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委:心心念念为民生
过去一提到广西,首先想到的就是桂林。古往今来的诗人和散文家几乎把汉语中最美的诗和文章都送给了桂林山水。其实,广西的好风景并不只有桂林一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县名叫德保,全县2500多平方公里皆为喀斯特地貌。德保县境内的每一座山都比桂林更有特色,它们或像春天一簇簇拔地而起的竹笋,或像仙人手掌里屈张自如的根根仙指,或像一只只连接在一起的巨型马鞍……至于溶洞,在德保县就更为普遍,随便走进一个不起眼的自然屯,没准就会发现一个巨型的溶洞。至于水,就更有得说了,德保的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县境内的大小河流有200条之多,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6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河流188条。此外,各个村头屯尾都可以看到淙淙有声的溪流。最值得一提的当数穿过县城的鉴水,她以柔美曼妙的身段缠绕着这座古老的镇街,给这边陲小城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不止是县城,在德保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组,都会有不重样的风景。往昔一提到广西,人们脱口而出的常常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如果到了百色市的德保县,这话您可千万不要提起,因为当地人会用浓浓的壮乡话对您说:“您可能只到过桂林吧,我们这里说的可是‘德保山水甲桂林’呢!”
德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潘友雁说:“这话听起来有点幽默,但是反映出德保人对家乡无以伦比的热爱,也折射出他们对德保的自信和期待。”
潘部长说的没错,在美丽的德保县城街头,你随便与一个休闲的大叔或是大妈打招呼,他们都会很热情地与你攀谈,或是为你唱当地的山歌,或是如数家珍地介绍德保的特色风景。言谈中,没准就会请你评一评德保与桂林到底哪个更美。
只是,在德保人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山水并不比桂林差,为什么桂林能靠着山水过着滋润的日子,我们德保守着美丽的风景却要受贫困的煎熬?
德保人的疑惑,其实也是中共德保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在党中央脱贫攻坚大决战开启之后,德保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树立攻艰克难思想,必须坚决打嬴这场全党全民参与的伟大战役。中共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德保人民政府县长陆兰碧组织县四大班子共同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在设定的时间内让德保县实现高质量的脱贫?德保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中共德保县委副书记韩启强说,县委和全县人民快速脱贫的愿望是高度一致的。经过讨论思考,全县上下都看到了德保的困境。德保的山虽然很美,但都是只能看不能吃的大石山。德保属于滇桂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70%以上的山没有土层,有些山形看上去很奇特,上面似乎也有绿色植被覆盖,其实都是一些石头缝隙里的荆棘。德保全县按国家标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8858户,贫困人口102528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山多地少,人均可耕面积仅0.78亩,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站在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制定出了以脱贫攻坚为主基调的德保“十三五”规划,围绕人民幸福指数为最高标准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底线思维,城乡统筹、全县联动、多管齐发、整体推进。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特色产业发展,以集体搬迁促进特困村屯整体脱贫,以修复、保护生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打造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德保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这些措施让德保人充满感激和期待。在全县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时,县委书记石永超充满感情地说:“脱贫攻坚决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作为基层党委政府,一定要让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满意,让党中央放心,德保的人民如此淳朴能干,国家对德保扶持力度如此之大,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历史的机遇,做最后一搏。这是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我们德保县从县四大班子到每个乡镇的党委政府,要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当作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心系全县人民,情系服务对象,真抓实干,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千万不要辜负了德保的好山水,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德保县委政府机关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按照各自的职能与责任,在各自的领域展开了一场场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攻坚战。这场抱着必胜信念的大决战,在德保县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蓬勃展开,广大干部职工怀着对党中央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激之情,怀着对偏远壮乡村民的深厚感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让边疆壮乡早日脱离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在德保大地上,脱贫攻坚在各领域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精彩纷呈。一桩桩、一件件都值得我们记录、书写,并值得将其载入史册。
笔者本次有幸跟随《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组织的广西百色采风团来到德保县,在短短的几天内了解到德保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令人震撼的数据,感受到德保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心心念念想着德保人民冷暖的公仆精神,感受到德保县各职能部门心系贫困群众、千方百计助力群众脱贫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感受到德保人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嘉许与赞美,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真切的感恩之情——德保县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鱼水亲情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
笔者在短暂的采风活动中领略了德保独特的壮乡风情,感受了德保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也分享了德保人發自内心的幸福感。感觉有许多事值得书写,值得传播。然篇幅有限,只能将自己接触的交通公路发展和城市建设行业一些片断掠影记录下来——一滴水珠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希望读者朋友能从这些浮光掠影的片断中,感受到南国边疆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感受到德保县党政干部在这场历史大决战中的别样情怀。
交通:村屯公路全覆盖
交通和城建的职能归政府两个部门,一个是德保县交通运输局,一个是德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服务中心)。
这两个局在脱贫攻坚战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任务,直接关系到十多万县城人口和27万农村人口生活的幸福指数。 德保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过了靖西就是越南,而德保县也有3个间接与越南国土接壤的边境村。由于边境形势复杂,德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虽然高速公路和铁路都已经连接了德保,但也只通到了县城。大面积的山区农村仍未通公路。交通运输局干部们在农村分头进行扶贫调研时,发现农村交通基础十分薄弱,村一级通了低等级公路,因为质量差,路面窄,只能行驶农用车或摩托车,村里到各自然屯就根本没有路,一个个自然屯都处在半封闭状态。农户养的猪羊要到城里去换钱,想弄出山去就十分艰难,得先将猪五花大绑缚在门板上,再请人帮忙往外抬,或是将羊捆在背篓里,翻岭攀崖背出去。
对于德保乡村的交通情况,县交通局长黄孟不无感慨,他虽然刚到交通部门工作不久,但是对德保的交通状况是深有感触的。黄孟说,德保的山看着是很美,可以说每个村每个屯都有好看的山,但这是外面旅游者的感受,换个思路想想,如果你要长期在这山里过日子,一开门就见山,你就没有美感了,就会觉得这山可怕。家屋四面都是山,住在这里就像是被封在了井里。你出一趟门就不由会想起李白写的《蜀道难》。
县公路管理所所长、现在已改任德保县地方公路发展中心主任的程秀芳对德保农村的行路难最有体会。她在勘测公路时经常要去一些偏远的村屯,和村民打交道也较多,程秀芳亲眼看到这些偏僻山区的村民的艰难。村民只要出门就得爬山攀岩,有的地方甚至要用两手交换紧抓石缝里的野藤条或荆棘棵子,一步一探地往外挪动,每一步都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随时可能失手跌下山来。程秀芳和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都被这现状深深刺痛,十分震撼。当县委、县政府把交通运输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时,程秀芳和地方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十分激动,他们在交通运输局的具体领导下,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乡村和村屯道路的建设改造之中。
笔者在县交通运输局采访时,分管副局长高建琳谈起农村公路投资建设时感慨万千,他说:“县委、县政府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这是县委政府领导对县情民情深切了解后的决策,因此深得人心。我们公路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在规划村屯公路时,周围群众闻知消息,欢天喜地,像我们壮族三月三过大节一样热烈庆祝,端来茶水、端来自酿的米酒、摘来树上的果子,这场面让在场的交通运输部门干部职工们十分感动。村民们紧紧拉着我的手,连连说着‘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
高建琳对村民们说:“修建农村公路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是党中央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把路修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壮乡群众早日脱贫。”没想到,村民们十分理解,大家纷纷说:“国家时时想着我们,我们也要早点脱贫让中央领导放心,你就给县委领导说,只要你们把村里屯里公路修通了,我们就算脱贫了!”
高建琳十分感慨,他对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说,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太多,像德保这样的深度贫困县就有20个。多年来基础设施缺少资金,交通部门有心无力,这次脱贫攻坚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本着对政府、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抓住机遇。这次乡村公路建设升级是帮助村民脱贫的具体举措,建设资金全是中央支持。我們一要感恩,感谢党中央的脱贫攻坚决策,感谢对我们边境贫困地区的特殊扶持;二要用工作效力和责任来回报,用神圣的态度把每一分钱用好!确保每一寸路面修成优质工程,回报人民群众对村屯通公路的深情期盼,回报党对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资金扶持!
交通公路部门全员参与的决战开始了。
一条条通往乡村的线路规划设计出来,但是,在山区修路,困难的不只是资金,一条公路从纸上落到地上,每一步都是艰难的。线路走向、征用土地,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关系,各种利益交织,需要做工作,需要协调。为了完成每年的计划,交通部门绞尽脑汁。地方公路发展中心主任程秀芳感叹说,修路是大家都支持的好事,但是要把好事办好也并不容易。德保的可耕土地少得可怜,人均仅7分地,伤到谁一寸土谁的心都会疼。村民们对土地的珍惜,程秀芳特别理解,她深知每一寸土的金贵,知道农民没有了土地意味着什么。在整个设计工程施工中,县委、县政府也再三要求,尽量不占用可耕种的土地。实在绕不过去时,一定要细致入微地做好被占地农户的思想工作,把补偿落到实处。由于国家政策划定三级路以下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为农村公路建设集体用地范畴,没有征地补偿等费用,农村三级路及三级以下道路建设用地均无偿使用,实际用地落实难度较大。占地却没有补偿,村民们自然很不理解。但是为了公路通到村里屯里,无论被占的土地多么难以舍弃,最终都忍痛割爱。这种对公路的渴盼之情,是德保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干群一心、上下一心的氛围为全县村屯通公路创造了较好的施工环境,使整个村通、屯通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现场办公时也为之深受感动。陆兰碧县长在向采风团讲述群众为搬迁、为修路让出耕地甚至祖茔时的痛苦纠结,讲得热泪盈眶。交通公路干部职工们也都感到责任重大,县委分管领导对交通公路系统的职工们说:“村屯通公路是德保县脱贫攻坚的关键之战,也是德保交通基础设施打翻身仗的重要机遇,我们交通职工一定要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我们有生之年能遇上这样的大时代,承担这样的大建设任务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我们不要辜负了好时光!要抓住历史机遇为人民建功立业!”
