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宏观调控日益强化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都要求商业银行更加注重资本约束下的盈利增长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而现有的以不断复制分支行机构为路径来追求存贷款规模扩张的竞争模式和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的高资本消耗盈利模式,将难以长期持续下去,银行迫切需要转型。
关键词:宏观调控;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指商业银行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何种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营利能力的提升和银行价值的增长。
以致以来,我国银行走的是一条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营道路,这种模式如今面临一系列宏观调控约束,发展缺乏可持续性、难以为继。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倒逼银行经营转型;二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根本性挑战;三是监管新规将限制规模扩张;四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五是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所以,研究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经营转型,有利于银行通过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更好地契合和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金融资金的引领功能;也可以使中央银行了解未来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从而在宏观调控工具的制定和采用,以及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等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二、文献综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一直以来,许多理论界学者和银行界实践者对银行经营模式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1.关于银行转型的内涵研究
有学者从银行转型的方向出发,认为银行的发展转型就是指银行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它要回答银行“为什么转”、“往哪里转”以及“如何转”,也就是转型的目的、方向和措施。
2.关于银行转型的原因研究
普遍认为影响银行经营转型主要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3.关于银行转型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一是经济周期的深刻影响。二是宏观调控的影响。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五是金融脱媒的影响。六是全球金融监管新标准的影响。
4.关于银行转型的国际经验研究
国际银行业进行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至 90年代,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是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在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形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战略转型。
5.关于银行转型的困难研究
目前中国银行业转型面临三大困难:对转型真正含义的认识尚待厘清,来自我国宏观融资结构的约束,以及来自金融文化、监管政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约束。
6.关于银行转型的目标研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目标是多重的,但经营转型的根本目标在于构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7.关于银行转型的方向研究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关注点出发,有的从业务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盈利角度出发,有的从管理体制出发,还有的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认为积极的风险管理是银行转型的关键。
8.关于银行转型的具体路径研究
有学者从管理体制入手,认为改革应该从“弱总行-强分行”向“集约化、扁平化、分层次”转变;还有学者从实务操作层面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在营销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改革、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
可见,银行转型已引起了理论研究界和金融实践界的共同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的是倾向于外部因素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将研究焦点集中于如何使银行“短暂性地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研究主体而言,研究者也多以高校和银行战线为主,宏观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研究者较少。且从时间序列来说,多数研究都在次贷金融危机前,而危机对全球银行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研究较少。
三、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及其与宏观调控的逻辑关系
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是一种资金约束下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外部运行环境宏观调控紧密相连,并呈现出强烈或过度的亲周期性。在经济扩张时期,信贷规模增加、银行利润随之增加;在经济衰退时期,信贷规模减少、银行利润随之减少。也就是说,在目前宏观调控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银行的信贷规模及其他经营指标。所以,商业银行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周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摒弃传统亲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经营方式,重构无周期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随时随地面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冲击,实现良性循环。
四、中外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
1.收益结构比较
尽管近年来,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但以息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利息收入仍然占据全部收入的绝对比重。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净利息收入14039.04亿元,同比增长27.61%,全部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总和在营业收入总和中的占比,已经由2009年末的79.09%上升到79.97%,提升了0.88个百分点。[10]而国外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主要依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非利息收入。如美国银行2009年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60%,德意志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70%。
2.定价机制比较
据对17家金融机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有11家占64.7%的银行是按照基准利率浮动操作的,只有5家不到30%的银行建立了定价模型。而国外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专门的利率定价部门和区分地域、行业、对象的利率定价模型和机制。
3.业务结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主要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资产负债业务仍是银行业务的主流,对利润贡献度最大,并起决定性作用;中间业务所占比例仍较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则呈现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占比逐年降低、非贷款业务占比快速上升、并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如花旗银行零售银行与投行业务利润贡献度占比超过八成。
4.组织结构比较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以事业部制居多,主要有扁平式、矩阵式、网络型等新的组织形式,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5.风险管理比较
截止2010年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2倍多,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近4倍,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3倍多。加之,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有触红线的危险。
尽管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在应对市场变化、业绩绩效等方面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但在2011年全球银行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有工行、中行、建行3家进入前10,跻身1000强的有101家,占总银行数的1/10。这一成绩的取得固然要依靠银行自身的改革创新,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利率管制制度。表3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在3.97%的平均实际利差中,基准利差为3.28%,占比为83.7%,说明中央银行设定的利差是银行利差收入的最主要构成,政府行为维护着银行的盈利水平;存款期限结构利差为1.21%,占比为29.6%,表明大量低成本存款为银行提供了重要的利差收入空间。
五、银行转型的动因分析
