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勇敢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概》作者刘熙载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敷粉”,即“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实际上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
侧面描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尤其是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类试题分值增加的背景下,在近几年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出现频率很高,2010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类试题往年往往只考一题,而今年这类试题考查了两道,分值也增加了。同样的考查多次出现在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或者高考模拟试题中。
但是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显示,这类试题得分率一直走低,究其原因,考生常因判别手法不准或分析要点缺失而丢分,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总结此类试题在知识、题型和答题上的规律,进而寻求解题的方法,以求全面提高考生应考能力。
一、写人记事运用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当中,作者有时不是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间接地烘托出特定人物,或通过旁人对某个特定人物的议论与评价来间接地描写该人物。
湖南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的21题要求以“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为题写一段点评文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巨人贝多芬的形象进行立体刻画:其一,女佣的视角,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的日常生活,也初步表现了他孤傲自强的性格特点。其二,客人的视角,与贝多芬深入交谈之后,客人被深深感染,对音乐巨人的性格、意志与精神终于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巨人”贝多芬最深刻最感人的一面被清晰地刻画出来。其三,一般人的视角,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的视角,但细心的读者却可从女佣与贝多芬的对话中看出,这个视角包括他的侄子、嘲弄他的孩子们以及许多把他看作“厌世者”的人,通过这一视角,不仅呈现了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形象,更将贝多芬失聪后艰难的处境与孤独的心境描绘了出来,更能衬托出贝多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巨人形象。
天津2004年高考《听蜀僧睿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实际上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听得如痴如醉,表现了琴声的魅力,侧面烘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清代林嗣环的《口技》,在表现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时也是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来烘托的。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等,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行为上产生的一系列举动,表现出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高超技巧。
可见,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神态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估量的。
二、状物写景运用侧面描写,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侧面描写,还可以通过对场面的描写来间接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或折射人物心理,或凸显人物性格,或烘托环境特征。
广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壶口的黄河》第17题:“第四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与此相似,白居易的诗《夜雪》,作者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从颜色、形状、姿态的角度,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主观感受叙写,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场夜雪。
江苏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溜索》第12题,从题干上看实际上就是要分析“牛”这一形象的对于环境和人物的塑造有何作用。根据阅读的一般规律,如果一个形象不是主要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形象往往会以陪衬的角色出现,本题也不例外。答案从两个角度设置:环境方面,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人物方面,与“我”“战战兢兢”的心理互相映衬,侧面烘托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江苏2004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5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为什么还要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作者展开大胆的联想,从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三个不同角度,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更能突出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的主题。
可见,环境描写决非可有可无的“装饰”、“摆设”,反而会对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侧面描写往往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掌握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道了文章的主体对象,就会明白为什么作者会不遗余力的去描写与主体貌似“不相干”的人或者物,实际上这些都是突出主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侧面描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尤其是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类试题分值增加的背景下,在近几年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出现频率很高,2010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类试题往年往往只考一题,而今年这类试题考查了两道,分值也增加了。同样的考查多次出现在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或者高考模拟试题中。
但是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显示,这类试题得分率一直走低,究其原因,考生常因判别手法不准或分析要点缺失而丢分,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总结此类试题在知识、题型和答题上的规律,进而寻求解题的方法,以求全面提高考生应考能力。
一、写人记事运用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当中,作者有时不是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间接地烘托出特定人物,或通过旁人对某个特定人物的议论与评价来间接地描写该人物。
湖南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的21题要求以“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为题写一段点评文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巨人贝多芬的形象进行立体刻画:其一,女佣的视角,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的日常生活,也初步表现了他孤傲自强的性格特点。其二,客人的视角,与贝多芬深入交谈之后,客人被深深感染,对音乐巨人的性格、意志与精神终于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巨人”贝多芬最深刻最感人的一面被清晰地刻画出来。其三,一般人的视角,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的视角,但细心的读者却可从女佣与贝多芬的对话中看出,这个视角包括他的侄子、嘲弄他的孩子们以及许多把他看作“厌世者”的人,通过这一视角,不仅呈现了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形象,更将贝多芬失聪后艰难的处境与孤独的心境描绘了出来,更能衬托出贝多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巨人形象。
天津2004年高考《听蜀僧睿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实际上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听得如痴如醉,表现了琴声的魅力,侧面烘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清代林嗣环的《口技》,在表现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时也是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来烘托的。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等,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行为上产生的一系列举动,表现出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高超技巧。
可见,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神态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估量的。
二、状物写景运用侧面描写,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侧面描写,还可以通过对场面的描写来间接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或折射人物心理,或凸显人物性格,或烘托环境特征。
广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壶口的黄河》第17题:“第四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与此相似,白居易的诗《夜雪》,作者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从颜色、形状、姿态的角度,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主观感受叙写,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场夜雪。
江苏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溜索》第12题,从题干上看实际上就是要分析“牛”这一形象的对于环境和人物的塑造有何作用。根据阅读的一般规律,如果一个形象不是主要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形象往往会以陪衬的角色出现,本题也不例外。答案从两个角度设置:环境方面,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人物方面,与“我”“战战兢兢”的心理互相映衬,侧面烘托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江苏2004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5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为什么还要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作者展开大胆的联想,从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三个不同角度,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更能突出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的主题。
可见,环境描写决非可有可无的“装饰”、“摆设”,反而会对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侧面描写往往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掌握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道了文章的主体对象,就会明白为什么作者会不遗余力的去描写与主体貌似“不相干”的人或者物,实际上这些都是突出主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