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著名书法家王振坤先生的书艺文论集《书法问道》,前不久在上海出版发行,并引起小小的轰动,这不仅是他个人,也是青海书法界很荣光的一件事,可喜可贺!我作为王振坤先生多年的挚友,把书一口气读完后,感觉受益颇丰,而且还谬胆想以一个文化学者的身份,以一个初生牛犊的愚勇,讲几点浅见。不妥之处,殷望书法大家、书法研究专家郢斫。
王振坤先生的《书法问道》,是一本好书,是一本有用的书。也许有人会说,说是一本好书不就行了,干嘛还要补充一句是一本有用的书呢?窃以为很有必要,因为好书不一定有用,反过来有用的书亦未必是好书。当然,本文不想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故恕不赘言。
我说《书法问道》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在我眼里,这本书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说它是一本有用的书,又因这本书除有极高的学术性外,在学习书法方面还是一本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书,它像一条曲折的山路,可以导引学书者登上书法之巅,它又像一只张满风帆的船,可以把学书者引渡到书法世界自由王国之彼岸。
这本书亮点很多。《书法问道》,顾名思义,书的主旨定位在问道上。书法有道,才能问道。书中窥伺,王振坤先生笃信,书法有大道,有小道,大道统率小道,小道附庸大道。而这本书,有两大亮点最耀眼夺目,其闪烁出来的绚丽光彩,恰恰是在探求、阐述、分析书法之大道上表现出来的极高的学术性,它们像书中之日月,普照全书各篇章。
王振坤先生认为,书法之大道之一,就是道家的阴阳互动之道,即老子所言“一阴一阳谓之道”。他认为,这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成长,终为哲学中之哲学、艺术中之艺术的最根本的法则,其作用之关键,决定着书法艺术之生命。
王先生在书中写到:
“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有依照天地运行规律作为行为法则,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给书法艺术带来越来越多的启迪。太阳借给地球适当的光和热,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就有了不同的阴阳变化,随之生成万物。没有地球上的阴阳互动,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书法艺术也是如此,只有阴阳互动,作品才有生命力。……后汉大书法理论家蔡邕首先提出书法阴阳说,他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书法最基本的法则是阴阳互动。”
——引自该书第081页
“气势是形成书法态式的动力,无气无力则无势。势是如何形成的?蔡邕《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几句话说明了书法艺术中的形势出自于阴阳互动。……得势就是得阴阳之道,失势就是失阴阳之道。得阴阳之道者则成功,失阴阳之道者则失败。大自然的阴阳之道具有朴素的辩证统一法则,充溢着文字形态的多变和玄妙。”
——引自该书第053页
“古人选择了黑与白作为两大基本色象,从而把书法艺术引入玄奧之境。书法艺术的‘知白守黑’,首先是‘知其然’而后是‘所以然’。‘所以然’是对‘知其然’的理解和运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后是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都是‘知其然’和‘所以然’的理论总结。归宗为一都是来自于道家的黑与白,也都是道家的黑与白的变通、理解和运用。这些理念渗透到书法,书法就成为形而玄、形而实、形而上、形而下的综合载体,因而中国书法被誉为‘最高艺术’,成为唯心和唯物的哲学统一体,成为哲学中的哲学。”
——引自该书第059页
“社会存在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黑白,就没有阴阳,就没有生命。书法创作遵守这一规则,制造矛盾,统一矛盾,书法才有了生命跃动的精彩。”“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达到和谐为观点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老子这一思想的运用和体现。”
——引自该书第121页、第81页
王先生的这些论述,一而再再而三地阐明了他的清晰明确的以一贯之的主张:(一)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受大自然运行规律的启迪;(二)道家的阴阳互动、道法自然的理论,是导引拉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根本法则,通变是书法的核心,它的作用之大,关乎书法艺术之生命;(三)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达到和谐的观点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老子阴阳互动这一思想的运用和体现。
不胜枚举的书法艺术实践,俯仰皆是的书法大家的成功范例,已经证明,还将证明,王先生所阐明的书法艺术观,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不可颠覆的卓识,是藏书法艺术世界于一粟、贮书法艺术乾坤于一壶之提炼。纵观中国书法艺术波澜壮阔之长河,横看当今书法艺术创作之盛况,中国书法艺术正是由于遵循和运用了阴阳互动这一根本法则,书法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才发逸兴于剡藤,抒奇思于龙剂,挥毫创作了虚与实、有与无、黑与白、方与圆、聚与散、放与收、开与合、藏与露、断与连、动与静、稳与险、纵与横、拙与巧、主与次、正与侧、苍与涩、灵与朴以及大与小、高与低、枯与润等涵容诸多矛盾,并运行这些矛盾,调和这些矛盾,使之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焕发出一派美轮美奂、多彩多姿、生机勃勃、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赏心悦目、陶情怡性的书法宇宙之大千气象,成了百代不衰、万世珍爱的精神美食。
