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可持续成长和企业文化在人才争夺战中的综合案例揭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现今,企业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表现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品牌形象、员工的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上的差距。我国企业想在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动,应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变化,就不仅要在自身企业“硬件”建设是做足功课,更要注重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也被叫做公司文化,也可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3.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是:第一,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勵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过来,原有的这些企业共同理念和精神也就逐渐被历史洪流淘汰。来到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不断的学习外来管理经验和国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以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再次引入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忽然之间,企业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全国掀起建设企业文化的的热潮,价值观、企业环境、经营哲学、典礼仪式等企业文化要素浮出水面,张贴标语、树先进典型、体育比赛、团建活动、年底团拜会等形式也层出不穷。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实质上,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才是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和管理,而技术和管理依靠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人心,企业如何引导职工克服雇佣思想,增强主人翁精神,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比如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初期,企业秉承“集天下才智、创宏伟事业;为人类健康、献至诚至爱”的企业宗旨, 引导全体职工把个人理想和目标聚焦在企业的理想和人类的健康上,使员工对公司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后,随着企业的壮大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减少内部的摩擦和约束员工上,需要更进一步向激励、导向和凝聚的功能前进时,公司在董事长的号召下,开始修习阳明心学,围绕“致良知 稻盛哲学 康恩贝哲学”知行合一,使企业文化得到全方位重塑升级,使全体员工能同心合力去成就卓越企业。因此,只有形成企业独具个性的文化,才能优化配置资源,从而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但文化资源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如华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集体奋斗、视人才为公司最大财富而不迁就人才;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开放合作和创造性地发展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崇尚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绝不让雷锋吃亏;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员工和企业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心齐,才能对企业忠诚,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当然,如果离开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并不一定不能生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却难以持续的成长。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一夜成名,非常多的创业企业估值极高,然而这些企业寿命却不长,很多明星企业滑坡厉害,沦为流星企业。企业如何能生存的更好一点,更健康茁壮成长一些呢?这就需要有指引企业健康前行的明灯,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反之,企业如果缺少了核心价值观,缺少企业文化,也就是缺少了完整、系统性的战略思考,那么离走向失败也就不远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是企业无形的财富和隐形的资产。企业文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发展,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来决定的,根据时代背景不断发生变化和积极调整逐渐形成的,同时, 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载体,通过学习,文娱,开会等各种活动,慢慢建设,是一个长期战略工程。只有企业和企业文化不断磨合,相互补充,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朱国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家文化[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现今,企业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表现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品牌形象、员工的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上的差距。我国企业想在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动,应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变化,就不仅要在自身企业“硬件”建设是做足功课,更要注重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也被叫做公司文化,也可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3.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是:第一,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勵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过来,原有的这些企业共同理念和精神也就逐渐被历史洪流淘汰。来到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不断的学习外来管理经验和国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以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再次引入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忽然之间,企业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全国掀起建设企业文化的的热潮,价值观、企业环境、经营哲学、典礼仪式等企业文化要素浮出水面,张贴标语、树先进典型、体育比赛、团建活动、年底团拜会等形式也层出不穷。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实质上,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才是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和管理,而技术和管理依靠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人心,企业如何引导职工克服雇佣思想,增强主人翁精神,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比如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初期,企业秉承“集天下才智、创宏伟事业;为人类健康、献至诚至爱”的企业宗旨, 引导全体职工把个人理想和目标聚焦在企业的理想和人类的健康上,使员工对公司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后,随着企业的壮大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减少内部的摩擦和约束员工上,需要更进一步向激励、导向和凝聚的功能前进时,公司在董事长的号召下,开始修习阳明心学,围绕“致良知 稻盛哲学 康恩贝哲学”知行合一,使企业文化得到全方位重塑升级,使全体员工能同心合力去成就卓越企业。因此,只有形成企业独具个性的文化,才能优化配置资源,从而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但文化资源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如华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集体奋斗、视人才为公司最大财富而不迁就人才;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开放合作和创造性地发展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崇尚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绝不让雷锋吃亏;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员工和企业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心齐,才能对企业忠诚,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当然,如果离开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并不一定不能生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却难以持续的成长。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一夜成名,非常多的创业企业估值极高,然而这些企业寿命却不长,很多明星企业滑坡厉害,沦为流星企业。企业如何能生存的更好一点,更健康茁壮成长一些呢?这就需要有指引企业健康前行的明灯,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反之,企业如果缺少了核心价值观,缺少企业文化,也就是缺少了完整、系统性的战略思考,那么离走向失败也就不远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是企业无形的财富和隐形的资产。企业文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发展,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来决定的,根据时代背景不断发生变化和积极调整逐渐形成的,同时, 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载体,通过学习,文娱,开会等各种活动,慢慢建设,是一个长期战略工程。只有企业和企业文化不断磨合,相互补充,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朱国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家文化[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