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增长,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日语口译人才迫在眉睫。日语口译课程是本科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日语口译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从强化日语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凸显“应用性”、拓展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情景模拟实训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期待能改善日语口译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日语口译;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增长,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日语口译人才迫在眉睫。本人以日资企业多年口译实践经历为基础,结合十余年日语教学经验,围绕日语口译课程,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就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强化日语基础知识
从事口译工作,要求口译者有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应用语法知识,了解商务和外贸知识。日语口译课程是本科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本科院校日语专业一般在前期开设《日语听力》、《高级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等课程,以确保后期口译课程能够顺利进行。此时学生多数已通过日语能力NUN2考试,具备了一定的日语语言能力,但受语言学习环境的限制和母语的影响,日语的实际口译水平较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听说能力欠佳而导致教学进度受阻的情况屡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听力差、复述能力低、语法错误多、词汇量不足、商务和外贸知识欠缺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强化日语基础知识,及时补缺查漏,才能为口译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凸显“应用性”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如何在竞争中凸显优势至为关键。本科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出日语口译课程的“应用性”。该“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上。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每年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措施,加快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等院校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应用性”。在日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会展人才、商务外贸人才、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口译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从而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三、拓展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的口译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难度迥异、篇幅受限等原因,难以全面涵盖日语口译现场情景。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语言能力、认识能力交际能力等口译相关的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尚不能熟练地进行语言的转换。本科阶段口译课程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口译的兴趣,帮助其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并发掘自身潜力。因此,只用一本教材难以进行日语口译的全面训练。教师应拓展教材,参考不同的口译教学资料,罗列出与商务和外贸等相关的主题,总结出口译技巧。并适度补充学生感兴趣或喜爱的题材,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不同主题的现场情景,掌握相关词汇和专业术语,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譯情景模拟和实战训练。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具体实例的模拟和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情景模拟实训
情景模拟实训是让学生在各种主题的情景模拟下,熟悉和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译能力的最佳训练方式。情景模拟实训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基本口译技能的过程。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口译技能,才能在不同的口译场合中以不变应万变。教师选取具备实用性及趣味性的各种情景,在分析和教授口译技巧后,积极引导学生成为主导者、表演者,然后进行大量的口译训练。口译训练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由浅及深地展开。从使用频率高的生活口译、商务口译,逐渐过渡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口译,注意口译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培养学生对口译的信心和兴趣。通过与时俱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优势。实现“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是笔者对校企合作模式下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以“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以人为本”为宗旨,期待通过教学改革,把日语基础知识、口译技巧和实践相结合,在情景模拟实训中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日语口译;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增长,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日语口译人才迫在眉睫。本人以日资企业多年口译实践经历为基础,结合十余年日语教学经验,围绕日语口译课程,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就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强化日语基础知识
从事口译工作,要求口译者有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应用语法知识,了解商务和外贸知识。日语口译课程是本科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本科院校日语专业一般在前期开设《日语听力》、《高级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等课程,以确保后期口译课程能够顺利进行。此时学生多数已通过日语能力NUN2考试,具备了一定的日语语言能力,但受语言学习环境的限制和母语的影响,日语的实际口译水平较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听说能力欠佳而导致教学进度受阻的情况屡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听力差、复述能力低、语法错误多、词汇量不足、商务和外贸知识欠缺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强化日语基础知识,及时补缺查漏,才能为口译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凸显“应用性”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如何在竞争中凸显优势至为关键。本科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出日语口译课程的“应用性”。该“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上。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每年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措施,加快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等院校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应用性”。在日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会展人才、商务外贸人才、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口译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从而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三、拓展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的口译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难度迥异、篇幅受限等原因,难以全面涵盖日语口译现场情景。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语言能力、认识能力交际能力等口译相关的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尚不能熟练地进行语言的转换。本科阶段口译课程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口译的兴趣,帮助其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并发掘自身潜力。因此,只用一本教材难以进行日语口译的全面训练。教师应拓展教材,参考不同的口译教学资料,罗列出与商务和外贸等相关的主题,总结出口译技巧。并适度补充学生感兴趣或喜爱的题材,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不同主题的现场情景,掌握相关词汇和专业术语,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譯情景模拟和实战训练。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具体实例的模拟和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情景模拟实训
情景模拟实训是让学生在各种主题的情景模拟下,熟悉和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译能力的最佳训练方式。情景模拟实训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基本口译技能的过程。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口译技能,才能在不同的口译场合中以不变应万变。教师选取具备实用性及趣味性的各种情景,在分析和教授口译技巧后,积极引导学生成为主导者、表演者,然后进行大量的口译训练。口译训练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由浅及深地展开。从使用频率高的生活口译、商务口译,逐渐过渡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口译,注意口译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培养学生对口译的信心和兴趣。通过与时俱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优势。实现“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是笔者对校企合作模式下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以“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以人为本”为宗旨,期待通过教学改革,把日语基础知识、口译技巧和实践相结合,在情景模拟实训中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