政府的投入与关切、农民的支持与期盼,感动了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他们怀着大时代特有的激情,心潮澎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从2015年开始,县交通运输局把工作重心放在乡村公路改造升级和全县村屯通公路这两个方面。在县委、县政府和百色市交通局的指挥下,德保县城通往各乡的公路全面升级,村屯公路建设一再加速,每年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2015年,百色市交通运输局下达德保县年度公路水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任务3689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63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5%,其中18条建制村通水泥路建设全部完成,长度138.6公里。 全县180个建制村道路已经全部实现硬化;续建项目15个已全部完工;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二级公路、峒干至那甲三级公路当年完成。
2016年,公路交通建设投资任务为28293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932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65%。这一年,县交通运输局实施的脱贫攻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水泥路建设项目共36个,公路91.475公里,预算投资5450.566万元。完成投资2427.332万元,当年完工村屯公路14条26.599公里,水泥路面完成铺筑35.599公里,完成路基33条82.07公里,其余部分也在次年陆续完成。
2017年,全县公路交通建设投资目标23109万元,其中路网项目8770.64万元,农村公路项目6258万元,社会交通投资项目8000万元。截至当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7749.6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20%。其中包括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续建项目德保县龙光至荣华公路全长31.1公里,总投资6650万元,续建项目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二级公路全长5.8公里,总投资4640万元,截至12月底已完成全部投资计划;续建建制村通水泥路项目2个,其中兴旺至那茶公路全长6.7公里,计划投资652万元,已全部完工;靖西至武平公路全长7.9公里,计划总投资764万元,当年全部完成路面施工工作。
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年度投资任务8413万元,在县乡联网路项目中,龙光至荣华公路全长31.1公里,总投资6650万元,建制村通水泥路项目:隆桑至龙串公路全长3.5公里,平安至念甲公路全长3.4公里,截至目前完成路基建设;平马至足荣公路全长16.1公里;所列项目全部完成。
2019年,新开工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0165万元(国省道干线改造升级项目此处不详述),当年计划建设脱贫攻坚自然屯通屯水泥路项目共80个,总长122.645公里,总投资约9015.7569万元,当年完工60条。
2020年,S216百色龙和至德保(德保段)、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德保段)和德保至荣华等3个公路项目被列入德保县2020年度“四建一通”乡乡通二级公路项目重点建设任务,其中S216百色龙和至德保公路(德保段)项目全长70.305公里,通达敬德、东凌、马隘、城关4个乡(镇);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公路(德保段)项目实际修建里程为36.247公里(总里程为52.238公里,与S216线重合15.991公里),通达敬德、马隘、巴头这3个乡(镇)。建设总里程145.239公里,2020年度计划投资38720万元,2020年年内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争取2021年底全部建成。
……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鲜活的、有感情的、有力量的。这些数字代表着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深情关怀,代表着县委、县政府为改变闭塞山村面貌千方百计筹措的巨额资金,这些数字凝聚着县交通公路部门规划设计施工的心血,凝聚着筑路工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汗水,这些数字其实是一条条连结贫穷闭塞山村的高质量山区公路,也是德保全县农民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其实,交通公路部门的工作远不止于这些。运输市场的服务管理、国道省道干線公路的维修,特别是乡村公路因为自然灾害和重载碾压造成的破损严重,通行和运载服务能力下降,这种路段在行业管理上称作“畅返不畅”,县公路中心将这些列入改造计划后都向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整个“十三五”期间,德保全县公路交通事业有了质的飞跃。
以德保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四方发散的公路网络建立起来。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公路全面升级,所有建制村都通了公路,各乡镇之间也相互联通。多年困扰各乡镇的“回头路”也得到彻底解决。这种“回头路”以东凌镇和敬德镇最为典型。东凌镇到德保县城70多公里,敬德镇到德保县城50多公里,两个镇都有公路通达县城,两个镇之间本是山水相接,却无路相通。无论从东凌到敬德还是从敬德到东凌,都必须先到县城,再从县城出发拐往东凌或敬德。本是山水相邻的两个镇,开车得绕120公里才能互访。
不过,最让德保群众有获得感的还是村屯之间的公路网建设。
在“十三五”计划开启之初,德保农村只有部分村通了公路。因为资金短缺,这种路等级很低,路面很窄,只能通到村部。在“十三五”计划收官之时,德保180个建制村不仅村村通了公路,各个村与所属各自然屯之间也相继通了水泥路,并且公路质量等级大幅提升。村级公路路面由原来的3.5米加宽到了4.5米,村里通往各自然屯的公路路面也达到了3.5米。无论农用车、小轿车还是轻型货车,都能直接通到村民门口。东凌镇的多脉村,是全县较偏的建制村,村里离县城的距离比到云南省界还远,过去村民出门完全靠徒步。“十三五”期间,县政府把多脉村等边远村列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交通局要求公路发展中心优先安排这些边远村的村屯公路项目。过去没有路的多脉村,如今村与镇、村与屯全部通了水泥公路,村民们纷纷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群众幸福感十分强烈。我提出想去多脉村实地看一下,公路中心的同志说,要去多脉,至少要安排一天的时间,半天时间只能到就近的村子。公路中心的程秀芳主任建议去燕峒乡下面的陇沙村,这个村虽然离县城较近,但是山区的闭塞与修路的艰险与多脉村是差不多的。
去燕峒乡陇沙村这条路听起来离县城较近,但一出城便是曲里拐弯的山路。这是德保县几十条乡村公路中最普通的一条,公路一直在山与山之间绕来绕去,远远看着像一条白色的玉带。从山崖边岩石的新痕可以看出,路基基本都是从山崖边上辟出来的。水泥路面宽阔而光洁,水泥混凝土层厚实,据说已经通车几年了,经过多少重载货车也未见任何破损,足见质量是经得起时间和重量检验的。回想起以往在别处看到的乡村公路,路面水泥层薄得可怜,感觉是在土基上摊了一层水泥煎饼,没两年就折断开裂,变得大坑小洼了。我一路都在感叹质量,程秀芳主任说:“村屯通公路的项目资金是国家对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一分一厘都要用好,要让县委和政府放心,也要对得起党中央的关怀。作为德保交通公路人,大家都是用良心在筑路,要让德保的农民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便利交通。” 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甘庆华也深有体会。他说,这几年亲见了德保县农村交通公路设施的改善,这给德保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甘庆华建议沿着这条公路线走到底,就可以了解德保农村公路的大致面貌。
这条山区公路像一根长长的藤,沿线又伸出去好多根枝蔓,每根枝蔓的尽头就是一个建制村,很像结在藤上的瓜。沿途不时看到一个个蓝色的指示路牌,箭头所指方向依次可以看到“兴旺村”“晚江村”“那茶村”“旺屯村”“六旺村”“美圩村”……
车子开进一个叫作陇沙的村子,甘部长问是不是去村委会,而我建议继续往里开,开到没有路为止。车子拐上另一条路,看看路面成色,估计路龄已经在两年以上了。路面质量仍然很厚,只是路面窄了一些,只能供单车通过,如果对面来车,便要停在路基旁边的路肩避让错开。程主任说,这就是标准的屯级公路,水泥硬化的路面只有3.5米了,两边各留有1米多的路肩,以备日后扩宽升级。
果然看到路边一塊蓝色标牌,上面写着“陇尧屯”。
这时,燕峒乡政府交通助理也开车赶了过来,在他的引导下,公路中心程主任的车和宣传部甘副部长的车一起开到了路的尽头。只见路边一溜排开几栋新起的楼房。一个老奶奶迎出来,堆满皱纹的脸上笑容可掬,她们相互打招呼,讲的是壮族土话我无法听懂,但看得出老奶奶与他们很熟。交通助理黄英琳说,县公路中心在这里修路施工时,村民们家家像过节一样,给施人队送茶水、拉他们到家里吃饭,像待贵客一样,彼此都很熟悉。
我走到一户门前长着一棵龙眼树的楼屋前,主人闻讯迎出来,从楼里搬出几把椅子请我们坐,又拧开门前自来水龙头接水去烧茶,我们阻止了,说不打扰他,只想与他聊一聊。他有些听不懂,甘庆华副部长便在一旁当起了翻译。交谈中得知,楼主人叫黄逢山,今年70岁了,家里共有10口人。两个儿子都在广东打工,一个在东莞,一个在江门。他家地有点少,口粮可以自给,自己种有2亩柑橘,另有60多亩山林。老黄接着就夸赞政府,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问他日子过得幸福不,他连连说:“从来没想到会过上今天的生活!何止是幸福,感觉把下辈子的福都享了。”他一再表示:“感谢政府什么都替我们想到了。”他要我去看墙上贴的扶贫计划明白表。这是县里统一印制的表格,上面并排贴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户主黄逢山,另一张是一个英俊朴实的年轻小伙,这是县里选派的一名叫许荣生的帮扶干部。密密的栏目事无巨细,光是政府的政策补贴就有好多项:养老补助、农业补贴、教育补助、生态补贴、危房改造补助、新农合代缴、代缴养老保险、代缴财产保险、人生意外险、粮仓、产业奖补、低保金、住院报销、慰问金……大致有14项,简单地说,全是政府给他发钱的名目。在福利一栏,填有“家里接通自来水,符合卫生饮水要求;公路修到家门口;接通农村电网,电视可以接收中央台和广西卫视等;适龄学生都能上学读书;家庭所有成员全部参加新农合(医疗);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养鸡、种柑橘、政策性收入、外出打工等。全部纯收入可达11万元,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为7500元;我看到了门前两个高出地面的水泥平台,像是预留的车位,便问户主:“你两个儿子都要买车吗?”老黄笑笑说,两个儿子两家人每年都要回来过年,以前没有路,下了车要大包小包扛着、背着,走几十里才回到屋里。如今通了公路,今年过年就可以把小轿车开到家门口了。老黄满是皱纹的脸上透着幸福的笑容。
我留意了表格下方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实行全面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心里充满感叹:在这样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老百姓与党中央居然靠得这么近!
说话间,忽听一阵摩托车轰轰响了过来,一个身高马大的汉子急急从摩托上跳下来。乡政府交通助理喊了声:“吕书记,你可来了!”那被称作吕书记的人浑身是汗,他扯起衣襟揩着脸上的汗,急急地说:“你说县交通局领导来了,我可是一接到电话就往这赶呢。”
眼前这个男子名叫吕廷闯,是陇沙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我请吕书记讲讲村里通公路之后对村民生活和村里经济发展的影响。吕廷闯感慨地说:“没有公路以前,我们陇沙村十分闭塞,村民住的是土墙老屋,吃水要到附近河沟里去挑,种的粮只顾糊口,种的果子、养的猪羊出不了山、变不了钱,没有经济来源,日子极其穷困。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脱贫攻坚战略和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改变了陇沙村群众的生活。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各家灶台边。”
据吕廷闯介绍,陇沙村有7个自然屯——俄屯、陇沙屯、陇东屯、陇尧屯、陇里屯、却内屯、却外屯等,全部通了高质量的水泥路,现在家家都有摩托车,有近一半农户买了农用货车、小轿车。
一条公路居然给这里带来这样大的变化,看着四面连绵起伏的山,看着这被山包围着的村落与农户,我一时感慨万千。
乡村:产业振兴热潮涌
脱贫攻坚初战役初步告捷之后,乡村振兴仍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包括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五个方面内容。最根本的还是产业振兴,一个地方只有产业规模形成,农村经济才能繁荣起来,农民才能永久摆脱贫困。
而德保全县村屯通公路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山区农民的出行,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在我们去陇沙村的途中,公路沿线都可以看到各种经济种植产业园,到处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从陇沙村返回县城的时候,在陇沙村公交站台附近看到一片片搭着竹木支架的农田,问吕廷闯种的什么,他说:“这是一家果业合作社流转村民耕地投资种的百香果。”吕廷闯介绍说,这种果可以作水果生食、可以当蔬菜,果汁比较多,商家大批量订购主要是用来制作果汁饮料。德保邻近越南,气候相似,特别适合百香果生长。以前没路,无人来投资,前年公路一通,来陇沙承包流转土地的商家就多了起来。我提起县委宣传部潘友雁部长在介绍情况时提到的交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情况,甘庆华就与县水果办主任廖开音联系上了,廖主任答应领我们去看看几个村屯公路修通后创业的水果基地。 廖主任带我们首先去看那甲镇的柑橘基地。这个基地属于农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性质。土地属于那甲和餐甲两个村,这个基地四周群山环抱,如果不是一条公路通进来,注定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封闭角落。
在土丘坡地上有一栋新建的小楼,门口挂着“德保县善缘生态水果专业合作社”的牌子。跟着廖主任上到楼顶,上面是一个有着塑钢顶棚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放眼四望,周围全是一片片深绿色的橙子园。微风吹过,橙树那落花坐果期的清香悠悠飘来,感觉有些醉人。
这时,一个中年女子拎着精致的小包走上楼顶,廖主任一见起身打招呼,给我们相互作了介绍。
这女子名叫莫玲益,名字很有壮民族的特点,人很开朗,怕我听不懂就主动说:“我这个‘莫’,就是《刘三姐》里面莫老爷家的那个‘莫’,不过我与他不是一族,我是姓莫的劳动人民。” 莫玲益的幽默让我们没有了陌生感,并且营造了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
莫玲益是德保县有名的女企业家,对德保的地理氣候、人文特征都有研究。她说,德保县的地理位置恰好坐落在地球北回归线正中央,具有高海拔、低纬度的特点,昼夜温差大,全县都是喀斯特地貌,这里的脐橙汁水特别甜,果肉细嫩,没有常见橙子里的纤维筋络,所以德保的脐橙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过去产量小,都被一个新加坡商人订走了。2016年,德保脐橙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脐橙作为德保水果的支柱产业,加大对脐橙产业的扶持力度。莫玲益的善缘果业合作社就是在政府引导鼓励下创办的。
莫玲益说,她早就看上了那甲村和餐甲村的土地,想来种橙子,但是当时不通路,没有路,一切无从谈起,自然就不可能做成产业。她一直关注着政府脱贫攻坚的力度,当县里村屯通公路工程启动之后,莫玲益看到了希望,马上跟那甲村和餐甲村商谈协议土地流转的事。莫玲益超前思维,赶在公路修通前一年就在当地政府支持协助下,顺利完成流转土地长期承包使用合同的签订。2019年那甲公路如期修通。可是莫玲益在2018年就把脐橙果树栽上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橙子树已有3年树龄,去年开始挂果的就有2000亩。莫玲益说,这只是第一期,基地还在扩建,目前才起步,好几家水果大户已经在向莫玲益预订货了。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公司+农户”的承包经营方式非常好,村民们很乐意。作为土地所有权人,他们既有土地租金这一块稳定的收益,又能通过参与果园管理,挣一份工资。
德保县委把脐橙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确是一种远见卓识。大概这里的气温和土质都特别适应脐橙生长,3年的果树冠已经成伞状散开,高出人头了,今年开花坐果的势头都非常好。莫玲益说,她今年不打算大面种摘果,要将大部分青果疏掉,让脐橙树养足精力,明年就注定会是一个可喜的丰收年!
