳交融的密切程度也被分解殆尽。台上的演唱者有了演员身份,与台下的听众在身份上截然分开。原先表演者和听众之间互动互换的关系,变成单向协作关系。“花儿歌者被压缩和提炼成一个特定的象征群体,被供奉于庙堂,高阁之上,脱离大众土壤而畸形超出,自视很高而不能回归本土在花儿文化分层系统中很有可能边缘化,成为花儿会的‘边缘人’。这些花儿会上庞大的民间歌者群是花儿系统真正的持有者、行动者,是花儿文化系统结构的中心元素。
花儿会是花儿的海洋,花儿会也是对花儿意义的形象演绎。花儿是因花儿会而产生,花儿会是由花儿人群在环境中的结成。花儿会的三大元素——歌声、歌者、歌场,相辅相成,构成花儿会内在文化结构,即主位语场。在花儿会的文化结构中,花儿人群的自然物态、人文环境之间结成了花儿交流、演练、传播和保持的共生关系。环境、人、歌在结构中三位一体。
三、花儿的社会功能的演变
花儿会的现代化,花儿会场进行收费,购票进场,使花儿加入了商业元素。传统花儿会上商品是附属品,而如今大量的商贩,损失了花儿会原有的本真。反而多了阶层化、政治化、商业化。花儿会一般在庙堂,但如今花儿的宗教性也在下降。
花儿会毫不夸张的变成物资交流大会,完全失去了原有歌会的意义。有的是兜售小商品,有的是玩杂耍,开饭馆的,卖衣服的。与传统歌会相关的内容所剩无几。花儿会更多的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经济交流,将文化作为陪衬,使花儿失去了花儿会中自主地位,无法感受到花儿原汁原味的享受。
花儿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其存活、传承、享用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空间展开,花儿存在的这种文化空间,便构成了花儿的文化生态。花儿是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的人群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条件,此条件下及形成的思维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做出的一种自然反应,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花儿有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些优势和基础,珍视花儿这一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民间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努力挖掘花儿文化在新时代的自身价值,在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真正的去传承花儿,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让花儿永远的“绽放”,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贵生,精神牧园:花儿会的现代意义旨归,【J】.2011(4)
【2】王迎春,朱荣,莲花山“花儿会”初探,【J】,2013(4)
【3】刘明,刘同生,中国花儿教程,【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闫岩(1996—),女,汉族,籍贯:河北,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
【摘要】: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歌。花儿文化生态在发生巨变,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慢慢变远。花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花儿会文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风格及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但现代型花儿会与传统花儿会逐渐出现差距,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做出浅析。
【关键词】:现代;花儿;花儿会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的历史悠久,流传时间久,区域广,民族间文化不断融合的民歌,时间馈赠了它很多精华,也带来一些重要问题,花儿的传承,让它绽放更多的光彩。花儿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传统花儿会到现代花儿会的转变,值得我们深思。
一、花儿会溯源
在民族聚居的地区,借助庙会,民族节日庆典聚众唱歌,演戏歌舞的习俗传承至今的很多.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中秋等.在名山大川、佛道教圣地唱歌谈情联姻的习俗,传承至今的多为聚居在边远地区的羌、藏族。西北地区唯有甘肃临夏洮岷山区和青海的乐都、民和、互助、大通等地,还盛传着花儿会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究其原因大都与古代在河湟一代游牧繁衍的诸羌部族以及秦汉以后逐渐顺西部走廊西走南迁,融合形成的以上多种民族文化基因有关。
最有民俗特点的是每年农历4、5、6月间的“花儿会”, 在以前,几乎随处都听到“花儿”。花儿会因演唱“花儿歌”為主要内容而得名,会期为五天。相传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各地会期不同,六月初六莲花山(甘肃)及五峰山(青海)的花儿规模最大。会场上有舞台,歌手登台比赛,获胜的歌手的奖赏是被披上红绸带。花儿会与农业生产的节律性是大致一致的。花儿会是伴随着农事活动进行的,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产物,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地域性表现。花儿会是当地民众的狂欢节,也可以说花儿会是普通老百姓自己的诗与歌的狂欢节。在这种狂欢节上,民众表现出突出的非理性行为,他们的行为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对规范、有序的生存环境的挣脱。花儿歌词中充满了色彩,跟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即兴性,随意,自由。
无论远近,百姓都登山对歌,多时人数常可上万。“花儿会”期间主要活动:花儿会上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游山、敬酒、告别,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极具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活趣味,花儿会上无比热情。
