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到渣场,看到渣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综合利用之路越走越宽广,心里就充满了幸福感。这倒不是因为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而是因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在渣场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堆积了半个多世纪的渣山终于被搬走了,而且我们闯出了一条综合治理冶金渣的新路。回顾十年的治渣历程,深感幸福来之不易,如果没有艰苦创业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的思想,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
我治理渣山的想法,是在1981年开始萌发的。经过几十年的堆积,渣山已经长得很高了,而随着太钢生产的发展,排渣量也逐年增加,出现了排渣困难的局面。我在爆破工段担任工段长时,经常和渣山及倒渣的工人们打交道。那时候大概有十几个人整天就是铺铁道,但随着渣子的堆积,铁道越铺越高,最高的地段距地面有20多米。这种局面严重地阻碍了太钢的正常生产。如果不及时治理渣山,生产将无法进行。我心里特别着急,可又没有办法。
当时公司的总调度长李洪保常常到渣山来,也是急得团团转。他经常调用我们工段的推土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处理渣子,因此我和他非常熟悉。每次见面,他总要说:“李师傅,能不能想个办法呀?”
我也在想办法,可面对着那座庞大的渣山,老实说,当时我也没有个好办法。我只是觉得,作为太钢的一位老工人、老党员,我应该急生产之所急。而且我们全家人都在太钢,可以说是太钢养活着我们,我有什么理由不急呢?我常常这样想:在旧社会我年轻力壮,可26岁的小伙子还养活不了自己。解放以后,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了,老了,而日子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是为什么?是共产党给了我新的生命,是社会主义使我精神焕发。
从那时候起,我就琢磨上了治渣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的规划。当时想的仅仅是如何能把这座渣山搬走,好让高炉、平炉、转炉、电炉有个排渣的地方。
那年我59岁了,眼看就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以后做什么,就治理这座渣山不是很好吗?我在渣山边工作了几十年,那天我特地沿着整个渣山转了一天,越转觉得它越大。后来,我叫孩子们和我一起上渣山去丈量。孩子们说:“别人家是一起上公园哩,咱是去爬灰渣坡,有啥意思呢?”我说:“你们别小瞧爬灰渣坡,这可是作用大哩。”孩子们很听话,他们对太钢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就跟我一起在渣山上滚了六七个星期日。白天我们上“山”去丈量,晚上回来孩子们帮我计算。最后,我终于胸中有数了,算出铁渣大约有900多万吨,钢渣有700多万吨,还有200多万吨的垃圾,渣山总量是2000多万吨。
这么多渣子可该往哪儿倒呀?我们爆破工段在东山有一个爆破坑,离那儿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沟,叫大槐沟。我在一个公休日专门骑自行车去了一趟,将那条沟又丈量了一遍,计算出沟底面积是16亩,沟口面积是113亩。如果用渣子把沟填满,再垫上两米厚的黄土,就可以造出113亩地来,而且,太钢的废渣也有了去处,是件大好事。经过与东涧河的村干部们协商,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我们租用大槐沟10年,每年出占地费、补偿费及管理费3.6万元。
那么,从渣山到大槐沟又是多远呢?也就是说运送2000多万吨废渣,得花多少运费呢?原先我计划用皮尺丈量,可有的同志提醒我,汽车上有计程器,开上汽车跑一趟不就行了?看来人多就是智慧广,所以在后来治理渣山、闯综合利用的路子时,我就特别注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
渣子有了去处,运费也算出来了,可这笔钱从哪儿来呢?我还是想着渣山,我知道那里面埋着些什么货色。于是,我用一辆大卡车装了10吨渣子,从渣子里拣出500公斤废钢。也就是说,平均每吨渣子中有50公斤废钢,整座渣山能挖出36万吨废钢来。如果每吨按200元计算,收益就达7000多万元。用这笔钱治理渣山不是绰绰有余吗?
