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达人黑脸琵鹭:0.1秒的惊喜和一生的吸引力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观鸟者,不过是养成静心观察和倾听的习惯。你只要站在那里,静下心来听、看、感受,会发现它们就在你附近——这一刻,你已从城市的喧嚣中解脱出来。
  2011年,黑脸琵鹭(因为太喜欢这种鳥,她用来做笔名)和先生在一次户外徒步活动中偶遇资深野外鸟类观察者、113中学鸟舍创始人陆穗军老师,跟着他在广州华南植物园走了一圈,看了十来种“菜鸟”。像广州最常见的红耳鹎,通过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它的美羽,对于黑脸琵鹭来说是头一回,她赞叹:“想不到它这么美啊!”就这样,一段“鸟缘”开启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时她作为一个“菜鸟”,很难分辨鸟种,经常因苦苦追寻却不见鸟影而陷入沮丧。后来,她和先生跟着鸟舍的成员们,每月抽两个周末去华南植物园观鸟,慢慢积累了观鸟的知识。
  黑脸琵鹭说:“观鸟在最初是一种感受,只要能看到鸟儿就很开心。慢慢看多了,就会开始琢磨,这只鸟儿是如何生活的?它的栖息环境、迁徙路线是怎样的,怎样生儿育女……然后,就会开始了解相关的昆虫、植物、气候和生态环境等知识。现在觉得地球不仅仅是属于人类的,哪怕一个人走在街上,听见鸟声阵阵,也会觉得周围都是朋友。”为了观鸟,他们不仅踏遍广州的植物园、湿地公园和中山大学,还去过香港、云南、四川、大连等地的自然保护区。
  相较于本来就热爱研究鸟类、昆虫与植物的黑脸琵鹭来说,她先生观鸟的乐趣则来自对心性的磨炼。他说,观鸟是一件很“闷”的事,“但观鸟的吸引力就在这0.1秒时间。就像踢足球,90分钟踢下来,你不能确定进几个球、是否能进球,但一旦进球,就是极大的惊喜与高潮。”
  观鸟到了一定程度,会让人上瘾。为了增加所观鸟种,奔赴各地的观鸟旅行成了一种生活必须。黑脸琵鹭对鸟儿的热情,感染了身边的朋友,每逢节假日,他们就三五成群自驾去观鸟。他们现在出门旅行,都跟着鸟儿“飞”。黑脸琵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鸟的风景是少魂的,不观鸟的旅行是乏味的。
  每认识一种鸟,如同交上一个忠实的朋友,也就多了一份思念。每逢季节变换,漫步郊野迎送南来北往的候鸟,或长途跋涉寻觅它们的踪迹,观鸟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情谊。
  当聊起具体的观鸟地点时,夫妇俩却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想推荐,一推荐就是灾难。我们不想让太多人去打扰鸟儿,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在黑脸琵鹭看来,观鸟并不在于看过多少种鸟、拍的羽毛多清晰,重要的是通过观鸟感受自然的参差多态的丰富和美,激发内心对大自然的爱。观鸟也不必长途跋涉,从身边的公园、小区、绿地就可以观起。真正的观鸟人越多,对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了解得越多,才会懂鸟、爱鸟,才能善待大自然,印证“人鸟之间的距离是社会环境意识的标尺”的说法。
  (秋水长天摘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弈园、竹韵园、荷塘月色、染尽铅华、茶风、玉门春风……17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中国式小花园,统统出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以及园林专业一群95后学生们之手。而这些美景,源于一门课程的期末作业。  取名为“屋里乡”的小花园,红砖外墙上有网上淘来的“洛川东路200弄”的号码牌、自己铺设的地砖、留声机、滴答的时钟、上了年代的行李箱、上海里弄里左邻右舍在小竹椅上“嘎三胡”(闲聊)的意境都扑面
期刊
我当老师后,一直顺风顺水。学校突然安排我接手二年级的一个困难班。这个班级的各项表现都比较差,尤其是课堂纪律糟糕。  接手的第一年,我绞尽脑汁想要镇住这帮“匪娃”,但都失败了。班级如同一盘散沙,每天我疲于应付其他班级学生的告状、各种各样的通报批评。  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我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认真反思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些焦虑和痛苦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荣誉建立的虚荣心。当我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时
