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的发病机制及其危害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289例便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生活习惯、腹部按摩以及注入泻剂等综合治疗。结果:显效226例(78.2%),有效63例(21.8%),总有效率10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患者的便秘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特别强调生活习惯或改善饮食等非药物治疗。
  【关键词】老年;便秘;治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68-01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不适主诉之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低氧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还是诱发和加重原有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对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处理中,笔者采取了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289例,男193例,女96例。年龄64~92岁,平均74.1岁。
  1.2 方法
  1.2.1 健康宣教: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正确的排便行为。在原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日充足饮水,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适宜的体力活动。
  1.2.2 腹部按摩:以脐周为中心,定期腹部按摩,速度不宜过快,手掌顺时针运动,手法初始宜轻,以后给予腹部一定的压力。时间为20 min。
  1.2.3 口服泻剂和外用开塞露:尽量少用或用低剂量,而且要在必要时使用。
  1.2.4 对较严重的便秘患者:注入开塞露3~5支,要使用细肛管,插入深度10~20cm,使开塞露直接注入粪便中,边推注边上下移动肛管,然后拔出肛管,用卫生纸轻压肛门片刻,嘱患者平卧5~10min再排便。
  1.2.5 大量不保留灌肠:500~1000ml肥皂水灌肠。
  1.3 结果 289例患者中,显效226例(78.2%),有效63例(21.8%),总有效率100%。
  2 便秘的发病机制及其危害
  2.1 便秘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多数学者认为,便秘是指在不用泻剂的情况下,每周排便少于2次或次数减少1/3~1/2,排便时费力,便质干硬,或粪块潴留在直肠内,便意不尽。仅有排便次数减少,不能确认便秘[1]。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便秘的主要表现是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次数减少,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嗳气反胃等症。常可在左下腹扪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影响排便过程而发生便秘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进食过少、食品过细、消化道梗阻、结肠张力过低、乙状结肠过度的或不规则的痉挛性收缩以及腹肌、膈肌、肛提肌及肠壁平滑肌收缩力减弱等。
  2.2 便秘的危害
  2.2.1 影响老人身心健康:便秘不仅产生不适感,过分用力排便还可增加人体耗氧量,增加心肌负荷与升高血压,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呼吸系统或心、脑血管疾患。此外,便秘还是引起尿失禁和痔疮的重要因素[2]。
  2.2.2 加重老年病病情,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如肺气肿、肺心病,常因便秘而咳嗽加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常因便秘,用力排便,增加腹压或用力过猛而使血压骤升,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者,常因便秘,排便用力过猛,腹压升高,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而引起“便秘性心绞痛”,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动脉瘤或心脏室壁瘤破裂而猝死。
  2.2.3 易發生粪块堵塞性肠梗阻:老年人肠运动功能减弱,部分易于发生便秘,使粪便长时间在肠道滞留,导致“粪石”形成,如果粪石积存过多,可导致发生堵塞性肠梗阻。
  2.2.4 易诱发憩室炎和憩室病
  2.2.5 易患结肠癌的因素之一:便秘使粪便中各种致癌物质浓度升高,使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明显延长,以至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结肠黏膜长期不断地接触致癌物质,极易发生癌变。
  2.2.6 患有大肠息肉的老年人,便秘会促进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同时还容易导致其出血。
  2.2.7 老年人体虚,盆腔肌肉松弛无力,便秘很容易引起老年人直肠脱垂,即脱肛,亦会引起痔疮的加重和发作。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处理中,笔者采取了综合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必须明确的是:解除老年人便秘应当首先考虑非药物方法。健康宣教的目的是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要强调定时排便的意义,建立正常的胃-结肠生理反射。但每次试图排便不可持续时间太长,长时间用力,不仅可诱发痔疮,甚至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3]。老年人易发生低钙、低钾等电解质紊乱,要注意补充缺乏的离子。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等,可增强膈肌、腹肌、肛提肌张力,对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有积极的作用。不轻易使用泻剂。在护理工作中,对此应予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由于开塞露只能插入肛门较短,难以与粪便充分混合,在不少老年患者的便秘中应用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在临床处理中,先置入细肛管,再注入数支开塞露,可使药物较好地混入便中,可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而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在清除严重便秘的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医护人员要不惧脏臭,充满爱心,每一过程中,都要表现出理解、同情、周到细致与耐心。
  参考文献:
  [1] 金大鹏,朱宗涵.全科医师实用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81-82.
  [2] 荣文舟.便秘.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18-424.
  [3] 王业钊,陈茜,薛丹.老年人的便秘护理.成都医药,2002,28(5):29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通过对泗泾医院周边地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体内微量元素水平,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结果:758例检测者中6种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锌、铁、钙、铜、镁缺乏发生率分别为44.06%、41.2%、10.68 %、2.77 %、0.26 %;铅升高的发生率为2.24 %。结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时期发育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普遍存在,建议临
期刊
【摘要】 由于年龄的原因,老年患者各功能器官呈衰退趋势,不仅反应迟钝,而且行动缓慢,同时由于疾病原因、药物作用、环境改变、生理学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多种危险。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由于其特殊性,用药品种很多,而对于老年患者,多有其他并发症,因此药物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多,漏服、错服等现象常有发生,而药物的错误使用对老年人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伤害,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
期刊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能会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癌,是严重社会和公共问题。我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也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加强乙肝防控,并加强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初产妇围产期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方法 对169例符合产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各产程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并进行问卷评价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本组169例,满意度调查:满意140例(82.84%),基本满意28例(16.56%),不满意1例(0.59%),总满意度99.41%;心理护理效果:显效136例(80.47%),有效31例(18.3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