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家校合作是孩子教育成长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当前农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和思考,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对于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师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障碍问题;建议对策
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正常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的生存压力、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让目前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同时,也使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过分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究竟如何通过搞好老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来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一、老师、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1、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学生从心理上敬畏老师,老师在心理上居高临下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不能真正敞开心扉的平等交流,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不敢向老师讲,对老师的话只是被动听从。二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也存在问题,一般的代课老师(除了班主任)往往只能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与学生交流,而在课余,没有时间或是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三是由于受当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制的影响,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重视,平时问及学生的,也多是学习情况,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关心和交流的较少。
2、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大部分学生家庭居住分散,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代为监护的这些留守儿童,老师与他们的家长一年都没有机会见面,何来的沟通?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家长难以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日常表现老师又无法了解。二是存在着部分家长在思想上对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不够重视的问题,很少主动询问学生的在校情况,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三是存在着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能正确认识,怕老师反映自己孩子的缺点,怕老师说到自己孩子的不足,认为这是给自己丢面子。四是存在着交流沟通的渠道不畅的问题。大多数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只能通过次数有限的家长会、电话等形式进行,在广大农村学校,老师家访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大范围实现,家长与老师的非正式会面也是极其有限的,缺少正常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和平台。
3、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说教的多,倾听的少。绝大多数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总是擅长于说教,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孩子进行谈话,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致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往往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环境下进行的,长期以来,势必造成孩子的内心压抑。二是习惯用强硬的措辞。家长对孩子说教时,特别是对孩子批评时,总是习惯用措辞强硬的话甚至过激的语言来对待孩子,如:家长们常用“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命令式的词语,让孩子感觉不到一丝平等交流的氛围。三是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缺乏耐心。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表现出武断和独裁,不能耐心听取孩子的合理解释,致使孩子对与家长交流丧失信心。四是漠视孩子的自尊。多数家长一般都没有把孩子当做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对待,批评、打骂孩子有时不分场合,不顾及孩子应有的自尊。
二、存在问题的原由探析
1、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教育关系中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以教育管理者和师长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却是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又是处在一种教育者、管理者的地位,从而使得老师、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往往都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很难做到与孩子的真正平等交流。
2、家长的素质和态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主导方,孩子是受引导方,如果主导方素质低下,误入歧途孩子又怎能有多大出息。许多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做好表率,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对孩子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调查表明家庭中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子女方式大多停留在简单责备和粗暴打骂上,家庭教育问题严重,我们分析家长有以下几个误区:(1)望子成龙心切,凭家长意愿定目标。(2)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3)方法简单粗暴,缺乏细致的说服引导教育。(4)过分宠爱袒护子女,缺少从严管教的家风。(5)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子女。
3、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是影响老师与家长、学生交流的重要因素。目前广大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迫于生计的压力,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常年在外,很少能够有机会与学校老师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其它亲戚照顾,在于孩子的交流和老师的交流上不能正常有效进行。
4、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中,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衡量和考核老师的,老师往往也就会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家长也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造成了老师、家长、学生往往追求的只是学习成绩,关心的也只是分数,实质上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会交际等方面的情况则关心的少,重视的少,沟通交流的少。
三、加强老师、家长、学生沟通交流的建议
1、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要在畅通互动渠道上多下功夫。一是要及时走访老师。家长要多主动的老师加强联系,及时掌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又注意及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通报给老师,做到经常性的互通情况。老师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细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二是要注意默契配合。老师与家长都要主动担当起孩子的教育责任,老师不要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家长的是事,自己只管学习;家长也不要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家长与老师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要注意平时的配合、支持、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好孩子。三是要创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渠道,要通过家长会、介绍信、电话、QQ、微信、家访、定期会面等形式,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
2、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要在提升实效上多下功夫。一是老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思想上多和学生交流。对学生不分优劣等级,分别看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对学习及其他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和留守儿童要更加关心他们,让他们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学困生,不要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又要注意引导和营造班级的整体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在一种彼此团结、彼此尊重、彼此帮助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比如,老师在排座位时,不能以优劣来排,而是要坚持以个子高矮来排;在组织文体活动时,尽量让班级里的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二是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合理建议,积極参加与到班务管理当中,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予以采纳,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向老师交流建议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老师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障碍问题;建议对策
