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是一部了不起的巨作。该小说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即霍克斯的《石头记》和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红楼梦》,风格迥异但各得其所。本文主要对《红楼梦》第三回的两种英译文进行简要的评析和鉴赏,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的品鉴两种译本的迥异之处,进而把其中优秀的翻译手法和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中去。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文化;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引言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一部凝聚中国文化精神的伟大小说,其中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幅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这回, 曹雪芹把整个故事的序幕完整呈现给读者面前,《红楼梦》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将一一地粉墨登场。我们可以用“豹头虎尾”来形容《红楼梦》的整个故事,那么这一回实际上就是“豹头”,写得非常好,给读者以充分的愉悦享受 。
二、语言转换
英语作为静态语言,名词与介词应用频率很高,而汉语作为动态语言,多用动词。汉译英时,词性的适当转换使译文更加流畅地道。就此而言,霍译似乎略胜一筹,对比第三回第一句“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霍译是“On the day of her arrival in the capital, Dai-yu stepped ashore”,而杨译则是“To return to Tai-yu, When she disembarked”。
其次,增词是汉译英时必不可少的手段,霍译中增词的多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贴切。以王熙凤在这一回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翻译为例:原句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杨译为“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霍译为 “Oh dear! I’m late,”said the voice.“I’ve missed the arrival of our guest”。此处,感叹词“Oh dear! ”的添加是画龙点睛的妙笔,使得王熙凤那股大胆泼辣劲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活泼生动使人印象深刻,这正是符合了源语作者的本意,与此相比杨译的表达则显得平淡无奇。
三、文化传递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化差异相对于语言差异,会给译者带来复杂得多的问题。杨译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而霍克斯的目的是要使译文更好的被西方读者理解与接受。
中国人说话喜好察言观色,这些是与直来直去的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在本回中,王熙凤与林黛玉初次见面,问林黛玉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先吃什么药?…”,一面又问婆子:“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王熙凤在这里看似关心的几句话,其实是在敷衍黛玉罢了,林黛玉也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并未一一作答,而霍克斯并没有理解这段描写的用意。霍译: “How old are you dear? Have you begun school yet?”.Dai-yu made appropriate responses to all of these questions and injunctions.此处的增译是基于霍克斯自己的理解上翻译过来的,实际上是是对曹雪芹本意的误译。
四、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由彼德?纽马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简单的说,语义翻译坚持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而交际翻译坚持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之分,我们只能说,在翻译某部作品时,某位译者较多地使用了某种翻译策略。如刘绍铭所说,由于霍克斯更多的采用了交际翻译的策略,在西方人看来,其译文可说是丝毫不露翻译痕迹。而杨宪益夫妇的目的在于忠于作者,准确传达出其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因此杨译多采用语意翻译的策略,第三回中的称谓语较多,以下就以本回对称谓语的翻译来说明两种不同方法:
(黛玉)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霍译: “My pet!” and “My poor lamb!”
杨译: “Dear heart! Flesh of my child!”
上例中杨译的“heart”与“心”相对应“, flesh”与“肉”相对应, “heart”又有宝贝的意思,而“flesh of my child”则为“我女儿(贾敏) 的骨肉”之意。而霍译的“pet”和“lamb”则更符合英美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充分表达了贾母对黛玉“我见犹怜”之情。
五、结语
汉文化源远流长,一部《红楼梦》却涵盖了社会生活、风俗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可谓包罗万象。《红楼梦》的翻译为中国文化、文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优秀的范本,而杨氏夫妇及霍克斯无疑都是让《红楼梦》走向世界的最成功的使者。通过以上对第三回两种译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杨译重视“信”,即忠实于原文,偏重于直译,但他的直译是流畅前提下的直译。霍译重视交际翻译,很多时候采用了意译。霍克斯认为自己的翻译不是学院派的,不是“严肃”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总之,在我看来两种译本各有特色,都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思想,而且都称得上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杨氏夫妇以及霍克斯英译文中字里行间对《红楼梦》的斟酌,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1995.
