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子,一位和孔子同样久负盛名的思想家:鲁班,一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家。他们既是一对冤家,又是一对朋友。
春秋无义战。是说春秋时期,大国攻小国,小国打弱国,各国之间打来打去,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所以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时期,情况比春秋时还严重。烽烟四起,战争不断。战国时期的楚国,已是南方第一大国,疆域辽阔,军力强大。但楚国偏居南方,长久以来,它一直想到中原争霸。如果要争霸,楚国必须先灭北方的邻国——宋国,这也是一个小国。所以楚、宋两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比如楚成壬时,就曾在洪水击败宋军,射伤了可怜、可爱、可悲、可敬、还有点可气的宋襄公。楚庄王也很有名,“一鸣惊人”指的就是这位王。
楚庄王围攻宋同的都城,城内到了“易子而食”,“折骨而爨”的地步。是说粮食早吃光了,彼此交换吃孩子。“折骨而爨”,是指没有柴禾,把死人骨头撅折了当柴禾烧。由此可见,楚、宋之间的战争多么残酷。易子而食、折骨而爨见于《左传》,这是非常真实的写照。
如此这般打来打去,楚、宋两国人民、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到了楚惠王时,楚国依然想逐鹿中原,不愿意踽居于南方。它吞并了陈国、蔡国,杞国(“杞人忧天”的那个国家)、莒国,又一次大举备战,倾全国之力攻宋国。为了准备这场战争,楚惠王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一位工匠——公输般,就是无人不知的鲁班。因为公输班是鲁国人,故称为鲁班。鲁班后来被奉为土木工人尤其是木匠的祖师爷。现在以他名字设的鲁班奖,是中国建筑的最高奖。(图1)
鲁班出生于工匠家庭,从小跟随着家人干过很多土木工程,使他逐渐掌握了生产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动荡。但这样的历史时期,反而使原来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匠,拥有了巨大的自由发展空间。鲁班诞生于今天山东滕州。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他的很多发明、创造至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图2)
鲁班有常人没有的天分,他具有非常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民间传说,鲁班特别擅长素描、速写,鲁班画画跟别人还不一样,他是用脚画。
据《风俗通义》记载,一条河里有河神,鲁班到河边找他,说你把头露出来让我看看。河神说,我长得太难看了,我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我还是在河里待着吧。鲁班说这有什么要紧,你露出来让我看看。鲁班求了半天,河神才把头露了出来。于是鲁班用脚把河神的像画了下来,把河神吓坏了,赶快窜进河里再也不出来了。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说明鲁班有很强的摹写能力,这非常重要。
他有天分,又勤奋,善于学习,生活在邹鲁文化地域,邹鲁文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文化,讲究科技精神,有学者把那里比作古代的希腊。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有关。
比如,民间有个传说,说鲁班用木头、竹子做了一辆木马车,不用马拉,它自己会走。还做了一个木头人,木马车驮着这个木头人走,车上还有刹车等机关。鲁班出于孝心,请母亲坐上去,试试儿子发明的车。老太太高兴啊,就坐上去了,谁知这个车的刹车没做好,这车就跑了。据王允的《论衡·儒增篇》中记载,鲁班“遂失其母”,拉着他母亲的车跑没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还有一个关于鲁班爸爸的传说,他爸爸比他妈还惨。唐朝《酉阳杂俎》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鲁班技术很高,各国纷纷聘请他去做点什么,也就是引进人才。鲁班在那儿待着闷得慌,想老婆。他就用木头做了一只大鸟。鲁班经常骑着这只大鸟,只需敲击大鸟两下,它就能自动飞回去,和太太见个面,再飞回来干活。这么来回飞着探亲,他太太后来怀孕了。鲁班的爸爸不知道怎么回事,纳闷儿媳妇怎么会怀孕呢?这事情就闹大了。鲁老太爷非常严肃地找媳妇谈话,说怎么回事啊,我儿子不在家,你怎么会有喜呢?
