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目标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多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进行阐述,同时教材里乡土特色的增多,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在文章最后点出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上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关键字】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创造思维
在农村喜欢画画的小孩子们特别多,多数孩子都拥有美术天赋。他们很渴望能有美术老师带领他们畅游在彩色的世界里。可是不少农村小学缺少专业的美术老师,多数都是兼职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是千篇一律地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还有的老师把美术课当成自习,使得他们对画画的兴趣愈来愈少,慢慢地那些对图形、对色彩的创造能力就会消失。这种现象的存在,使我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帮孩子们找回他们最美好的童真,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这三年的农村美术教学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想象与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想法天真、简单,这正是孩子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最初灵感。每当他们学到一些新东西、新事物,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经过一番工夫创作出来的作品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的作品羞涩的交给我,以便得到评价和认可。看着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老师的心里都是美的。每天孩子们看到我都会围着我问:这周我们美术课上什么呀?用拿什么工具吗?老师你看我画的城堡好看吗?等等,正是孩子们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天真的问话,让我觉得我没有选错职业,他们就是我事业的全部。
而今天,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了孩子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学校怕孩子出事就把他们圈在学校里,取消春游、秋游等一些活动,他们无法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喜悦。我认为就应该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花香,感受色彩,拿起画笔描绘心中最美的世界,真正快乐的成长。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上的一些观点:
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真正上好美术课,教师要充分认清农村小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创造能力,指导他们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进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于事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老农到田间干活,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自顾自扛着锄头锄地去了。过来一个小伙子看着那小小的木桩,怕牛儿跑了,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你这小木桩实在不怎么牢固,你不怕牛跑掉吗?”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的,从来都是这样的。”这个小伙子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不会呢?这么一根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被拔出来了吗?”这时,老农说:“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被栓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还撒野,使劲挣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啦,它就泄气了,知道自己是挣不掉的。后来,它长大了,却一直认为自己挣不脱这个木桩,就再也不折腾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它却只是叫了两声,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草料,没想过试着往前走一步。其实现在只要它稍微一用力,木桩就会被拔起来的。呵呵,你说,它还会跑吗?”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自己打小时候就用惯性设置的精神枷锁,一种思维定势。教师要时刻引导孩子,指导他们学会多种方式思考。
其次要把握有利条件、走出课堂、描绘自然、体验生活。农村孩子的优势就是村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上二年级《大森林里的故事》这一课,就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森林里,近距离观察花鸟鱼虫,师生通过交流、讨论,集体编排有关大森林的童话剧。接下来回到教室里分小组制作道具,把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做成头饰,然后在真正的森林里表演孩子准备好的小故事,那将是多生动、有趣的一节课啊!在《壮美的长城》这节课,组织孩子登上古老的长城,观察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再给孩子们讲解长城的历史,让他们体会长城的精神。同时可以拿出画笔进行写生,孩子们不仅能目睹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领略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还能提高他们的美术造型与变现能力。还比如四年级《我的课余生活》这一课,城市孩子的课余生活就是家长给他们报的各种培训班,这样做没有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升,反而限制他们的自由。然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是去山上挖野菜,到小河里摸鱼,在邻居们家里捉迷藏等等,有了这些丰富多样的课余生活,孩子们在绘画创作上就得心应手,在表现过程中唤起他们对愉悦心情的回忆,还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师要经常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洁心灵。
再次是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多鼓励和赞扬孩子。他们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都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当孩子们哪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淳朴的小脸一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他们的美术作品得到了肯定和自己找到了成功表现出自己想法的途径。给予孩子宽容自主的绘画心理空间。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绘画作品是儿童艺術思维的结果,是其心灵的表白。教育者应尊重儿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个体的需要。成人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和观念评价儿童的绘画,而应给予他们自主独立的作画空间, 用宽容的心态欣赏、理解儿童的绘画作品,并给予他们适时的帮助、支持、鼓励与赞扬。
最后是教师要把美术课和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在儿童画创作教学中,要将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多方位地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理解能力与创新意识,愉悦孩子心情。如上《听音乐画画》时,要欣赏乐曲,把自己的感受用色彩或线条变现出来。音乐与绘画作为艺术学科,能够试听相通,音画互感。可以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节奏、音色速度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画面;也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感受到音乐韵律和节奏。孩子们天生喜欢音乐和绘画。听音乐画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如画《大花鸡》时,要让孩子背诗,然后讲诗,最后画诗。一般来说,人物与动物是画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儿童抓重点,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绘画技巧,结合诗意表现画面情景,使画面主题更符合诗意,然后添加背景,营造气氛,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 再比如上《会动的曲轴玩具》,孩子们就要了解曲轴、连杆传动的工作原理,把科学和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能够体验其中的快乐。
