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模糊现象,在哲学研究之中同样有着如秃头悖论这样的模糊悖论的存在,从日常生活中的模糊、连锁推理的模糊出发,讨论了模糊的几种回应方案。
关键词:模糊;秃头悖论;连锁推理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都可以使用一些计量单位来进行描述,如米、千克、立方米等;在科学研究之中,也对各式各样的量的定义有了很精确的描述,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等。但是,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要求精度和准确度的今天,其中的一些概念依旧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亦即我们所说的模糊。模糊无时不刻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工作以及哲学研究之中,它好比基督教的原罪一样:一个污点可以无限缩小,但永远不会消失。
一、日常生活中的模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像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明星的表演是如何地精彩,那个孩子又是多么的聪明,那位科学家又是如何地伟大等等,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其实并没有存在什么模糊一说,不过都是自己抒发的一些情感以及对事物的一些表达而已,何谈的模糊?那么请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口中所说的“明星”、“孩子”、“科学家”等,各自表达的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之为“明星”?是上过电视,还是有着大量的崇拜者之人?什么年龄段的人有被称之为“孩子”呢?十五岁?十岁?还是三岁?同样的,什么样的人又能够被人称之为“科学家呢”。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名词的模糊。
同样的,现代人们经常提起的一些词语,如“高的”、“肥胖”同样有着模糊的现象存在。当人们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一栋建筑物的高度,或者一座山脉的海拔之时,总会有“高”或“矮”这样的形容词出现,那么,在什么范围之上,才可以说它们是高的呢?在一个平均海拔3000m的山区中,一座3001m的山,可以说它是“高”的吗?如果可以,那么2999m的山脉可以说它是不“高”的吗?如果说可以,是因为它要高于/低于平均海拔高度,所以可以说这座山是高/不高的,那么这个时候,一座3000.1m的山呢,3000.01m的山呢?若是按照平均海拔来看,这两座山无疑是高的,可难道就因为一滴水,一条小河,就变成了一座大海了吗?形容词也与名词一样,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连续性的模糊
连续性的最早的分析之一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他所主张的连续性原则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逐渐出现的,也就是“自然不会产生飞跃”。这个原则符合自然界中大量出现的现象,例如,如果世界上包含了所有100岁以下的人群,但是却不存在20到30岁的人群,这是极其让人难以理解以及相信的。同样地,一个婴儿不会突然间长大成一个大人,在这期间会经历大量的中间阶段,且每个阶段与它的前一个阶段的差别很小。
但是,连续性这个说法在早期却有着不同的版本,并且这个不精确的思想也难以进行验证。正如动物的生长一样,它们的细胞分裂或多或少是瞬间的,那么这是否违反了连续性原则?同样,在现代量子力学的量子作用又是否歪曲了这个原则?由此可见,最初的连续性原则受到了时代的限制,哪怕它很符合直觉。
大约在1900年,数学意义上对于连续性的严格定义被提了出来。不过数学上的连续性,亦即它们所说的稠密性,对我们接下来所说的并无太大联系,在这里不详细细说。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身高和年龄的问题,在这两个结构之中,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稠密性,因为对于身高和年龄来说,总有下一个人在这个序列之中,并且之间所存在的极小的差距是观察不到的。
三、推理中的模糊
连锁推理是从一个显而为真的前提开始,通过添加一系列的微小变量,使得最终得到了一个与事实相悖的结论,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
如果一个x是A,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C,那么x是C
在连锁推理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德所提出的“秃头”悖论了。秃头悖论是以以下两个命题为前提:
秃头是没有头发的
少了一根头发不是秃头
由上述两个前提,以此进行一系列连锁的推理,即少了两根头发也不是禿头,三根也是不是秃头……最终,得到了一个掉光了头发的人也不是秃头的结论。但是,这与真前提秃头是没有头发是相悖的。