这样,“以渣养渣”思路就基本形成了,于是我开始着手草拟治渣方案。
1981年,公司号召太钢人出主意、想办法,解决排渣难的问题。当时,听说有人要搞,而且公司已经给省里打了报告,申请排渣场地,但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决了。我经常去公司悄悄打听,看有没有人出面干。可是等了一段时间,看到没有一个方案切实可行,我这才打定主意要彻底治理渣山。
1982年过春节,我到李洪保家拜年。一进门,李洪保就问:“你想出法子了没有?”我说我就是为这个来的。于是,就把我草拟的治渣方案递给了他。李洪保当时就高兴地说:“好!我把这交给公司领导。”
正月初五,当时的商钧经理、孟立正副经理和韩桂五副经理把我叫去,让我汇报了治理渣山的想法。正月初九,全公司的厂、处级干部召开会议,把我也叫去了。在这个会上,就提到了我要治理渣山的问题。商经理问我:“你要多少投资?”我说:“一分钱也不要。”商经理又说:“不要投资你能搬走渣山?”我就谈了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的想法。我说:“渣子里埋着那么多东西,都是钱,以渣养渣这条路行得通。”在场的干部们就鼓起掌来了。我知道大家是在鼓励我,也是对“以渣养渣”这条路的肯定,我心里踏实了。这时候商经理又问我:“你要什么待遇?”他说的待遇,无非就是指承包提成、工资奖金这类东西。当时兴这个。可我能要吗?搬走整座渣山,创效益将近亿元,按1%提成,是100万元;按10%提成,就是1000万元。共产党把我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解救出来,把我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我的子女们都在太钢工作,生活过得很好,我要那钱干啥呢?于是我说:“我一不要投资,二不要待遇,就要个权——治渣自主权。在治渣过程中,属于渣山上的事,我一不请示,二不汇报,赚了钱也不上交。有了钱就买设备,买设备我也不请示,目的是由人海战术,逐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在场的人们又鼓起掌来。从这掌声中,我又汲取了新的力量。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到了1982年的四五月份了。这时候我又有了些新的想法:第一步,先搬走渣子,给生产排渣腾出块儿地方来,为生产发展创造条件;第二步,我想彻底根治污染问题,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可咱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所以我请求公司给我派几个管理人员,特别是派几个懂科学技术的人。可是人家不想来。谁愿意来和灰渣坡怄气呢?这时候,我想起了过去的那帮老伙计们。他们大都离休或者退休了,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去找了他们,通知4月22号开个会,商量治渣的事。
当时,我还担心没人来呢,结果那天来了80多个人,其中有工人,有技术员,有处长,有科长,啥样的人才都有。这些老同志思想红、作风硬、有技术,起了参谋和骨干作用。我在会上说:“就是这座渣山,就是咱们这一帮老汉,要把它从太钢搬走。从今天起咱不分谁是官谁是兵,都一样,反正都是搬山的老汉。大家提提要求吧,要什么待遇我可以请领导解决。”想不到大家都说:“你不要待遇我们还要什么待遇呢?反正干就是了。”听了这话我非常感动。急太钢所急,一心为公的不是我李双良一个人,我的背后站着那么多人哩。他们支持我、帮助我,才使我敢于向渣山宣战。
经过充分的准备,1983年5月1日,民工们已经陆续来了,太原市运输四公司的车队,也排在了渣山脚下。激战开始了,那场面真是壮观。
那么多的汽车、拖拉机和小平车运送渣子,如何计量呢?有的老伙計就提出“发牌”的办法。我采纳了这个建议。当时,每月六七十万元的运费支出,就是靠这些“牌牌”来结算的。现在想起来才晓得后怕,“牌牌”就是钱,万一多发了呢?万一有人伪造“牌牌”呢?那可就损失大了。
可是在当时,就是靠着那些老同志对党的忠诚,不谋私利,一心想着尽早搬走渣山,没出一点儿问题。例如,我的一个老伙计叫张连登,后来人送了一个外号“顶门棍”。为啥呢?因为他公正廉洁,铁面无私,别人想在他面前捣鬼,根本办不到。张连登数次拒贿4000余元,在渣场是出了名的。我的周围有这样一批好伙伴,在工作上当然就不会出问题了。