也许有人会质疑,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之因素多如百卉,诸如佛学禅宗,儒道理学,商规贾术,……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其作用皆不可小觑,为什么独独道家的阴阳互动哲学思想才是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呢?对此,王振坤先生在书中也有精辟的分析。王振坤先生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有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追求自然,停留在对自然的感性阶段,属低层次。第二个境界是追求淡远。这已进入对自然的感悟,集中表现为禅宗意识对书法创作的注入。佛家的宗旨其核心是虚和空。禅宗要求书家从宇宙万物的聚散变化中去悟得三昧,又要求书家超脱宇宙万物或渐悟,或顿悟,明心见性,从而使书法艺术有了幽、深、清、远、淡、泊、宁、静等意韵;佛家还要求书家像佛徒一样坐得住,站得稳,澄心运思之间,由自然之理达到人生、佛境之理。这是佛学对中国书法艺术做出的重大贡献。第三个境界是追求中和。这是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的要求。儒家思想以“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不激不厉”为至境。不偏不倚谓之中,由中而发谓之和,致中和而天下归道,故儒家思想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就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第四个境界是追求通变,在通变中完成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易经的核心是变,老子的道家阴阳互动学说是易经通变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天地自然,相辅相成,避讳矛盾对立冲突的和谐是平庸的,呆滞的,缺失活力和灵动;由矛盾的对立、冲突达到统一,才是富有活力、灵气和生命跃动的和谐。“通变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线”,“惟有多变才有可能使艺术永葆青春”(第061页、044页)。不变就会僵化,就会形成克隆,艺术就会失去鲜活,走向枯萎。书法艺术家遵循老子阴阳互动的哲学思想,由制造矛盾,形成变化,然后运作矛盾,再使矛盾转化,最后达到全幅作品矛盾的和谐统一,这才是由技术之境提升到艺术之境,再升华到学术之境,甚至在有意无意间,闯入有法而无法、无为而有为的化境。这乃是书法艺术孜孜以求而又可遇不可期的最高之境。 明眼人已明,王振坤先生并不贬损佛学禅宗和儒家之道对书法艺术发展有滋养和抚爱之勋,只不过他不无节制地夸大它们的作用,而是给予了它们一个恰当的定位,指出它们的作用当属第二境界或第三位境界,而让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的根本动力之源泉,乃是道家思想。
王振坤先生花很大气力研究探索哪一种哲学思想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在当今时代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勿庸置疑,在当今书坛,人们对哪一种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发展、成熟中起主导作用,认识之异,争论之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王先生的理论指向,确立道家哲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纷争的混沌状态,见到万里如洗的蓝天,亦可以帮助学书者面对纷纷扰扰各种影响书法艺术创作的思潮,拨开迷茫,纠正偏误,选准方向,从而纲举目张,一往无前。这是其一。其二,王先生的研究探索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说是他的探索恰恰暗合了时代的召唤,把准到了时代强劲跳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就是全面改革,全面开放。现在天步昌盛、熙朝人瑞,宵旰图治、黎庶励精,正在为圆百年追寻的瑰丽的中华梦而上下一齐努力。现在的时代精神是充满自信,昂扬向上,通达乐观,开拓创新,融会包容。笔墨当随时代,时代召唤笔墨。最近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书法艺术要适应当今时代并创作出闪耀当今强烈时代精神的书法作品,不要说单纯追求自然之境不行,就是单纯地追求淡远,追求中和,也绝难遂心如愿,而大力倡导和鼓励书法家追求通变,追求矛盾冲突而达到和谐统一,追求大气磅礴,同时兼用儒、释等其他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发展之力,才是既切合时宜,又可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形成一代崭新书风的应时之举,正确之举。王振坤先生在这个时候研究探索这个书法理论问题,正说明他的眼界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通,也正说明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书法家!
