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同体视角下《简·爱》中两性共谱和谐之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小说,从出版起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偏见,争取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从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分析描述简的双性性格的显现、发展和形成进行,并对简和罗切斯特的两性的斗争与融合进行阐述。
  关键词:《简·爱》;雌雄同体;斗争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引言
  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简·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和女权主义,鼓励女性争取和男性平等地位,也有一些从哥特和成长历程角度进行解读,但很少从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角度进行分析。她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的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弗吉尼亚·伍尔夫,1992)。本文分析简爱的雌雄同体性格的形成阶段,以及她和罗切斯特性格的斗争融合。
  二、简雌雄同體性格的形成发展
  自我发现:在盖兹海德府,简经历了一段自我发现的折磨。简是个孤儿,所以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父权人物把她局限在一个有限的女性领域,而且家里也没有典型的天使来影响和教育她的纪律。她没有从舅妈和表兄妹那里得到丝毫的关爱,在盖兹海德府度过了不幸的童年。所以最后在简被表哥打得头破血流时,她敢于和他对打,发泄自己的情绪。她开始下决心摆脱不公平的处境,反抗精神在简身上显现出来,但这是孩子在面对欺凌时的本能冲动,并没有理性的概念。
  自我认同:在劳沃德慈善学校,并没有简向往的学习生活。劳沃德学校的校长是另一个男性压迫者,他以虚伪的宗教虔诚折磨女性学生。他在众人面前指控简是说谎者,要大家远离简。简强烈的自尊心使她无法忍受人格的侮辱。生活的苦难使简坚强的像个男性,而朋友和老师的关爱让简成为柔软隐忍的女性。她的男性和女性性格已基本融为一体,逐步成长为一位有学识和独立性格的成熟女性。
  自我实现:在桑菲尔德庄园,简是活跃的,勇敢的。她巧妙地运用了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以更积极的方式展现自己。罗切斯特先生看到了她和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女性的不同,简的自立自强和不卑不亢吸引了他。在第一次见面时,简不顾罗切斯特的粗鲁冷漠帮助了他,并主动与他交谈,她和男性互换了角色。“我厌倦了一切被动的存在”这是简内心的声音。她有着雌雄同体的头脑,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需要锻炼,努力提高知识才能,可以像男性一样优秀、理性和独立。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源深译)
  简敢于宣告自己灵魂的平等,在她恋爱时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罗切斯特求婚后,简爱虽然欣喜但又担心自己会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简坚持追求爱情的完整和灵魂的对等,所以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桑菲尔德,这是她“双性”性格的体现。同时简对罗切斯特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之情,以“我的世界”称之,体现了女性性格的依赖。这时她两性性格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既成熟独立又兼具女性特质。
  三、两性的和谐共存
  在简和罗切斯特的关系中,一开始简的不卑不亢、独立自主和罗切斯特的傲慢无礼、居高临下形成了鲜明对比。简虽然地位不高,样貌普通,但简注重灵魂的契合以及平等自由,她不在乎丰厚的财产和高贵的阶层。罗切斯特的大男子主义特质,实际上之前没有把简当成平等独立的实体,也没有对简彻底坦诚相待。
  “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选什么话题,怎么说法,都完全由你决定。”
  因此我就坐着,什么也不说。“他要是指望我只是为了谈话和炫耀而谈话,那他会发现自己找错了人,”我想。(祝庆英译)
  从这段谈话中,罗切斯特的行为举止透出傲慢,自负的认为自己可以控制简,听从他的意愿。但简强烈的自尊并不会屈从于他主人的地位。简的男性特质使她并不认同罗切斯特年龄或地位上的优越性,她始终把自己摆在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上。后来她听从内心的感受回到已经双目失明、家道破败的罗切斯特身边。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心灵契合、彼此尊重的爱情基础上。他们最终实现了精神平等,两人幸福的生活正是雌雄同体达到和谐共存状态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夫. 自己的一间屋[M]. 北京:三联书店.,1992.
  [2]李生林. 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J]. 名作欣赏,2017:4-01.
  [3]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 祝庆英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
  [4]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 黄源深译. 译林出版社,2017.
  [5]周小娟. 《简·爱》女性话语空间的自我建构[J]. 外语教学,2010:7-06.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8月-10月,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571户共205
摘要: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进行全程质量考核、记录、评价、处理。学籍会伴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能体现出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劣。可以说,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务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教务人员在管理学籍时有必要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新的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调整工作内容,以便为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 学籍管理 建议  一、学籍
摘要:病态心理在文学作品中是作家审美关照的对象和审美情感的载体。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浓厚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除了小说中描述的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物的病态心理所造成的,这加剧了小说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本文旨在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病态心理与作品悲剧意味的关系,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张爱玲 人物病态心理 作品悲剧意味  就是世间最浮华的人,在她面前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苍白。张爱
遗失的行者  我来自幽怨的深谷  身披墨色长袍,拿着乌木手杖  我为了见证光明  放弃了宁静的洞穴,抛弃了可靠的百兽  我翻越陡峭岩壁,躲过巨石兀鹫  我上来了——  那一刻,我看见了无垠的草地  我将在这前所未知的领域  带着好奇与希望去探索……  我来自凄寂的平原  穿着素白的礼服,握着冰冷的枪支  我为了带来和平  放弃了舒适的屋舍,抛弃了同乡的故友  我穿过河道戈壁,打败野狼猎豹  我受爵
期刊
摘要:在小學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来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自主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灌输教学”的现象,学生缺乏提问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和创造机会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善于提问,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引导 提问  一、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摘要:阮元身为清代大儒,有兼济天下的治世豪情,他的作品体现出对天下苍生的关爱,有浓郁人文精神的价值关怀。他通过对仁爱的理解和践行,通过对当时理学内容的反思和批判,逐步探讨人的道德理性,突出人的价值。他的人文观念具有启蒙意义,对生命的存在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闪烁着人学思想的光辉。  关键词:阮元 人文精神 民生 人性  “人文”最先在《易经》贲卦的彖辞中阐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