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都周刊 谢珏
Q:你对互助献血是什么态度?赞成还是反对?
A:我这么认为,医院都做好互助献血工作,既是是替血站减压,也是自救。社会上的无偿献血,很多时候要依靠部队,依靠大学生。部队是国家的保卫者,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这两种人都在献血,你说其他呢?存在于社会上的人很多,七八成人都无动于衷,少数人在做,这件事很难做好。而患者家属是相对固定的可动员人群。
事实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也要求这么做。况且,在血液供应持续紧张的形势下,我们不做好这工作,总有一天,血站一摊手,缺血了,我们没一点办法。
Q:对互助献血量有规定吗?
A:现在,我要求科室每天保障5000毫升的互助献血量,完成的科员奖励,完不成的暂时不批评。
照我所想,每天的互助献血量可以上1万毫升,但我们没这么做。北京的专家过来聊天说:家属献血量别超过用血总量的5%。我可以讲,每家医院都超过,法令也没要求低于5%。相信个别医院会高兴,工作不用做了,但病人需要血时,讲严重点,连抢救用血都没有。
择期手术的病人来备血,输血科就给他们的主管医生打电话,希望有条件的去互助献血。我会这么动员病人:家人朋友过来看你,也别买礼品,让他们献点爱心,献点血液。
Q:在国外,订婚或者成婚前,会跟爱人去献血,作为纪念。国人为什么没这理念?
A:我觉得可以树立。你的血液流淌在别人身体里,本身是一种细胞移植。聪明人就更该去献血,整个社会都需要中坚力量去献血。
Q:互助献血有条件吗?会不会出现先用血但最后家人没去互助献血的情况?
A:我见过一位家属,公务员,找到我说情:“我血液不合格,没法去互助。”我问他:“什么指标不合格?”他回答:“在老家血站献过血,说我的血容易得肝炎。”
我工作20年,不是临床医生,但没听说过,哪种检测能说明一个人易得肝炎。我建议他去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那里有核酸检测,能测定他有没有肝炎。
他确实去了,带着朋友一共献了1000毫升,回来告诉我:“我的血是好的。”
也有一回,我打量个男病人,试探问:看样子,你跟老婆关系不好。他果然告诉我,离婚了,一个人,也没家人来探望。我说对不起。没条件互助献血的,我们不动员。
确实也担忧,到最后老实的人去献血,油滑的人躲掉了。我的手下也没练就火眼金睛,能分辨每个病人。
Q:有些家属担心紧急手术用血怎么办?
A:当然,无论献血与否,我们都给予手术备血,不轻易叫停手术。因为,一旦因缺血停手术,人情社会,各种关系过来,被牺牲的又是弱者,我不想这么做。
临床用血管理的原则,一定是以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用血先后,不纯粹按家属的互助献血量定。社会上,有时人命如草芥,在医院,我们要体现命大于天。
Q:输血科夹在医院和血站之间?一个用血,一个供血,其中怎么取得平衡?
A:血站是我们唯一的供血单位,要维系好关系,得明白他需要什么。我们能做的,一是开源,不能单一地指望血站去开源,要帮他拓宽血源的招募途径,规范动员互助献血是一个办法;二要节流,我坚决执行。院长在早会上也讲,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输得多说明医生手术水平差,没事先做好评估。
我们两条腿走路,替血站开源,为自己节流。做该做的事,做完了,血站能多供应血,那是最好,不能够,也理解体谅。
Q:血有时候供应足有时又严重血荒,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A:当供粮不足的时候势必减少自己的口粮。危重的病人必须用血,病情稳定的、无碍治疗的病人缓着用血,暂时不用。当然,与临床的沟通必不可少,要持续观察病人的相关检测数据。
我们一直推进科学合理用血工作,从2011年至今,在医院手术量每年递增近10%,血液入库量下降的形势下,没大范围地暂停手术,而先前,因为季节性缺血,经常性无法保障手术。
科室每天做临床用血评估,全院一天百来台手术,我们评估哪些患者、哪些手术需要输血。比方说,评估出10台手术将要用血,后来有6台用了,就在评估的10台之列,少有歪边的。做这工作的唯一目的,是当真正面临缺血时,能第一时间暂停那10台手术,不至于波及所有,影响全局。 Q:血荒时候遇到紧急用血,输血科有什么办法没有?
A: 至于抢救用血,科室有奖惩办法。科员当值班,来了急危重病人,不能因为血液紧张而不发血,不发就要受罚,按后果扣罚奖金。不用向我汇报,第一时间把血发到抢救病人身上,制度是这样,即便最后一滴血用尽。
平时,我们会查看电子病历,看申请用血病患的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的检测数据,有没有持续下降,严格按输血指证发血。
血液供应紧张时,一整夜几十个患者等着输同一血型的血小板,我向血液中心求援,中心也为难:今天没法保障你,等明天。只能转头对血液科主任摊牌,他的病人最多,我说:现在一共一个库存血小板,我授权给你,你权衡轻重,你来帮我分配。
Q:什么情况下会面临血液短缺,如何度过?
A: 一年有六个月可能缺血,七、八、九月份,夏天,大学生暑假;十二、一、二月,天气冻,街头献血的人变少。 这六个月基本是血荒期。看天吃饭,唯有把胃口收小。
血荒的时候怎么挨,血液科患者即使血红蛋白值到50克/升左右,只要病情稳定,我们就和临床医生沟通,暂时不用血,有变化再发放。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全院年用红细胞总量,2011年比2010下降19.3%,2012年比2011年下降13.8%。
Q:现在无偿献血献血率低,怎样才能提高?
A:前段时间,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开会,我放出马英九24年来献血48000毫升的PPT,委员们都凑过来看:“哎哟,献这么多血?”接着也议论,“做领导不易”,但进一步体悟:献血不能仅靠个人,要由一些人带动一批人。
我期望患者都能用上血,也希望停止开展互助献血工作,不让患者这么难。那结果会怎样?最后一定是社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血荒,那么承受方是医院,受害方一定是患者。
另一方面,亲朋替你互助献血,人情要一直挂记,以后得回报。不见得是用钱买,但人情债胜过金钱,我的忧虑也在于此。
无偿献血的理念需要更新,应该设置激励机制。因为人都有动物性,会学着去比较,他不做为什么我要做?他不互助献血也能手术,为什么我要互助献血?同时,血站可以提供献血者更具纪念意义的礼物,把献血者血液的检测结果报告单送回给他们,而不只是反馈一则短信:感谢你奉献的血液,你的爱心,将在其他人身上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