而对于秃头悖论这样的问题,罗素认为,在这里“秃头”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有一些人的确是的秃头,而另外一些人则确实不是秃头。但是,在这两种人之间还有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既不是“秃头”,也不是“非秃头”,也就是说,依照排中律,“秃头”和“非秃头”二者中必有一个为真,但因为“秃头”是个模糊概念,所有排中律在这里失效了。罗素还表明,在面对精确的概念的时候,排中律在这是真的,是成立的,但对于模糊概念却是非真。同样的,像“颜色”这样的词的概念是模糊的。罗素的理论中,他认为一个精确的语言系统,每个词都有着一一对应的意义,而没有一对多这样的存在,在那样的系统之中就不会有“秃头”、“红色”这样的模糊意义的词。但可惜的是,罗素也承认对于目前的语言来说,现有的词大多都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模糊在其中。既然自然语言中始终存在着模糊,那对于模糊就真的束手无策吗?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模糊性的挑战,许多哲学家与逻辑学家均投入了对模糊性问题的研究。
四、模糊的几种解决方案
1.特证值
由于秃头悖论中的“秃头”属于一个模糊概念,而依照罗素所说,在应对于模糊概念时,经典逻辑中的排中律在这失效。于是这时,认识论学者们说,存在一个确切的边界线,而这个边界线能把“秃头”和“非秃头”彻底区别开来。在这之中,哲学家范·弗拉森(Bas van Fraasen)提出了一种特征值评估法,这种方法认定,任何一种界限都是有据可依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特别简单:如果你对某事物持不确定,那么你也许仍然会对其他事物表示确定,这些你确定的事物与解决你不确定的事物所用的方法无关。也就是说,仅有一个事物在所有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你可能是确定的)都是确定的时候,这个事物才被认可为是确定的。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既是“秃头”的又是“非秃头”的,因为我们定义“秃头”与“非秃头”,它们是不重叠的。普遍来说,即一个模糊的句子只有使它完全精确的各个方面都是真的时候,这个句子才是真的。 如何使用这种方法使其描述秃头悖论呢?假设设置“秃头”的头发数量低于为5000根,而“非秃头”的头发数量为高于10000根,那么按照特征值方法,我们能确定的即为,0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并且80000根头发的人为“非秃头”,而在这里就有着如下所表示的例子:
在上述的图例中,5000到10000之间的间隙叫做真值间隙。我们明确的知道了0根头发的人是秃头,80000根头发的人为非秃头,在这个模型之中,这就是过度判断。而过度判断的后的真值叫做超真值。超真值,即在特定的模型下,一个陈述是超真值的,当且仅当这个陈诉在这个模型的任意区间上都是真的,超假值则是在这个区间上都是假的。这样的超真值与超是满足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的。但是同样的,由于有着真值间隙的存在,这儿始终有着模糊的存在。而在观察预测之中,如果观察对象A和B在P相关的方面不可区分,那么A和B都满足P,或者都不满足。但是这样的方法的局限性能明确“秃头”和“非秃头”以及“既是秃头也是非秃头”的个体,但是却仅限于此,对于一些个体是否处于边界却并不清楚,虽然它为模糊的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但是却对观察预测提供了一个不那么好的机制。因为处于真值间隙中的对象,并没有明确出“秃头”和“非秃头”。
2.上下文语境
模糊现象很多都涉及到上下文的相关性,正因为这样,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提出了很多很详细的理论,而在这之中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是坎普(Kamp)。
坎普不同于把逻辑看成是不可改变的继承,他把它看出是使用及多样化的根本。他最初的观点就是:一个观测及通常我们喜欢从稍微简单的单一量y的不足推断出另一个简单的单一量y的不出,除非这样会导致下文产生悖论。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体a无法和b区别开来,那么a就不能被称之为是“秃头”的。正如下面的示例一样:x被夹在中间,不知道往哪一头靠近。
考虑一下秃头悖论的形式,若x是不是秃头,那么少一根头发的y也不是秃头。坎普认为这些前提条件的每一条都可以执行,但是一旦一起执行,这样的结果就会是虚假的。要理解为什么坎普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首先得明白坎普提出的一个他称之为“连贯性”的概念:
上下文是不连贯的,当且仅当它所包含的陈述x和y,就其所描述的事物来说,二者是不可区分的
由此,对于秃头悖论中给出的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判断它在对应的上下文之中是否是正确的。以我们之前给出的数据为例,有80000根头发的人不是一个秃头,那同样的79999根头发的人也不是秃头,用谓词逻辑来表达既是:P(80000)P(79999)。(P代表为有x根头发的人是秃头)。要判断这个陈述在某一个上下文之中的真假,就必须得先判断这两部分的真假。在这个陈诉之中,P(79999)的真值最开始是不在上下文结构里的,但是P(80000)的确在这上下文之中,而有着80000根头发的个体与有着79999根头发的个体是不可区分的,而P(80000)在这个上下文中是真实地,那么对P(79999)来说它的真值是也是真的。那么依次往下递归,看起来这些条件单独拿出来都是真的,但是它们在一起就变成假的了。坎普是这样解释的:只有没有使上下文不连贯,这个表达式的真值才是真的。由于之前就已经定义了连贯性的概念,若按照递归依次进行下去,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P(1)P(0),对于1根头发的人和没有头发的人来说,它们二者是不可区分的,于是这种不协调就导致了上下文的不连贯,这样整个推理就变成虚假的推理了。也就意味着这些前提单个拿出来都是真,但在这样的上下文之中,合在一起的它们,就是假的。