期刊
在我家,母亲是不懂烹饪,也不大进厨房的。问原因,她回答:“我是西医内科,不动刀。”小时候不懂西医内科究竟是什么,只觉神秘。放学后去诊所等她下班,认真打量她工作的样子,想参透其中奥秘。发现她会向病人细细提问,略作思考,说出病症的名字,然后快速写出一张药单,病人道谢,去药房取药。我问她:“病会好吗?”她说:“当然会啊。”我又问:“那是因为你猜对了病的名字吗?”她笑:“我不是猜的,但你说的也对。”  更
期刊
我摔了一跤,两条腿都摔断了,得拄着拐走路。我妈愁眉苦脸地说:“这下怎么办啊,我们家有三个瘸子了……”  其中有一个瘸子是小狗“赛虎”。半个月前,赛虎和大狗花花在房前屋后追着玩儿,结果一下子冲到了马路上。我们这里地广人少,司机开车都疯了一样地没顾忌,于是就一下子给撞飞了,左边的眼睛和左边前爪都撞坏了。  花花闯了祸,吓坏了,一下子跑掉了。怕挨骂不敢回家,在荒野雪地里整整躲了两天。后来我妈打着手电筒找
期刊
太阳从地平线上爬出来露出红彤彤的脸,绚丽的朝霞像溶化的水彩,在学校里朦胧地渗开。我站在阳台,还在为昨晚成功的表演而感到高兴,当然这都归功于先前练习时努力地尝试。  两个星期前,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举行一次文艺晚会。我们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决定编排一首曲子——《平凡之路》,并很快决定下来:我和YY来弹吉他,另一个同学弹电子琴,其他的合唱。  当然,弹吉他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要把谱子背得滚瓜烂熟,不能有
期刊
给它拍的熊生里的第一张照片,是2011年,憨萌的它坐在我新买的厚厚的《西夏旅馆》的封面上。素白色的纸上坐一个暖色调的小熊,再衬上“西夏旅馆”那几个格调过高的字,画面顿时文艺到极致。  那是个夏天,我们在去草原的路上,一群乌泱泱的人因为这张照片,礼貌又捧场地短暂围观了我这只九岁的熊。说九岁,并不是出厂时间,而是它来到我身边的时间。虽然颜色略旧,可它还是保持着作为一只熊憨态可掬的娇俏,而且又面相乐观,
期刊
那是发生在我去北海道时的事情。清晨去散步时,我察觉到树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松鼠。  松鼠有一个习惯,一旦发现橡实,就会到处挖洞,把它们埋起来。但松鼠会忘记自己埋橡实的地方,或者干脆忘了埋橡实这件事。所以,凡是松鼠所在之地,都会长出成片的森林。被遗忘的橡实萌发出嫩芽,发育成长,最终变成了森林。  很多时候,正如被松鼠遗忘的橡实长出的森林一样,又如沉睡在父亲书橱里的那本书引导我走上学问
期刊
2002年夏天,我在牧马人布赫额尔登先生与他的妻子乌云其其格女士家中做客。  清晨起来,横越过缀满了露水的草原,眺望远处山丘上陆续从饮水处走回来的马群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新奇经验。  远远望去,总数有五百多匹的马群中,有老有少,有雌有雄。  这些野放的马,一天要回来饮两次水,若是冬天有雪水可饮,它们甚至可以两三个星期都不回家,越走越远。我问布赫额尔登,在这马群之中,有几匹是受过训练,可以用来乘骑的呢?
期刊
苏轼出狱后被下放黄州,整个生命都改变了。当时的人大多不敢理他,因为他是政治犯。  当人家都喜欢你的时候,你爱别人是容易的;如果人家都恨你,你还要说你爱别人,其实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时候,老友马正卿就找了东边的一块坡地给他耕种,所以苏轼取号“东坡居士”。这个时候,苏轼死掉了,苏东坡活了过来。  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大家读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会感觉到不是
期刊
2021年“中华复兴”主题征文继续征稿,欢迎广大中小学生踊跃投稿。征文题目自拟,内容可以围绕祖国家乡、传统文化、梦想、正能量偶像等,不限文体,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2021年12月31日前,将不超过1200字的学生原创作品以word格式发送到投稿邮箱即可参与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将刊登在《智慧少年·润》杂志以及“智慧少年润文摘”微信公众号,并颁发证书,对组织优秀稿件成绩突出的老师将颁发优秀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