写到这儿,也不知何故,突然间,我竟想到了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谭嗣同在他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代,第一次经过千古要塞潼关时,吟唱出的一首七绝诗:
终古高云蔟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书法问道》的第二大亮点是更明确地揭示了高素质的书法主体在书法艺术实践、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字是人写的,写字的人即书法主体的综合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法创作的成败、文野、雅俗、优次。早在1500年前汉代首屈一指的顶级大学者杨雄就说道:“书者,心画也”。我个人理解,这句话的真义就是说,任何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皆为作书者个人精神、心灵、技艺在纸帛简上的真实投影而已。王振坤先生在论述这个问题时,高度概括,精辟地把它提炼为两句话:
技法塑造物象,精神塑造意象。
——见该书第129页
王振坤先生这两句话,言约意丰,道出了两汉以来书法创作的两大原则,涵盖了书法艺术对创作主体的一切要求。
把书坛作纵横观便晓,任何书法艺术的青钱万选之作,无不出自锦心绣口的五凤楼手,都是形与意、物象与意象、技法与精神、形式美与意境美的水乳交融,高度统一。要想塑造至美的物象,创作主体先要掌握娴熟精巧的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技法,否则不入法道,何谈塑造至美的物象?故王先生批评了一些人对技法研究的不以为然,驳斥了所谓“大匠不言术”之谬,写道:“技法犹如把卫星送入太空轨道的推进器”。又说:“精巧的技法是书法艺术进入更高境界的手段”(分别见051页和115页)。轻视技法研究有百害而无一利,“技法不精巧学富五车也没用”(见051页)。请注意王先生在这里用的是“精巧”二字,而不是“精熟” 二字。在王先生看来,只“精熟”而不能“精巧”,依然会流于俗。俗就是套路,作品一旦走上套路,其艺术品格就会跌落千丈。套路作品,千篇一律,看一幅尚觉新鲜,看多了便会生厌。而巧的作品时有新意,新意就是创造。有新意的创作,让观赏者常看常新,百看不疲。故技法的运用全在“精巧”,精巧之际,可达通变之妙。“精巧”与“精熟”,一字之差,两番天地。这是一个大悟!是王先生对书法主体如何掌握好技法之创见。艺术受技法所控制,但书家创作时是不是要亦步亦趋地遵守技法的要求,不能越雷池半步呢?当然不是。因为表情达性是书法艺术的要旨。因此,书法创作既不能无法而信手为之,也不能处处为技法所约束,以免影响书家性情的发挥,故应因情而定,因个性而定,因实用而定。这“三定”,恰恰是“精巧”二字题中应有之义也。从知法,遵法,用法,到“无法无天”,这才是“气,成乎技”、“技,进乎道”之至高境界!王先生的见解对那些还处于“法盲”或“半法盲”状态,却声言要在书法大世界里大闹天宫的人来说是一声棒喝,对那些只知遵法而不知破法巧用的人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但单纯的技法只能造形、造势,只能塑造物象,而书为心画,书法艺术必须有意象,神情是书法艺术之魂。只有形式美与境界美高度统一,艺术才能趋向完美。书法艺术的意象指什么?主要指书法作品所涵有的意境。书法不只是写字,最主要的是写思想,写学问,写情趣,写修养,写胸襟,一言以蔽之,即通过适当的笔墨语言表达书法家之心声,是“立象以尽意”。塑造意象靠什么?只能靠精神,即靠书法家优良的素养、学问、胆识、品性、德行、志向、情怀、风姿、气度、智慧和良好的个性。书法艺术创作,需要复杂多变的笔墨语言做基础,而笔墨语言精湛,又离不开深厚的学问修养做支撑。王振坤先生在书中大声疾呼:“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应该是一位深谙国学的学问家”(见100页)。这些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应和时代前进潮流的阔论,故不能不高谈,而且还应常谈常新。在最近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主席就旗帜鲜明地呼吁:“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在如何坚持好书法艺术创作的两大原则问题上,即物象和意象如何达到高度统一的问题上,王振坤先生也有创新思维,有新的思考和发现。在书中他曾大声地发问:书法创作有了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字外功夫就一定能写出高境界的艺术作品吗?对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但王振坤先生却回答:不一定!为什么呢?他认为,这里面还有一个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如何相融合(均见第99页)的问题。例如一位双功兼妙的书家,在街头卖字,面对生人,喜文也写悲文也写,别人的情感触动不了他的神经,他的书写,也许技法高超,但却因情感无法融入而不能不流于俗书,最终难脱月露风云之命运。实践证明,技术的精湛可以为复杂情感的抒发提供丰富的表现力,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这就给当代书法家尖锐地提出来一个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问题。另外,书圣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与朋友相禊于会稽兰亭,九曲流觞,赋诗饮酒,进入半醺之后,挥毫写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可为什么酒醒之后再也写不出来了呢?人未变,但却不能如前。这里又提出个书写氛围、书写环境和书写时精神状态是否恰到好处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研究研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之间的性情关系。这又牵涉到书家文化修养的深度问题。完美的艺术是一个理想的目标,需要一个由浅入深长期修炼的过程来实现。这又提出一个书法家的耐心、耐性和心理定力能否经得住时间、寂寞的考验以及各种非议的问题,……总之王振坤先生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别人还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的新问题,尽管他也未能全部解决,但能把问题提出来,并作了初步分析,与我们相比,他已经算开悟了,亦足见他对书法创作的两大原则思考之深之细啊!
