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为什么要反倾销呢?因为,如果A国以很低的甚至是低到不合理的价格在B国销售某商品,会使B国的这种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威胁。短期内,会威胁国内该种商品的销售利润;长期以来会导致B国国内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走向衰败,甚至会造成A国该种商品在B国的垄断,并影响国内经济。
二、浙江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
1、美国对浙江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涉及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20年来对中小企业出口造成直接损失达50亿美元,仅1999年美国对浙江中小企业反倾销立案调查13起,涉及金额3.4亿美元,相当于浙江中小企业出口的1.8%,浙江中小企业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对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
2、反倾销措施持续时间长,重新进入失去的市场很困难。一起反倾销案件从立案到最终裁决,往往历时1年以上,征税期长达5年。
3、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出口产品失去竞争能力。1993年12月鞋类征收165%至110.5%的关税,1997年7月美国对浙江几家企业出口小龙虾征收91.5%至156.7%的反倾销税,迫使中国企业退出市场。
4、反倾销产生连锁反应。一是产品连锁反应。当一种涉案产品被征反倾销税时无法进入该市场会蜂拥转向另一个市场,结果导致新一宗反倾销诉讼。二是国家反倾销连锁反应。像1994年美国对浙江企业出口大蒜征收376%的反倾销关税后,又相继对出口美国的蜂蜜、自行车等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总共影响我国3亿美元的出口。
三、浙江中小型企业屡遭美国反倾销的原因
1、低价倾销客观存在。低价倾销的客观存在成为反倾销诉讼的导火线。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大量缺乏目标性的重复建设与盲目发展的市场行为。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过剩产品,企业为生存在销售策略上采取低价倾销。
2、对反倾销的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在法律素质上有重要缺陷,不了解不应诉带来恶性循环的后果,以及由此带来丧失外国市场对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害。
四、浙江中小企业对美国反倾销的应对措施
1、增强反倾销观念和意识。浙江中小企业应该增强反倾销的观念和意识,政府应努力为企业应诉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应诉与收益相对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完善反倾销立法。完善立法首先要认清反倾销本质,主动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争取企业的合法权益及在国际市场上受尊重和公正的待遇。
3、加强与外企联系与合作。在反倾销案件中,起诉方的利益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因此,应注意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解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以求产品被美国指控倾销时,美国的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是化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
4、建立预警机制。密切跟踪美国进口该项产品的增长情况,随时调查美国同类产品的时常价格比较,了解自己产品是否明显低于其他供应者。同时完整的保留产品原料成本、出厂价等资料并努力寻找可参照国的数据。
5、委托律师代理,发挥商会组织作用。反倾销调查涉及大量法律和技术问题,企业自身很难独立应诉,有必要聘请律师代理,还可考虑中外律师协同作战。没有强大财力、精力的企业要借助进出口商会组织。
6、调查产品范围。在遇到反倾销调查时,企业要查看自己的产品是否在调查范围之内。如果不清楚,可要求调查机关澄清。
7、精心填写问卷。调查问卷是调查机关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应认真填写,其中各种数据要保持一致。如感时间不足,可提出延期要求。
8、认真准备核查。实地核查是反倾销調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而言,核查不是坏事,企业应积极对待。核查结果与最终裁定有密切关系。核查失败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9、力争“市场经济地位”。由于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采用产品的国内价格而是采用第三国的价格来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往往导致较高的倾销幅度。
10、替代国的选择。如果不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企业可向调查机关推荐适当的替代国,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
11、力争单独税率。在反倾销诉讼中,浙江企业将被确定一个反倾销税率非常不利。民营企业充分独立不受政府控制,要力争获得单独税率。
12、充分利用司法机制进行行政复审。在有效期内,企业要利用司法机制进行上诉,推翻调查机关的反倾销裁定。即便终裁倾销成立,还可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会上诉。
13、有效的规避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有效的规避措施,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方良药。要在知己知彼中规避风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多发展出口对象,增加出口国,积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走国际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作者为经济师)
