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和意识流小说家代表的伍尔芙和福克纳,在创作中体现出许多相似性,而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又令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各有千秋。在死亡主题的探讨上,伍尔芙与福克纳都能达到相当的深度,但福克纳较伍尔芙而言,要显得丰富、广博。伍尔芙多倾向于个人思想层面展开,而福克纳则常从宗教、社会文化方面展开。
关键词:伍尔芙 福克纳 死亡主题 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切有个性的作品总会渗透作家的人格和情感,尽管伍尔芙与福克纳在创作道路、文艺思想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性,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精神气质、关注焦点等等的不同,在创作中即使在探讨同样的主题,塑造同类人物时也表现各异。在死亡主题的探讨上,伍尔芙与福克纳都能达到相当的深度。
“死亡”是世间万物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也是极其深刻的人生问题,更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伍尔芙与福克纳都曾经历过世界大战造成的身心创伤,也都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情感经验,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反复再现了死亡主题,但由于作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个性气质,他们对死亡的理解不同,死亡主题在各自作品中的体现也不相同。在死亡主题的探寻上,伍尔芙更多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而福克纳更强调死亡的社会意义。
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自溺于英国罗德梅尔附近的乌斯河,作家用她生命最后的光辉对死亡主题进行了最彻底的探寻,事实上,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伍尔芙的全部创作。走向死亡对于伍尔芙自己以及她的主人公来说,没有恐怖的色彩,也没有悲哀的情绪,似乎是一次新航程,象凤凰涅,是走向永生的自然回归。
在《达罗威夫人》中,饱受战争创伤的塞普蒂默斯觉得这个世界“在动摇,在颤抖”,他最终以跳楼来奔向那个“没有罪恶”、“没有死亡”的世界。在《海浪》中,伍尔芙对于死亡的探寻达到了高峰,内心孤独的罗达摆脱不了死的诱惑,她任由生命被大海的波涛吞没,她期望自己“骑在狂暴的海浪上,然后沉没而没有任何人来救我”;而伯纳德也向死亡发出了挑战的宣言:“……这敌人就是死亡。我向着死亡冲去,平端着我的长矛,头发迎风向后飘拂……我用马刺猛踢着马。我要纵身扑向你,我不曾失败,也永不屈服,啊,死亡!”
伍尔芙的死亡主题揭示的是20世纪西方人在异化境遇下的痛苦不堪的精神世界。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通过死亡主题对人生意义和自我本质进行了探讨。拉姆齐夫人死了,海滨别墅一片荒凉,她努力营造的融洽关系以及她的一切付出似乎都化为浪花上的飞沫,但是最终她的人格光芒像灯塔在大家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它使莉丽终于完成了她的画,而拉姆齐先生领着孩子们驶向了灯塔。要指出的是,伍尔芙对死亡主题的青睐是与作家的家庭遗传以及她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导致的悲剧意识紧密联系的。心灵的创伤,痛失亲人以及病魔的纠缠都给她的作品打上了烙印。伍尔芙侧重对死亡的思考,将死亡写得亦真亦幻,抒情含蓄,充满意象。
相比之下,福克纳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主动寻求死亡以获得解脱的。在《沙多里斯》中,白亚德·沙多里斯觉得自己害死了亲人而被愧疚感纠缠,精神上饱受压抑,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当危险性相当高的新飞机试飞员,结果飞机失事,他如愿以偿地死去了。而这死亡正是他心中的向往的,他终于摆脱了心灵的痛苦。
在《我弥留之际》中,当艾迪·本德仑发现丈夫并不爱她,而且与她私通的牧师也不是真心对她,想摆脱乏味的生活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困境中煎熬时,趁生病之际,任由病情发展,最终放弃生命。在海托华的妻子无法面对丈夫的冷漠,又不能忍受婚外偷情所带来的罪恶感,在与情人的最后一次幽会后跳楼自杀了;永远也无法得知自己到底是谁,是黑人还是白人的绝望的克利斯玛斯手里握着枪,在有人袭击他时却不反抗,从而弃绝了生命。昆丁则是更加典型的例子,战后南方社会的分崩离析,价值沦丧,家庭没落和亲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妹妹凯蒂的失贞,使他觉得再活着只是经受时间的更多嘲弄,从而毅然地选择了死亡。福克纳通过死亡主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抨击了清教对人身心的毒害。
除了自杀之外,在伍尔芙和福克纳的作品中也涉及了其他各种类型死亡的描写。《远航》中,雷切尔患病身亡;《雅各的房间》中,雅各的阵亡;《到灯塔去》里,拉姆齐夫人逝世,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在战争中牺牲;《圣殿》中汤米和雷德被杀;《八月之光》里,克利斯玛斯残酷地杀死伯顿小姐后他自己也被残害;以及《押沙龙,押沙龙!》的斯特潘被砍死等等。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探讨死亡时,伍尔芙似乎只强调引起死亡内在的原因,比如: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而福克纳更强调造成人物死亡的外部因素,即人为的,社会的因素。可以这样说,福克纳笔下的死亡是实实在在的,有时甚至是暴力血腥的;而伍尔芙则表现得含蓄、悲美。所以福克纳笔下的死亡更具理性色彩,而伍尔芙的死亡主题则颇具抒情成分。总之,尽管他们风格不同,但在探讨死亡主题时,两位现代主义大家都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艺术造诣。