在《书法问道》一书中,王振坤先生对书法艺术发展、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诸多小道,也有很多独到的论述。特别是对笔道、墨道、韵道、味道等小道的论述,溶学术性与操作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炉,尤其精彩,常常让人拍案。在讲笔道时,王先生鲜明地批驳了笔法无法论把线条庸俗化之弊和笔法至上论把线条教条化之误,提出:用笔之法是每一位书家必备之本领,线条形质是书法艺术基本之语汇,线形多样和高质量是书法创作必备之素材,书法家的学识、修养、精神、意趣,无不经过笔墨方可溶入汉字形体之中。他在蔡邕九势、钟繇十二意、卫铄七力、孙过庭四字、张怀瓘十法、丁文隽两面十三法等著名书论家有关笔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提炼总结出的用笔十六字,既是博采众家,又是机杼一家,易记,易解,实用,大可让岩石点头,天花墮地,堪称经典。在谈论墨道时,王先生说,书法神采,妙在用墨;用墨妙处,在浓度、色彩之变化;而浓度、色采变化之道,又妙在用水。真是妙言妙语,入木三分,让人豁然胸开,灿然眼明。在论到直与曲的关系时,王先生不仅指出善用曲是书家之大智慧,称直显英武之气,曲多风韵之致,阴阳交感,曲直争辉,成曲直之道;而且竟形象地把直曲相映之势,喻为英雄与美女相恋相惜之情态。更是妙趣橫生,点铁成金!在论述书法是高度个性化之艺术时,王先生首先指出,书道妙在性情,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哪怕是病态之个性。奇特的个性,往往成就不同凡响的艺术奇迹。但同时,又大声地提醒书家,绝不要疯狂地滥施个性,一旦个性的骏马脱缰失控,飞腾奔驰起来,它会把骑手从雕鞍上拋下摔伤,造成难料之后果。魅力诱人的个性,需要诸多理性、修养哺育而成。这些话字字珠玑,不仅指向性极强,而且科学性的光芒熠熠生辉。在论及韵道时,王先生指出,韵是雅宜的中和,韵指书法技法中和谐的节律,基本属于技法范畴。但且记尚韵时不可只赏技,因为如书圣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一类神品,不只是技法入神,而且神情沛然,既韵胜又情胜,堪为韵、情双胜,珠联璧合之典范,于尚韵时丢掉尚情岂不偏颇?他强调,书法之神品逸品妙品,都是在技艺精湛,情感充盈,知识修养高深,书写欲井喷条件下冶铸而成的。这些阐述,大有拨沙取珠,拂云观峰之悦,玉宇澄清,拨乱反正之功。在谈到书法之味道时,王先生指出,书法讲味道,这味道是文、形、采、韵、意的综合表现。书法创作就像庖丁解牛,大匠运斤,通过一系列精湛的技艺施展,使产品喷散出令人淘醉的美味。这味里有气味,有滋味,有意味,让人享之身心输悦,甚至妙不可言。故“味”达到“道”,方能进入羽化超然的妙境。他逐一分析了书法中之苦味,酸味,奇味,重点分析了香味和臭味。他认为,书法有香臭,这与技法之高下,人品之雅俗相关连。居高声自远。人品好技法精自然香流千里,人品好而字臭,人们会因尊崇其人同样喜欢其字,于是臭字就会有了香味;倘若人品臭字也臭,臭上加臭,其字必然为人们所不齿。读这些文字,仿佛身入丛林殿宇之境,抬头仰佛,自然肃然屏息。在论及书法美与丑、巧与拙时,王先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明末清初,走在充满血雨腥风的大地上,苦苦沉思民族命运的傅山身上,他说颜书秉凛然之气可敬,柳书蕴阳刚之壮可贵,而傅书大巧若拙,貌丑心美可爱。他写道,我们无意舍弃那些灵巧,那些妩媚,那些匀整和谐的美。但是,我们更尊崇那些充满自然的朴拙之美,阳刚之美,散在之美和辛辣遒劲之美。他理直气壮地在书中发问:“英雄从战场归来,满身血污,肢体残损,是美呢还是丑呢?”他回答道:“在这里,崇高的精神才是至高无上的美,……这样悲壮而深沉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均见第146页)真是一番精妙的宏论,一道味甲天下的美餐,这些铿锵之语,至理之义,足可以为壮士拭泪,让聩者闻声!总之,王振坤先生在论述书法艺术种种小道时,其亮点多多,犹如电光石火,闪烁于字底行间。
综上所述,《书法问道》这本艺文论集,问得好,好就好在它问出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问出了书法艺术创作当遵循之规律,问出了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的呼唤和书法家的社会责任。
王振坤先生的《书法问道》,是一本好书,是一本有用的书。也许有人会说,说是一本好书不就行了,干嘛还要补充一句是一本有用的书呢?窃以为很有必要,因为好书不一定有用,反过来有用的书亦未必是好书。当然,本文不想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故恕不赘言。
我说《书法问道》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在我眼里,这本书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说它是一本有用的书,又因这本书除有极高的学术性外,在学习书法方面还是一本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书,它像一条曲折的山路,可以导引学书者登上书法之巅,它又像一只张满风帆的船,可以把学书者引渡到书法世界自由王国之彼岸。