1.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必须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适应、服务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必须积极适些新变化,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在国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潮流中赢得新一轮发展机会,并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2.适应利率市场化加快改革的需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纳入“十二五”规划重要议程,实质性改革步伐的加快将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国际银行业改革也表明,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差缩小,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压力和经营风险。
3.面对新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需要
央行分别于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11月16日、11月29日、12月20日和2011年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6月20日,12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6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型金融机构也达到18%,并且于2011年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银监会也出台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有了更严格的监管标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6%和8%;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1%附加资本要求,同时,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这就使银行一方面面临流动性深度冻结和社会资金成本不断提高的调控困境,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资本压力加大。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展速度较快,在扩张方向上又主要以高资本消耗的贷款扩张为主,资本补充需求较大,而在资本补充渠道和机制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积累有限,内部补充渠道不太现实,而外部资本补充渠道受制于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不能成为及时有效补充资本的常规渠道,唯有及时转变传统的经营机制,走一条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发展路径,才能摆脱困境。
4.满足日益增长金融服务的需要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4283美元。国际研究表明,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时,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与之对应的,居民的投资倾向、金融消费将日趋活跃,居民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延伸。
5.迎接新信息技术革命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银行的深度应用,必然会带来组织结构、管理流程方面的变革。这种由于技术引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进化必然要求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
六、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转型的目标、方式与途径
1.转型的目标
转型,意味着从一种传统的、习惯的模式转向一种新的陌生的模式。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不是零敲碎打的改良,而是全面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转型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变“外延粗放”为“内涵集约”,最终实现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盈利的持续稳定增长。相比于传统的外延粗放型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强调的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或数量增长,而是效益、效率、结构、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2.转型的方式
实现银行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必须通过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根本实现。经营模式转变就是指通过客户结构调整、业务结构调整合组织结构调整来改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将过去主要依靠资金的投入、网点的增加、劳动力的消耗、存款规模的扩张等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和技术的进步、结构的优化、产品技术和附加值的提高等,实现银行由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转型的途径
第一,经营理念转型
经营转型的基础是理念的转变,即确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经营环境变化的要求。一是树立资本约束观。摈弃“速度情结”和“规模情结”,强化资本约束,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将效益的更快增长作为规模扩张的前提。二是树立长期绩效观。经营转型的根本目的是银行价值的长期增长。把工作重心从简单提供金融产品转变到发现、引导、激发和创造客户需求上,以合适的产品、渠道和人员,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匹配。
第二,收益结构转型
在宏观调控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现有的以不断复制分支行机构为路径来追求存贷款规模扩张的竞争模式和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的高资本消耗盈利模式,将难以长期持续下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探索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一是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二是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大力拓展小企业市场。
第三,利率定价机制转型
一是建立有效的定价分级授权制度。二是运用正确的定价原则和方法,完善贷款定价模型。
第四,风险管理转型
商业银行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也要重视市场、操作、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也要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要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也应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视为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依靠经验判断,更要加强调定量分析,通过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逐步由简单的经验判断过渡到复杂的统计分析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第五,流程管理转型
稳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改造,实现“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彻底转变,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一是组织机构重组。实施机构网点区域重组,推进机构扁平化改革。二是转变业务营销模式,提高营销服务效率。按照“哪一级审批,哪一级管理,哪一级营销”的原则改造营销流程,缩短审批环节,提高业务效率。三是改进网点管理,提高网点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四是推进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再造。按照“集中、高效、控制”的原则,凡是可以集中在后台处理的业务不放到前台处理,凡是能够集中的业务不分散处理,改变原有传统的业务处理方法,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1.建议银行把握经济发展节奏,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
一是在信贷投向上,重点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信贷政策的产业和项目支持。加大对自主创新项目、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融资支持,支持过剩产业有序转移和退出;加大对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在支持区域上,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加强各类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大对重点发展区域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做深做透目标市场。三是在服务手段上,要积极开展各类融资工具和服务手段创新,满足不同层次企业在企业发展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
2.建议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造良好转型外部环境
政府部门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商业银行提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广阔平台,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让不同层次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避免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优化金融生态,要进一步减少各级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减轻商业银行的税负等。
3.建议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为银行转型提供政策支持
要建立协调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政策配合;适当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市场准入权限和业务产品的创新自主权,不断完善支持银行业务创新的监管法规,充分体现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的精神;加大推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开展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
参考文献:
[1]葛兆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动因与国际经验[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23.
