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之路有坎坷报国之心无动摇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庾廷瑞祖籍广东东莞,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当地出国赴东南亚谋生的人很多。庾廷瑞的祖父、父亲都是定居在柬埔寨经商的华侨,庾廷瑞1936年出生于柬埔寨首都金边,是庾家的第三代华侨。
  柬埔寨在1863年就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40年9月又被日军占领。父兄在金边的商店被迫停业,全家老少到处逃难流浪。在艰难的环境中,庾廷瑞在大人的支持下,自学了小学三、四年级的课程。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使庾廷瑞知道自己的祖国是中国。她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但因国力衰颓,常受列强欺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萌发了为祖国富强出力的念头。


       庾廷瑞在晋粤侨界座谈会上发言

从柬埔寨回归祖国


  日本投降后,庾廷瑞全家欣喜若狂。父兄们决定留在金边继续经商,让包括庾廷瑞在内的4个兄妹回祖国读书,将来用知识振兴中华,致富祖国。
  庾廷瑞于1946年回到家乡东莞县城,在比较安稳的环境下读完小学五、六年级。他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深知“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因此学习非常刻苦。开始时,因为学习环境比较陌生,学习成绩排在后三名,到毕业时已经名列前三名了。参加升中学的考试时,他成了“小状元”:全县只有他一人考上全省最好的中学——广东省一中(广雅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免试升入本校高中。在校期间,他一直担任班长。这6年的知识积累和磨炼,对他日后能够经受较大的坎坷风雨,起了夯实基础的作用。

从南方扎根到北方


  1954年,庾廷瑞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太原工学院(今太原理工大学前身)任教,从此他在山西扎根落户。
  当时,山西比较缺乏知识分子,官方通过各种渠道吸纳外省优秀人才。一批批怀着“四海为家”理念的南方知识分子,不在乎山西环境艰苦、薪酬偏低、习俗迥异的现实,依然愿意亲近山西,拥抱山西,把自己变成三晋儿女中的一员。人们称他们是“南鸟北巢”。庾廷瑞就是在北方“筑巢”的一只“南鸟”。
  从1958年至1966年,庾廷瑞在太原工学院化工系担任助教,从事画法几何、制图、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兼任石膏分解研究组组长,带领4位助教做研究工作。
  庾廷瑞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领导的有力支持。学校对他的工作很重视,专门腾出4个房间给他做研究。副校长严开元(留美归来的知名化学家,曾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和凌大琦(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山西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山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先后担任他的导师。他深受鼓舞,发奋工作。在校内完成了立窑石膏分解的试验,接着完成了“石膏在氮气气氛中分解的研究”。之后,同太原水泥厂合作,主持了在生产用的42米长转炉中,生产500号水泥和硫酸气的生产试验,生产出数十吨500号合格水泥,同时生产出数十吨硫酸气。这是我国首次用石膏联合生产水泥和硫酸的生产规模试验,引起了轰动。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了3篇有关论文,当时的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知道这一信息后,于1963年召见凌大琦副校长和庾廷瑞,了解相关情况,答应每年拨给10万元研究经费,这是当时全校最高的研究经费。庾廷瑞内心充满了喜悦,感觉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振兴祖国的有用之才。

从逆境走向光明


  在“文革”期间,庾廷瑞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接班人”“敌特嫌疑”,关入“牛棚”,隔离审查,被迫签字承认自己是“特务”。
  后来,庾廷瑞被监督劳动,发落到学校锅炉房烧了一段时间锅炉。再后来,因为他懂得技术,所以讓他管理分析室并进行技术指导。他因而有机会参加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制氧机技改,将烧碱净化空气改为分子筛净化空气。工作了两个月,除完成设计、安装本校生产的分子筛以外,还亲自带重机厂的工人,完成了多种气体的连续微量分析。经分析检测证明:产品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寿命比其他厂产品长得多。事后,他在《太重技讯》上发表了《5A分子筛在制氧中低温再生》的论文。由于本校分子筛厂生产的分子筛强度高,寿命长,到每年年底都将产品销售一空。本校分子筛厂是当时全校多个校办企业中盈利最多的工厂,年年纯利达数十万元,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和国家实现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国家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1979年底,庾廷瑞冤案得到平反。平反以后,他回到教学岗位,讲授无机化学课程。他深切体会到,报国之路难免有坎坷挫折,但只要报国之心不动摇,身处逆境也并非无所作为,而且终将迎来光明。


吕梁地委和行署的感谢信

  1980年2月16日,农历庚申年正月初一清晨7时正,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五喜临门》的报道,播放了庾廷瑞平反后备受党和政府关怀的消息。当天《山西日报》也在头版刊登了《五喜临门》的文章。庾廷瑞“五喜临门”的内容都是真实的:第一,校领导亲自到太谷精神病院将他的夫人调到工学院工作,并安排好3个孩子上学;第二,将他家属4人户口都办成太原市户口;第三,为他提升了一级工资;第四,给他分了一套新平房;第五,创造条件,让他从此后可以放手做教学、科研工作。
  媒体的报道,不仅引起了庾廷瑞海内外亲属的一片欢呼,也在整个侨界引起了轰动。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激动地说:“党和政府如此善待侨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报效祖国!”

