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近日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的西瓜重达1吨。该行为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通过扔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1吨西瓜被砸会不会太浪费了”?5月30日,活动举办方回应称,相关活动系调节气氛,西瓜大战’并不是浪费,解决了当地滞销难题。”(据5月31日《新京报》)
明眼人不难看出来,所谓的砸西瓜活动,名义上是减压,实际上,不过是景区的炒作手段而己。但即便如此,在被质疑“会不会太浪费”之后,景区也有必要客观地进行回应。遗憾的是,事后景区的态度依然那么地暧昧,不仅不承认浪费,甚至还给自己脸上贴金:我们解决了瓜农西瓜滞销的难题。
当然,为自己辩护,或者自我开脱责任,这是人,包括相关单位、机构等的本能,甚至是权利。而且如果辩护与开脱者有理,或者通过客观说理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等找理由,我们明显也是需要给予尊重的。但自我辩护与开脱,并不等于狡辩,更不等于明明是黑,却硬要说成是白。这样的自我开脱责任的表现,一点儿也不可爱,相反会非常让人反感甚至恶心。
景区“不浪费”的说辞,其立足点或者说理由,无非三点:一是我们炒作了,且成功了;二是大学生真的手里买的。这些明显都不值一驳,比如,景区是否忽略了西瓜是食品的属性?比如质疑的网友就提供了一些更好的思路:由景区组织,让参与大学生,将这些西瓜送给需要的人。
显然,网友的想法,在一些人眼中,是非常幼稚的。对此,想一想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大量倾倒牛奶的事情,我们就不难明白一些人心中的盘算与道理了。
问题显然是,景区的这种“砸1吨西瓜真的不浪费”说法与想法,在当下的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又似乎是同样存在的。其背后明明错了,还狡辩,无理也要辩三分的意识问题,以及宁愿让无用物品烂掉、扔掉,也不愿意送给需要的人,或者送给别人,就觉得自己吃亏了的意识等,非常常见,值得警惕。
2000多大学生砸烂1吨西瓜,其并不违法,但涉嫌浪费是铁板钉钉之事,同时,其击中的,显然还有经营的炒作之风与浮躁,当下教育的某些问题,比如价值观错位和功利等等。而景区一句“不浪费”,告诉了我们,承认这些问题已经很难,更别说正视与改进了!
坦然地延着正确的方向行走,任重道远!
明眼人不难看出来,所谓的砸西瓜活动,名义上是减压,实际上,不过是景区的炒作手段而己。但即便如此,在被质疑“会不会太浪费”之后,景区也有必要客观地进行回应。遗憾的是,事后景区的态度依然那么地暧昧,不仅不承认浪费,甚至还给自己脸上贴金:我们解决了瓜农西瓜滞销的难题。
当然,为自己辩护,或者自我开脱责任,这是人,包括相关单位、机构等的本能,甚至是权利。而且如果辩护与开脱者有理,或者通过客观说理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等找理由,我们明显也是需要给予尊重的。但自我辩护与开脱,并不等于狡辩,更不等于明明是黑,却硬要说成是白。这样的自我开脱责任的表现,一点儿也不可爱,相反会非常让人反感甚至恶心。
景区“不浪费”的说辞,其立足点或者说理由,无非三点:一是我们炒作了,且成功了;二是大学生真的手里买的。这些明显都不值一驳,比如,景区是否忽略了西瓜是食品的属性?比如质疑的网友就提供了一些更好的思路:由景区组织,让参与大学生,将这些西瓜送给需要的人。
显然,网友的想法,在一些人眼中,是非常幼稚的。对此,想一想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大量倾倒牛奶的事情,我们就不难明白一些人心中的盘算与道理了。
问题显然是,景区的这种“砸1吨西瓜真的不浪费”说法与想法,在当下的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又似乎是同样存在的。其背后明明错了,还狡辩,无理也要辩三分的意识问题,以及宁愿让无用物品烂掉、扔掉,也不愿意送给需要的人,或者送给别人,就觉得自己吃亏了的意识等,非常常见,值得警惕。
2000多大学生砸烂1吨西瓜,其并不违法,但涉嫌浪费是铁板钉钉之事,同时,其击中的,显然还有经营的炒作之风与浮躁,当下教育的某些问题,比如价值观错位和功利等等。而景区一句“不浪费”,告诉了我们,承认这些问题已经很难,更别说正视与改进了!
坦然地延着正确的方向行走,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