看得出,莫玲益对脐橙产业信心满满,她说:“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不仅为德保脐橙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注册了德保独有的‘黄金柑’统一品牌商标。要不抓住机遇把这个产业做大,那就辜负了党的好政策,至少对不起这么好的公路……”
莫玲益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她看得很远,把党的政策吃得很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讲话她都能熟练地背诵、引用。她的着眼点不止是德保,她已经看到了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德保品牌的价值。她已经建好了一个地头冷库,下一步要准备承接德保的品牌溢出效应,把规模做大。莫玲益说,其实本市的田东县、崇左市的天等县都与德保相邻,脐橙品质都是差不多的,她要把田东县和天等县产的脐橙统一起来,组成一个经济联合体,把投资者和经营果业的人才吸引过来,建立起冷链物流链,充分发挥德保脐橙的品牌优势,她的发展目标是亿元级的产业园区。莫玲益被自己的理想激发起了诗情,她无限兴奋地憧憬着未来——
“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我们这里人都说德保山水甲桂林呢!你看看这四周的山,哪一座比不上桂林?看这千亩橙子果园,周围秀峰环抱,春天鲜花盛开,到了秋天翠绿的橙树挂满金黄的橙子,满园都是果香。到时我还要把观光旅游搞起来,游人来了这里,既可以采摘甜橙,又可以欣赏德保的特色风情,这里老百姓想不富都不行呢!”
这真是个有激情的企业家!我们都被莫玲益的情绪感染了。我对水果办主任廖开音说:“有这样高素质的企业家,德保的发展前景无量!”
廖开音肯定了莫玲益的想法,他说,村屯通公路是德保县脱贫攻坚重要的支撑点,随着村屯公路的普及,全县农村掀起了产业创新的热潮。现在有规模的果业公司已经有5家了,除了莫玲益的善缘生态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外,还有百乐德果业公司、健茂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恒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傅氏水果专业合作社4家较大的公司。其中百乐德公司就有8000多亩果园。还有更多的投资者不断来德保考察。商家们看到了德保农村便利的交通条件,特有的气候条件,还有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这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去年德保县水果总产出6.5万吨,创产值3.6亿元。
德保县着重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还有甘蔗。德保特殊的气候出产的甘蔗甜度高,出糖率也高。2020年,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要保证广西的蔗糖产业。德保蔗糖产业在广西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全县已有8万多亩。足荣镇甘蔗种植面积较大,于是我请廖主任带我们去看看。这是一条从县城到足荣镇的甘蔗产业路,2015年,这里的公路修通以后,公路两边的耕地全都种上了甘蔗。在一片蔗田边停下来,放眼四望,全是清一色的甘蔗地。足荣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周助理说,今年雨水好,甘蔗长势特别好。路边这都是泗营村坡那屯的蔗田,每亩会有3000元的收入,到时制糖厂的车会顺着产业公路把大卡车开到地头收购。一手过磅,一手就把一摞摞的百元大钞交到村民手中,足荣这一带的村民靠着甘蔗种植产业已经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廖开音感叹说:“国家投资把水泥公路修到了蔗田产区,给这里的甘蔗产业创造了条件,说到底这都是靠了国家脱贫攻坚的扶持政策。”
村屯公路实际上成了产业公路,离开足荣镇回县城时,经过了烟草基地,路旁都是大片的烟田。因为气候湿润,烟叶长势茂盛,宽大肥厚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在田里打理的烟农脸上显露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一路上,我都在感叹,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公路中心主任程秀芳说,村屯公路马上还要升级,德保县虽然脱了贫,但是国家扶持力度不会减。在“十四五”规划里,乡村要全面开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村民出门可以选择公交车或专线班车,也可以在村里直接叫网约车。
“德保也有网约车公司了?”我有些惊讶。
程主任说,原来交通条件限制,这业务做不起来,现在村屯全部通了水泥公路,贵州那边的公司就把业务延伸过来了。
次日一早,在公路中心一位副主任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德保县的网约车经营处。在一家挂着“秒秒帮出行”的门店里,我们见到了业务经理黎汉耿。黎汉耿说,老板名叫黄科,正在给加入网约车的车主做培训。黎汉耿介绍了黄科的创业情况:“主要是看到德保的路修好了。村里到屯通了水泥公路,业务就好开展了,县城里私家车基本普及了,我们看好的主要是农村的业务。农村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在来公司注册的已经有30多辆车了。标准卡得很严,不然100辆车都有。”
在我印象里,网约车都是大中城市才有,没想到在德保这样的边境山区县也有了这项业务。随着乡村的振兴,农村经济的繁荣,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城建:不负德保好山水
在本篇文章的开篇,笔者就写了德保山水的美。而德保县城则是全县山水浓缩的精华版。
我们一进入德保县城,就被这里的山光水色吸引住了。一双眼睛已经不够用,车窗外的风景秀丽而新奇。平生不知看过多少县城,这德保是极其独特的一座。正如德保人民所言,这里的山有着桂林同样的灵秀,但其山势形状却与桂林的山大为迥异。进城的大道有两条,一条是连结百色市高速公路的城东大道,另一条在城南。我们来德保的路正是城东进城大道,路面宽阔、质量等级很高,黑色的沥青路面平坦而柔和,车在上面飞驰时里面的人十分舒适。路两边的树木品种丰富,完全是一个争奇斗艳的植物林带。各种花树形态多姿多彩,有花开在枝头,也有花开在树顶,这些花朵大的如木棉,小的如紫薇,问同车的人,竟没有人能说得出这些花的名字。而进入城区,街市格局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周围的山势与小城布局相互映襯,感觉是有着灵气的山衬出了小城的美,又仿佛是小城的风情让周围一座座秀峰更耐看。
从我们下榻的酒店8楼落地窗前看德保县城,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城的四周皆是形态各异的小山,而城中拔地而起的独秀峰一如画家的神来之笔。县府后面的云山成为整个城市的制高点,一条名叫鉴水的小河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环绕着县城,给这座城增添了一股灵秀之气。感觉是城在山中,又好似山在城中。德保的城建部门巧妙将云山鉴水作为小城的灵魂,利用山水做足了文章。鉴河两岸的蜿蜒小路和茂密林带被改造成了健身绿道,而沿着弯弯鉴河左岸的是一条街市,沿街房舍或商铺都融入了浓浓的壮族文化元素,形成一条韵味十足的壮家风情街。
这是我初入德保时的印象。随着对其历史的研究、对民俗的了解、与本地朋友的交流,及对市民生活情状的耳闻目睹,我才真正体会到德保的内涵韵味。
要了解一座城市,自然首先得找城建部门。我们访问的第一站就是德保县住建局。
德保城建部门改革后的机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过去,各地的城建局职能相对单一,只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的建设、管理。而改革后的机构兼顾了城建、房地产管理,特别是增加了对乡村住房的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职能,这个机构的功能可谓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有些职能与交通部门交叉,但职能更为具体明确。
从住建局局长陆方奎的简单介绍中,我得知机构改革后的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建部门只管城区的观念,把自己的职能和责任与新时代的使命连结在一起。城乡兼顾、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用好政府每一分钱,忠实覆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十三五”期间,住建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快建、全能、严管、优配”八字方针,全力推进城区建设,先后建成了城东进城大道、城南进城大道、腾飞广场、民族文化中心、芳山文体公园等主要基础设施。通过天保北路、环城南路、G212绕城环线等7个项目的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主干道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立体交通格局,城区面貌发生了飞跃性变化。县城建成区已有6平方公里,绿地面积240.49公顷,环城绿道长17.6公里,城市绿化率达34.2%,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77%,在“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文明县城称号。县城生活服务功能设施齐全,桥梁19座,路灯3283盏,排水管道长98.8公里,其中雨水管道49.98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17.63公里,日供气4000立方米。城区有垃圾中转站3处,自来水厂1个,日供水量2.57万吨,建有标准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
住建局副局长农东霞是城建方面的专家,因为局长任职时间不长,所以很多情况我们是在与农东霞的交流中了解到的。农东霞还发给我一些有关城乡建设的总结材料,并按照她的理解向我作了普及性介绍。
比如城乡建设局一直围绕着德保县委、县政府实施山水宜居县的战略。我提到过的从城中穿越又缠绕着县城的那条名叫鉴河的河流,农东霞就以此为基点把城建局的意图讲得更专业更具体。
一是我们印象中的鉴河沿岸风情,是城乡建设局的一项大工程,这就是对临河建筑进行立面改造项目。坚持在原有建筑外立面基础上进行改造装修并突出壮族文化元素,利用一条河流穿城而过的优势,对房屋立面、河堤进行亮化美化。将鉴河两岸建设成一个带状公园,将鉴河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变成一个令市民、游客驻足流连的地方。
二是打造宜居美丽乡村。据农东霞介绍,县委、县政府在制定脱贫攻坚战略时高度重视农村村容村貌和危房改造。由县政府牵头、住建局协调,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县、乡、村三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动员会、部署会,制定并印发了“德保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德保县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整体工作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能责任。制定出扎实有效的措施,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列入责任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列出具体推进的阶段步骤和目标责任限期。所谓“三清三拆”,目的都是为全面改善、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随着全县村屯公路全覆盖,农民出行便利了,产业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多年形成的各家农机具乱停放、建筑或废弃建材乱堆放现象,造成了村容村貌零落破败,加之垃圾习惯性乱丢乱扔乱堆、猪鸡圈养及旧式无盖厕所等,让农村脏乱不堪,臭气熏天。此次,中央将改变农民生活环境纳入脱贫攻坚计划,就是为了让农民整体生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清”与“三拆”的拉网式整改由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合力推进下全面展开。
“三清”是指对农村道路上堆积的农机具、建房用剩堆放在路上的沙子、门前杂乱堆放的秸秆及其他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把农民在宅基地周边建造的猪圈、鸡舍都清理干净; 把农村河道里面的各种废弃物垃圾清理干净,让河水变得干净。
“三拆”是指拆除农村破旧的房子,特别是那些已经不能继续住人或者已经没有人住的破房子,必须拆除;不符合农村建设规定或占用公共空间、没有安全保障,私自违规搭建的大棚房必须拆除;凡是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就搭建的广告牌、卫星锅等必须拆除。
农村“三清三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措施,听起来都是些琐碎小事,却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县委领导认为,只要事关民生,就没有小事,就要高度重视,动用各种资源全力推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各级各部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全县联动的工作格局,使这项直接造福于民的工作顺利推进,进展迅速。
2019年,基本实现了全县村庄环境“扫一遍”的目标。据住建局统计,在德保县全域范围内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中,各乡镇累计清理村庄垃圾4688吨,清理乱堆乱放1812处;清理池塘沟渠1322处,拆除乱搭乱盖754处,拆除广告招牌451处,拆除农村危旧房42781平方米,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312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11处,开展“三微”整治273户2123平方米。共完成44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其中自治区任务168个)、24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和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将那温村作为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连片规划建设,带动和整合周边村屯综合整治。通过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与“三清三拆”同步推进的还有解决农村特别是困难户的危房问题。根据县委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目标中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的要求,县住建局对全县农村房屋安全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十三五”期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7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实际完成改造2324户),从根本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通过“三清三拆”和危房改造,德保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德保的每个村屯,都会感觉到山清水秀,道路畅通、村容整洁,农户房前屋后都植有树木和花卉,在不同季节会有时令鲜花开放。交通运输局还在各个村委会所在屯建有公共汽车候车点,虽然设施相对简陋,但是对于候车的农民已经是很大的便利,不仅可以避雨、遮阳,还有水泥长凳坐下小憩。