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正常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的生存压力、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让目前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同时,也使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过分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究竟如何通过搞好老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来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一、老师、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1、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学生从心理上敬畏老师,老师在心理上居高临下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不能真正敞开心扉的平等交流,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不敢向老师讲,对老师的话只是被动听从。二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也存在问题,一般的代课老师(除了班主任)往往只能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与学生交流,而在课余,没有时间或是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三是由于受当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制的影响,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重视,平时问及学生的,也多是学习情况,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关心和交流的较少。
2、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大部分学生家庭居住分散,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代为监护的这些留守儿童,老师与他们的家长一年都没有机会见面,何来的沟通?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家长难以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日常表现老师又无法了解。二是存在着部分家长在思想上对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不够重视的问题,很少主动询问学生的在校情况,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三是存在着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能正确认识,怕老师反映自己孩子的缺点,怕老师说到自己孩子的不足,认为这是给自己丢面子。四是存在着交流沟通的渠道不畅的问题。大多数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只能通过次数有限的家长会、电话等形式进行,在广大农村学校,老师家访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大范围实现,家长与老师的非正式会面也是极其有限的,缺少正常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和平台。
3、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一是存在着说教的多,倾听的少。绝大多数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总是擅长于说教,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孩子进行谈话,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致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往往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环境下进行的,长期以来,势必造成孩子的内心压抑。二是习惯用强硬的措辞。家长对孩子说教时,特别是对孩子批评时,总是习惯用措辞强硬的话甚至过激的语言来对待孩子,如:家长们常用“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命令式的词语,让孩子感觉不到一丝平等交流的氛围。三是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缺乏耐心。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表现出武断和独裁,不能耐心听取孩子的合理解释,致使孩子对与家长交流丧失信心。四是漠视孩子的自尊。多数家长一般都没有把孩子当做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对待,批评、打骂孩子有时不分场合,不顾及孩子应有的自尊。
二、存在问题的原由探析
1、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教育关系中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以教育管理者和师长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却是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又是处在一种教育者、管理者的地位,从而使得老师、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往往都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很难做到与孩子的真正平等交流。
2、家长的素质和态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主导方,孩子是受引导方,如果主导方素质低下,误入歧途孩子又怎能有多大出息。许多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做好表率,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对孩子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调查表明家庭中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子女方式大多停留在简单责备和粗暴打骂上,家庭教育问题严重,我们分析家长有以下几个误区:(1)望子成龙心切,凭家长意愿定目标。(2)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3)方法简单粗暴,缺乏细致的说服引导教育。(4)过分宠爱袒护子女,缺少从严管教的家风。(5)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子女。
3、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是影响老师与家长、学生交流的重要因素。目前广大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迫于生计的压力,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常年在外,很少能够有机会与学校老师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其它亲戚照顾,在于孩子的交流和老师的交流上不能正常有效进行。
4、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中,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衡量和考核老师的,老师往往也就会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家长也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造成了老师、家长、学生往往追求的只是学习成绩,关心的也只是分数,实质上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会交际等方面的情况则关心的少,重视的少,沟通交流的少。
三、加强老师、家长、学生沟通交流的建议
1、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要在畅通互动渠道上多下功夫。一是要及时走访老师。家长要多主动的老师加强联系,及时掌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又注意及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通报给老师,做到经常性的互通情况。老师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细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二是要注意默契配合。老师与家长都要主动担当起孩子的教育责任,老师不要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家长的是事,自己只管学习;家长也不要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家长与老师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要注意平时的配合、支持、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好孩子。三是要创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渠道,要通过家长会、介绍信、电话、QQ、微信、家访、定期会面等形式,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
2、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要在提升实效上多下功夫。一是老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思想上多和学生交流。对学生不分优劣等级,分别看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对学习及其他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和留守儿童要更加关心他们,让他们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学困生,不要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又要注意引导和营造班级的整体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在一种彼此团结、彼此尊重、彼此帮助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比如,老师在排座位时,不能以优劣来排,而是要坚持以个子高矮来排;在组织文体活动时,尽量让班级里的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二是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合理建议,积極参加与到班务管理当中,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予以采纳,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向老师交流建议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