[2]党争胜.翻译名篇欣赏[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范玫杉.论译者的翻译风格—以《红楼梦》的两种英译版本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文化;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引言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一部凝聚中国文化精神的伟大小说,其中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幅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这回, 曹雪芹把整个故事的序幕完整呈现给读者面前,《红楼梦》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将一一地粉墨登场。我们可以用“豹头虎尾”来形容《红楼梦》的整个故事,那么这一回实际上就是“豹头”,写得非常好,给读者以充分的愉悦享受 。
二、语言转换
英语作为静态语言,名词与介词应用频率很高,而汉语作为动态语言,多用动词。汉译英时,词性的适当转换使译文更加流畅地道。就此而言,霍译似乎略胜一筹,对比第三回第一句“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霍译是“On the day of her arrival in the capital, Dai-yu stepped ashore”,而杨译则是“To return to Tai-yu, When she disembarked”。
其次,增词是汉译英时必不可少的手段,霍译中增词的多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贴切。以王熙凤在这一回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翻译为例:原句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杨译为“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霍译为 “Oh dear! I’m late,”said the voice.“I’ve missed the arrival of our guest”。此处,感叹词“Oh dear! ”的添加是画龙点睛的妙笔,使得王熙凤那股大胆泼辣劲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活泼生动使人印象深刻,这正是符合了源语作者的本意,与此相比杨译的表达则显得平淡无奇。
三、文化传递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化差异相对于语言差异,会给译者带来复杂得多的问题。杨译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而霍克斯的目的是要使译文更好的被西方读者理解与接受。
中国人说话喜好察言观色,这些是与直来直去的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在本回中,王熙凤与林黛玉初次见面,问林黛玉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先吃什么药?…”,一面又问婆子:“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王熙凤在这里看似关心的几句话,其实是在敷衍黛玉罢了,林黛玉也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并未一一作答,而霍克斯并没有理解这段描写的用意。霍译: “How old are you dear? Have you begun school yet?”.Dai-yu made appropriate responses to all of these questions and injunctions.此处的增译是基于霍克斯自己的理解上翻译过来的,实际上是是对曹雪芹本意的误译。
四、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由彼德?纽马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简单的说,语义翻译坚持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而交际翻译坚持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之分,我们只能说,在翻译某部作品时,某位译者较多地使用了某种翻译策略。如刘绍铭所说,由于霍克斯更多的采用了交际翻译的策略,在西方人看来,其译文可说是丝毫不露翻译痕迹。而杨宪益夫妇的目的在于忠于作者,准确传达出其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因此杨译多采用语意翻译的策略,第三回中的称谓语较多,以下就以本回对称谓语的翻译来说明两种不同方法:
(黛玉)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霍译: “My pet!” and “My poor lamb!”
杨译: “Dear heart! Flesh of my child!”
上例中杨译的“heart”与“心”相对应“, flesh”与“肉”相对应, “heart”又有宝贝的意思,而“flesh of my child”则为“我女儿(贾敏) 的骨肉”之意。而霍译的“pet”和“lamb”则更符合英美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充分表达了贾母对黛玉“我见犹怜”之情。
五、结语
汉文化源远流长,一部《红楼梦》却涵盖了社会生活、风俗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可谓包罗万象。《红楼梦》的翻译为中国文化、文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优秀的范本,而杨氏夫妇及霍克斯无疑都是让《红楼梦》走向世界的最成功的使者。通过以上对第三回两种译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杨译重视“信”,即忠实于原文,偏重于直译,但他的直译是流畅前提下的直译。霍译重视交际翻译,很多时候采用了意译。霍克斯认为自己的翻译不是学院派的,不是“严肃”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总之,在我看来两种译本各有特色,都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思想,而且都称得上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杨氏夫妇以及霍克斯英译文中字里行间对《红楼梦》的斟酌,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1995.
[2]党争胜.翻译名篇欣赏[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范玫杉.论译者的翻译风格—以《红楼梦》的两种英译版本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