鲁班的媳妇说,哎呀,老爸,你的儿子实在厉害。他做了个会飞的术鸟,天天回来看我,又不愿意让您知道,怕您笑话,一来二去,您看您都快有孙子了。老爷子一听高兴啊。等下次鲁班又骑着木鸟飞回家时,老头一把将鲁班按住,说我也要坐坐。鲁班不能不让他老人家坐,等老人家骑上这只木鸟后,就出事了。这只木鸟一下飞到苏州去了。苏州人看见木鸟驮着个老头,乐呵呵地下来了,以为他是妖怪,就把他打死了。
由这两个传说可见,鲁班是个非常聪明,非常有意思的人。
木匠要把一块木板锯开,先要画出一条直线,行话叫放线。最早的时候,这个活要两个人干,那头有人拉住线头,这边的把墨线绷紧再一弹。但是从很早开始,咱们的木匠就是一个人干这活儿。墨斗的线头上有个小钩,钩在术板那头,这边的人一弹就行了。木匠都知道这个钩叫班母,意思是鲁班的母亲,是为纪念鲁班的妈妈,这是鲁班母亲发明的。(图3)
还有,木工要把一块木板刨平、刨光,要反复推刨子才能刨好木料。为了防止木板滑动,早时要有人扶着顶着这块板一但是中同的木匠聪明,在案子前头做个木头叉,卡着木板,一个人就可以把木料刨平了。这个卡口叫班妻。别小看班母、班妻这两个发明,没有这两个发明,木匠的活就没法干。
鲁班接受了国君一个命令,要他打造一座宫殿,同君要求他三年把宫殿造好。鲁班一算,知道三年完不成。因为所用的木头,要到山林里砍下来再破成木料,这三年的时间都不够,何况造成一座宫殿呢?有一天,鲁班到山里砍树去,雨后的山又陡又滑,他一下子滑了下去。情急中他一把揪住了山草,鲁班没有摔伤,但手上刺开很多口子。鲁班爬上去找他抓过的草,什么草竟这么快,这般锋利?仔细一看,发现这些草叶的边缘是锯齿形的。
鲁班想到草的锯齿居然能刺开他的手,鲁班的手是工匠的手,不是细皮嫩肉的,他就觉得这里面有道理。这是一个比较、综合、观察的过程。鲁班根据锯齿形的草,发明了锯。有了锯,伐树容易多了,尤其是解木头、开木板更方便了。
鲁班的发明远不只于此。比如石磨,传说也是鲁班发明的。现在面粉加工还是用磨,只不过原先由人推,后来驴拉,现在电动,总之离不开磨。鲁班发明磨以前,人类用杵、臼加工粮食,效率低,还特别累人。磨的平面运动省力,而且磨的面大效率高。这个似乎很简单,但这是个革命。(图4)
楚国重用鲁班,请他为楚国制造攻城的武器和其他器械。
鲁班成为楚国的大夫,为楚国设计攻城的新装备——云梯。云梯很高,高过城墙,在古人看来,已经接近云端了,所以叫云梯。因为它高于城墙,可以在云梯上向城里射箭,向城里投掷武器,比如火炬、石头等。梯子靠上城墙后,兵士由梯子跳到城墙上攻 人城内。云梯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现在主要用于消防,用于拯救人们的生命。(图5)
鲁班还制造了撞车。撞车是攻城器械,是前面有个大铁斗的战车,能够把较大的东西撞倒。撞车前方有几根很大的木头,能将城门撞开,能把不牢固的城墙撞出窟窿。
飞石,石头自己不会飞,是由抛石机抛出去的。一根较长的木头,前头翘起来,另一头装上大石头,前面许多人猛地往下一拉,这石头就像炮弹一样飞到城里,能把房子砸塌,把人、马砸死。(图6)
还有更厉害的连珠箭。连珠箭这种器械里能装上百支箭,射的时候像机枪一样,连续发射出去。连珠箭、云梯、飞石、撞车这些武器传遍全世界。很多欧洲拍摄历史题材电影,在攻打城堡的时候,用的器械全是鲁班发明的。鲁班为楚国制作了很多这样的器械,准备攻宋。消息传出去了,宋国觉得非常害怕。宋国是个小国,本来就不一定打得过楚国,现在楚圆又请了鲁班,造了那么多新式武器,宋国上下觉得大难临头。而宋国周围的中原各国也很担心,如果宋国被楚国灭了,中原就要面临楚国的大军,战火将要烧到自己头上。
但是,楚国聘用鲁班备战,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当时名闻天下的墨子。
有一天鲁班用木头和竹子做了一只鸟,果真飞到天上去了,不是飞上去一会儿,而是在天上飞了三天。鲁班很高兴地看着这只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这时墨子来了,他们俩个总是会撞见。鲁班打招呼说,哎,老先生又来了。鲁班又显摆地说,你看我做的这个鸟怎么样,在天上飞,三天都不下来,高明吧?
墨子的回答也非常有意思,他说,你这只鸟啊,飞三天不掉下来,但是不如我做的一根车轴。我做好车轴后,这辆车可以装五十石东西,而且经久不坏。你做了这只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到底想干嘛?