这本书亮点很多。《书法问道》,顾名思义,书的主旨定位在问道上。书法有道,才能问道。书中窥伺,王振坤先生笃信,书法有大道,有小道,大道统率小道,小道附庸大道。而这本书,有两大亮点最耀眼夺目,其闪烁出来的绚丽光彩,恰恰是在探求、阐述、分析书法之大道上表现出来的极高的学术性,它们像书中之日月,普照全书各篇章。
王振坤先生认为,书法之大道之一,就是道家的阴阳互动之道,即老子所言“一阴一阳谓之道”。他认为,这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成长,终为哲学中之哲学、艺术中之艺术的最根本的法则,其作用之关键,决定着书法艺术之生命。
王先生在书中写到:
“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有依照天地运行规律作为行为法则,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给书法艺术带来越来越多的启迪。太阳借给地球适当的光和热,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就有了不同的阴阳变化,随之生成万物。没有地球上的阴阳互动,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书法艺术也是如此,只有阴阳互动,作品才有生命力。……后汉大书法理论家蔡邕首先提出书法阴阳说,他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书法最基本的法则是阴阳互动。”
——引自该书第081页
“气势是形成书法态式的动力,无气无力则无势。势是如何形成的?蔡邕《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几句话说明了书法艺术中的形势出自于阴阳互动。……得势就是得阴阳之道,失势就是失阴阳之道。得阴阳之道者则成功,失阴阳之道者则失败。大自然的阴阳之道具有朴素的辩证统一法则,充溢着文字形态的多变和玄妙。”
——引自该书第053页
“古人选择了黑与白作为两大基本色象,从而把书法艺术引入玄奧之境。书法艺术的‘知白守黑’,首先是‘知其然’而后是‘所以然’。‘所以然’是对‘知其然’的理解和运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后是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都是‘知其然’和‘所以然’的理论总结。归宗为一都是来自于道家的黑与白,也都是道家的黑与白的变通、理解和运用。这些理念渗透到书法,书法就成为形而玄、形而实、形而上、形而下的综合载体,因而中国书法被誉为‘最高艺术’,成为唯心和唯物的哲学统一体,成为哲学中的哲学。”
——引自该书第059页
“社会存在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黑白,就没有阴阳,就没有生命。书法创作遵守这一规则,制造矛盾,统一矛盾,书法才有了生命跃动的精彩。”“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达到和谐为观点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老子这一思想的运用和体现。”
——引自该书第121页、第81页
王先生的这些论述,一而再再而三地阐明了他的清晰明确的以一贯之的主张:(一)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受大自然运行规律的启迪;(二)道家的阴阳互动、道法自然的理论,是导引拉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根本法则,通变是书法的核心,它的作用之大,关乎书法艺术之生命;(三)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达到和谐的观点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老子阴阳互动这一思想的运用和体现。
不胜枚举的书法艺术实践,俯仰皆是的书法大家的成功范例,已经证明,还将证明,王先生所阐明的书法艺术观,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不可颠覆的卓识,是藏书法艺术世界于一粟、贮书法艺术乾坤于一壶之提炼。纵观中国书法艺术波澜壮阔之长河,横看当今书法艺术创作之盛况,中国书法艺术正是由于遵循和运用了阴阳互动这一根本法则,书法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才发逸兴于剡藤,抒奇思于龙剂,挥毫创作了虚与实、有与无、黑与白、方与圆、聚与散、放与收、开与合、藏与露、断与连、动与静、稳与险、纵与横、拙与巧、主与次、正与侧、苍与涩、灵与朴以及大与小、高与低、枯与润等涵容诸多矛盾,并运行这些矛盾,调和这些矛盾,使之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焕发出一派美轮美奂、多彩多姿、生机勃勃、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赏心悦目、陶情怡性的书法宇宙之大千气象,成了百代不衰、万世珍爱的精神美食。