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为什么要反倾销呢?因为,如果A国以很低的甚至是低到不合理的价格在B国销售某商品,会使B国的这种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威胁。短期内,会威胁国内该种商品的销售利润;长期以来会导致B国国内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走向衰败,甚至会造成A国该种商品在B国的垄断,并影响国内经济。
二、浙江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
1、美国对浙江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涉及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20年来对中小企业出口造成直接损失达50亿美元,仅1999年美国对浙江中小企业反倾销立案调查13起,涉及金额3.4亿美元,相当于浙江中小企业出口的1.8%,浙江中小企业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对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
2、反倾销措施持续时间长,重新进入失去的市场很困难。一起反倾销案件从立案到最终裁决,往往历时1年以上,征税期长达5年。
3、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出口产品失去竞争能力。1993年12月鞋类征收165%至110.5%的关税,1997年7月美国对浙江几家企业出口小龙虾征收91.5%至156.7%的反倾销税,迫使中国企业退出市场。
4、反倾销产生连锁反应。一是产品连锁反应。当一种涉案产品被征反倾销税时无法进入该市场会蜂拥转向另一个市场,结果导致新一宗反倾销诉讼。二是国家反倾销连锁反应。像1994年美国对浙江企业出口大蒜征收376%的反倾销关税后,又相继对出口美国的蜂蜜、自行车等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总共影响我国3亿美元的出口。
三、浙江中小型企业屡遭美国反倾销的原因
1、低价倾销客观存在。低价倾销的客观存在成为反倾销诉讼的导火线。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大量缺乏目标性的重复建设与盲目发展的市场行为。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过剩产品,企业为生存在销售策略上采取低价倾销。
2、对反倾销的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在法律素质上有重要缺陷,不了解不应诉带来恶性循环的后果,以及由此带来丧失外国市场对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害。
四、浙江中小企业对美国反倾销的应对措施
1、增强反倾销观念和意识。浙江中小企业应该增强反倾销的观念和意识,政府应努力为企业应诉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应诉与收益相对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完善反倾销立法。完善立法首先要认清反倾销本质,主动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争取企业的合法权益及在国际市场上受尊重和公正的待遇。
3、加强与外企联系与合作。在反倾销案件中,起诉方的利益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因此,应注意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解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以求产品被美国指控倾销时,美国的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是化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
4、建立预警机制。密切跟踪美国进口该项产品的增长情况,随时调查美国同类产品的时常价格比较,了解自己产品是否明显低于其他供应者。同时完整的保留产品原料成本、出厂价等资料并努力寻找可参照国的数据。
5、委托律师代理,发挥商会组织作用。反倾销调查涉及大量法律和技术问题,企业自身很难独立应诉,有必要聘请律师代理,还可考虑中外律师协同作战。没有强大财力、精力的企业要借助进出口商会组织。
6、调查产品范围。在遇到反倾销调查时,企业要查看自己的产品是否在调查范围之内。如果不清楚,可要求调查机关澄清。
7、精心填写问卷。调查问卷是调查机关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应认真填写,其中各种数据要保持一致。如感时间不足,可提出延期要求。
8、认真准备核查。实地核查是反倾销調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而言,核查不是坏事,企业应积极对待。核查结果与最终裁定有密切关系。核查失败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9、力争“市场经济地位”。由于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采用产品的国内价格而是采用第三国的价格来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往往导致较高的倾销幅度。
10、替代国的选择。如果不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企业可向调查机关推荐适当的替代国,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
11、力争单独税率。在反倾销诉讼中,浙江企业将被确定一个反倾销税率非常不利。民营企业充分独立不受政府控制,要力争获得单独税率。
12、充分利用司法机制进行行政复审。在有效期内,企业要利用司法机制进行上诉,推翻调查机关的反倾销裁定。即便终裁倾销成立,还可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会上诉。
13、有效的规避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有效的规避措施,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方良药。要在知己知彼中规避风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多发展出口对象,增加出口国,积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走国际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作者为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