鲁班一下子被墨子问懵了。墨子接着讲了一番道理,说,不管做什么,不管发明什么,不管研究什么,你总归要对人类有利。如果你的东西对人类无益,只是自己玩玩,我认为是很拙劣的。我做出来的东西,看着没有你那么高妙,一根车轴不会飞,扔在地上它就趴着,但是我这东西对人有益、有利,这就叫精巧。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鲁班有一种特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文化传统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而对于现代世界是非常需要的。
为什么?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发明而发明。我先不问做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只问,是不是我创新的。我只问在我之前,有没有人做一只鸟在天上飞,我不问这个东西干什么用,这是什么?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为探索而探索的,科学的,比较纯粹的精神。这个倒是现代科学精神的要义了。伟大的科学家研究一个东西,当他研究时,他不知道这会有什么用,但这是伟大的精神,鲁班就有这么一种精神。(图7)
墨子最擅长什么?他最擅长守,守住这个城。有个成语叫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是讲思想固执、保守,死守着老规矩不放,而且不思改革进取。但是,我们是否知道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出处?它的出处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直接相关。墨守,不是说你黑压压,乌黑乌黑地趴着,守着,不是这个意思。墨守是指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学者一一墨子,他非常善于守卫城池。墨子博学多才,墨子有一项技术天下第一,防守,是叫“墨守”。什么是“成规”呢?这是有确指的,就是指墨子用来防守城池的那些方法、技能、规矩、手段,这是墨守成规的原意。就是指墨子非常善于守卫城池,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规矩、章程。(图8)
但是墨子所擅长的,远远不仅是守,当墨子听说楚国要攻击宋国的时候,墨子下决心,要凭自己的力量,制止这场战争。墨子不仅是个书生,和孔子、庄子相比,墨子还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所以他做了两手准备。首先,派遣自己三百弟子,就是墨者,墨家的弟子叫墨者,先期携带着大量的守城器械,赶到宋国的都城,严阵以待,做好打的准备。他从远在北方的鲁国出发,千里迢迢赶往楚国,赶得脚底血泡都磨出来了,墨子就从衣服上撕下布条,简单包扎一下,接着赶路。
十天十夜之后,墨子赶到了楚国都城郢都。
春秋无义战。是说春秋时期,大国攻小国,小国打弱国,各国之间打来打去,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所以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时期,情况比春秋时还严重。烽烟四起,战争不断。战国时期的楚国,已是南方第一大国,疆域辽阔,军力强大。但楚国偏居南方,长久以来,它一直想到中原争霸。如果要争霸,楚国必须先灭北方的邻国——宋国,这也是一个小国。所以楚、宋两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比如楚成壬时,就曾在洪水击败宋军,射伤了可怜、可爱、可悲、可敬、还有点可气的宋襄公。楚庄王也很有名,“一鸣惊人”指的就是这位王。
楚庄王围攻宋同的都城,城内到了“易子而食”,“折骨而爨”的地步。是说粮食早吃光了,彼此交换吃孩子。“折骨而爨”,是指没有柴禾,把死人骨头撅折了当柴禾烧。由此可见,楚、宋之间的战争多么残酷。易子而食、折骨而爨见于《左传》,这是非常真实的写照。
如此这般打来打去,楚、宋两国人民、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到了楚惠王时,楚国依然想逐鹿中原,不愿意踽居于南方。它吞并了陈国、蔡国,杞国(“杞人忧天”的那个国家)、莒国,又一次大举备战,倾全国之力攻宋国。为了准备这场战争,楚惠王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一位工匠——公输般,就是无人不知的鲁班。因为公输班是鲁国人,故称为鲁班。鲁班后来被奉为土木工人尤其是木匠的祖师爷。现在以他名字设的鲁班奖,是中国建筑的最高奖。(图1)