也许有人会质疑,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之因素多如百卉,诸如佛学禅宗,儒道理学,商规贾术,……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其作用皆不可小觑,为什么独独道家的阴阳互动哲学思想才是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呢?对此,王振坤先生在书中也有精辟的分析。王振坤先生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有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追求自然,停留在对自然的感性阶段,属低层次。第二个境界是追求淡远。这已进入对自然的感悟,集中表现为禅宗意识对书法创作的注入。佛家的宗旨其核心是虚和空。禅宗要求书家从宇宙万物的聚散变化中去悟得三昧,又要求书家超脱宇宙万物或渐悟,或顿悟,明心见性,从而使书法艺术有了幽、深、清、远、淡、泊、宁、静等意韵;佛家还要求书家像佛徒一样坐得住,站得稳,澄心运思之间,由自然之理达到人生、佛境之理。这是佛学对中国书法艺术做出的重大贡献。第三个境界是追求中和。这是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的要求。儒家思想以“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不激不厉”为至境。不偏不倚谓之中,由中而发谓之和,致中和而天下归道,故儒家思想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就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第四个境界是追求通变,在通变中完成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易经的核心是变,老子的道家阴阳互动学说是易经通变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天地自然,相辅相成,避讳矛盾对立冲突的和谐是平庸的,呆滞的,缺失活力和灵动;由矛盾的对立、冲突达到统一,才是富有活力、灵气和生命跃动的和谐。“通变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线”,“惟有多变才有可能使艺术永葆青春”(第061页、044页)。不变就会僵化,就会形成克隆,艺术就会失去鲜活,走向枯萎。书法艺术家遵循老子阴阳互动的哲学思想,由制造矛盾,形成变化,然后运作矛盾,再使矛盾转化,最后达到全幅作品矛盾的和谐统一,这才是由技术之境提升到艺术之境,再升华到学术之境,甚至在有意无意间,闯入有法而无法、无为而有为的化境。这乃是书法艺术孜孜以求而又可遇不可期的最高之境。 明眼人已明,王振坤先生并不贬损佛学禅宗和儒家之道对书法艺术发展有滋养和抚爱之勋,只不过他不无节制地夸大它们的作用,而是给予了它们一个恰当的定位,指出它们的作用当属第二境界或第三位境界,而让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的根本动力之源泉,乃是道家思想。
王振坤先生花很大气力研究探索哪一种哲学思想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在当今时代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勿庸置疑,在当今书坛,人们对哪一种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发展、成熟中起主导作用,认识之异,争论之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王先生的理论指向,确立道家哲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纷争的混沌状态,见到万里如洗的蓝天,亦可以帮助学书者面对纷纷扰扰各种影响书法艺术创作的思潮,拨开迷茫,纠正偏误,选准方向,从而纲举目张,一往无前。这是其一。其二,王先生的研究探索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说是他的探索恰恰暗合了时代的召唤,把准到了时代强劲跳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就是全面改革,全面开放。现在天步昌盛、熙朝人瑞,宵旰图治、黎庶励精,正在为圆百年追寻的瑰丽的中华梦而上下一齐努力。现在的时代精神是充满自信,昂扬向上,通达乐观,开拓创新,融会包容。笔墨当随时代,时代召唤笔墨。最近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书法艺术要适应当今时代并创作出闪耀当今强烈时代精神的书法作品,不要说单纯追求自然之境不行,就是单纯地追求淡远,追求中和,也绝难遂心如愿,而大力倡导和鼓励书法家追求通变,追求矛盾冲突而达到和谐统一,追求大气磅礴,同时兼用儒、释等其他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发展之力,才是既切合时宜,又可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形成一代崭新书风的应时之举,正确之举。王振坤先生在这个时候研究探索这个书法理论问题,正说明他的眼界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通,也正说明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书法家!
