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程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重点内容,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深入推进,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品文章从“以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探索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研究促进增强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成长发展的正向性和良好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德树人”这四个字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党的十九大对“以德树人”又进行了一次重申,这更是强化了这个四字方针的核心地位,致使“以德树人”一跃成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关键。历史学科涵盖古今中外各大历史事件,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无论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是康有为的戊戌变法,亦或者是后来的五四运动,桩桩件件历史事件中都蕴含着伟大的历史革命精神,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历史当中的精神内涵就是最佳的德育教育内容[1]。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历史继承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可以缓解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枯燥感,德育内容能够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透过历史感受现实并领悟德育,进而促使其在生活中可以反向联系历史;其次德育教育这一部分内容的现实意义更大,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就此对历史产生新的感悟。由此一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就不单单是故事欣赏这么简单,他们会对历史中的正能量产生传承性,继而也就对历史带来了继承性的发展动力。
(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历史课程的到来本身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孩子们求知欲望的驱使。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故事、真实事件记录等,这都是对历史人物、生活、制度、管理等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既包含正确的内容也饱含批判性的部分,然而正是这种好坏的对比才可以引起学生深思,此时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直接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这种一点一滴的渗透式教育中,学生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明辨是非能力,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正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体现。
(三)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我国素质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其中“德”占第一位,正是表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而言是直接性提升其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位居第一位的“德”行素养提升时,无论学生历史的学习成绩是否有进步,它的综合素养一定是有所增强的,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素养的提升价值远比成绩进步更有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虽然十分重要,但教师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因此遵循有效性原则很关键。首先,教师要注意把握德育教育内容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度,确保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历史教学之间不相违和;其次,教师要注意德育和历史二者互相渗透后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如期实现,若不能则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性原则可以保护历史教学的本质不变,也能促进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逐渐实现预期目标[2]。
(二)直观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其根本上还是身心发育并不成熟的孩子,所以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过于隐晦,应更直观地向学生进行展示。直观性原则可以成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指导,帮助教师合理选择德育教育内容,保障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和吸收更深入,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究其根本还是需要德育依附于历史学科内容之中,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如七年级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书中的“丝绸之路”与当下国家的“一带一路”进行跨时代联动,然后借助古往今来这条“路”的变更带动引入相关德育教育内容,国家事虽是国之大事,但只要教师能够将其进行正确“土味”分析,也能使其成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眼前事,这种教材与现实和德育之间的互相匹配,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
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吸引力,同样这也是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的有效手段。比如八年级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电影课堂学习会,将生活中大荧幕上能看到的建党影视搬入课堂,让学生在影视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难诞生,然后根据学生情感的变化适当渗透相关德育教育内容,此时最能激发学生深思,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这种不拘一格的历史教学,能够让初中阶段学生最大化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拓展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拓展教学活动相对而言更便捷一些,尤其今年正值党的一百周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不少地区都重新建立了相关红色革命纪念根据地,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带领学生到最近距离的文化基地进行熏陶式教学,这种将课本照进现实、将现实映于课本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否带有真正的德育教育都能给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渲染,对学生而言是展开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3]融合德育教育的历史教学拓展活动开展,教师也要注意迎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保障活动教学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成长学习特性和学习接受能力针对性教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德育教育更相关的内容,然后通过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或者拓宽教学活动等延伸历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多向、多样、多元、创新式的历史课堂,更能让学生积极学习历史,并促进吸收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初中阶段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等同于其综合素质的增强,有助于推动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2.
[2]叶德元.初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教学策略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江姣.让德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盛开[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德树人”这四个字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党的十九大对“以德树人”又进行了一次重申,这更是强化了这个四字方针的核心地位,致使“以德树人”一跃成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关键。历史学科涵盖古今中外各大历史事件,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无论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是康有为的戊戌变法,亦或者是后来的五四运动,桩桩件件历史事件中都蕴含着伟大的历史革命精神,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历史当中的精神内涵就是最佳的德育教育内容[1]。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历史继承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可以缓解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枯燥感,德育内容能够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透过历史感受现实并领悟德育,进而促使其在生活中可以反向联系历史;其次德育教育这一部分内容的现实意义更大,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就此对历史产生新的感悟。由此一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就不单单是故事欣赏这么简单,他们会对历史中的正能量产生传承性,继而也就对历史带来了继承性的发展动力。
(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历史课程的到来本身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孩子们求知欲望的驱使。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故事、真实事件记录等,这都是对历史人物、生活、制度、管理等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既包含正确的内容也饱含批判性的部分,然而正是这种好坏的对比才可以引起学生深思,此时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直接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这种一点一滴的渗透式教育中,学生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明辨是非能力,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正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体现。
(三)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我国素质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其中“德”占第一位,正是表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而言是直接性提升其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位居第一位的“德”行素养提升时,无论学生历史的学习成绩是否有进步,它的综合素养一定是有所增强的,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素养的提升价值远比成绩进步更有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虽然十分重要,但教师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因此遵循有效性原则很关键。首先,教师要注意把握德育教育内容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度,确保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历史教学之间不相违和;其次,教师要注意德育和历史二者互相渗透后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如期实现,若不能则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性原则可以保护历史教学的本质不变,也能促进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逐渐实现预期目标[2]。
(二)直观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其根本上还是身心发育并不成熟的孩子,所以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过于隐晦,应更直观地向学生进行展示。直观性原则可以成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指导,帮助教师合理选择德育教育内容,保障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和吸收更深入,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究其根本还是需要德育依附于历史学科内容之中,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如七年级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书中的“丝绸之路”与当下国家的“一带一路”进行跨时代联动,然后借助古往今来这条“路”的变更带动引入相关德育教育内容,国家事虽是国之大事,但只要教师能够将其进行正确“土味”分析,也能使其成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眼前事,这种教材与现实和德育之间的互相匹配,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
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吸引力,同样这也是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的有效手段。比如八年级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电影课堂学习会,将生活中大荧幕上能看到的建党影视搬入课堂,让学生在影视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难诞生,然后根据学生情感的变化适当渗透相关德育教育内容,此时最能激发学生深思,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这种不拘一格的历史教学,能够让初中阶段学生最大化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拓展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拓展教学活动相对而言更便捷一些,尤其今年正值党的一百周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不少地区都重新建立了相关红色革命纪念根据地,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带领学生到最近距离的文化基地进行熏陶式教学,这种将课本照进现实、将现实映于课本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否带有真正的德育教育都能给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渲染,对学生而言是展开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3]融合德育教育的历史教学拓展活动开展,教师也要注意迎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保障活动教学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成长学习特性和学习接受能力针对性教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德育教育更相关的内容,然后通过多元化发展教学形式,或者拓宽教学活动等延伸历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多向、多样、多元、创新式的历史课堂,更能让学生积极学习历史,并促进吸收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初中阶段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等同于其综合素质的增强,有助于推动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2.
[2]叶德元.初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教学策略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江姣.让德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盛开[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