从缩手缩脚到甩开膀子大干


  党和国家以切实有效的步骤和措施,纠正了“左”倾错误,促进了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真正调动了亿万人民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庾廷瑞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在教学、科研以及引进外资人才等方面,再不用提心吊胆,缩手缩脚,而是甩开膀子大干。在承担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他还办了几件对祖国建设有利、让人们刮目相看的事情:
  1986至1989年,庾廷瑞引进了香港星图集团公司,在深圳、东莞和南宁,兴办了3家合资企业,由他担任开发企业的经理。
  在研究运城盐湖综合利用硫酸镁的项目中,庾廷瑞作为项目的首席发明人,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发明(发明号第84107743号)。
  1995年,庾廷瑞曾到五台山豆村中学考察,看到该校设施落后,教室破损严重,于是决定引资建楼。他和在日本的女儿庾海媛共同努力,引进日本佛教“水月会”捐资,在豆村中学建成3层教学楼,能容全校700多名师生上课。
  1996年,在全省扶贫动员会上,庾廷瑞得知吕梁山区因缺水致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刘笑已经发明了“旱地种菜”,只缺一种特种地膜,到处买不到,也找不到能生产的单位,因而旱地种菜未能普遍推广。在没有研制资金和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庾廷瑞凭着一顆赤子之心,请缨上阵,从校园奔赴扶贫第一线。他独自上吕梁山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经过几个月辛劳付出,收集了原料,改造了旧设备,没有花费一分钱,就使急需的特种地膜投入工厂大规模生产。吕梁山区人民推广了“旱地种菜”技术,在脱贫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吕梁地区党委、行署给太原理工大学和省政协写信,表扬了庾廷瑞的工作。
  在1999年至2002年,庾廷瑞担任阳泉市政府顾问,把阳泉经济发展建设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引进广东佛山技术,在阳泉建立了全省唯一的一家洁具厂,把用水量大的壁挂式水箱抽水马桶,改造为节水型的连体型抽水马桶。改造后只用3升水就能冲净,售价由过去的 50元/件上升至250元/件。洁具厂开始盈利,一直经营至今。
  关于建设有山西特色的陶瓷基地,庾廷瑞提出了明确的思路、规划和建议。终于选定太原市清徐县五星焦化厂,用放空的免费焦炉煤气为燃料,烧制各种墙地砖。他还带领厂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广东佛山参观,终于促成项目落地。共投资1.5亿元,于1999年建厂,至2003年建成了八条现代化大型生产线。由于成本和售价全国最低,销售情况良好,该厂已经成为中国华北地区第一大墙地砖生产基地,并且成为山西省唯一能够生产所有瓷砖品种的基地。

从校园讲台走上参政议政舞台


  太原理工大学是归侨侨眷较多的单位,学校专门成立了侨联小组。大家一致推举庾廷瑞为侨联小组组长。他率先垂范,开展各种活动,带领本校归侨侨眷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做出突出成绩。在他担任组长期间,本校侨联小组曾荣获“全国侨联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庾廷瑞个人由于成绩突出,屡获侨界表彰。除获省级表彰奖励以外,1994年荣获“全国侨界爱国奉献奖”,受到中国侨联的表彰;2009年,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的联合表彰。
  庾廷瑞曾是山西省政协第六届委员,第七届和第八届政协山西省常务委员,还担任过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在省政协的各种会议上,与会人员对于老归侨庾廷瑞,无不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尊重,大家都积极和他交流,倾听他接地气的发言。他的建议和提议,都是来自第一线的反映和呼声,常常得到赞同和采纳。而他自己作为一名归侨,能够从校园讲台走上参政议政舞台,感到格外光荣,这也是广大侨胞的光荣。