虽然坎普的机制的确很吸引人,能让人们直观的理解如P(80000)P(79999)这样的陈述为真,但同样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短处。坎普把那些经典逻辑中的让他困惑的东西排除得太多了,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但最重要的是,他这样设置条件的话,任意两个相似的物体都可以被区分开来,这样就导致“相似”的两把“椅子”,在他的设置下,将会被视为不同类的物体,自此会导致知识以及经验的获得变得无比的困难。
五、结语
罗素曾说:所有传统逻辑习惯使用假定精确的符号。因此它并不适用于地球上的生命,而仅仅适用于凭空想象的生物。在我们追求科学和精确性的今天,世界上亦存在着大量并非非此即彼的事物。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始终有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并且这些模糊之中遗留着许多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虽然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来试图回应它们,但模糊无论何时都在我们的身边,这就像一首诗:“当一个人在谈论模糊的同时,他自己其实就是模糊(Who speaks of vagueness should himself be vague)”。
参考文献:
[1]Kees van Deemter 2010,Not Exactly: In Praise of Vague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Rosanna Keefe 2000,Theories of Vaguen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Black, M. (1937). Vagueness. An Exercise in Logical Analysis. Philosophy of Science, 4(4), 427–455. doi:10.1086/286476.
[4]Russell, B. (1923). Vague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1(2), 84–92.
[5]Kamp, J. A. W. (n.d.). Two theories about adjectives. Formal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123–155.
[6]陈波.模糊性:连锁悖论[J].哲學研究,2014(01):111-118+128.
关键词:模糊;秃头悖论;连锁推理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物都可以使用一些计量单位来进行描述,如米、千克、立方米等;在科学研究之中,也对各式各样的量的定义有了很精确的描述,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等。但是,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要求精度和准确度的今天,其中的一些概念依旧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亦即我们所说的模糊。模糊无时不刻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工作以及哲学研究之中,它好比基督教的原罪一样:一个污点可以无限缩小,但永远不会消失。
一、日常生活中的模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像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明星的表演是如何地精彩,那个孩子又是多么的聪明,那位科学家又是如何地伟大等等,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其实并没有存在什么模糊一说,不过都是自己抒发的一些情感以及对事物的一些表达而已,何谈的模糊?那么请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口中所说的“明星”、“孩子”、“科学家”等,各自表达的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之为“明星”?是上过电视,还是有着大量的崇拜者之人?什么年龄段的人有被称之为“孩子”呢?十五岁?十岁?还是三岁?同样的,什么样的人又能够被人称之为“科学家呢”。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名词的模糊。
同样的,现代人们经常提起的一些词语,如“高的”、“肥胖”同样有着模糊的现象存在。当人们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一栋建筑物的高度,或者一座山脉的海拔之时,总会有“高”或“矮”这样的形容词出现,那么,在什么范围之上,才可以说它们是高的呢?在一个平均海拔3000m的山区中,一座3001m的山,可以说它是“高”的吗?如果可以,那么2999m的山脉可以说它是不“高”的吗?如果说可以,是因为它要高于/低于平均海拔高度,所以可以说这座山是高/不高的,那么这个时候,一座3000.1m的山呢,3000.01m的山呢?若是按照平均海拔来看,这两座山无疑是高的,可难道就因为一滴水,一条小河,就变成了一座大海了吗?形容词也与名词一样,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连续性的模糊