写到这儿,也不知何故,突然间,我竟想到了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谭嗣同在他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代,第一次经过千古要塞潼关时,吟唱出的一首七绝诗:
终古高云蔟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书法问道》的第二大亮点是更明确地揭示了高素质的书法主体在书法艺术实践、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字是人写的,写字的人即书法主体的综合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法创作的成败、文野、雅俗、优次。早在1500年前汉代首屈一指的顶级大学者杨雄就说道:“书者,心画也”。我个人理解,这句话的真义就是说,任何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皆为作书者个人精神、心灵、技艺在纸帛简上的真实投影而已。王振坤先生在论述这个问题时,高度概括,精辟地把它提炼为两句话:
技法塑造物象,精神塑造意象。
——见该书第129页
王振坤先生这两句话,言约意丰,道出了两汉以来书法创作的两大原则,涵盖了书法艺术对创作主体的一切要求。
把书坛作纵横观便晓,任何书法艺术的青钱万选之作,无不出自锦心绣口的五凤楼手,都是形与意、物象与意象、技法与精神、形式美与意境美的水乳交融,高度统一。要想塑造至美的物象,创作主体先要掌握娴熟精巧的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技法,否则不入法道,何谈塑造至美的物象?故王先生批评了一些人对技法研究的不以为然,驳斥了所谓“大匠不言术”之谬,写道:“技法犹如把卫星送入太空轨道的推进器”。又说:“精巧的技法是书法艺术进入更高境界的手段”(分别见051页和115页)。轻视技法研究有百害而无一利,“技法不精巧学富五车也没用”(见051页)。请注意王先生在这里用的是“精巧”二字,而不是“精熟” 二字。在王先生看来,只“精熟”而不能“精巧”,依然会流于俗。俗就是套路,作品一旦走上套路,其艺术品格就会跌落千丈。套路作品,千篇一律,看一幅尚觉新鲜,看多了便会生厌。而巧的作品时有新意,新意就是创造。有新意的创作,让观赏者常看常新,百看不疲。故技法的运用全在“精巧”,精巧之际,可达通变之妙。“精巧”与“精熟”,一字之差,两番天地。这是一个大悟!是王先生对书法主体如何掌握好技法之创见。艺术受技法所控制,但书家创作时是不是要亦步亦趋地遵守技法的要求,不能越雷池半步呢?当然不是。因为表情达性是书法艺术的要旨。因此,书法创作既不能无法而信手为之,也不能处处为技法所约束,以免影响书家性情的发挥,故应因情而定,因个性而定,因实用而定。这“三定”,恰恰是“精巧”二字题中应有之义也。从知法,遵法,用法,到“无法无天”,这才是“气,成乎技”、“技,进乎道”之至高境界!王先生的见解对那些还处于“法盲”或“半法盲”状态,却声言要在书法大世界里大闹天宫的人来说是一声棒喝,对那些只知遵法而不知破法巧用的人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但单纯的技法只能造形、造势,只能塑造物象,而书为心画,书法艺术必须有意象,神情是书法艺术之魂。只有形式美与境界美高度统一,艺术才能趋向完美。书法艺术的意象指什么?主要指书法作品所涵有的意境。书法不只是写字,最主要的是写思想,写学问,写情趣,写修养,写胸襟,一言以蔽之,即通过适当的笔墨语言表达书法家之心声,是“立象以尽意”。塑造意象靠什么?只能靠精神,即靠书法家优良的素养、学问、胆识、品性、德行、志向、情怀、风姿、气度、智慧和良好的个性。书法艺术创作,需要复杂多变的笔墨语言做基础,而笔墨语言精湛,又离不开深厚的学问修养做支撑。王振坤先生在书中大声疾呼:“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应该是一位深谙国学的学问家”(见100页)。这些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应和时代前进潮流的阔论,故不能不高谈,而且还应常谈常新。在最近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主席就旗帜鲜明地呼吁:“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在如何坚持好书法艺术创作的两大原则问题上,即物象和意象如何达到高度统一的问题上,王振坤先生也有创新思维,有新的思考和发现。在书中他曾大声地发问:书法创作有了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字外功夫就一定能写出高境界的艺术作品吗?对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但王振坤先生却回答:不一定!为什么呢?他认为,这里面还有一个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如何相融合(均见第99页)的问题。例如一位双功兼妙的书家,在街头卖字,面对生人,喜文也写悲文也写,别人的情感触动不了他的神经,他的书写,也许技法高超,但却因情感无法融入而不能不流于俗书,最终难脱月露风云之命运。实践证明,技术的精湛可以为复杂情感的抒发提供丰富的表现力,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这就给当代书法家尖锐地提出来一个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问题。另外,书圣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与朋友相禊于会稽兰亭,九曲流觞,赋诗饮酒,进入半醺之后,挥毫写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可为什么酒醒之后再也写不出来了呢?人未变,但却不能如前。这里又提出个书写氛围、书写环境和书写时精神状态是否恰到好处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研究研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之间的性情关系。这又牵涉到书家文化修养的深度问题。完美的艺术是一个理想的目标,需要一个由浅入深长期修炼的过程来实现。这又提出一个书法家的耐心、耐性和心理定力能否经得住时间、寂寞的考验以及各种非议的问题,……总之王振坤先生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别人还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的新问题,尽管他也未能全部解决,但能把问题提出来,并作了初步分析,与我们相比,他已经算开悟了,亦足见他对书法创作的两大原则思考之深之细啊!