为了实现县委政府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计划,住建局在这次乡村面貌改造工程中还具体抓了一批示范实验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实施了那甲镇和东凌镇2个乡改镇的建设项目,以及燕峒乡太平屯、城关镇那温屯、足荣镇古浬屯三个乡土特色示范点建设,这些项目共完成投资4569万元,实现了群众居住安全、村容村貌美观、社会评价良好的效果。同时,住建局还根据自治区有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文件要求,实施敬德、足荣、东凌、马隘、那甲、隆桑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及25个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基础便民活动和农村改厨改厕工作,2017~2018年共完成13500户改厨改厕任务,使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希望能到一些示范村参观一下,然而采风团安排的时间有限,我只好从住建局材料中挑出两个村请农东霞介绍一下大致情况。农东霞说:“那温最有代表性,不仅在自治区有名,中央媒体也多次报道过。”
我想了想,那温太出名,采风团分工写旅游的同行会写得精彩。想起我曾跟交通局的同志去看过燕峒乡的村屯公路,感触很深,就提出请她在燕峒乡找个典型。农东霞就说:“那就把城关镇的那温村和燕峒乡的巴龙村都讲一讲好啦。”
那温村属于城关镇,依托县城发展旅游有很好的前景。那温村不仅有山也有水,还有规模可观的花海。改造共涉及那温村92户人家。那温项目主要看点是乡土特色外立面改造,而这种改造主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顶层设计。那温的立面改造确定以仿古作为主基调,强化突显外墙色彩、建筑屋檐、门窗样式以及墙体彩绘等壮民族风俗文化特点,县文化旅游局参与指导协调,在改造中注意挖掘壮民族原乡文化基因,采用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的壮乡特有元素和风格,凸显民族风情、本土特色。改造后的那温92户核心区民居全都是清一色的土黄墙体,浅灰色的瓦片,红棕色的栏杆、门窗,墙上有文化旅游局请专业美术公司绘制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彩画。整个改造区92户人家形成了房屋风格、色调基本统一,与周边雨雾中的青山、碧水和整洁优美的巷道搭配,民居与自然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壮族乡村画卷。自从改造完成以后,来那温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
关于燕峒乡巴龙村,农东霞着重从住建局负责的硬件立面进行了介绍。
巴龙选取了巴现和巴求两个自然屯为试点,分别实施了房屋立面装修改造、污水排放系统完善、巷道和公共场地硬化、运动健身设备安装、文化娱乐设施配备、空闲地绿化打造、太阳能路灯安装、河道防护治理等项目工程建设。巴龙村还实施易地规划建设集中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目前已实现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庄整体整洁美观,人居环境舒适安逸,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全新风貌。农东霞特别提到,由于村容村貌的改观,直接加快了巴龙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乡村改造完成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客来体验壮乡风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村乡村旅游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巴龙村的产业发展。巴龙村除了原有的传统烤烟产业,村民们又发展桑蚕养殖600亩,养羊600余只,养牛580头,养鸡鸭8000余羽,养猪6000多头。2018年,在巴龙村貌立面改造完成以后,吸引了广西百乐德果业公司前来投资合作。由巴龙村农业合作社提供流转土地,百乐德公司投资,大面积栽种柑橘,总面积已有3000亩。这些產业的发展加快了巴龙村脱贫致富的步伐。依托水果产业和其他养殖业,巴龙村的人均收入早已超过脱贫线的标准,脱贫后的村民们正满怀信心地奔向小康富裕之路。 “德保县乡村改造是县委政府设计的立体工程,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衔接,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整体上是与脱贫攻坚大战略的衔接。县委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乡村风貌改造提升,把我们德保农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说到这里,农东霞深有感触:“看到通过乡村改造以后乡亲们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观、产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我们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关于城区建设这一块,农东霞说:“德保城就这么大,我们材料写的数字是死的,你自己可以在城里各处走走转转,就会对我们住建部门做的工作有直观的了解。”
我们虽然在德保只停留了短短4天,但已深深爱上了这座美不胜收的边疆小城。城中有云山独秀峰,感觉比桂林更有韵味,耸立在县政府背后,是全城至高点。县政府办公地是古镇安府衙门的旧址,整个院落在云山脚下显得很小。县四大班子都挤在这个小院落,很是逼仄。因为德保是国家贫困县,县委政府的办公场地一直因陋就简。从县政府门口过时,如果不看大门口挂的牌子,根本想象不出这是几十万人口的德保县委县政府驻地。在经过县政府门口一溜小商铺时,负责接待的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潘友雁指指商铺楼上亮灯的几间房子说:“我们县委宣传部就在这里,部里办公场地很紧张,一个科室分不到一间房,我们三个副部长都挤在一间办公室。”
“没想到德保县城这么美,县委机关房屋却这么狭小老旧。”潘部长笑笑说:“其实很少呆在办公室,都在基层跑,再宽敞的办公室也没有用。德保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领导讲了,国家给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脱贫事业上,用在改善民生上。”
这时我想起县委副书记韩启强对城建工作的评价。韩启强说:“过去很多年,上面给的钱都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不然就没有今天全县村屯公路100%全覆盖。用在城市建设上的钱很有限,城市基础建设欠了很多账。城建部门受资金限制,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县住建局农东霞副局长也说:“你们都赞美德保,说小城很美。这首先是德保天然的山水,我们在城建上有很多想法,想做很多事,但是受资金的制约无法实施。你们在德保的印象可能主要是两条进城大道和几处4A级景区,这是比较大的工程,再就是几处公园绿道。说实话,德保县城看着还像个样子,云山鉴水起了很重要的衬托作用。县委政府要求城市建设要有效整合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使德保城区与周边旅游景区高度契合。德保城建的指导思想就是创建旅游‘山光水色,春花秋叶’工程,打造‘梦幻德保’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鉴河两岸立面改造工程。先让城市亮起来、绿起来。鉴河两岸房屋的立面改造和景观亮化改造得到很多外地领导和游人的肯定,其实投入的资金少得可怜。项目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中兴桥至九曲桥,长约500米,立面改造房屋约51户,工程投资813.21万元;二期鉴河步行街及芳山文体公园周边,立面改造房屋约71户,工程投资1228.75万元;三期对563米河堤进行亮化,立面改造房屋约182栋,工程投资1469.70万元。主要是做外观,穿衣戴帽;墙面装饰,仿古工程,规范防盗窗、阳台、门窗设计;景观亮化改造,特别是在建筑立面安装了装饰灯和轮廓线灯。一到晚上,不断变幻的灯光璀灿迷离,在鉴河边的林荫绿道里行走,看两岸灯光,就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农东霞最后不无幽默地说:“在德保人眼里,鉴河沿岸就是我们的‘外滩’呢!”
民声:生在德保真幸福
“德保县城真美!”这是整个采风活动期间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百度上一打出“德保风景”,很快跳出来一行行提示,如“百色德保四个必看的景区”“德保十大旅游景点” “吉星岩大溶洞”“矮马王国”“红叶国家森林公园”“曼贝侬小西湖”等。但是短短几天,除了采访,并没有安排旅游时间。关于德保的美,都是在采风途中领略感知到的。刚到德保的那天,在从百色高速转到德保县城的进城大道上,路两旁的花树一直让我难忘。看着那些正热烈绽放或即将绽放的一树树繁花,一直想知道它们的芳名。终于在座谈会上,农东霞帮我了却了心愿。她从城建园林绿化工程师那里把两条进城大道边的花树资料找了出来,用微信发给了我。
大概有紫荆、木棉、小芒果、柳叶榕、苏铁、朱缨、连翘、白兰、秋枫、大叶紫薇、朱景花、红花檵木、含笑花树、白兰花、秋枫、三角梅、金叶女贞花等20余种。其中我最好奇的是把一串串蓝盈盈的花穂伸向天空的花树叫蓝花楹;那最抢眼的一丛丛火一样开满树顶的火焰树;那状如杉树,一枝枝凤尾般的杉叶梢上开出鲜红花朵的,叫穗花杉……因为是初夏,三角梅开得最为普遍。这些奇花异树相互映衬,争芳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我很遗憾不能把德保的美景看个够,但至少得把城里的芳山文体公园看看。县委宣传部潘部长就安排部里的年青干部黄少将找了个时间领我去。黄少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且工作踏实严谨。小伙子每天在几个采访组之间忙着协调,吃饭都匆匆忙忙扒几口便先离席。白天他根本没时间,就与我约定晚饭后陪我去。
晚饭后,黄少将处理完杂事,骑着电动车带我径直到芳山文体公园。芳山文体公园是德保县城里人气最旺的休闲场所,也是县里的标志性民生工程。建有洋气的体育场馆,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民族艺术中心,还有面积不等的大小广场。黄少将说,县里重要大会、大型演出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时值8点,每处广场都人气爆棚,各种年龄群组的大型广场舞跳得正酣。有的群组摇动着巨型的彩扇,有的群组舞动着长长的红绸,各种音响播放着不同的音乐,感觉在庆祝重大节日。黄少将说,每天晚上6点以后就有人开始跳舞,一直要到晚上10点左右才陆续散场。我们在跳舞的人群中穿过。
公园的另一半是园林风格,有茂林修竹,四季有花卉常开,小桥萦绿,曲径通幽,清清溪流,水声淙淙。有各种形状的木凳、条椅,我想坐下感受一下這芳山的夜晚,习惯地掏出纸巾擦拭,却发现椅上很干净。我看到有位清洁工在公园里将这些椅子挨个不停地擦,于是对她说:“你工作做得真好!” 她停下来擦着脸上的汗,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问她负责的面积有多大,这样认真工作一定很累吧。她仍听不懂,于是黄少将当起了翻译。听到我的评价,她有些腼腆,我让黄少将问问她的基本情况。黄少将用壮语与她交流了一番。他告诉我说,这个做清洁的女工名叫周秀四,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在上职业高中,小的在上小学。丈夫因病失去劳动能力,是社区向有关部门帮她申请了这份公益岗位。她很感激政府,所以工作特别认真,不管有没有灰尘,每天总要来回擦几次,这么大的园林就她一个人,她不停地扫,地上不见一片落叶。
我們向她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她欣慰地笑笑,扫得更起劲了。
林子里也有几个舞场,从音乐和舞姿上判断不属于广场舞。循着音乐和灯光从林子里穿过去,看到每一个舞场各自独立,中间有竹林或流水隔开。我们来到人最多、灯光最亮的一处,这里已接近公园边缘。看到这个地方的舞者都是成双成对的,这里的音响设备较为专业,是一组组合音箱,放的都是很悦耳的舞曲,舞罢一曲就变换一种,人们跟着一支一支曲子跳,都不肯停歇,兴致很高。我大致听得出有“中三”“快三”“探戈”“伦巴”“恰恰”等,从舞姿看相对专业,便与播放音乐的音响师攀谈起来。通过黄少将的翻译,得知这位音响师也姓黄,名叫黄国锋。黄国锋是退休公职人员,喜欢跳舞,也喜欢音乐,还是音响发烧友。这音箱是他自己从家里用电动三轮车拉来的。他每天7点准时出现在这里。这地方的舞者相对固定,多是夫妻一起跳。我忽然发现,这里跳舞的年轻人很多,规模较大的广场舞也不乏年轻的身影。这种现象让我很惊奇。在上海生活多年,夜上海的灯火是世界一流的,每晚在公园或江边散步时广场舞也无处不在,却几乎没看到过年轻人跳舞的身影。广场舞者全是清一色的退休大妈,最年轻的也在50岁以上。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生活在一线大城市和小城市到底哪里幸福感更强?想想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朝九晚五,每天在地铁公交车上耗去两三个小时,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还有一堆家务和孩子的作业等着,或者还要看看这个月的房贷或房租。即便是文艺青年结合的夫妻,这种压力下也没了跳舞这份闲心。
想到这里,环顾小城温馨的灯火,看着眼前一对对相依相携轻快踩着舞点的年轻舞者,不由心生艳羡。我感叹地对黄少将说:“其实生活在德保这样的小城市才是真正幸福的。”
黄少将说:“公历逢三、六、九还有山歌对唱呢。在我们自治区,德保的山歌是最有特点的。你在南宁或者百色如果看到唱山歌的,只要上去问,一准是我们德保人。昨天下午我们潘部长还主持了一场德保山歌比赛……”
可惜明天要离开了,不然真要好好听听德保山歌。黄少将看我有些遗憾,便说:“我们赶快往回走,路上说不定就会遇上唱山歌的。在我们德保唱山歌是很常见的。”
果然,走出公园不远就看到路边灯下有两个穿着壮族服装的妇女对着手机在唱。黄少将说:“王老师,她们唱的就是山歌!”
我们走到她们身边停下来,想了解她们唱的内容。
两个女子一个是年轻人,一个是中年,可能是姑嫂,也可能是妯娌。
我对她们说:“你们真幸福!”