连续性的最早的分析之一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他所主张的连续性原则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逐渐出现的,也就是“自然不会产生飞跃”。这个原则符合自然界中大量出现的现象,例如,如果世界上包含了所有100岁以下的人群,但是却不存在20到30岁的人群,这是极其让人难以理解以及相信的。同样地,一个婴儿不会突然间长大成一个大人,在这期间会经历大量的中间阶段,且每个阶段与它的前一个阶段的差别很小。
但是,连续性这个说法在早期却有着不同的版本,并且这个不精确的思想也难以进行验证。正如动物的生长一样,它们的细胞分裂或多或少是瞬间的,那么这是否违反了连续性原则?同样,在现代量子力学的量子作用又是否歪曲了这个原则?由此可见,最初的连续性原则受到了时代的限制,哪怕它很符合直觉。
大约在1900年,数学意义上对于连续性的严格定义被提了出来。不过数学上的连续性,亦即它们所说的稠密性,对我们接下来所说的并无太大联系,在这里不详细细说。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身高和年龄的问题,在这两个结构之中,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稠密性,因为对于身高和年龄来说,总有下一个人在这个序列之中,并且之间所存在的极小的差距是观察不到的。
三、推理中的模糊
连锁推理是从一个显而为真的前提开始,通过添加一系列的微小变量,使得最终得到了一个与事实相悖的结论,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
如果一个x是A,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C,那么x是C
在连锁推理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德所提出的“秃头”悖论了。秃头悖论是以以下两个命题为前提:
秃头是没有头发的
少了一根头发不是秃头
由上述两个前提,以此进行一系列连锁的推理,即少了两根头发也不是禿头,三根也是不是秃头……最终,得到了一个掉光了头发的人也不是秃头的结论。但是,这与真前提秃头是没有头发是相悖的。
而对于秃头悖论这样的问题,罗素认为,在这里“秃头”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有一些人的确是的秃头,而另外一些人则确实不是秃头。但是,在这两种人之间还有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既不是“秃头”,也不是“非秃头”,也就是说,依照排中律,“秃头”和“非秃头”二者中必有一个为真,但因为“秃头”是个模糊概念,所有排中律在这里失效了。罗素还表明,在面对精确的概念的时候,排中律在这是真的,是成立的,但对于模糊概念却是非真。同样的,像“颜色”这样的词的概念是模糊的。罗素的理论中,他认为一个精确的语言系统,每个词都有着一一对应的意义,而没有一对多这样的存在,在那样的系统之中就不会有“秃头”、“红色”这样的模糊意义的词。但可惜的是,罗素也承认对于目前的语言来说,现有的词大多都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模糊在其中。既然自然语言中始终存在着模糊,那对于模糊就真的束手无策吗?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模糊性的挑战,许多哲学家与逻辑学家均投入了对模糊性问题的研究。
四、模糊的几种解决方案
1.特证值
由于秃头悖论中的“秃头”属于一个模糊概念,而依照罗素所说,在应对于模糊概念时,经典逻辑中的排中律在这失效。于是这时,认识论学者们说,存在一个确切的边界线,而这个边界线能把“秃头”和“非秃头”彻底区别开来。在这之中,哲学家范·弗拉森(Bas van Fraasen)提出了一种特征值评估法,这种方法认定,任何一种界限都是有据可依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特别简单:如果你对某事物持不确定,那么你也许仍然会对其他事物表示确定,这些你确定的事物与解决你不确定的事物所用的方法无关。也就是说,仅有一个事物在所有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你可能是确定的)都是确定的时候,这个事物才被认可为是确定的。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既是“秃头”的又是“非秃头”的,因为我们定义“秃头”与“非秃头”,它们是不重叠的。普遍来说,即一个模糊的句子只有使它完全精确的各个方面都是真的时候,这个句子才是真的。 如何使用这种方法使其描述秃头悖论呢?假设设置“秃头”的头发数量低于为5000根,而“非秃头”的头发数量为高于10000根,那么按照特征值方法,我们能确定的即为,0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并且80000根头发的人为“非秃头”,而在这里就有着如下所表示的例子:
在上述的图例中,5000到10000之间的间隙叫做真值间隙。我们明确的知道了0根头发的人是秃头,80000根头发的人为非秃头,在这个模型之中,这就是过度判断。而过度判断的后的真值叫做超真值。超真值,即在特定的模型下,一个陈述是超真值的,当且仅当这个陈诉在这个模型的任意区间上都是真的,超假值则是在这个区间上都是假的。这样的超真值与超是满足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的。但是同样的,由于有着真值间隙的存在,这儿始终有着模糊的存在。而在观察预测之中,如果观察对象A和B在P相关的方面不可区分,那么A和B都满足P,或者都不满足。但是这样的方法的局限性能明确“秃头”和“非秃头”以及“既是秃头也是非秃头”的个体,但是却仅限于此,对于一些个体是否处于边界却并不清楚,虽然它为模糊的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但是却对观察预测提供了一个不那么好的机制。因为处于真值间隙中的对象,并没有明确出“秃头”和“非秃头”。