在《书法问道》一书中,王振坤先生对书法艺术发展、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诸多小道,也有很多独到的论述。特别是对笔道、墨道、韵道、味道等小道的论述,溶学术性与操作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炉,尤其精彩,常常让人拍案。在讲笔道时,王先生鲜明地批驳了笔法无法论把线条庸俗化之弊和笔法至上论把线条教条化之误,提出:用笔之法是每一位书家必备之本领,线条形质是书法艺术基本之语汇,线形多样和高质量是书法创作必备之素材,书法家的学识、修养、精神、意趣,无不经过笔墨方可溶入汉字形体之中。他在蔡邕九势、钟繇十二意、卫铄七力、孙过庭四字、张怀瓘十法、丁文隽两面十三法等著名书论家有关笔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提炼总结出的用笔十六字,既是博采众家,又是机杼一家,易记,易解,实用,大可让岩石点头,天花墮地,堪称经典。在谈论墨道时,王先生说,书法神采,妙在用墨;用墨妙处,在浓度、色彩之变化;而浓度、色采变化之道,又妙在用水。真是妙言妙语,入木三分,让人豁然胸开,灿然眼明。在论到直与曲的关系时,王先生不仅指出善用曲是书家之大智慧,称直显英武之气,曲多风韵之致,阴阳交感,曲直争辉,成曲直之道;而且竟形象地把直曲相映之势,喻为英雄与美女相恋相惜之情态。更是妙趣橫生,点铁成金!在论述书法是高度个性化之艺术时,王先生首先指出,书道妙在性情,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哪怕是病态之个性。奇特的个性,往往成就不同凡响的艺术奇迹。但同时,又大声地提醒书家,绝不要疯狂地滥施个性,一旦个性的骏马脱缰失控,飞腾奔驰起来,它会把骑手从雕鞍上拋下摔伤,造成难料之后果。魅力诱人的个性,需要诸多理性、修养哺育而成。这些话字字珠玑,不仅指向性极强,而且科学性的光芒熠熠生辉。在论及韵道时,王先生指出,韵是雅宜的中和,韵指书法技法中和谐的节律,基本属于技法范畴。但且记尚韵时不可只赏技,因为如书圣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一类神品,不只是技法入神,而且神情沛然,既韵胜又情胜,堪为韵、情双胜,珠联璧合之典范,于尚韵时丢掉尚情岂不偏颇?他强调,书法之神品逸品妙品,都是在技艺精湛,情感充盈,知识修养高深,书写欲井喷条件下冶铸而成的。这些阐述,大有拨沙取珠,拂云观峰之悦,玉宇澄清,拨乱反正之功。在谈到书法之味道时,王先生指出,书法讲味道,这味道是文、形、采、韵、意的综合表现。书法创作就像庖丁解牛,大匠运斤,通过一系列精湛的技艺施展,使产品喷散出令人淘醉的美味。这味里有气味,有滋味,有意味,让人享之身心输悦,甚至妙不可言。故“味”达到“道”,方能进入羽化超然的妙境。他逐一分析了书法中之苦味,酸味,奇味,重点分析了香味和臭味。他认为,书法有香臭,这与技法之高下,人品之雅俗相关连。居高声自远。人品好技法精自然香流千里,人品好而字臭,人们会因尊崇其人同样喜欢其字,于是臭字就会有了香味;倘若人品臭字也臭,臭上加臭,其字必然为人们所不齿。读这些文字,仿佛身入丛林殿宇之境,抬头仰佛,自然肃然屏息。在论及书法美与丑、巧与拙时,王先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明末清初,走在充满血雨腥风的大地上,苦苦沉思民族命运的傅山身上,他说颜书秉凛然之气可敬,柳书蕴阳刚之壮可贵,而傅书大巧若拙,貌丑心美可爱。他写道,我们无意舍弃那些灵巧,那些妩媚,那些匀整和谐的美。但是,我们更尊崇那些充满自然的朴拙之美,阳刚之美,散在之美和辛辣遒劲之美。他理直气壮地在书中发问:“英雄从战场归来,满身血污,肢体残损,是美呢还是丑呢?”他回答道:“在这里,崇高的精神才是至高无上的美,……这样悲壮而深沉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均见第146页)真是一番精妙的宏论,一道味甲天下的美餐,这些铿锵之语,至理之义,足可以为壮士拭泪,让聩者闻声!总之,王振坤先生在论述书法艺术种种小道时,其亮点多多,犹如电光石火,闪烁于字底行间。
综上所述,《书法问道》这本艺文论集,问得好,好就好在它问出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法则,问出了书法艺术创作当遵循之规律,问出了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的呼唤和书法家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