[2]牛锡明.财富管理是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J].中国金融,2011(8).12.
[3]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内涵与方向[J].中国金融,2011(8).23.
[4]杨毓.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9(2).15.
[5]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及对策[J].金论坛,2009(7).13
[6]李浩.加快银行转型是宏观调控背景下的理性选择[J].中国金融,2011(12).36.
[7]鲁政委.中国银行业转型之难[J].中国金融,2011(8).15.
[8]杨继荣.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综合影响[J].中国金融,2011(12).39.
[9]刘劲.宏观调控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战略[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4).58.
[10]饶明.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分析[J].银行家,2011(6).5.
[11]马蔚华.加快银行业经营方式全面转型[J].中国金融,2010(14).27-28.
[12]潘功胜.国际大型银行成长之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18.
[13]李浩.加快银行转型是宏观调控背景下的理性选择[J].中国金融,2011(12).36.
[14]冯科.流程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改革方向[J].南方金融,2009(12).29.
课题主持人:王地宁
课题组成员: 欧阳文辉 吴盛光
关键词:宏观调控;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指商业银行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何种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营利能力的提升和银行价值的增长。
以致以来,我国银行走的是一条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营道路,这种模式如今面临一系列宏观调控约束,发展缺乏可持续性、难以为继。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倒逼银行经营转型;二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根本性挑战;三是监管新规将限制规模扩张;四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五是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所以,研究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经营转型,有利于银行通过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更好地契合和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金融资金的引领功能;也可以使中央银行了解未来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从而在宏观调控工具的制定和采用,以及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等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二、文献综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一直以来,许多理论界学者和银行界实践者对银行经营模式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1.关于银行转型的内涵研究
有学者从银行转型的方向出发,认为银行的发展转型就是指银行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它要回答银行“为什么转”、“往哪里转”以及“如何转”,也就是转型的目的、方向和措施。
2.关于银行转型的原因研究
普遍认为影响银行经营转型主要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3.关于银行转型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一是经济周期的深刻影响。二是宏观调控的影响。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五是金融脱媒的影响。六是全球金融监管新标准的影响。
4.关于银行转型的国际经验研究
国际银行业进行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至 90年代,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是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在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形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战略转型。
5.关于银行转型的困难研究
目前中国银行业转型面临三大困难:对转型真正含义的认识尚待厘清,来自我国宏观融资结构的约束,以及来自金融文化、监管政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约束。
6.关于银行转型的目标研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目标是多重的,但经营转型的根本目标在于构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7.关于银行转型的方向研究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关注点出发,有的从业务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盈利角度出发,有的从管理体制出发,还有的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认为积极的风险管理是银行转型的关键。
8.关于银行转型的具体路径研究
有学者从管理体制入手,认为改革应该从“弱总行-强分行”向“集约化、扁平化、分层次”转变;还有学者从实务操作层面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在营销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改革、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
可见,银行转型已引起了理论研究界和金融实践界的共同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的是倾向于外部因素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将研究焦点集中于如何使银行“短暂性地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研究主体而言,研究者也多以高校和银行战线为主,宏观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研究者较少。且从时间序列来说,多数研究都在次贷金融危机前,而危机对全球银行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研究较少。
三、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及其与宏观调控的逻辑关系
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是一种资金约束下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外部运行环境宏观调控紧密相连,并呈现出强烈或过度的亲周期性。在经济扩张时期,信贷规模增加、银行利润随之增加;在经济衰退时期,信贷规模减少、银行利润随之减少。也就是说,在目前宏观调控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银行的信贷规模及其他经营指标。所以,商业银行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周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摒弃传统亲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经营方式,重构无周期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随时随地面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冲击,实现良性循环。
四、中外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
1.收益结构比较