这话她们听得懂,高兴地回应说:“我们德保人就是幸福呀!”当我请她们讲山歌的内容时,她们摇摇头,笑笑,其中一个摆摆手,指向黄少将。
黄少将便给我解释说,这里的山歌用德保味的壮语唱很有意思,但如果译成汉语说出来就差了韵味。他说,这两人唱的大概是县里为发展旅游编的一些新词。
我对黄少将说:“那你给我翻两句吧。”
黄少将便笑着翻译了两句——
“云山青,鉴水蓝,德保壮乡美丽风光看不尽,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我看出这是黄少将现编的,小伙子到底是艺术学院毕业的!德保夜晚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于是我也来了兴致,合着一首熟悉的旋律旁若无人地唱起来——
“云山青,鉴水蓝,德保城的姑娘美如水呀,德保县的故事讲不完……”
作者简介:
王伟举,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协会员,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在《长江文艺》《芳草》《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散文300多万字。曾获长江文艺小说佳作奖、人民文学征文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雨晶
过去一提到广西,首先想到的就是桂林。古往今来的诗人和散文家几乎把汉语中最美的诗和文章都送给了桂林山水。其实,广西的好风景并不只有桂林一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县名叫德保,全县2500多平方公里皆为喀斯特地貌。德保县境内的每一座山都比桂林更有特色,它们或像春天一簇簇拔地而起的竹笋,或像仙人手掌里屈张自如的根根仙指,或像一只只连接在一起的巨型马鞍……至于溶洞,在德保县就更为普遍,随便走进一个不起眼的自然屯,没准就会发现一个巨型的溶洞。至于水,就更有得说了,德保的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县境内的大小河流有200条之多,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6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河流188条。此外,各个村头屯尾都可以看到淙淙有声的溪流。最值得一提的当数穿过县城的鉴水,她以柔美曼妙的身段缠绕着这座古老的镇街,给这边陲小城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不止是县城,在德保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组,都会有不重样的风景。往昔一提到广西,人们脱口而出的常常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如果到了百色市的德保县,这话您可千万不要提起,因为当地人会用浓浓的壮乡话对您说:“您可能只到过桂林吧,我们这里说的可是‘德保山水甲桂林’呢!”
德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潘友雁说:“这话听起来有点幽默,但是反映出德保人对家乡无以伦比的热爱,也折射出他们对德保的自信和期待。”
潘部长说的没错,在美丽的德保县城街头,你随便与一个休闲的大叔或是大妈打招呼,他们都会很热情地与你攀谈,或是为你唱当地的山歌,或是如数家珍地介绍德保的特色风景。言谈中,没准就会请你评一评德保与桂林到底哪个更美。
只是,在德保人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山水并不比桂林差,为什么桂林能靠着山水过着滋润的日子,我们德保守着美丽的风景却要受贫困的煎熬?
德保人的疑惑,其实也是中共德保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在党中央脱贫攻坚大决战开启之后,德保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树立攻艰克难思想,必须坚决打嬴这场全党全民参与的伟大战役。中共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德保人民政府县长陆兰碧组织县四大班子共同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在设定的时间内让德保县实现高质量的脱贫?德保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中共德保县委副书记韩启强说,县委和全县人民快速脱贫的愿望是高度一致的。经过讨论思考,全县上下都看到了德保的困境。德保的山虽然很美,但都是只能看不能吃的大石山。德保属于滇桂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70%以上的山没有土层,有些山形看上去很奇特,上面似乎也有绿色植被覆盖,其实都是一些石头缝隙里的荆棘。德保全县按国家标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8858户,贫困人口102528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山多地少,人均可耕面积仅0.78亩,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站在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制定出了以脱贫攻坚为主基调的德保“十三五”规划,围绕人民幸福指数为最高标准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底线思维,城乡统筹、全县联动、多管齐发、整体推进。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特色产业发展,以集体搬迁促进特困村屯整体脱贫,以修复、保护生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打造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德保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这些措施让德保人充满感激和期待。在全县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时,县委书记石永超充满感情地说:“脱贫攻坚决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作为基层党委政府,一定要让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满意,让党中央放心,德保的人民如此淳朴能干,国家对德保扶持力度如此之大,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历史的机遇,做最后一搏。这是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我们德保县从县四大班子到每个乡镇的党委政府,要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当作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心系全县人民,情系服务对象,真抓实干,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千万不要辜负了德保的好山水,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德保县委政府机关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按照各自的职能与责任,在各自的领域展开了一场场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攻坚战。这场抱着必胜信念的大决战,在德保县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蓬勃展开,广大干部职工怀着对党中央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激之情,怀着对偏远壮乡村民的深厚感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让边疆壮乡早日脱离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在德保大地上,脱贫攻坚在各领域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精彩纷呈。一桩桩、一件件都值得我们记录、书写,并值得将其载入史册。
笔者本次有幸跟随《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组织的广西百色采风团来到德保县,在短短的几天内了解到德保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令人震撼的数据,感受到德保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心心念念想着德保人民冷暖的公仆精神,感受到德保县各职能部门心系贫困群众、千方百计助力群众脱贫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感受到德保人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嘉许与赞美,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真切的感恩之情——德保县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鱼水亲情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
笔者在短暂的采风活动中领略了德保独特的壮乡风情,感受了德保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也分享了德保人發自内心的幸福感。感觉有许多事值得书写,值得传播。然篇幅有限,只能将自己接触的交通公路发展和城市建设行业一些片断掠影记录下来——一滴水珠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希望读者朋友能从这些浮光掠影的片断中,感受到南国边疆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感受到德保县党政干部在这场历史大决战中的别样情怀。
交通:村屯公路全覆盖
交通和城建的职能归政府两个部门,一个是德保县交通运输局,一个是德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服务中心)。
这两个局在脱贫攻坚战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任务,直接关系到十多万县城人口和27万农村人口生活的幸福指数。 德保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过了靖西就是越南,而德保县也有3个间接与越南国土接壤的边境村。由于边境形势复杂,德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虽然高速公路和铁路都已经连接了德保,但也只通到了县城。大面积的山区农村仍未通公路。交通运输局干部们在农村分头进行扶贫调研时,发现农村交通基础十分薄弱,村一级通了低等级公路,因为质量差,路面窄,只能行驶农用车或摩托车,村里到各自然屯就根本没有路,一个个自然屯都处在半封闭状态。农户养的猪羊要到城里去换钱,想弄出山去就十分艰难,得先将猪五花大绑缚在门板上,再请人帮忙往外抬,或是将羊捆在背篓里,翻岭攀崖背出去。
对于德保乡村的交通情况,县交通局长黄孟不无感慨,他虽然刚到交通部门工作不久,但是对德保的交通状况是深有感触的。黄孟说,德保的山看着是很美,可以说每个村每个屯都有好看的山,但这是外面旅游者的感受,换个思路想想,如果你要长期在这山里过日子,一开门就见山,你就没有美感了,就会觉得这山可怕。家屋四面都是山,住在这里就像是被封在了井里。你出一趟门就不由会想起李白写的《蜀道难》。
县公路管理所所长、现在已改任德保县地方公路发展中心主任的程秀芳对德保农村的行路难最有体会。她在勘测公路时经常要去一些偏远的村屯,和村民打交道也较多,程秀芳亲眼看到这些偏僻山区的村民的艰难。村民只要出门就得爬山攀岩,有的地方甚至要用两手交换紧抓石缝里的野藤条或荆棘棵子,一步一探地往外挪动,每一步都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随时可能失手跌下山来。程秀芳和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都被这现状深深刺痛,十分震撼。当县委、县政府把交通运输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时,程秀芳和地方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十分激动,他们在交通运输局的具体领导下,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乡村和村屯道路的建设改造之中。
笔者在县交通运输局采访时,分管副局长高建琳谈起农村公路投资建设时感慨万千,他说:“县委、县政府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这是县委政府领导对县情民情深切了解后的决策,因此深得人心。我们公路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在规划村屯公路时,周围群众闻知消息,欢天喜地,像我们壮族三月三过大节一样热烈庆祝,端来茶水、端来自酿的米酒、摘来树上的果子,这场面让在场的交通运输部门干部职工们十分感动。村民们紧紧拉着我的手,连连说着‘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
高建琳对村民们说:“修建农村公路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是党中央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把路修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壮乡群众早日脱贫。”没想到,村民们十分理解,大家纷纷说:“国家时时想着我们,我们也要早点脱贫让中央领导放心,你就给县委领导说,只要你们把村里屯里公路修通了,我们就算脱贫了!”
高建琳十分感慨,他对公路发展中心的职工们说,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太多,像德保这样的深度贫困县就有20个。多年来基础设施缺少资金,交通部门有心无力,这次脱贫攻坚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本着对政府、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抓住机遇。这次乡村公路建设升级是帮助村民脱贫的具体举措,建设资金全是中央支持。我們一要感恩,感谢党中央的脱贫攻坚决策,感谢对我们边境贫困地区的特殊扶持;二要用工作效力和责任来回报,用神圣的态度把每一分钱用好!确保每一寸路面修成优质工程,回报人民群众对村屯通公路的深情期盼,回报党对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资金扶持!
交通公路部门全员参与的决战开始了。
一条条通往乡村的线路规划设计出来,但是,在山区修路,困难的不只是资金,一条公路从纸上落到地上,每一步都是艰难的。线路走向、征用土地,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关系,各种利益交织,需要做工作,需要协调。为了完成每年的计划,交通部门绞尽脑汁。地方公路发展中心主任程秀芳感叹说,修路是大家都支持的好事,但是要把好事办好也并不容易。德保的可耕土地少得可怜,人均仅7分地,伤到谁一寸土谁的心都会疼。村民们对土地的珍惜,程秀芳特别理解,她深知每一寸土的金贵,知道农民没有了土地意味着什么。在整个设计工程施工中,县委、县政府也再三要求,尽量不占用可耕种的土地。实在绕不过去时,一定要细致入微地做好被占地农户的思想工作,把补偿落到实处。由于国家政策划定三级路以下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为农村公路建设集体用地范畴,没有征地补偿等费用,农村三级路及三级以下道路建设用地均无偿使用,实际用地落实难度较大。占地却没有补偿,村民们自然很不理解。但是为了公路通到村里屯里,无论被占的土地多么难以舍弃,最终都忍痛割爱。这种对公路的渴盼之情,是德保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干群一心、上下一心的氛围为全县村屯通公路创造了较好的施工环境,使整个村通、屯通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现场办公时也为之深受感动。陆兰碧县长在向采风团讲述群众为搬迁、为修路让出耕地甚至祖茔时的痛苦纠结,讲得热泪盈眶。交通公路干部职工们也都感到责任重大,县委分管领导对交通公路系统的职工们说:“村屯通公路是德保县脱贫攻坚的关键之战,也是德保交通基础设施打翻身仗的重要机遇,我们交通职工一定要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我们有生之年能遇上这样的大时代,承担这样的大建设任务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我们不要辜负了好时光!要抓住历史机遇为人民建功立业!”