从中国想到世界


  庾廷瑞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十分关心国内外大事。他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海外华侨华人无不欢欣鼓舞。庾廷瑞还得知近些年中国人出国定居人数呈缓慢增长态势,入籍率也明显降低。他说:“这是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显示,是祖国吸引力日益增加的结果。”
  在与下一代的通信、电话、电子邮件、微信及面谈中,庾廷瑞总是有意识地介绍自家与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描绘民族复兴祖国强大的美好愿景,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的热情,以期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常说:“新一代华侨正值年富力强,学历都比我们高,实力更比我们更强。愿他们学成之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比我们这一代华侨做得更多更好。”
其他文献
孟如荣  我于1920年5月生,山西文水县人,1951年6月赴朝作战。从四川到吉林  1951年2月,我团撤回四川,路经成都驻扎在永川县附近待命,参加了修建成渝铁路垫路基的任务约一个月。我在这里被提升为司务长(副排级)。我们在出发前补充了一部分新兵。  1951年4月间,我团乘坐汽车到达重庆,乘坐“民权”号轮船历经三天三夜到达汉口,住在由政府早已准备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待所。第二天,上级给我们安排
期刊
《如兰集》是一本非常有历史特点的诗词合集,它对进一步研究清代诗词、文化、人文环境和地方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面就《如兰集》的编者及为何要编写此诗集等方面作一些初探,以飨读者。《如兰集》的编写者董柴  董柴(1700—1777),字也愚,号帷园、愚亭。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山西介休人,贡生。他在 22岁就授任安徽符离知县,后擢宿州知州,调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又升涿州知府,所至皆有廉惠声。据茹纶常在《董
期刊
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时期,山西大同有一位热血青年,他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有着不凡的表现,大同辛亥起义成功后,被推举为山西大同军政府(新政府)的财政长。他,就是后来参与创建大同民革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彭继先。彭继先  彭继先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主张和革命理想,在曲折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做过许多有意义、有担当的事情,深受人们敬重。而且,他还是大同民革党员中唯一一位
期刊
有关物和物质文化的研究,向来是人类学家所特别关注和探讨的课题。近些年来,在借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历史学界以多学科交叉为知识取向的新史学、社会史、新文化史也纷纷以物为中心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成绩斐然,方兴未艾。  日本学者川北稔写的《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南海出版公司,2018年版)一书即是体现这一研究特征的适合大众口味的通俗读物。它不仅浅显易懂,文字流畅,层次分明,而且很好地展示了以砂糖
期刊
净土寺,位于介休市张兰镇史村南二里,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万历年间屡次扩建。佛殿五楹,禅房数十间,僧寮七楹,并有琉璃宝塔一座,占地三四十亩,可见其规模宏大。  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兵劫介休,该寺僧人明晓招呼史村百姓千余人避于寺中,饮食三天,都获安全,由是名声大振。现存五部旧版《介休县志》都有记载。  但是,我在翻阅现存五部《介休县志》时,发现其中对净土寺始建年代、复修年代、复修原因、复修者
期刊
大佛禅寺  复兴禅院土出遗,创建时年应改移。  贞观敕修虹霁寺,中和天圣不为奇。  大佛重葺容颜变,殿宇石装旧制基。  峡谷深山香火旺,改革成果利民绥。  在雀鼠峡谷中段,汾河、大运一级公路西侧有一小山村名田村,在田村身后西南向有一条很深很深的山沟名大佛沟,整个一条沟同属介休市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生态园区的工业园和煤矿新职工生活区。沟内及两侧山坡全部绿化,通往各处的道路全部硬化,环境十分清幽
期刊
山西省榆次东阳村赵氏家族目前保存有清代形成的缣帛宗图,距今已有约300年的历史。该宗图中记载着与我同辈族兄赵庆之子赵荣国,即赵石宾,他是赵氏楷宗“荣”字辈第十六世人。他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抗日斗争贡献了毕生精力,是我们家族引以为傲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赵石宾宗族名赵荣国,字石宾,生于1914年。父亲赵庆,字余三,是清末秀才,精通医术,喜爱文学词赋,常与榆次文坛名秀侯之麟、
期刊
董光燿  董光燿,字普照,号焕庭,乳名御禧。生于1916年农历五月十九日辰时。为平遥县西赵村董氏第十八世裔。父董枢(字星一),生母李氏(桂英)。他从小聪明多才,幼年时,常由乃兄光煜抱着出去参加村里人闹社火,深受民间文艺的熏陶。  从1925年开始,董光燿先后在西赵小学、平遥中学附高、平遥中学上学,1935年7月考入太原成成中学读高中,但当年12月就因病休学,病情好转后没有再复学。由于幼年时的耳濡目
期刊
赵军副省长和胡正、牛文在“灵石”合影  1982年7月17日,我正在介休县张兰公社张兰大队采访,18日中午采访结束回到介休县城,住在介休县招待所。  刚刚洗去一身的尘土,正躺在床上看书时,房间的电话铃声响了。电话通知我说,山西省副省长赵军一行在灵石县考察,赵副省长想让我陪他在灵石走走。挂了电话后,介休县委当即派车把我送回灵石县招待所。  赵副省长当时分管教育、文化和卫生。这次到灵石考察,陪同者有灵
期刊
山西长治二中退休高级教师、越南归侨叶季龙,祖籍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七星岭村仅有四五十户人家,以农为主,人多地少,平民百姓难得温饱,男人们只好离家打工,去越南、泰国等地谋生。叶季龙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因穷而赴越南谋生的华侨。  叶季龙的父亲叶用辉,生于1872年。从小聪慧好学,20岁参加州府科举,考中贡生,受聘于当地“溪北书院”当先生,执教20年。结婚后生一子一女,后因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