治渣开始时,100多辆车往东山大槐沟倒渣。路窄车多,上去的车下不来,下来的车又上不去,一时间造成了严重堵车。这可是我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号召大家出去寻找排渣点,以缓解眼前的矛盾。第二天,我骑着自行车在外面转悠,突然看到了环卫局的垃圾车,我就紧紧跟定了它,一直跟到汾河坝堰。当时汾河坝堰正组织施工,我就找到工程指挥部,说明了来意,他们一听就同意了。用垃圾充填坝堰,当然没有我们的钢渣好。对我们来说,往东山倒渣需按9公里路程付运费,往坝堰倒却是4公里。省下钱,又缓解了车辆拥挤的矛盾,真是好事情。
这一回,在汾河坝堰就倒了40多万吨渣子。
在汾河坝堰排渣期间,我又发现了河西区的楼房建筑工地。盖楼房不也需要回填料吗?我就又找了人家。经过建材研究所化验,表明我们的钢渣用来回填基础是上等的好材料。既然是好材料,那么可不可以讨个价钱呢?也就是说,我们的渣子不再是废物,而是商品了。河西建筑工地用了我们500多万吨渣子,该付100多万元钱。我用这笔钱又买了他们的两栋楼房,解决了18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这是1985年的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开始重视废渣的综合利用问题了。废渣不废,变废为宝,关键是靠我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制钢渣水泥砖、钢渣免烧砖等综合利用钢渣的项目相继投产,综合利用路子越走越宽广。
1987年5月,整座渣山已基本搬走,钢铁生产排渣出现了良性循环,再不为排渣难而发愁了。同时,在治理污染、综合利用方面也闯出了一条新路,现代化的渣场已经初具规模。
十年来,渣场共回收废钢铁83.76万吨,外运废渣1949万吨,创经济效益14154.48万元,盈利66066.10万元,购置大中小型设备112台,而且,建成了年产1000万块砖的免烧砖厂,东山水泥厂第一期改建工程也竣工投产。一座污染严重的废渣山,就这样变成了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新渣场。
所有这些成绩,都是上级领导正确指导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渣场领导班子团结奋斗,带领广大职工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结果,凭我李双良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呢?
还是那句老话,我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带了个头,使了个大胆。(编辑 黄艳)
李双良(1923—2018),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北赵村人。1947年到太钢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是太钢、省市劳动模范和闻名全国冶金系统的“爆破能手”,曾担任过班组长、车间党支部书记、工段长、加工厂副厂长等职。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李双良主动请战,带领渣场职工把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渣山搬掉,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钢的倒渣难题,更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整理者:陈连喜,原太钢报社总编;银晓俊,原太钢报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以渣养渣的思想来自调查研究
我治理渣山的想法,是在1981年开始萌发的。经过几十年的堆积,渣山已经长得很高了,而随着太钢生产的发展,排渣量也逐年增加,出现了排渣困难的局面。我在爆破工段担任工段长时,经常和渣山及倒渣的工人们打交道。那时候大概有十几个人整天就是铺铁道,但随着渣子的堆积,铁道越铺越高,最高的地段距地面有20多米。这种局面严重地阻碍了太钢的正常生产。如果不及时治理渣山,生产将无法进行。我心里特别着急,可又没有办法。
当时公司的总调度长李洪保常常到渣山来,也是急得团团转。他经常调用我们工段的推土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处理渣子,因此我和他非常熟悉。每次见面,他总要说:“李师傅,能不能想个办法呀?”