政府的投入与关切、农民的支持与期盼,感动了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他们怀着大时代特有的激情,心潮澎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从2015年开始,县交通运输局把工作重心放在乡村公路改造升级和全县村屯通公路这两个方面。在县委、县政府和百色市交通局的指挥下,德保县城通往各乡的公路全面升级,村屯公路建设一再加速,每年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2015年,百色市交通运输局下达德保县年度公路水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任务3689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63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5%,其中18条建制村通水泥路建设全部完成,长度138.6公里。 全县180个建制村道路已经全部实现硬化;续建项目15个已全部完工;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二级公路、峒干至那甲三级公路当年完成。
2016年,公路交通建设投资任务为28293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932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65%。这一年,县交通运输局实施的脱贫攻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水泥路建设项目共36个,公路91.475公里,预算投资5450.566万元。完成投资2427.332万元,当年完工村屯公路14条26.599公里,水泥路面完成铺筑35.599公里,完成路基33条82.07公里,其余部分也在次年陆续完成。
2017年,全县公路交通建设投资目标23109万元,其中路网项目8770.64万元,农村公路项目6258万元,社会交通投资项目8000万元。截至当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7749.6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20%。其中包括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续建项目德保县龙光至荣华公路全长31.1公里,总投资6650万元,续建项目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二级公路全长5.8公里,总投资4640万元,截至12月底已完成全部投资计划;续建建制村通水泥路项目2个,其中兴旺至那茶公路全长6.7公里,计划投资652万元,已全部完工;靖西至武平公路全长7.9公里,计划总投资764万元,当年全部完成路面施工工作。
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年度投资任务8413万元,在县乡联网路项目中,龙光至荣华公路全长31.1公里,总投资6650万元,建制村通水泥路项目:隆桑至龙串公路全长3.5公里,平安至念甲公路全长3.4公里,截至目前完成路基建设;平马至足荣公路全长16.1公里;所列项目全部完成。
2019年,新开工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0165万元(国省道干线改造升级项目此处不详述),当年计划建设脱贫攻坚自然屯通屯水泥路项目共80个,总长122.645公里,总投资约9015.7569万元,当年完工60条。
2020年,S216百色龙和至德保(德保段)、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德保段)和德保至荣华等3个公路项目被列入德保县2020年度“四建一通”乡乡通二级公路项目重点建设任务,其中S216百色龙和至德保公路(德保段)项目全长70.305公里,通达敬德、东凌、马隘、城关4个乡(镇);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公路(德保段)项目实际修建里程为36.247公里(总里程为52.238公里,与S216线重合15.991公里),通达敬德、马隘、巴头这3个乡(镇)。建设总里程145.239公里,2020年度计划投资38720万元,2020年年内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争取2021年底全部建成。
……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鲜活的、有感情的、有力量的。这些数字代表着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深情关怀,代表着县委、县政府为改变闭塞山村面貌千方百计筹措的巨额资金,这些数字凝聚着县交通公路部门规划设计施工的心血,凝聚着筑路工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汗水,这些数字其实是一条条连结贫穷闭塞山村的高质量山区公路,也是德保全县农民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其实,交通公路部门的工作远不止于这些。运输市场的服务管理、国道省道干線公路的维修,特别是乡村公路因为自然灾害和重载碾压造成的破损严重,通行和运载服务能力下降,这种路段在行业管理上称作“畅返不畅”,县公路中心将这些列入改造计划后都向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整个“十三五”期间,德保全县公路交通事业有了质的飞跃。
以德保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四方发散的公路网络建立起来。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公路全面升级,所有建制村都通了公路,各乡镇之间也相互联通。多年困扰各乡镇的“回头路”也得到彻底解决。这种“回头路”以东凌镇和敬德镇最为典型。东凌镇到德保县城70多公里,敬德镇到德保县城50多公里,两个镇都有公路通达县城,两个镇之间本是山水相接,却无路相通。无论从东凌到敬德还是从敬德到东凌,都必须先到县城,再从县城出发拐往东凌或敬德。本是山水相邻的两个镇,开车得绕120公里才能互访。
不过,最让德保群众有获得感的还是村屯之间的公路网建设。
在“十三五”计划开启之初,德保农村只有部分村通了公路。因为资金短缺,这种路等级很低,路面很窄,只能通到村部。在“十三五”计划收官之时,德保180个建制村不仅村村通了公路,各个村与所属各自然屯之间也相继通了水泥路,并且公路质量等级大幅提升。村级公路路面由原来的3.5米加宽到了4.5米,村里通往各自然屯的公路路面也达到了3.5米。无论农用车、小轿车还是轻型货车,都能直接通到村民门口。东凌镇的多脉村,是全县较偏的建制村,村里离县城的距离比到云南省界还远,过去村民出门完全靠徒步。“十三五”期间,县政府把多脉村等边远村列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交通局要求公路发展中心优先安排这些边远村的村屯公路项目。过去没有路的多脉村,如今村与镇、村与屯全部通了水泥公路,村民们纷纷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群众幸福感十分强烈。我提出想去多脉村实地看一下,公路中心的同志说,要去多脉,至少要安排一天的时间,半天时间只能到就近的村子。公路中心的程秀芳主任建议去燕峒乡下面的陇沙村,这个村虽然离县城较近,但是山区的闭塞与修路的艰险与多脉村是差不多的。
去燕峒乡陇沙村这条路听起来离县城较近,但一出城便是曲里拐弯的山路。这是德保县几十条乡村公路中最普通的一条,公路一直在山与山之间绕来绕去,远远看着像一条白色的玉带。从山崖边岩石的新痕可以看出,路基基本都是从山崖边上辟出来的。水泥路面宽阔而光洁,水泥混凝土层厚实,据说已经通车几年了,经过多少重载货车也未见任何破损,足见质量是经得起时间和重量检验的。回想起以往在别处看到的乡村公路,路面水泥层薄得可怜,感觉是在土基上摊了一层水泥煎饼,没两年就折断开裂,变得大坑小洼了。我一路都在感叹质量,程秀芳主任说:“村屯通公路的项目资金是国家对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一分一厘都要用好,要让县委和政府放心,也要对得起党中央的关怀。作为德保交通公路人,大家都是用良心在筑路,要让德保的农民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便利交通。” 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甘庆华也深有体会。他说,这几年亲见了德保县农村交通公路设施的改善,这给德保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甘庆华建议沿着这条公路线走到底,就可以了解德保农村公路的大致面貌。
这条山区公路像一根长长的藤,沿线又伸出去好多根枝蔓,每根枝蔓的尽头就是一个建制村,很像结在藤上的瓜。沿途不时看到一个个蓝色的指示路牌,箭头所指方向依次可以看到“兴旺村”“晚江村”“那茶村”“旺屯村”“六旺村”“美圩村”……
车子开进一个叫作陇沙的村子,甘部长问是不是去村委会,而我建议继续往里开,开到没有路为止。车子拐上另一条路,看看路面成色,估计路龄已经在两年以上了。路面质量仍然很厚,只是路面窄了一些,只能供单车通过,如果对面来车,便要停在路基旁边的路肩避让错开。程主任说,这就是标准的屯级公路,水泥硬化的路面只有3.5米了,两边各留有1米多的路肩,以备日后扩宽升级。
果然看到路边一塊蓝色标牌,上面写着“陇尧屯”。
这时,燕峒乡政府交通助理也开车赶了过来,在他的引导下,公路中心程主任的车和宣传部甘副部长的车一起开到了路的尽头。只见路边一溜排开几栋新起的楼房。一个老奶奶迎出来,堆满皱纹的脸上笑容可掬,她们相互打招呼,讲的是壮族土话我无法听懂,但看得出老奶奶与他们很熟。交通助理黄英琳说,县公路中心在这里修路施工时,村民们家家像过节一样,给施人队送茶水、拉他们到家里吃饭,像待贵客一样,彼此都很熟悉。
我走到一户门前长着一棵龙眼树的楼屋前,主人闻讯迎出来,从楼里搬出几把椅子请我们坐,又拧开门前自来水龙头接水去烧茶,我们阻止了,说不打扰他,只想与他聊一聊。他有些听不懂,甘庆华副部长便在一旁当起了翻译。交谈中得知,楼主人叫黄逢山,今年70岁了,家里共有10口人。两个儿子都在广东打工,一个在东莞,一个在江门。他家地有点少,口粮可以自给,自己种有2亩柑橘,另有60多亩山林。老黄接着就夸赞政府,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问他日子过得幸福不,他连连说:“从来没想到会过上今天的生活!何止是幸福,感觉把下辈子的福都享了。”他一再表示:“感谢政府什么都替我们想到了。”他要我去看墙上贴的扶贫计划明白表。这是县里统一印制的表格,上面并排贴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户主黄逢山,另一张是一个英俊朴实的年轻小伙,这是县里选派的一名叫许荣生的帮扶干部。密密的栏目事无巨细,光是政府的政策补贴就有好多项:养老补助、农业补贴、教育补助、生态补贴、危房改造补助、新农合代缴、代缴养老保险、代缴财产保险、人生意外险、粮仓、产业奖补、低保金、住院报销、慰问金……大致有14项,简单地说,全是政府给他发钱的名目。在福利一栏,填有“家里接通自来水,符合卫生饮水要求;公路修到家门口;接通农村电网,电视可以接收中央台和广西卫视等;适龄学生都能上学读书;家庭所有成员全部参加新农合(医疗);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养鸡、种柑橘、政策性收入、外出打工等。全部纯收入可达11万元,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为7500元;我看到了门前两个高出地面的水泥平台,像是预留的车位,便问户主:“你两个儿子都要买车吗?”老黄笑笑说,两个儿子两家人每年都要回来过年,以前没有路,下了车要大包小包扛着、背着,走几十里才回到屋里。如今通了公路,今年过年就可以把小轿车开到家门口了。老黄满是皱纹的脸上透着幸福的笑容。
我留意了表格下方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实行全面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心里充满感叹:在这样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老百姓与党中央居然靠得这么近!
说话间,忽听一阵摩托车轰轰响了过来,一个身高马大的汉子急急从摩托上跳下来。乡政府交通助理喊了声:“吕书记,你可来了!”那被称作吕书记的人浑身是汗,他扯起衣襟揩着脸上的汗,急急地说:“你说县交通局领导来了,我可是一接到电话就往这赶呢。”
眼前这个男子名叫吕廷闯,是陇沙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我请吕书记讲讲村里通公路之后对村民生活和村里经济发展的影响。吕廷闯感慨地说:“没有公路以前,我们陇沙村十分闭塞,村民住的是土墙老屋,吃水要到附近河沟里去挑,种的粮只顾糊口,种的果子、养的猪羊出不了山、变不了钱,没有经济来源,日子极其穷困。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脱贫攻坚战略和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改变了陇沙村群众的生活。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各家灶台边。”
据吕廷闯介绍,陇沙村有7个自然屯——俄屯、陇沙屯、陇东屯、陇尧屯、陇里屯、却内屯、却外屯等,全部通了高质量的水泥路,现在家家都有摩托车,有近一半农户买了农用货车、小轿车。
一条公路居然给这里带来这样大的变化,看着四面连绵起伏的山,看着这被山包围着的村落与农户,我一时感慨万千。
乡村:产业振兴热潮涌
脱贫攻坚初战役初步告捷之后,乡村振兴仍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包括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五个方面内容。最根本的还是产业振兴,一个地方只有产业规模形成,农村经济才能繁荣起来,农民才能永久摆脱贫困。
而德保全县村屯通公路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山区农民的出行,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在我们去陇沙村的途中,公路沿线都可以看到各种经济种植产业园,到处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从陇沙村返回县城的时候,在陇沙村公交站台附近看到一片片搭着竹木支架的农田,问吕廷闯种的什么,他说:“这是一家果业合作社流转村民耕地投资种的百香果。”吕廷闯介绍说,这种果可以作水果生食、可以当蔬菜,果汁比较多,商家大批量订购主要是用来制作果汁饮料。德保邻近越南,气候相似,特别适合百香果生长。以前没路,无人来投资,前年公路一通,来陇沙承包流转土地的商家就多了起来。我提起县委宣传部潘友雁部长在介绍情况时提到的交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情况,甘庆华就与县水果办主任廖开音联系上了,廖主任答应领我们去看看几个村屯公路修通后创业的水果基地。 廖主任带我们首先去看那甲镇的柑橘基地。这个基地属于农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性质。土地属于那甲和餐甲两个村,这个基地四周群山环抱,如果不是一条公路通进来,注定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封闭角落。
在土丘坡地上有一栋新建的小楼,门口挂着“德保县善缘生态水果专业合作社”的牌子。跟着廖主任上到楼顶,上面是一个有着塑钢顶棚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放眼四望,周围全是一片片深绿色的橙子园。微风吹过,橙树那落花坐果期的清香悠悠飘来,感觉有些醉人。
这时,一个中年女子拎着精致的小包走上楼顶,廖主任一见起身打招呼,给我们相互作了介绍。
这女子名叫莫玲益,名字很有壮民族的特点,人很开朗,怕我听不懂就主动说:“我这个‘莫’,就是《刘三姐》里面莫老爷家的那个‘莫’,不过我与他不是一族,我是姓莫的劳动人民。” 莫玲益的幽默让我们没有了陌生感,并且营造了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
莫玲益是德保县有名的女企业家,对德保的地理氣候、人文特征都有研究。她说,德保县的地理位置恰好坐落在地球北回归线正中央,具有高海拔、低纬度的特点,昼夜温差大,全县都是喀斯特地貌,这里的脐橙汁水特别甜,果肉细嫩,没有常见橙子里的纤维筋络,所以德保的脐橙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过去产量小,都被一个新加坡商人订走了。2016年,德保脐橙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脐橙作为德保水果的支柱产业,加大对脐橙产业的扶持力度。莫玲益的善缘果业合作社就是在政府引导鼓励下创办的。
莫玲益说,她早就看上了那甲村和餐甲村的土地,想来种橙子,但是当时不通路,没有路,一切无从谈起,自然就不可能做成产业。她一直关注着政府脱贫攻坚的力度,当县里村屯通公路工程启动之后,莫玲益看到了希望,马上跟那甲村和餐甲村商谈协议土地流转的事。莫玲益超前思维,赶在公路修通前一年就在当地政府支持协助下,顺利完成流转土地长期承包使用合同的签订。2019年那甲公路如期修通。可是莫玲益在2018年就把脐橙果树栽上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橙子树已有3年树龄,去年开始挂果的就有2000亩。莫玲益说,这只是第一期,基地还在扩建,目前才起步,好几家水果大户已经在向莫玲益预订货了。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公司+农户”的承包经营方式非常好,村民们很乐意。作为土地所有权人,他们既有土地租金这一块稳定的收益,又能通过参与果园管理,挣一份工资。
德保县委把脐橙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确是一种远见卓识。大概这里的气温和土质都特别适应脐橙生长,3年的果树冠已经成伞状散开,高出人头了,今年开花坐果的势头都非常好。莫玲益说,她今年不打算大面种摘果,要将大部分青果疏掉,让脐橙树养足精力,明年就注定会是一个可喜的丰收年!
