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线,提倡利用多种有效策略进行教学创新。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以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推动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体质,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使他们在运动训练中释放压力,做好身心健康成长及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准备的重要活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相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不足
课前预习不足,是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告知学生未来的教学计划。因此,学生一般无预习目标。加之高中繁重课业的影响,学生缺乏预习体育知识的时间。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难度一般较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入性低,学习质量差,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同样显著存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口头讲授、PPT 演示以及自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上述教学方式,虽能够实现对知识的传达,使学生观察到不同体育动作的技巧,但却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三)课后缺乏训练
高中体育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目,单独讲解理论知识,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多数高中生均存在缺乏参与实践机会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对课后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可见,为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加强课后训练较为重要。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策略
(一)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强调,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这就需要利用分层教学的理念,凸显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运动的个性特色,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部分学生会无法达到训练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要降低标准,让他们在完成能力范圍内的训练任务这基础上,尝试进行拔高练习,鼓励他们冲破自身的训练极限。如在田径训练中,学生的体能有高有低,有些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 800 米的训练,有些学生跑完全程则会耗费所有的体力,部分学生跑到半程便已经坚持不下去。参考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专项的体能训练,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制定阶段性的训练目标,让他们逐层提高训练难度,从中了解自身的水平与不足,促使其不断地突破自己。
(二)利用项目式的训练方式,增强学习动力
项目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他们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应用项目式的活动方法,提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可以使他们快速、深入地掌握体育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他们的潜力开发非常有利。如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拍、传、运、投等基本的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对这些内容进行划分,明确单个项目的内容、目标、执行方式。在基本技能方面,可以先示范性讲解传球、运球和投球的动作姿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如何控制手腕、手指的力道等。然后,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讨论和训练,共同探讨技巧和需要规避的问题。最后,观察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运用情况,指导他们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这样,使学生带着目的去训练,能够提升他们训练的专注度,改变自由练习时的懒散心理,营造出积极的训练氛围
(二)利用游戏化的训练活动,激活学习兴趣
高中生课业繁重,心理压力很大,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释放方式。体育课堂上将训练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可以释放学生内心的压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如可以借助篮球场地,使男生和女生分开,各自组成小队,每个队内至少有 10 个人,站成纵队排列,前后两人的间隔为一个手臂的长度,两脚分开站立,排头的队员用滚的方式让篮球穿过每一位队员的胯下,排头的队员在放开篮球之后要迅速地跑到队尾去抓住篮球,并从头顶将球传回队首。这个过程中不能出现球跑出队伍之外的情况。若是出现,则从头再来,直到一次性通过为止。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的意识,使他们从游戏中体会体育的魅力,身心处于愉悦的状态。
(三)利用竞赛性的训练机制,提高学习意志
大多数高中生都有不服输的心理,内心渴望成功。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灵活地应用竞赛形式来开展模块化的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加强日常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坚持锻炼的习惯。在以羽毛球为主题的课堂上,当学生完成了热身训练活动之后,可以按照每组 8 人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内自定规则和裁判,比赛过程中巡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观察他们的发球、接球等情况,记录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作为比赛后总结中实施针对性指导的依据。之后,根据记录情况再分别开展单项技能的竞赛活动,挑选出每项技能中的拔尖人才,组成监督训练小组,帮助和指导其他的学生。这样的竞赛可以快速发现学生擅长的技能,指导学生取长补短地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运动训练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意愿,积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健康发展。只有牢牢把握训练原则,不断增强运动训练的有效性,才有利于发挥高中生主体的优势,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姚远洋.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2):166-168.
[2]李欣蓉.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郑红钢.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体质,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使他们在运动训练中释放压力,做好身心健康成长及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准备的重要活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相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不足
课前预习不足,是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告知学生未来的教学计划。因此,学生一般无预习目标。加之高中繁重课业的影响,学生缺乏预习体育知识的时间。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难度一般较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入性低,学习质量差,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同样显著存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口头讲授、PPT 演示以及自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上述教学方式,虽能够实现对知识的传达,使学生观察到不同体育动作的技巧,但却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三)课后缺乏训练
高中体育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目,单独讲解理论知识,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多数高中生均存在缺乏参与实践机会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对课后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可见,为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加强课后训练较为重要。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策略
(一)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强调,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这就需要利用分层教学的理念,凸显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运动的个性特色,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部分学生会无法达到训练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要降低标准,让他们在完成能力范圍内的训练任务这基础上,尝试进行拔高练习,鼓励他们冲破自身的训练极限。如在田径训练中,学生的体能有高有低,有些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 800 米的训练,有些学生跑完全程则会耗费所有的体力,部分学生跑到半程便已经坚持不下去。参考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专项的体能训练,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制定阶段性的训练目标,让他们逐层提高训练难度,从中了解自身的水平与不足,促使其不断地突破自己。
(二)利用项目式的训练方式,增强学习动力
项目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他们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应用项目式的活动方法,提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可以使他们快速、深入地掌握体育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他们的潜力开发非常有利。如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拍、传、运、投等基本的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对这些内容进行划分,明确单个项目的内容、目标、执行方式。在基本技能方面,可以先示范性讲解传球、运球和投球的动作姿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如何控制手腕、手指的力道等。然后,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讨论和训练,共同探讨技巧和需要规避的问题。最后,观察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运用情况,指导他们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这样,使学生带着目的去训练,能够提升他们训练的专注度,改变自由练习时的懒散心理,营造出积极的训练氛围
(二)利用游戏化的训练活动,激活学习兴趣
高中生课业繁重,心理压力很大,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释放方式。体育课堂上将训练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可以释放学生内心的压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如可以借助篮球场地,使男生和女生分开,各自组成小队,每个队内至少有 10 个人,站成纵队排列,前后两人的间隔为一个手臂的长度,两脚分开站立,排头的队员用滚的方式让篮球穿过每一位队员的胯下,排头的队员在放开篮球之后要迅速地跑到队尾去抓住篮球,并从头顶将球传回队首。这个过程中不能出现球跑出队伍之外的情况。若是出现,则从头再来,直到一次性通过为止。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的意识,使他们从游戏中体会体育的魅力,身心处于愉悦的状态。
(三)利用竞赛性的训练机制,提高学习意志
大多数高中生都有不服输的心理,内心渴望成功。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灵活地应用竞赛形式来开展模块化的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加强日常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坚持锻炼的习惯。在以羽毛球为主题的课堂上,当学生完成了热身训练活动之后,可以按照每组 8 人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内自定规则和裁判,比赛过程中巡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观察他们的发球、接球等情况,记录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作为比赛后总结中实施针对性指导的依据。之后,根据记录情况再分别开展单项技能的竞赛活动,挑选出每项技能中的拔尖人才,组成监督训练小组,帮助和指导其他的学生。这样的竞赛可以快速发现学生擅长的技能,指导学生取长补短地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运动训练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意愿,积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健康发展。只有牢牢把握训练原则,不断增强运动训练的有效性,才有利于发挥高中生主体的优势,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姚远洋.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2):166-168.
[2]李欣蓉.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郑红钢.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