鲁班出生于工匠家庭,从小跟随着家人干过很多土木工程,使他逐渐掌握了生产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动荡。但这样的历史时期,反而使原来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匠,拥有了巨大的自由发展空间。鲁班诞生于今天山东滕州。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他的很多发明、创造至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图2)
鲁班有常人没有的天分,他具有非常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民间传说,鲁班特别擅长素描、速写,鲁班画画跟别人还不一样,他是用脚画。
据《风俗通义》记载,一条河里有河神,鲁班到河边找他,说你把头露出来让我看看。河神说,我长得太难看了,我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我还是在河里待着吧。鲁班说这有什么要紧,你露出来让我看看。鲁班求了半天,河神才把头露了出来。于是鲁班用脚把河神的像画了下来,把河神吓坏了,赶快窜进河里再也不出来了。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说明鲁班有很强的摹写能力,这非常重要。
他有天分,又勤奋,善于学习,生活在邹鲁文化地域,邹鲁文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文化,讲究科技精神,有学者把那里比作古代的希腊。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有关。
比如,民间有个传说,说鲁班用木头、竹子做了一辆木马车,不用马拉,它自己会走。还做了一个木头人,木马车驮着这个木头人走,车上还有刹车等机关。鲁班出于孝心,请母亲坐上去,试试儿子发明的车。老太太高兴啊,就坐上去了,谁知这个车的刹车没做好,这车就跑了。据王允的《论衡·儒增篇》中记载,鲁班“遂失其母”,拉着他母亲的车跑没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还有一个关于鲁班爸爸的传说,他爸爸比他妈还惨。唐朝《酉阳杂俎》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鲁班技术很高,各国纷纷聘请他去做点什么,也就是引进人才。鲁班在那儿待着闷得慌,想老婆。他就用木头做了一只大鸟。鲁班经常骑着这只大鸟,只需敲击大鸟两下,它就能自动飞回去,和太太见个面,再飞回来干活。这么来回飞着探亲,他太太后来怀孕了。鲁班的爸爸不知道怎么回事,纳闷儿媳妇怎么会怀孕呢?这事情就闹大了。鲁老太爷非常严肃地找媳妇谈话,说怎么回事啊,我儿子不在家,你怎么会有喜呢?
鲁班的媳妇说,哎呀,老爸,你的儿子实在厉害。他做了个会飞的术鸟,天天回来看我,又不愿意让您知道,怕您笑话,一来二去,您看您都快有孙子了。老爷子一听高兴啊。等下次鲁班又骑着木鸟飞回家时,老头一把将鲁班按住,说我也要坐坐。鲁班不能不让他老人家坐,等老人家骑上这只木鸟后,就出事了。这只木鸟一下飞到苏州去了。苏州人看见木鸟驮着个老头,乐呵呵地下来了,以为他是妖怪,就把他打死了。
由这两个传说可见,鲁班是个非常聪明,非常有意思的人。
木匠要把一块木板锯开,先要画出一条直线,行话叫放线。最早的时候,这个活要两个人干,那头有人拉住线头,这边的把墨线绷紧再一弹。但是从很早开始,咱们的木匠就是一个人干这活儿。墨斗的线头上有个小钩,钩在术板那头,这边的人一弹就行了。木匠都知道这个钩叫班母,意思是鲁班的母亲,是为纪念鲁班的妈妈,这是鲁班母亲发明的。(图3)
还有,木工要把一块木板刨平、刨光,要反复推刨子才能刨好木料。为了防止木板滑动,早时要有人扶着顶着这块板一但是中同的木匠聪明,在案子前头做个木头叉,卡着木板,一个人就可以把木料刨平了。这个卡口叫班妻。别小看班母、班妻这两个发明,没有这两个发明,木匠的活就没法干。
鲁班接受了国君一个命令,要他打造一座宫殿,同君要求他三年把宫殿造好。鲁班一算,知道三年完不成。因为所用的木头,要到山林里砍下来再破成木料,这三年的时间都不够,何况造成一座宫殿呢?有一天,鲁班到山里砍树去,雨后的山又陡又滑,他一下子滑了下去。情急中他一把揪住了山草,鲁班没有摔伤,但手上刺开很多口子。鲁班爬上去找他抓过的草,什么草竟这么快,这般锋利?仔细一看,发现这些草叶的边缘是锯齿形的。
鲁班想到草的锯齿居然能刺开他的手,鲁班的手是工匠的手,不是细皮嫩肉的,他就觉得这里面有道理。这是一个比较、综合、观察的过程。鲁班根据锯齿形的草,发明了锯。有了锯,伐树容易多了,尤其是解木头、开木板更方便了。
鲁班的发明远不只于此。比如石磨,传说也是鲁班发明的。现在面粉加工还是用磨,只不过原先由人推,后来驴拉,现在电动,总之离不开磨。鲁班发明磨以前,人类用杵、臼加工粮食,效率低,还特别累人。磨的平面运动省力,而且磨的面大效率高。这个似乎很简单,但这是个革命。(图4)
楚国重用鲁班,请他为楚国制造攻城的武器和其他器械。
鲁班成为楚国的大夫,为楚国设计攻城的新装备——云梯。云梯很高,高过城墙,在古人看来,已经接近云端了,所以叫云梯。因为它高于城墙,可以在云梯上向城里射箭,向城里投掷武器,比如火炬、石头等。梯子靠上城墙后,兵士由梯子跳到城墙上攻 人城内。云梯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现在主要用于消防,用于拯救人们的生命。(图5)