注:本文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重点课题(xj0803)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 威廉·福克纳:《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 弗吉尼亚·伍尔芙:《达罗威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 瞿世镜:《伍尔芙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5]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 朱宾忠:《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黄艳红,女,1974—,江西新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伍尔芙 福克纳 死亡主题 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切有个性的作品总会渗透作家的人格和情感,尽管伍尔芙与福克纳在创作道路、文艺思想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性,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精神气质、关注焦点等等的不同,在创作中即使在探讨同样的主题,塑造同类人物时也表现各异。在死亡主题的探讨上,伍尔芙与福克纳都能达到相当的深度。
“死亡”是世间万物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也是极其深刻的人生问题,更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伍尔芙与福克纳都曾经历过世界大战造成的身心创伤,也都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情感经验,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反复再现了死亡主题,但由于作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个性气质,他们对死亡的理解不同,死亡主题在各自作品中的体现也不相同。在死亡主题的探寻上,伍尔芙更多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而福克纳更强调死亡的社会意义。
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自溺于英国罗德梅尔附近的乌斯河,作家用她生命最后的光辉对死亡主题进行了最彻底的探寻,事实上,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伍尔芙的全部创作。走向死亡对于伍尔芙自己以及她的主人公来说,没有恐怖的色彩,也没有悲哀的情绪,似乎是一次新航程,象凤凰涅,是走向永生的自然回归。
在《达罗威夫人》中,饱受战争创伤的塞普蒂默斯觉得这个世界“在动摇,在颤抖”,他最终以跳楼来奔向那个“没有罪恶”、“没有死亡”的世界。在《海浪》中,伍尔芙对于死亡的探寻达到了高峰,内心孤独的罗达摆脱不了死的诱惑,她任由生命被大海的波涛吞没,她期望自己“骑在狂暴的海浪上,然后沉没而没有任何人来救我”;而伯纳德也向死亡发出了挑战的宣言:“……这敌人就是死亡。我向着死亡冲去,平端着我的长矛,头发迎风向后飘拂……我用马刺猛踢着马。我要纵身扑向你,我不曾失败,也永不屈服,啊,死亡!”
伍尔芙的死亡主题揭示的是20世纪西方人在异化境遇下的痛苦不堪的精神世界。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通过死亡主题对人生意义和自我本质进行了探讨。拉姆齐夫人死了,海滨别墅一片荒凉,她努力营造的融洽关系以及她的一切付出似乎都化为浪花上的飞沫,但是最终她的人格光芒像灯塔在大家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它使莉丽终于完成了她的画,而拉姆齐先生领着孩子们驶向了灯塔。要指出的是,伍尔芙对死亡主题的青睐是与作家的家庭遗传以及她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导致的悲剧意识紧密联系的。心灵的创伤,痛失亲人以及病魔的纠缠都给她的作品打上了烙印。伍尔芙侧重对死亡的思考,将死亡写得亦真亦幻,抒情含蓄,充满意象。
相比之下,福克纳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主动寻求死亡以获得解脱的。在《沙多里斯》中,白亚德·沙多里斯觉得自己害死了亲人而被愧疚感纠缠,精神上饱受压抑,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当危险性相当高的新飞机试飞员,结果飞机失事,他如愿以偿地死去了。而这死亡正是他心中的向往的,他终于摆脱了心灵的痛苦。
在《我弥留之际》中,当艾迪·本德仑发现丈夫并不爱她,而且与她私通的牧师也不是真心对她,想摆脱乏味的生活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困境中煎熬时,趁生病之际,任由病情发展,最终放弃生命。在海托华的妻子无法面对丈夫的冷漠,又不能忍受婚外偷情所带来的罪恶感,在与情人的最后一次幽会后跳楼自杀了;永远也无法得知自己到底是谁,是黑人还是白人的绝望的克利斯玛斯手里握着枪,在有人袭击他时却不反抗,从而弃绝了生命。昆丁则是更加典型的例子,战后南方社会的分崩离析,价值沦丧,家庭没落和亲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妹妹凯蒂的失贞,使他觉得再活着只是经受时间的更多嘲弄,从而毅然地选择了死亡。福克纳通过死亡主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抨击了清教对人身心的毒害。
除了自杀之外,在伍尔芙和福克纳的作品中也涉及了其他各种类型死亡的描写。《远航》中,雷切尔患病身亡;《雅各的房间》中,雅各的阵亡;《到灯塔去》里,拉姆齐夫人逝世,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在战争中牺牲;《圣殿》中汤米和雷德被杀;《八月之光》里,克利斯玛斯残酷地杀死伯顿小姐后他自己也被残害;以及《押沙龙,押沙龙!》的斯特潘被砍死等等。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探讨死亡时,伍尔芙似乎只强调引起死亡内在的原因,比如: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而福克纳更强调造成人物死亡的外部因素,即人为的,社会的因素。可以这样说,福克纳笔下的死亡是实实在在的,有时甚至是暴力血腥的;而伍尔芙则表现得含蓄、悲美。所以福克纳笔下的死亡更具理性色彩,而伍尔芙的死亡主题则颇具抒情成分。总之,尽管他们风格不同,但在探讨死亡主题时,两位现代主义大家都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艺术造诣。
注:本文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重点课题(xj0803)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 威廉·福克纳:《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 弗吉尼亚·伍尔芙:《达罗威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 瞿世镜:《伍尔芙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5]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 朱宾忠:《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黄艳红,女,1974—,江西新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新余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