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lmmtt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深入思考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追求基础上,阐述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转变:从内容导向设计向目标导向设计转变;从铸动作之型向育运动之魂转变;从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的学习指导转变;从脱离学生与运动实际向联系学生与运动实际转变。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08-04
  一、什么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1.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02年3月欧盟的研究小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指示、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
  经合组织(OECD)尝试从理想教育目的——成功的生活和完美的社会——出发,来回答“每个个体需要什么素养”。经过跨界团队的深入研究,2005年在《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中明确提出三大类核心素养: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同时承认,由于国家、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核心素养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3]
  根据国际最新发展和我国教育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以及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素质教育经验,在林崇德教授团队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质上是人们期望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课程教育后,学生形成的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素养是先天的素质与主要通过教育形成的教养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是强调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改变仅仅将教育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工具的观念,真正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平衡,并以此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实施教育。
  2.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通过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4]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每个学科都应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共同的、独特的贡献。
  3.什么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是学生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学科后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賽活动,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评价;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
  (3)体育品德。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表现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追求是对待体育与健康的积极态度;是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之中的能力;是在体育与健康实践过程中的良好体验、个性形成。
  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如果说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目标是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旅程指明了“目的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是为到达目的地绘制的旅行图的话,那么,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教学过程就是体育教师作为“向导”,根据旅行目的地与旅行图,率领一批学生“旅行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达到目的地的旅程。
  作为向导,首先,教师应当了解旅行者——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需求,学生特别希望到哪里去,即旅行者对旅途中特别感兴趣的“景点”。其次,应当明确本次旅行的目的地及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的路程;制定旅行路线图;旅行中经过的“景点”和旅途中会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克服旅途中的困难,到达旅途的目的地的行动与策略。
  1.从内容导向设计向目标导向设计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考虑的是教什么与如何教,即以外在于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结构等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学段-模块-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都应一以贯之地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的目标为引领和准则。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以及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的思想,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难度适宜、可操作性强,综合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并设计和选择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等,通过实现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以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总目标,以及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各个层次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
  “一开始就在头脑中想好结果和目标,这意味着你对自己的目的地有清晰的了解,你知道要去哪里,从而能够更好地知道你现在的位置以及如何走才能保证你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5]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追求的“人为”的过程。体育教师就像旅程中的向导一样,必须事先清晰地了解学生“旅行者”对体育与健康文化有什么样的了解与认知,才有可能对整个旅程做出正确的决定与向导。
  例如,篮球运动本身只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工具,它本身不是目的,而且学生本身并不了解篮球运动的意义,以及希望他们学习篮球运动完成的任务。如果在篮球运动教学之前,体育教师自己不能认识与理解篮球运动对于锻炼学生身体、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能力,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价值,不能强调某些内容与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不能有意识地教育与引导学生去实现这些目标,篮球教学就可能是没有目的地的“随缘性”活动。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如果目的地未定,那怎么走都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过程,绝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即应以旅行目的地这一终点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绘制旅行图。
  目标导向设计有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结果。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习、单元学习、课时学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做到什么,改变什么,获得什么?什么内容值得学习、理解、掌握与运用?什么是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设计的第一阶段,设计者应首先在理解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建构学习目标,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去设计第一阶段需要明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顺序。为此,本文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体能发展模块为例,阐述目标导向设计(表1)。
  第二阶段:找到可以证明学习目标有没有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证据,以便做出推论(表2)。
  第三阶段:在体能发展模块教学中,教与学的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情境与活动设计和安排应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理解与展示(表3)。
  2.从铸动作之型向育运动之魂转变
  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强调传授正规运动的标准动作,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正确完成体育教师所教授的标准动作,强调学习、模仿、练习、做出所教授的“标准动作”。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的运动教学,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还明确提出了达到目标最合适的体验、任务与评价。即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的运动教学不只是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而且,明确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而选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
  国际体育联合会主席安德鲁斯在《体育与运动》中明确指出:“既然体育是教育整体的一个部分,那么采取什么体育活动都必须根据教育的准则来选择,受教育目标的指导。体育在教育中既应显示其独特的作用,又应担负起完成其他教育目标的任务。”[6]重新认识身体运动与体育的本质,重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从运动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从过分强调运动技能与体能训练转向强调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改善学生体育健康行为。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改变在课堂上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知识点或单个技术教学的现状,每堂课都应该让学生进行多种技术的学练,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增强知识点之间或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问题导向,注重活动和比赛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面临真实的活动或比赛情境时能运用结构化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由每堂课单纯的知识点和技术学习向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转变。”
  《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改善学生体育健康行为,提升道德水平。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运用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磨炼、团队养成、品德陶冶有机融合,实现健身育人的目标。
  从仅仅教授旅行途中需要的单个的走路、跑步、攀登、骑自行车等动作转向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技能运用于旅程中,并且能够根据旅途中的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采取正确的行动,最终实现到达旅行目的地之目的。
  3.从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的学习指导转变
  以往的体育教学基于单向的认知传授理论,教师知而学生不知,教师懂而学生不懂,教师会而学生不会,所以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师单向传授。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从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指导,体育教师的指导表現为为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实践学习创设复杂的、变化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自觉自主的体验性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学会学习等。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如一个好的向导,不仅仅能把旅行者带到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引导旅行者掌握旅行的知识技能,并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等实际运用于旅行过程之中,从旅行者变为旅行家。
  4.从脱离学生与运动实际向联系学生与运动实际转变
  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往往是过多关注学习正规运动的标准动作,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运动经验与运动能力的实际,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学生当下的运动需求脱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课程,理应成为所有课程中最接近学生好动天性,并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活力、激情的青春生活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活动。体育教师应更多地创设贴近学生和运动实际的体育活动与健康生活的真实情境,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解决真实的生活中体育健康问题有机结合。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更多地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更多地关注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时代性。
  体育教师作为向导,在旅行途中应更多地关注与把握旅行者实际情况,引导旅行,将过程变成一次与每个人紧密相关的生活之旅、生命之旅。
  体育教师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创设体育教学活动与情境、设置学习评价标准与内容、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与调动包括体育弱势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在正确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是一定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褚宏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3]崔允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1.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8.
  [5]斯蒂芬·R·柯维.高性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98.
  [6]格兰特·维金斯,等,著.闫寒冰,等,译.追求理解的教學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运动能力作为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之一,内在地包含了体能、技战术能力及心理能力等重要构成要素。体能教学要与技能学练有机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培养。体能教学要严格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确定体能学习目标,合理选配体能教学内容,学会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体能学习进行全程评价,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
摘 要:健康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是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发展其他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应从激发兴趣、加深运动体验、提高认识、知识传授以及实践运用等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关键词:健康行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运动参与;健康教育;体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15-
摘 要:合理选择和应用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是提高青少年心肺耐力的重要保障。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有氧训练法、间歇训练方法、同期训练法等。青少年有氧耐力训练的方式有全身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往返间歇跑、中高强度持续往返跑。  关键词:青少年;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肺耐力;同期训练法;往返跑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3-0022-02  
镍铁渣粉是镍冶炼厂和不锈钢冶炼厂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渣,由冶金废渣镍铁渣粉磨而成的矿物掺和料。由于其具有活性,被活化后可以作为胶凝材料,因此其与矿粉、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摘 要:在厘清深度学习与体育健康行为素养关系下,重点进行学科教学知识的整合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辨力,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使得学习者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体育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深度学习;体育健康行为;整合联系;深度思辨;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17-03  一、深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