尽管近年来,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但以息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利息收入仍然占据全部收入的绝对比重。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净利息收入14039.04亿元,同比增长27.61%,全部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总和在营业收入总和中的占比,已经由2009年末的79.09%上升到79.97%,提升了0.88个百分点。[10]而国外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主要依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非利息收入。如美国银行2009年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60%,德意志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70%。
2.定价机制比较
据对17家金融机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有11家占64.7%的银行是按照基准利率浮动操作的,只有5家不到30%的银行建立了定价模型。而国外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专门的利率定价部门和区分地域、行业、对象的利率定价模型和机制。
3.业务结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主要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资产负债业务仍是银行业务的主流,对利润贡献度最大,并起决定性作用;中间业务所占比例仍较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则呈现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占比逐年降低、非贷款业务占比快速上升、并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如花旗银行零售银行与投行业务利润贡献度占比超过八成。
4.组织结构比较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以事业部制居多,主要有扁平式、矩阵式、网络型等新的组织形式,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5.风险管理比较
截止2010年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2倍多,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近4倍,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外资银行的3倍多。加之,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有触红线的危险。
尽管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在应对市场变化、业绩绩效等方面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但在2011年全球银行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有工行、中行、建行3家进入前10,跻身1000强的有101家,占总银行数的1/10。这一成绩的取得固然要依靠银行自身的改革创新,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利率管制制度。表3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在3.97%的平均实际利差中,基准利差为3.28%,占比为83.7%,说明中央银行设定的利差是银行利差收入的最主要构成,政府行为维护着银行的盈利水平;存款期限结构利差为1.21%,占比为29.6%,表明大量低成本存款为银行提供了重要的利差收入空间。
五、银行转型的动因分析
1.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必须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适应、服务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必须积极适些新变化,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在国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潮流中赢得新一轮发展机会,并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2.适应利率市场化加快改革的需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纳入“十二五”规划重要议程,实质性改革步伐的加快将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国际银行业改革也表明,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差缩小,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压力和经营风险。
3.面对新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需要
央行分别于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11月16日、11月29日、12月20日和2011年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6月20日,12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6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型金融机构也达到18%,并且于2011年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银监会也出台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有了更严格的监管标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6%和8%;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1%附加资本要求,同时,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这就使银行一方面面临流动性深度冻结和社会资金成本不断提高的调控困境,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资本压力加大。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展速度较快,在扩张方向上又主要以高资本消耗的贷款扩张为主,资本补充需求较大,而在资本补充渠道和机制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积累有限,内部补充渠道不太现实,而外部资本补充渠道受制于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不能成为及时有效补充资本的常规渠道,唯有及时转变传统的经营机制,走一条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发展路径,才能摆脱困境。
4.满足日益增长金融服务的需要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4283美元。国际研究表明,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时,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与之对应的,居民的投资倾向、金融消费将日趋活跃,居民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延伸。
5.迎接新信息技术革命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银行的深度应用,必然会带来组织结构、管理流程方面的变革。这种由于技术引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进化必然要求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
六、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转型的目标、方式与途径
1.转型的目标
转型,意味着从一种传统的、习惯的模式转向一种新的陌生的模式。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不是零敲碎打的改良,而是全面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转型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变“外延粗放”为“内涵集约”,最终实现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盈利的持续稳定增长。相比于传统的外延粗放型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强调的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或数量增长,而是效益、效率、结构、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2.转型的方式