“花儿会”上,青年男女以歌为媒,选择自己的理想对象,向对方表白心意,。花儿的歌词来打动对方,歌词有趣、生活化、押韵。以对歌的形式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多么浪漫。
二、花儿会演唱形式的演变
如今花儿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改变它的传统形式。两类分为花儿的演唱形式和社会功能的改变。
“花儿”又称少年,是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民间的一种歌曲。回、土、东乡、撒拉、保安、裕固等族传统歌会。人人都会唱花儿,花儿会上由比较随意的歌唱方式,独唱、对唱,群众参与度高,观众想唱跟着一起唱。花儿会的生态因为大家的到来而异彩纷呈,如今却是花儿歌手来演唱。所以首先由参与其中到聆听的转变,想必还是参与其中更为自由愉悦。其次,花儿会上出现了主持人,使花儿会更具有了现代化,自发的形式已经不再出现,演出场地发生变化。同样多了舞台和伴奏,本来传统的花儿会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视上的演出形式,民间的传统的形式在不断变化。
在花儿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理应是普通民众,由于他们的存在延续了花儿,这一传统,凝聚了花儿演唱的向心力。但现在,只要你置身会场,到处都感觉到花儿的声音,只是演唱主体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那些随处可见的歌唱家被过滤、筛选后的歌手代替。普通民众对花儿的自主参与使花儿会充满自然、质朴、野性、本真的文化风格。花儿会上真正的歌者和花儿的真正主人其实市民中群体,是这些长相平平、着装朴实简单、嗓音一般但爱听爱唱、想唱就唱而不一定唱得响亮的大众。他们是花儿会生命精神之本源。
时间也在变化,由传统花儿会的三四天变成几个小时。以及听众的变化,花儿会上青少年越来越少,中老年居多,花儿的意义被削弱,如婚姻、娱乐、民族意义。花儿会传统上是大规模地演唱花儿和青年男女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民间集会活动,是西部一些民族颇具特色的歌节。质朴善良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别具特色的活动中,往往借助歌节本身所特有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美, 对生活,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男女对唱的形式即兴而唱,借物抒情,以歌表爱,以歌会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氛围。
花儿演唱的生命力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形式表现自己的程度。花儿会的盛衰,也表明人们正在采取一种怎样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形成新的互动关系。听众对演唱的熟悉程度,情绪的变化反应,很大程度上成为花儿对歌得以延伸的关键。有些花儿歌者自身已经从花儿的众多唱家中脱颖而出,但是与这片乡土产生了隔阂,他们的演唱艺术性很高,却缺少了起码的情感和生活體验。许多歌词都是自己事先写好的,脱离听众,自娱自乐。花儿是即兴的演唱方式,这使花儿的这一重要特点消融花儿与会场上的每一个人水乳交融的密切程度也被分解殆尽。台上的演唱者有了演员身份,与台下的听众在身份上截然分开。原先表演者和听众之间互动互换的关系,变成单向协作关系。“花儿歌者被压缩和提炼成一个特定的象征群体,被供奉于庙堂,高阁之上,脱离大众土壤而畸形超出,自视很高而不能回归本土在花儿文化分层系统中很有可能边缘化,成为花儿会的‘边缘人’。这些花儿会上庞大的民间歌者群是花儿系统真正的持有者、行动者,是花儿文化系统结构的中心元素。
花儿会是花儿的海洋,花儿会也是对花儿意义的形象演绎。花儿是因花儿会而产生,花儿会是由花儿人群在环境中的结成。花儿会的三大元素——歌声、歌者、歌场,相辅相成,构成花儿会内在文化结构,即主位语场。在花儿会的文化结构中,花儿人群的自然物态、人文环境之间结成了花儿交流、演练、传播和保持的共生关系。环境、人、歌在结构中三位一体。
三、花儿的社会功能的演变
花儿会的现代化,花儿会场进行收费,购票进场,使花儿加入了商业元素。传统花儿会上商品是附属品,而如今大量的商贩,损失了花儿会原有的本真。反而多了阶层化、政治化、商业化。花儿会一般在庙堂,但如今花儿的宗教性也在下降。
花儿会毫不夸张的变成物资交流大会,完全失去了原有歌会的意义。有的是兜售小商品,有的是玩杂耍,开饭馆的,卖衣服的。与传统歌会相关的内容所剩无几。花儿会更多的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经济交流,将文化作为陪衬,使花儿失去了花儿会中自主地位,无法感受到花儿原汁原味的享受。
花儿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其存活、传承、享用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空间展开,花儿存在的这种文化空间,便构成了花儿的文化生态。花儿是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的人群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条件,此条件下及形成的思维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做出的一种自然反应,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花儿有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些优势和基础,珍视花儿这一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民间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努力挖掘花儿文化在新时代的自身价值,在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真正的去传承花儿,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让花儿永远的“绽放”,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贵生,精神牧园:花儿会的现代意义旨归,【J】.2011(4)
【2】王迎春,朱荣,莲花山“花儿会”初探,【J】,2013(4)
【3】刘明,刘同生,中国花儿教程,【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闫岩(1996—),女,汉族,籍贯:河北,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