我们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孩子们百般爱护,正确导向,循循善诱。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上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孩子们美好的明天。
【关键字】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创造思维
在农村喜欢画画的小孩子们特别多,多数孩子都拥有美术天赋。他们很渴望能有美术老师带领他们畅游在彩色的世界里。可是不少农村小学缺少专业的美术老师,多数都是兼职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是千篇一律地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还有的老师把美术课当成自习,使得他们对画画的兴趣愈来愈少,慢慢地那些对图形、对色彩的创造能力就会消失。这种现象的存在,使我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帮孩子们找回他们最美好的童真,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这三年的农村美术教学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想象与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想法天真、简单,这正是孩子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最初灵感。每当他们学到一些新东西、新事物,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经过一番工夫创作出来的作品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的作品羞涩的交给我,以便得到评价和认可。看着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老师的心里都是美的。每天孩子们看到我都会围着我问:这周我们美术课上什么呀?用拿什么工具吗?老师你看我画的城堡好看吗?等等,正是孩子们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天真的问话,让我觉得我没有选错职业,他们就是我事业的全部。
而今天,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了孩子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学校怕孩子出事就把他们圈在学校里,取消春游、秋游等一些活动,他们无法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喜悦。我认为就应该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花香,感受色彩,拿起画笔描绘心中最美的世界,真正快乐的成长。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上的一些观点:
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真正上好美术课,教师要充分认清农村小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创造能力,指导他们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进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于事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老农到田间干活,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自顾自扛着锄头锄地去了。过来一个小伙子看着那小小的木桩,怕牛儿跑了,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你这小木桩实在不怎么牢固,你不怕牛跑掉吗?”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的,从来都是这样的。”这个小伙子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不会呢?这么一根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被拔出来了吗?”这时,老农说:“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被栓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还撒野,使劲挣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啦,它就泄气了,知道自己是挣不掉的。后来,它长大了,却一直认为自己挣不脱这个木桩,就再也不折腾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它却只是叫了两声,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草料,没想过试着往前走一步。其实现在只要它稍微一用力,木桩就会被拔起来的。呵呵,你说,它还会跑吗?”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自己打小时候就用惯性设置的精神枷锁,一种思维定势。教师要时刻引导孩子,指导他们学会多种方式思考。
其次要把握有利条件、走出课堂、描绘自然、体验生活。农村孩子的优势就是村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上二年级《大森林里的故事》这一课,就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森林里,近距离观察花鸟鱼虫,师生通过交流、讨论,集体编排有关大森林的童话剧。接下来回到教室里分小组制作道具,把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做成头饰,然后在真正的森林里表演孩子准备好的小故事,那将是多生动、有趣的一节课啊!在《壮美的长城》这节课,组织孩子登上古老的长城,观察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再给孩子们讲解长城的历史,让他们体会长城的精神。同时可以拿出画笔进行写生,孩子们不仅能目睹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领略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还能提高他们的美术造型与变现能力。还比如四年级《我的课余生活》这一课,城市孩子的课余生活就是家长给他们报的各种培训班,这样做没有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升,反而限制他们的自由。然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是去山上挖野菜,到小河里摸鱼,在邻居们家里捉迷藏等等,有了这些丰富多样的课余生活,孩子们在绘画创作上就得心应手,在表现过程中唤起他们对愉悦心情的回忆,还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师要经常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洁心灵。
再次是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多鼓励和赞扬孩子。他们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都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当孩子们哪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淳朴的小脸一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他们的美术作品得到了肯定和自己找到了成功表现出自己想法的途径。给予孩子宽容自主的绘画心理空间。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绘画作品是儿童艺術思维的结果,是其心灵的表白。教育者应尊重儿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个体的需要。成人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和观念评价儿童的绘画,而应给予他们自主独立的作画空间, 用宽容的心态欣赏、理解儿童的绘画作品,并给予他们适时的帮助、支持、鼓励与赞扬。
最后是教师要把美术课和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在儿童画创作教学中,要将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多方位地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理解能力与创新意识,愉悦孩子心情。如上《听音乐画画》时,要欣赏乐曲,把自己的感受用色彩或线条变现出来。音乐与绘画作为艺术学科,能够试听相通,音画互感。可以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节奏、音色速度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画面;也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感受到音乐韵律和节奏。孩子们天生喜欢音乐和绘画。听音乐画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如画《大花鸡》时,要让孩子背诗,然后讲诗,最后画诗。一般来说,人物与动物是画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儿童抓重点,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绘画技巧,结合诗意表现画面情景,使画面主题更符合诗意,然后添加背景,营造气氛,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 再比如上《会动的曲轴玩具》,孩子们就要了解曲轴、连杆传动的工作原理,把科学和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能够体验其中的快乐。
我们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孩子们百般爱护,正确导向,循循善诱。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上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孩子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