实现银行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必须通过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根本实现。经营模式转变就是指通过客户结构调整、业务结构调整合组织结构调整来改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将过去主要依靠资金的投入、网点的增加、劳动力的消耗、存款规模的扩张等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和技术的进步、结构的优化、产品技术和附加值的提高等,实现银行由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转型的途径
第一,经营理念转型
经营转型的基础是理念的转变,即确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经营环境变化的要求。一是树立资本约束观。摈弃“速度情结”和“规模情结”,强化资本约束,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将效益的更快增长作为规模扩张的前提。二是树立长期绩效观。经营转型的根本目的是银行价值的长期增长。把工作重心从简单提供金融产品转变到发现、引导、激发和创造客户需求上,以合适的产品、渠道和人员,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匹配。
第二,收益结构转型
在宏观调控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现有的以不断复制分支行机构为路径来追求存贷款规模扩张的竞争模式和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的高资本消耗盈利模式,将难以长期持续下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探索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一是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二是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大力拓展小企业市场。
第三,利率定价机制转型
一是建立有效的定价分级授权制度。二是运用正确的定价原则和方法,完善贷款定价模型。
第四,风险管理转型
商业银行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也要重视市场、操作、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也要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要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也应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视为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依靠经验判断,更要加强调定量分析,通过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逐步由简单的经验判断过渡到复杂的统计分析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第五,流程管理转型
稳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改造,实现“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彻底转变,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一是组织机构重组。实施机构网点区域重组,推进机构扁平化改革。二是转变业务营销模式,提高营销服务效率。按照“哪一级审批,哪一级管理,哪一级营销”的原则改造营销流程,缩短审批环节,提高业务效率。三是改进网点管理,提高网点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四是推进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再造。按照“集中、高效、控制”的原则,凡是可以集中在后台处理的业务不放到前台处理,凡是能够集中的业务不分散处理,改变原有传统的业务处理方法,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1.建议银行把握经济发展节奏,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
一是在信贷投向上,重点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信贷政策的产业和项目支持。加大对自主创新项目、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融资支持,支持过剩产业有序转移和退出;加大对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在支持区域上,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加强各类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大对重点发展区域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做深做透目标市场。三是在服务手段上,要积极开展各类融资工具和服务手段创新,满足不同层次企业在企业发展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
2.建议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造良好转型外部环境
政府部门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商业银行提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广阔平台,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让不同层次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避免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优化金融生态,要进一步减少各级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减轻商业银行的税负等。
3.建议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为银行转型提供政策支持
要建立协调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政策配合;适当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市场准入权限和业务产品的创新自主权,不断完善支持银行业务创新的监管法规,充分体现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的精神;加大推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开展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
参考文献:
[1]葛兆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动因与国际经验[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23.
[2]牛锡明.财富管理是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J].中国金融,2011(8).12.
[3]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内涵与方向[J].中国金融,2011(8).23.
[4]杨毓.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9(2).15.
[5]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及对策[J].金论坛,2009(7).13
[6]李浩.加快银行转型是宏观调控背景下的理性选择[J].中国金融,2011(12).36.
[7]鲁政委.中国银行业转型之难[J].中国金融,2011(8).15.
[8]杨继荣.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综合影响[J].中国金融,2011(12).39.
[9]刘劲.宏观调控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战略[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4).58.
[10]饶明.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分析[J].银行家,2011(6).5.
[11]马蔚华.加快银行业经营方式全面转型[J].中国金融,2010(14).27-28.
[12]潘功胜.国际大型银行成长之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18.
[13]李浩.加快银行转型是宏观调控背景下的理性选择[J].中国金融,2011(12).36.
[14]冯科.流程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改革方向[J].南方金融,2009(12).29.
课题主持人:王地宁
课题组成员: 欧阳文辉 吴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