鲁班还制造了撞车。撞车是攻城器械,是前面有个大铁斗的战车,能够把较大的东西撞倒。撞车前方有几根很大的木头,能将城门撞开,能把不牢固的城墙撞出窟窿。
飞石,石头自己不会飞,是由抛石机抛出去的。一根较长的木头,前头翘起来,另一头装上大石头,前面许多人猛地往下一拉,这石头就像炮弹一样飞到城里,能把房子砸塌,把人、马砸死。(图6)
还有更厉害的连珠箭。连珠箭这种器械里能装上百支箭,射的时候像机枪一样,连续发射出去。连珠箭、云梯、飞石、撞车这些武器传遍全世界。很多欧洲拍摄历史题材电影,在攻打城堡的时候,用的器械全是鲁班发明的。鲁班为楚国制作了很多这样的器械,准备攻宋。消息传出去了,宋国觉得非常害怕。宋国是个小国,本来就不一定打得过楚国,现在楚圆又请了鲁班,造了那么多新式武器,宋国上下觉得大难临头。而宋国周围的中原各国也很担心,如果宋国被楚国灭了,中原就要面临楚国的大军,战火将要烧到自己头上。
但是,楚国聘用鲁班备战,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当时名闻天下的墨子。
有一天鲁班用木头和竹子做了一只鸟,果真飞到天上去了,不是飞上去一会儿,而是在天上飞了三天。鲁班很高兴地看着这只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这时墨子来了,他们俩个总是会撞见。鲁班打招呼说,哎,老先生又来了。鲁班又显摆地说,你看我做的这个鸟怎么样,在天上飞,三天都不下来,高明吧?
墨子的回答也非常有意思,他说,你这只鸟啊,飞三天不掉下来,但是不如我做的一根车轴。我做好车轴后,这辆车可以装五十石东西,而且经久不坏。你做了这只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到底想干嘛?
鲁班一下子被墨子问懵了。墨子接着讲了一番道理,说,不管做什么,不管发明什么,不管研究什么,你总归要对人类有利。如果你的东西对人类无益,只是自己玩玩,我认为是很拙劣的。我做出来的东西,看着没有你那么高妙,一根车轴不会飞,扔在地上它就趴着,但是我这东西对人有益、有利,这就叫精巧。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鲁班有一种特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文化传统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而对于现代世界是非常需要的。
为什么?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发明而发明。我先不问做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只问,是不是我创新的。我只问在我之前,有没有人做一只鸟在天上飞,我不问这个东西干什么用,这是什么?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为探索而探索的,科学的,比较纯粹的精神。这个倒是现代科学精神的要义了。伟大的科学家研究一个东西,当他研究时,他不知道这会有什么用,但这是伟大的精神,鲁班就有这么一种精神。(图7)
墨子最擅长什么?他最擅长守,守住这个城。有个成语叫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是讲思想固执、保守,死守着老规矩不放,而且不思改革进取。但是,我们是否知道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出处?它的出处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直接相关。墨守,不是说你黑压压,乌黑乌黑地趴着,守着,不是这个意思。墨守是指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学者一一墨子,他非常善于守卫城池。墨子博学多才,墨子有一项技术天下第一,防守,是叫“墨守”。什么是“成规”呢?这是有确指的,就是指墨子用来防守城池的那些方法、技能、规矩、手段,这是墨守成规的原意。就是指墨子非常善于守卫城池,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规矩、章程。(图8)
但是墨子所擅长的,远远不仅是守,当墨子听说楚国要攻击宋国的时候,墨子下决心,要凭自己的力量,制止这场战争。墨子不仅是个书生,和孔子、庄子相比,墨子还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所以他做了两手准备。首先,派遣自己三百弟子,就是墨者,墨家的弟子叫墨者,先期携带着大量的守城器械,赶到宋国的都城,严阵以待,做好打的准备。他从远在北方的鲁国出发,千里迢迢赶往楚国,赶得脚底血泡都磨出来了,墨子就从衣服上撕下布条,简单包扎一下,接着赶路。
十天十夜之后,墨子赶到了楚国都城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