我也在想办法,可面对着那座庞大的渣山,老实说,当时我也没有个好办法。我只是觉得,作为太钢的一位老工人、老党员,我应该急生产之所急。而且我们全家人都在太钢,可以说是太钢养活着我们,我有什么理由不急呢?我常常这样想:在旧社会我年轻力壮,可26岁的小伙子还养活不了自己。解放以后,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了,老了,而日子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是为什么?是共产党给了我新的生命,是社会主义使我精神焕发。
从那时候起,我就琢磨上了治渣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的规划。当时想的仅仅是如何能把这座渣山搬走,好让高炉、平炉、转炉、电炉有个排渣的地方。
那年我59岁了,眼看就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以后做什么,就治理这座渣山不是很好吗?我在渣山边工作了几十年,那天我特地沿着整个渣山转了一天,越转觉得它越大。后来,我叫孩子们和我一起上渣山去丈量。孩子们说:“别人家是一起上公园哩,咱是去爬灰渣坡,有啥意思呢?”我说:“你们别小瞧爬灰渣坡,这可是作用大哩。”孩子们很听话,他们对太钢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就跟我一起在渣山上滚了六七个星期日。白天我们上“山”去丈量,晚上回来孩子们帮我计算。最后,我终于胸中有数了,算出铁渣大约有900多万吨,钢渣有700多万吨,还有200多万吨的垃圾,渣山总量是2000多万吨。
这么多渣子可该往哪儿倒呀?我们爆破工段在东山有一个爆破坑,离那儿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沟,叫大槐沟。我在一个公休日专门骑自行车去了一趟,将那条沟又丈量了一遍,计算出沟底面积是16亩,沟口面积是113亩。如果用渣子把沟填满,再垫上两米厚的黄土,就可以造出113亩地来,而且,太钢的废渣也有了去处,是件大好事。经过与东涧河的村干部们协商,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我们租用大槐沟10年,每年出占地费、补偿费及管理费3.6万元。
那么,从渣山到大槐沟又是多远呢?也就是说运送2000多万吨废渣,得花多少运费呢?原先我计划用皮尺丈量,可有的同志提醒我,汽车上有计程器,开上汽车跑一趟不就行了?看来人多就是智慧广,所以在后来治理渣山、闯综合利用的路子时,我就特别注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
渣子有了去处,运费也算出来了,可这笔钱从哪儿来呢?我还是想着渣山,我知道那里面埋着些什么货色。于是,我用一辆大卡车装了10吨渣子,从渣子里拣出500公斤废钢。也就是说,平均每吨渣子中有50公斤废钢,整座渣山能挖出36万吨废钢来。如果每吨按200元计算,收益就达7000多万元。用这笔钱治理渣山不是绰绰有余吗?
这样,“以渣养渣”思路就基本形成了,于是我开始着手草拟治渣方案。
一不要投资,二不要待遇,只要一个自主权
1981年,公司号召太钢人出主意、想办法,解决排渣难的问题。当时,听说有人要搞,而且公司已经给省里打了报告,申请排渣场地,但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决了。我经常去公司悄悄打听,看有没有人出面干。可是等了一段时间,看到没有一个方案切实可行,我这才打定主意要彻底治理渣山。
1982年过春节,我到李洪保家拜年。一进门,李洪保就问:“你想出法子了没有?”我说我就是为这个来的。于是,就把我草拟的治渣方案递给了他。李洪保当时就高兴地说:“好!我把这交给公司领导。”
正月初五,当时的商钧经理、孟立正副经理和韩桂五副经理把我叫去,让我汇报了治理渣山的想法。正月初九,全公司的厂、处级干部召开会议,把我也叫去了。在这个会上,就提到了我要治理渣山的问题。商经理问我:“你要多少投资?”我说:“一分钱也不要。”商经理又说:“不要投资你能搬走渣山?”我就谈了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的想法。我说:“渣子里埋着那么多东西,都是钱,以渣养渣这条路行得通。”在场的干部们就鼓起掌来了。我知道大家是在鼓励我,也是对“以渣养渣”这条路的肯定,我心里踏实了。这时候商经理又问我:“你要什么待遇?”他说的待遇,无非就是指承包提成、工资奖金这类东西。当时兴这个。可我能要吗?搬走整座渣山,创效益将近亿元,按1%提成,是100万元;按10%提成,就是1000万元。共产党把我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解救出来,把我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我的子女们都在太钢工作,生活过得很好,我要那钱干啥呢?于是我说:“我一不要投资,二不要待遇,就要个权——治渣自主权。在治渣过程中,属于渣山上的事,我一不请示,二不汇报,赚了钱也不上交。有了钱就买设备,买设备我也不请示,目的是由人海战术,逐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在场的人们又鼓起掌来。从这掌声中,我又汲取了新的力量。
依靠一帮老汉,治理一座渣山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到了1982年的四五月份了。这时候我又有了些新的想法:第一步,先搬走渣子,给生产排渣腾出块儿地方来,为生产发展创造条件;第二步,我想彻底根治污染问题,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可咱是个大老粗,没有文化,所以我请求公司给我派几个管理人员,特别是派几个懂科学技术的人。可是人家不想来。谁愿意来和灰渣坡怄气呢?这时候,我想起了过去的那帮老伙计们。他们大都离休或者退休了,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去找了他们,通知4月22号开个会,商量治渣的事。