2.上下文语境
模糊现象很多都涉及到上下文的相关性,正因为这样,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提出了很多很详细的理论,而在这之中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是坎普(Kamp)。
坎普不同于把逻辑看成是不可改变的继承,他把它看出是使用及多样化的根本。他最初的观点就是:一个观测及通常我们喜欢从稍微简单的单一量y的不足推断出另一个简单的单一量y的不出,除非这样会导致下文产生悖论。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体a无法和b区别开来,那么a就不能被称之为是“秃头”的。正如下面的示例一样:x被夹在中间,不知道往哪一头靠近。
考虑一下秃头悖论的形式,若x是不是秃头,那么少一根头发的y也不是秃头。坎普认为这些前提条件的每一条都可以执行,但是一旦一起执行,这样的结果就会是虚假的。要理解为什么坎普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首先得明白坎普提出的一个他称之为“连贯性”的概念:
上下文是不连贯的,当且仅当它所包含的陈述x和y,就其所描述的事物来说,二者是不可区分的
由此,对于秃头悖论中给出的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判断它在对应的上下文之中是否是正确的。以我们之前给出的数据为例,有80000根头发的人不是一个秃头,那同样的79999根头发的人也不是秃头,用谓词逻辑来表达既是:P(80000)P(79999)。(P代表为有x根头发的人是秃头)。要判断这个陈述在某一个上下文之中的真假,就必须得先判断这两部分的真假。在这个陈诉之中,P(79999)的真值最开始是不在上下文结构里的,但是P(80000)的确在这上下文之中,而有着80000根头发的个体与有着79999根头发的个体是不可区分的,而P(80000)在这个上下文中是真实地,那么对P(79999)来说它的真值是也是真的。那么依次往下递归,看起来这些条件单独拿出来都是真的,但是它们在一起就变成假的了。坎普是这样解释的:只有没有使上下文不连贯,这个表达式的真值才是真的。由于之前就已经定义了连贯性的概念,若按照递归依次进行下去,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P(1)P(0),对于1根头发的人和没有头发的人来说,它们二者是不可区分的,于是这种不协调就导致了上下文的不连贯,这样整个推理就变成虚假的推理了。也就意味着这些前提单个拿出来都是真,但在这样的上下文之中,合在一起的它们,就是假的。
虽然坎普的机制的确很吸引人,能让人们直观的理解如P(80000)P(79999)这样的陈述为真,但同样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短处。坎普把那些经典逻辑中的让他困惑的东西排除得太多了,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但最重要的是,他这样设置条件的话,任意两个相似的物体都可以被区分开来,这样就导致“相似”的两把“椅子”,在他的设置下,将会被视为不同类的物体,自此会导致知识以及经验的获得变得无比的困难。
五、结语
罗素曾说:所有传统逻辑习惯使用假定精确的符号。因此它并不适用于地球上的生命,而仅仅适用于凭空想象的生物。在我们追求科学和精确性的今天,世界上亦存在着大量并非非此即彼的事物。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始终有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并且这些模糊之中遗留着许多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虽然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来试图回应它们,但模糊无论何时都在我们的身边,这就像一首诗:“当一个人在谈论模糊的同时,他自己其实就是模糊(Who speaks of vagueness should himself be vague)”。
参考文献:
[1]Kees van Deemter 2010,Not Exactly: In Praise of Vague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Rosanna Keefe 2000,Theories of Vaguen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Black, M. (1937). Vagueness. An Exercise in Logical Analysis. Philosophy of Science, 4(4), 427–455. doi:10.1086/286476.
[4]Russell, B. (1923). Vague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1(2), 84–92.
[5]Kamp, J. A. W. (n.d.). Two theories about adjectives. Formal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123–155.
[6]陈波.模糊性:连锁悖论[J].哲學研究,2014(01):111-1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