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劳动者,并且他们已然成为城市劳动的核心部分,我们称这些劳动者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的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然而在融入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阻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是制度制约。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融入的研究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制度融入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10-01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制度融入的现状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分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体制根源,其表现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形成一道壁垒,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打消了他们对城市向往的积极性,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户籍制度融入
户籍制度可谓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进程中被排斥的根源。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放宽了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了落户的门槛,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方面上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无法享受保障性福利住房待遇,这也使得他们在自身住房需求方面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仍然很大,依旧被排斥在城市制度体系之外。[1]
(二)劳动就业制度融入
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制度有许多限制,这些限制毫不留情地将新生代农民工排除在正规的城市就业体系之外,迫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底层职业和边缘职业。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农民工工作待遇差、讨薪难的状况因为尚未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且同工不同酬的状况普遍存在。
(三)教育制度融入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进行保护的教育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当前义务教育制度安排,并没有真正让农民工子女从中得到优惠,他们在教育上仍然和城市里的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距。针对于此,政府目前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又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社会保障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较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制仍然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国家尚未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其保障范围,[2]他们始终徘徊在城市的边缘,陷入社会保障制度极度缺失的“真空地带”。
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制度性融入的对策
(一)打破二元户籍制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提供保障
户籍隔离是新生代农民工制度性融入城市的主要束缚,落户难使新生代農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没有办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更谈不上安居乐业。因此,对于当前应逐步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使其不存在“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户籍区别,然后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人口的统一管理,使我国现在因为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得到消除。
(二)建立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歧视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构建规范、公平、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就业歧视,形成城乡劳动就业平等的制度,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和就业。同时,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为其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和介绍的平台,尽可能地拓宽就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3]
(三)改革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平等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政策,政府也应当尽快完善,切实承担起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受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城市公办学校接纳为主,逐步扩大公办学校教育规模,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机会。
(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想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城镇社保的覆盖率。[4]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制度性融入,必须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将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都覆盖到进城工作的农民工。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2]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切实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性融入则是其融入城市的至关重要一环。因此,要完善和创新现有的相关制度,逐步取消对新生代农民工有制约作用的制度及安排,建立有利于其融入的体系制度,进而使农民尽快融入城市,城市也可以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2]侯力,解柠羽.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J].人口学刊,2010(6).
[3]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
[4]夏丽霞,高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J].城市发展研究,2009(7):119-124.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制度融入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10-01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制度融入的现状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分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体制根源,其表现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形成一道壁垒,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打消了他们对城市向往的积极性,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户籍制度融入
户籍制度可谓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进程中被排斥的根源。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放宽了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了落户的门槛,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方面上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无法享受保障性福利住房待遇,这也使得他们在自身住房需求方面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仍然很大,依旧被排斥在城市制度体系之外。[1]
(二)劳动就业制度融入
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制度有许多限制,这些限制毫不留情地将新生代农民工排除在正规的城市就业体系之外,迫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底层职业和边缘职业。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农民工工作待遇差、讨薪难的状况因为尚未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且同工不同酬的状况普遍存在。
(三)教育制度融入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进行保护的教育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当前义务教育制度安排,并没有真正让农民工子女从中得到优惠,他们在教育上仍然和城市里的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距。针对于此,政府目前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又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社会保障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较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制仍然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国家尚未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其保障范围,[2]他们始终徘徊在城市的边缘,陷入社会保障制度极度缺失的“真空地带”。
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制度性融入的对策
(一)打破二元户籍制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提供保障
户籍隔离是新生代农民工制度性融入城市的主要束缚,落户难使新生代農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没有办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更谈不上安居乐业。因此,对于当前应逐步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使其不存在“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户籍区别,然后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人口的统一管理,使我国现在因为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得到消除。
(二)建立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歧视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构建规范、公平、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变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就业歧视,形成城乡劳动就业平等的制度,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和就业。同时,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为其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和介绍的平台,尽可能地拓宽就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3]
(三)改革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平等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政策,政府也应当尽快完善,切实承担起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受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城市公办学校接纳为主,逐步扩大公办学校教育规模,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机会。
(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想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城镇社保的覆盖率。[4]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制度性融入,必须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将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都覆盖到进城工作的农民工。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2]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切实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性融入则是其融入城市的至关重要一环。因此,要完善和创新现有的相关制度,逐步取消对新生代农民工有制约作用的制度及安排,建立有利于其融入的体系制度,进而使农民尽快融入城市,城市也可以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2]侯力,解柠羽.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J].人口学刊,2010(6).
[3]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
[4]夏丽霞,高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J].城市发展研究,2009(7):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