看得出,莫玲益对脐橙产业信心满满,她说:“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不仅为德保脐橙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注册了德保独有的‘黄金柑’统一品牌商标。要不抓住机遇把这个产业做大,那就辜负了党的好政策,至少对不起这么好的公路……”
莫玲益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她看得很远,把党的政策吃得很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讲话她都能熟练地背诵、引用。她的着眼点不止是德保,她已经看到了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德保品牌的价值。她已经建好了一个地头冷库,下一步要准备承接德保的品牌溢出效应,把规模做大。莫玲益说,其实本市的田东县、崇左市的天等县都与德保相邻,脐橙品质都是差不多的,她要把田东县和天等县产的脐橙统一起来,组成一个经济联合体,把投资者和经营果业的人才吸引过来,建立起冷链物流链,充分发挥德保脐橙的品牌优势,她的发展目标是亿元级的产业园区。莫玲益被自己的理想激发起了诗情,她无限兴奋地憧憬着未来——
“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我们这里人都说德保山水甲桂林呢!你看看这四周的山,哪一座比不上桂林?看这千亩橙子果园,周围秀峰环抱,春天鲜花盛开,到了秋天翠绿的橙树挂满金黄的橙子,满园都是果香。到时我还要把观光旅游搞起来,游人来了这里,既可以采摘甜橙,又可以欣赏德保的特色风情,这里老百姓想不富都不行呢!”
这真是个有激情的企业家!我们都被莫玲益的情绪感染了。我对水果办主任廖开音说:“有这样高素质的企业家,德保的发展前景无量!”
廖开音肯定了莫玲益的想法,他说,村屯通公路是德保县脱贫攻坚重要的支撑点,随着村屯公路的普及,全县农村掀起了产业创新的热潮。现在有规模的果业公司已经有5家了,除了莫玲益的善缘生态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外,还有百乐德果业公司、健茂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恒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傅氏水果专业合作社4家较大的公司。其中百乐德公司就有8000多亩果园。还有更多的投资者不断来德保考察。商家们看到了德保农村便利的交通条件,特有的气候条件,还有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这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去年德保县水果总产出6.5万吨,创产值3.6亿元。
德保县着重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还有甘蔗。德保特殊的气候出产的甘蔗甜度高,出糖率也高。2020年,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要保证广西的蔗糖产业。德保蔗糖产业在广西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全县已有8万多亩。足荣镇甘蔗种植面积较大,于是我请廖主任带我们去看看。这是一条从县城到足荣镇的甘蔗产业路,2015年,这里的公路修通以后,公路两边的耕地全都种上了甘蔗。在一片蔗田边停下来,放眼四望,全是清一色的甘蔗地。足荣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周助理说,今年雨水好,甘蔗长势特别好。路边这都是泗营村坡那屯的蔗田,每亩会有3000元的收入,到时制糖厂的车会顺着产业公路把大卡车开到地头收购。一手过磅,一手就把一摞摞的百元大钞交到村民手中,足荣这一带的村民靠着甘蔗种植产业已经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廖开音感叹说:“国家投资把水泥公路修到了蔗田产区,给这里的甘蔗产业创造了条件,说到底这都是靠了国家脱贫攻坚的扶持政策。”
村屯公路实际上成了产业公路,离开足荣镇回县城时,经过了烟草基地,路旁都是大片的烟田。因为气候湿润,烟叶长势茂盛,宽大肥厚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在田里打理的烟农脸上显露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一路上,我都在感叹,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公路中心主任程秀芳说,村屯公路马上还要升级,德保县虽然脱了贫,但是国家扶持力度不会减。在“十四五”规划里,乡村要全面开通客运班车、公交车,村民出门可以选择公交车或专线班车,也可以在村里直接叫网约车。
“德保也有网约车公司了?”我有些惊讶。
程主任说,原来交通条件限制,这业务做不起来,现在村屯全部通了水泥公路,贵州那边的公司就把业务延伸过来了。
次日一早,在公路中心一位副主任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德保县的网约车经营处。在一家挂着“秒秒帮出行”的门店里,我们见到了业务经理黎汉耿。黎汉耿说,老板名叫黄科,正在给加入网约车的车主做培训。黎汉耿介绍了黄科的创业情况:“主要是看到德保的路修好了。村里到屯通了水泥公路,业务就好开展了,县城里私家车基本普及了,我们看好的主要是农村的业务。农村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在来公司注册的已经有30多辆车了。标准卡得很严,不然100辆车都有。”
在我印象里,网约车都是大中城市才有,没想到在德保这样的边境山区县也有了这项业务。随着乡村的振兴,农村经济的繁荣,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城建:不负德保好山水
在本篇文章的开篇,笔者就写了德保山水的美。而德保县城则是全县山水浓缩的精华版。
我们一进入德保县城,就被这里的山光水色吸引住了。一双眼睛已经不够用,车窗外的风景秀丽而新奇。平生不知看过多少县城,这德保是极其独特的一座。正如德保人民所言,这里的山有着桂林同样的灵秀,但其山势形状却与桂林的山大为迥异。进城的大道有两条,一条是连结百色市高速公路的城东大道,另一条在城南。我们来德保的路正是城东进城大道,路面宽阔、质量等级很高,黑色的沥青路面平坦而柔和,车在上面飞驰时里面的人十分舒适。路两边的树木品种丰富,完全是一个争奇斗艳的植物林带。各种花树形态多姿多彩,有花开在枝头,也有花开在树顶,这些花朵大的如木棉,小的如紫薇,问同车的人,竟没有人能说得出这些花的名字。而进入城区,街市格局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周围的山势与小城布局相互映襯,感觉是有着灵气的山衬出了小城的美,又仿佛是小城的风情让周围一座座秀峰更耐看。
从我们下榻的酒店8楼落地窗前看德保县城,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城的四周皆是形态各异的小山,而城中拔地而起的独秀峰一如画家的神来之笔。县府后面的云山成为整个城市的制高点,一条名叫鉴水的小河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环绕着县城,给这座城增添了一股灵秀之气。感觉是城在山中,又好似山在城中。德保的城建部门巧妙将云山鉴水作为小城的灵魂,利用山水做足了文章。鉴河两岸的蜿蜒小路和茂密林带被改造成了健身绿道,而沿着弯弯鉴河左岸的是一条街市,沿街房舍或商铺都融入了浓浓的壮族文化元素,形成一条韵味十足的壮家风情街。
这是我初入德保时的印象。随着对其历史的研究、对民俗的了解、与本地朋友的交流,及对市民生活情状的耳闻目睹,我才真正体会到德保的内涵韵味。
要了解一座城市,自然首先得找城建部门。我们访问的第一站就是德保县住建局。
德保城建部门改革后的机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过去,各地的城建局职能相对单一,只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的建设、管理。而改革后的机构兼顾了城建、房地产管理,特别是增加了对乡村住房的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职能,这个机构的功能可谓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有些职能与交通部门交叉,但职能更为具体明确。
从住建局局长陆方奎的简单介绍中,我得知机构改革后的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建部门只管城区的观念,把自己的职能和责任与新时代的使命连结在一起。城乡兼顾、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用好政府每一分钱,忠实覆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十三五”期间,住建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快建、全能、严管、优配”八字方针,全力推进城区建设,先后建成了城东进城大道、城南进城大道、腾飞广场、民族文化中心、芳山文体公园等主要基础设施。通过天保北路、环城南路、G212绕城环线等7个项目的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主干道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立体交通格局,城区面貌发生了飞跃性变化。县城建成区已有6平方公里,绿地面积240.49公顷,环城绿道长17.6公里,城市绿化率达34.2%,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77%,在“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文明县城称号。县城生活服务功能设施齐全,桥梁19座,路灯3283盏,排水管道长98.8公里,其中雨水管道49.98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17.63公里,日供气4000立方米。城区有垃圾中转站3处,自来水厂1个,日供水量2.57万吨,建有标准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
住建局副局长农东霞是城建方面的专家,因为局长任职时间不长,所以很多情况我们是在与农东霞的交流中了解到的。农东霞还发给我一些有关城乡建设的总结材料,并按照她的理解向我作了普及性介绍。
比如城乡建设局一直围绕着德保县委、县政府实施山水宜居县的战略。我提到过的从城中穿越又缠绕着县城的那条名叫鉴河的河流,农东霞就以此为基点把城建局的意图讲得更专业更具体。
一是我们印象中的鉴河沿岸风情,是城乡建设局的一项大工程,这就是对临河建筑进行立面改造项目。坚持在原有建筑外立面基础上进行改造装修并突出壮族文化元素,利用一条河流穿城而过的优势,对房屋立面、河堤进行亮化美化。将鉴河两岸建设成一个带状公园,将鉴河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变成一个令市民、游客驻足流连的地方。
二是打造宜居美丽乡村。据农东霞介绍,县委、县政府在制定脱贫攻坚战略时高度重视农村村容村貌和危房改造。由县政府牵头、住建局协调,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县、乡、村三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动员会、部署会,制定并印发了“德保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德保县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整体工作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能责任。制定出扎实有效的措施,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列入责任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列出具体推进的阶段步骤和目标责任限期。所谓“三清三拆”,目的都是为全面改善、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随着全县村屯公路全覆盖,农民出行便利了,产业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多年形成的各家农机具乱停放、建筑或废弃建材乱堆放现象,造成了村容村貌零落破败,加之垃圾习惯性乱丢乱扔乱堆、猪鸡圈养及旧式无盖厕所等,让农村脏乱不堪,臭气熏天。此次,中央将改变农民生活环境纳入脱贫攻坚计划,就是为了让农民整体生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清”与“三拆”的拉网式整改由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合力推进下全面展开。
“三清”是指对农村道路上堆积的农机具、建房用剩堆放在路上的沙子、门前杂乱堆放的秸秆及其他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把农民在宅基地周边建造的猪圈、鸡舍都清理干净; 把农村河道里面的各种废弃物垃圾清理干净,让河水变得干净。
“三拆”是指拆除农村破旧的房子,特别是那些已经不能继续住人或者已经没有人住的破房子,必须拆除;不符合农村建设规定或占用公共空间、没有安全保障,私自违规搭建的大棚房必须拆除;凡是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就搭建的广告牌、卫星锅等必须拆除。
农村“三清三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措施,听起来都是些琐碎小事,却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县委领导认为,只要事关民生,就没有小事,就要高度重视,动用各种资源全力推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各级各部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全县联动的工作格局,使这项直接造福于民的工作顺利推进,进展迅速。
2019年,基本实现了全县村庄环境“扫一遍”的目标。据住建局统计,在德保县全域范围内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中,各乡镇累计清理村庄垃圾4688吨,清理乱堆乱放1812处;清理池塘沟渠1322处,拆除乱搭乱盖754处,拆除广告招牌451处,拆除农村危旧房42781平方米,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312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11处,开展“三微”整治273户2123平方米。共完成44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其中自治区任务168个)、24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和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将那温村作为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连片规划建设,带动和整合周边村屯综合整治。通过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与“三清三拆”同步推进的还有解决农村特别是困难户的危房问题。根据县委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目标中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的要求,县住建局对全县农村房屋安全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十三五”期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7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实际完成改造2324户),从根本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通过“三清三拆”和危房改造,德保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德保的每个村屯,都会感觉到山清水秀,道路畅通、村容整洁,农户房前屋后都植有树木和花卉,在不同季节会有时令鲜花开放。交通运输局还在各个村委会所在屯建有公共汽车候车点,虽然设施相对简陋,但是对于候车的农民已经是很大的便利,不仅可以避雨、遮阳,还有水泥长凳坐下小憩。