当时,我还担心没人来呢,结果那天来了80多个人,其中有工人,有技术员,有处长,有科长,啥样的人才都有。这些老同志思想红、作风硬、有技术,起了参谋和骨干作用。我在会上说:“就是这座渣山,就是咱们这一帮老汉,要把它从太钢搬走。从今天起咱不分谁是官谁是兵,都一样,反正都是搬山的老汉。大家提提要求吧,要什么待遇我可以请领导解决。”想不到大家都说:“你不要待遇我们还要什么待遇呢?反正干就是了。”听了这话我非常感动。急太钢所急,一心为公的不是我李双良一个人,我的背后站着那么多人哩。他们支持我、帮助我,才使我敢于向渣山宣战。
经过充分的准备,1983年5月1日,民工们已经陆续来了,太原市运输四公司的车队,也排在了渣山脚下。激战开始了,那场面真是壮观。
那么多的汽车、拖拉机和小平车运送渣子,如何计量呢?有的老伙計就提出“发牌”的办法。我采纳了这个建议。当时,每月六七十万元的运费支出,就是靠这些“牌牌”来结算的。现在想起来才晓得后怕,“牌牌”就是钱,万一多发了呢?万一有人伪造“牌牌”呢?那可就损失大了。
可是在当时,就是靠着那些老同志对党的忠诚,不谋私利,一心想着尽早搬走渣山,没出一点儿问题。例如,我的一个老伙计叫张连登,后来人送了一个外号“顶门棍”。为啥呢?因为他公正廉洁,铁面无私,别人想在他面前捣鬼,根本办不到。张连登数次拒贿4000余元,在渣场是出了名的。我的周围有这样一批好伙伴,在工作上当然就不会出问题了。
治渣开始时,100多辆车往东山大槐沟倒渣。路窄车多,上去的车下不来,下来的车又上不去,一时间造成了严重堵车。这可是我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号召大家出去寻找排渣点,以缓解眼前的矛盾。第二天,我骑着自行车在外面转悠,突然看到了环卫局的垃圾车,我就紧紧跟定了它,一直跟到汾河坝堰。当时汾河坝堰正组织施工,我就找到工程指挥部,说明了来意,他们一听就同意了。用垃圾充填坝堰,当然没有我们的钢渣好。对我们来说,往东山倒渣需按9公里路程付运费,往坝堰倒却是4公里。省下钱,又缓解了车辆拥挤的矛盾,真是好事情。
这一回,在汾河坝堰就倒了40多万吨渣子。
在汾河坝堰排渣期间,我又发现了河西区的楼房建筑工地。盖楼房不也需要回填料吗?我就又找了人家。经过建材研究所化验,表明我们的钢渣用来回填基础是上等的好材料。既然是好材料,那么可不可以讨个价钱呢?也就是说,我们的渣子不再是废物,而是商品了。河西建筑工地用了我们500多万吨渣子,该付100多万元钱。我用这笔钱又买了他们的两栋楼房,解决了18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这是1985年的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开始重视废渣的综合利用问题了。废渣不废,变废为宝,关键是靠我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制钢渣水泥砖、钢渣免烧砖等综合利用钢渣的项目相继投产,综合利用路子越走越宽广。
我只是带了个头,使了个大胆
1987年5月,整座渣山已基本搬走,钢铁生产排渣出现了良性循环,再不为排渣难而发愁了。同时,在治理污染、综合利用方面也闯出了一条新路,现代化的渣场已经初具规模。
十年来,渣场共回收废钢铁83.76万吨,外运废渣1949万吨,创经济效益14154.48万元,盈利66066.10万元,购置大中小型设备112台,而且,建成了年产1000万块砖的免烧砖厂,东山水泥厂第一期改建工程也竣工投产。一座污染严重的废渣山,就这样变成了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新渣场。
所有这些成绩,都是上级领导正确指导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渣场领导班子团结奋斗,带领广大职工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结果,凭我李双良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呢?
还是那句老话,我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带了个头,使了个大胆。(编辑 黄艳)
李双良(1923—2018),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北赵村人。1947年到太钢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是太钢、省市劳动模范和闻名全国冶金系统的“爆破能手”,曾担任过班组长、车间党支部书记、工段长、加工厂副厂长等职。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李双良主动请战,带领渣场职工把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渣山搬掉,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钢的倒渣难题,更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整理者:陈连喜,原太钢报社总编;银晓俊,原太钢报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