为了实现县委政府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计划,住建局在这次乡村面貌改造工程中还具体抓了一批示范实验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实施了那甲镇和东凌镇2个乡改镇的建设项目,以及燕峒乡太平屯、城关镇那温屯、足荣镇古浬屯三个乡土特色示范点建设,这些项目共完成投资4569万元,实现了群众居住安全、村容村貌美观、社会评价良好的效果。同时,住建局还根据自治区有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文件要求,实施敬德、足荣、东凌、马隘、那甲、隆桑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及25个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基础便民活动和农村改厨改厕工作,2017~2018年共完成13500户改厨改厕任务,使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希望能到一些示范村参观一下,然而采风团安排的时间有限,我只好从住建局材料中挑出两个村请农东霞介绍一下大致情况。农东霞说:“那温最有代表性,不仅在自治区有名,中央媒体也多次报道过。”
我想了想,那温太出名,采风团分工写旅游的同行会写得精彩。想起我曾跟交通局的同志去看过燕峒乡的村屯公路,感触很深,就提出请她在燕峒乡找个典型。农东霞就说:“那就把城关镇的那温村和燕峒乡的巴龙村都讲一讲好啦。”
那温村属于城关镇,依托县城发展旅游有很好的前景。那温村不仅有山也有水,还有规模可观的花海。改造共涉及那温村92户人家。那温项目主要看点是乡土特色外立面改造,而这种改造主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顶层设计。那温的立面改造确定以仿古作为主基调,强化突显外墙色彩、建筑屋檐、门窗样式以及墙体彩绘等壮民族风俗文化特点,县文化旅游局参与指导协调,在改造中注意挖掘壮民族原乡文化基因,采用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的壮乡特有元素和风格,凸显民族风情、本土特色。改造后的那温92户核心区民居全都是清一色的土黄墙体,浅灰色的瓦片,红棕色的栏杆、门窗,墙上有文化旅游局请专业美术公司绘制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彩画。整个改造区92户人家形成了房屋风格、色调基本统一,与周边雨雾中的青山、碧水和整洁优美的巷道搭配,民居与自然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壮族乡村画卷。自从改造完成以后,来那温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
关于燕峒乡巴龙村,农东霞着重从住建局负责的硬件立面进行了介绍。
巴龙选取了巴现和巴求两个自然屯为试点,分别实施了房屋立面装修改造、污水排放系统完善、巷道和公共场地硬化、运动健身设备安装、文化娱乐设施配备、空闲地绿化打造、太阳能路灯安装、河道防护治理等项目工程建设。巴龙村还实施易地规划建设集中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目前已实现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庄整体整洁美观,人居环境舒适安逸,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全新风貌。农东霞特别提到,由于村容村貌的改观,直接加快了巴龙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乡村改造完成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客来体验壮乡风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村乡村旅游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巴龙村的产业发展。巴龙村除了原有的传统烤烟产业,村民们又发展桑蚕养殖600亩,养羊600余只,养牛580头,养鸡鸭8000余羽,养猪6000多头。2018年,在巴龙村貌立面改造完成以后,吸引了广西百乐德果业公司前来投资合作。由巴龙村农业合作社提供流转土地,百乐德公司投资,大面积栽种柑橘,总面积已有3000亩。这些產业的发展加快了巴龙村脱贫致富的步伐。依托水果产业和其他养殖业,巴龙村的人均收入早已超过脱贫线的标准,脱贫后的村民们正满怀信心地奔向小康富裕之路。 “德保县乡村改造是县委政府设计的立体工程,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衔接,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整体上是与脱贫攻坚大战略的衔接。县委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乡村风貌改造提升,把我们德保农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说到这里,农东霞深有感触:“看到通过乡村改造以后乡亲们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观、产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我们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关于城区建设这一块,农东霞说:“德保城就这么大,我们材料写的数字是死的,你自己可以在城里各处走走转转,就会对我们住建部门做的工作有直观的了解。”
我们虽然在德保只停留了短短4天,但已深深爱上了这座美不胜收的边疆小城。城中有云山独秀峰,感觉比桂林更有韵味,耸立在县政府背后,是全城至高点。县政府办公地是古镇安府衙门的旧址,整个院落在云山脚下显得很小。县四大班子都挤在这个小院落,很是逼仄。因为德保是国家贫困县,县委政府的办公场地一直因陋就简。从县政府门口过时,如果不看大门口挂的牌子,根本想象不出这是几十万人口的德保县委县政府驻地。在经过县政府门口一溜小商铺时,负责接待的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潘友雁指指商铺楼上亮灯的几间房子说:“我们县委宣传部就在这里,部里办公场地很紧张,一个科室分不到一间房,我们三个副部长都挤在一间办公室。”
“没想到德保县城这么美,县委机关房屋却这么狭小老旧。”潘部长笑笑说:“其实很少呆在办公室,都在基层跑,再宽敞的办公室也没有用。德保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领导讲了,国家给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脱贫事业上,用在改善民生上。”
这时我想起县委副书记韩启强对城建工作的评价。韩启强说:“过去很多年,上面给的钱都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不然就没有今天全县村屯公路100%全覆盖。用在城市建设上的钱很有限,城市基础建设欠了很多账。城建部门受资金限制,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县住建局农东霞副局长也说:“你们都赞美德保,说小城很美。这首先是德保天然的山水,我们在城建上有很多想法,想做很多事,但是受资金的制约无法实施。你们在德保的印象可能主要是两条进城大道和几处4A级景区,这是比较大的工程,再就是几处公园绿道。说实话,德保县城看着还像个样子,云山鉴水起了很重要的衬托作用。县委政府要求城市建设要有效整合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使德保城区与周边旅游景区高度契合。德保城建的指导思想就是创建旅游‘山光水色,春花秋叶’工程,打造‘梦幻德保’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鉴河两岸立面改造工程。先让城市亮起来、绿起来。鉴河两岸房屋的立面改造和景观亮化改造得到很多外地领导和游人的肯定,其实投入的资金少得可怜。项目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中兴桥至九曲桥,长约500米,立面改造房屋约51户,工程投资813.21万元;二期鉴河步行街及芳山文体公园周边,立面改造房屋约71户,工程投资1228.75万元;三期对563米河堤进行亮化,立面改造房屋约182栋,工程投资1469.70万元。主要是做外观,穿衣戴帽;墙面装饰,仿古工程,规范防盗窗、阳台、门窗设计;景观亮化改造,特别是在建筑立面安装了装饰灯和轮廓线灯。一到晚上,不断变幻的灯光璀灿迷离,在鉴河边的林荫绿道里行走,看两岸灯光,就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农东霞最后不无幽默地说:“在德保人眼里,鉴河沿岸就是我们的‘外滩’呢!”
民声:生在德保真幸福
“德保县城真美!”这是整个采风活动期间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百度上一打出“德保风景”,很快跳出来一行行提示,如“百色德保四个必看的景区”“德保十大旅游景点” “吉星岩大溶洞”“矮马王国”“红叶国家森林公园”“曼贝侬小西湖”等。但是短短几天,除了采访,并没有安排旅游时间。关于德保的美,都是在采风途中领略感知到的。刚到德保的那天,在从百色高速转到德保县城的进城大道上,路两旁的花树一直让我难忘。看着那些正热烈绽放或即将绽放的一树树繁花,一直想知道它们的芳名。终于在座谈会上,农东霞帮我了却了心愿。她从城建园林绿化工程师那里把两条进城大道边的花树资料找了出来,用微信发给了我。
大概有紫荆、木棉、小芒果、柳叶榕、苏铁、朱缨、连翘、白兰、秋枫、大叶紫薇、朱景花、红花檵木、含笑花树、白兰花、秋枫、三角梅、金叶女贞花等20余种。其中我最好奇的是把一串串蓝盈盈的花穂伸向天空的花树叫蓝花楹;那最抢眼的一丛丛火一样开满树顶的火焰树;那状如杉树,一枝枝凤尾般的杉叶梢上开出鲜红花朵的,叫穗花杉……因为是初夏,三角梅开得最为普遍。这些奇花异树相互映衬,争芳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我很遗憾不能把德保的美景看个够,但至少得把城里的芳山文体公园看看。县委宣传部潘部长就安排部里的年青干部黄少将找了个时间领我去。黄少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且工作踏实严谨。小伙子每天在几个采访组之间忙着协调,吃饭都匆匆忙忙扒几口便先离席。白天他根本没时间,就与我约定晚饭后陪我去。
晚饭后,黄少将处理完杂事,骑着电动车带我径直到芳山文体公园。芳山文体公园是德保县城里人气最旺的休闲场所,也是县里的标志性民生工程。建有洋气的体育场馆,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民族艺术中心,还有面积不等的大小广场。黄少将说,县里重要大会、大型演出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时值8点,每处广场都人气爆棚,各种年龄群组的大型广场舞跳得正酣。有的群组摇动着巨型的彩扇,有的群组舞动着长长的红绸,各种音响播放着不同的音乐,感觉在庆祝重大节日。黄少将说,每天晚上6点以后就有人开始跳舞,一直要到晚上10点左右才陆续散场。我们在跳舞的人群中穿过。
公园的另一半是园林风格,有茂林修竹,四季有花卉常开,小桥萦绿,曲径通幽,清清溪流,水声淙淙。有各种形状的木凳、条椅,我想坐下感受一下這芳山的夜晚,习惯地掏出纸巾擦拭,却发现椅上很干净。我看到有位清洁工在公园里将这些椅子挨个不停地擦,于是对她说:“你工作做得真好!” 她停下来擦着脸上的汗,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问她负责的面积有多大,这样认真工作一定很累吧。她仍听不懂,于是黄少将当起了翻译。听到我的评价,她有些腼腆,我让黄少将问问她的基本情况。黄少将用壮语与她交流了一番。他告诉我说,这个做清洁的女工名叫周秀四,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在上职业高中,小的在上小学。丈夫因病失去劳动能力,是社区向有关部门帮她申请了这份公益岗位。她很感激政府,所以工作特别认真,不管有没有灰尘,每天总要来回擦几次,这么大的园林就她一个人,她不停地扫,地上不见一片落叶。
我們向她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她欣慰地笑笑,扫得更起劲了。
林子里也有几个舞场,从音乐和舞姿上判断不属于广场舞。循着音乐和灯光从林子里穿过去,看到每一个舞场各自独立,中间有竹林或流水隔开。我们来到人最多、灯光最亮的一处,这里已接近公园边缘。看到这个地方的舞者都是成双成对的,这里的音响设备较为专业,是一组组合音箱,放的都是很悦耳的舞曲,舞罢一曲就变换一种,人们跟着一支一支曲子跳,都不肯停歇,兴致很高。我大致听得出有“中三”“快三”“探戈”“伦巴”“恰恰”等,从舞姿看相对专业,便与播放音乐的音响师攀谈起来。通过黄少将的翻译,得知这位音响师也姓黄,名叫黄国锋。黄国锋是退休公职人员,喜欢跳舞,也喜欢音乐,还是音响发烧友。这音箱是他自己从家里用电动三轮车拉来的。他每天7点准时出现在这里。这地方的舞者相对固定,多是夫妻一起跳。我忽然发现,这里跳舞的年轻人很多,规模较大的广场舞也不乏年轻的身影。这种现象让我很惊奇。在上海生活多年,夜上海的灯火是世界一流的,每晚在公园或江边散步时广场舞也无处不在,却几乎没看到过年轻人跳舞的身影。广场舞者全是清一色的退休大妈,最年轻的也在50岁以上。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生活在一线大城市和小城市到底哪里幸福感更强?想想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朝九晚五,每天在地铁公交车上耗去两三个小时,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还有一堆家务和孩子的作业等着,或者还要看看这个月的房贷或房租。即便是文艺青年结合的夫妻,这种压力下也没了跳舞这份闲心。
想到这里,环顾小城温馨的灯火,看着眼前一对对相依相携轻快踩着舞点的年轻舞者,不由心生艳羡。我感叹地对黄少将说:“其实生活在德保这样的小城市才是真正幸福的。”
黄少将说:“公历逢三、六、九还有山歌对唱呢。在我们自治区,德保的山歌是最有特点的。你在南宁或者百色如果看到唱山歌的,只要上去问,一准是我们德保人。昨天下午我们潘部长还主持了一场德保山歌比赛……”
可惜明天要离开了,不然真要好好听听德保山歌。黄少将看我有些遗憾,便说:“我们赶快往回走,路上说不定就会遇上唱山歌的。在我们德保唱山歌是很常见的。”
果然,走出公园不远就看到路边灯下有两个穿着壮族服装的妇女对着手机在唱。黄少将说:“王老师,她们唱的就是山歌!”
我们走到她们身边停下来,想了解她们唱的内容。
两个女子一个是年轻人,一个是中年,可能是姑嫂,也可能是妯娌。
我对她们说:“你们真幸福!”
这话她们听得懂,高兴地回应说:“我们德保人就是幸福呀!”当我请她们讲山歌的内容时,她们摇摇头,笑笑,其中一个摆摆手,指向黄少将。
黄少将便给我解释说,这里的山歌用德保味的壮语唱很有意思,但如果译成汉语说出来就差了韵味。他说,这两人唱的大概是县里为发展旅游编的一些新词。
我对黄少将说:“那你给我翻两句吧。”
黄少将便笑着翻译了两句——
“云山青,鉴水蓝,德保壮乡美丽风光看不尽,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我看出这是黄少将现编的,小伙子到底是艺术学院毕业的!德保夜晚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于是我也来了兴致,合着一首熟悉的旋律旁若无人地唱起来——
“云山青,鉴水蓝,德保城的姑娘美如水呀,德保县的故事讲不完……”
作者简介:
王伟举,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协会员,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在《长江文艺》《芳草》《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散文300多万字。曾获长江文艺小说佳作奖、人民文学征文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