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家园互动,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挫折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将来在适应社会、面对困难有所作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家园互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既难以避免,同时又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在磨炼下成长的:贝多芬生长在恶劣的家庭环境,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七岁就要开始独自一人挑起两个兄弟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托尔斯泰从小因为相貌丑陋而终日徬徨,但最终通过努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孔子屡遭政治上的失意,经过了无数次的被驱逐和车马劳顿,最后成为万世师表。这样的事例可谓是举不胜举。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种背景下,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得起挫折的心理素质,没有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既很难适应,更不可能有所作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就非常优裕,缺少艰难生活的磨炼,受不得委屈,耐挫能力较差。这样的孩子如何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挫折承受力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时期的教育抓起。
所谓幼儿的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适当的挫折环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幼儿预防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和应对力的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挫折教育观
成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遭遇挫折,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经验和能力所限,就更难以逃避挫折。怎样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关键在于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正确面对挫折,在育儿过程中理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家长要消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心态,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到生活有苦有乐、有顺有逆,引导孩子树立起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心。教师要细致地抓住生活中各种挫折现象,顺势来设置一些难易不等的挫折情景,让幼儿们逐步练习。如引导胆小的幼儿向隔壁班的小朋友借玩具;为老师办一件小事;活动中受了点小伤让他们自己去保健室包扎;幼儿之间遇到问题自己来处理等。家校留言上时时要求家长们在日常的穿衣、吃饭、找玩具等事情上不要大包大揽,比如请家长们每天鼓励孩子自己洗袜子等。让孩子从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和经验。
2.期望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过多的要求,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挫折情景,从而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和无力感。事与愿违,这样的教育反而会使孩子感到事事不能成功而逐步丧失自信心,得不偿失。因此,幼儿挫折教育要顺应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差异,更要注意期望合理,避免刻意求成,好大喜功。与过于苛责孩子相反,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同样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无法承受的负面体验。
所以,只有合理期望和合理引导,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挫折观,使他们从小具有客观、冷静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挫折观应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在孩子面临困难挫折时一味地训斥,如“你真没用”、“无能”等,这会造成孩子面对困难时畏缩、退避失去自信心,更有甚者会走向极端。应该根据其各阶段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定由低到高,由易而难的计划,要以鼓励和保护为主,使孩子既能避免产生畏难情绪,又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二、家园互动,一起培养孩子挫折意识和危机意识
现在幼儿的父母们大多为80后,多数是在顺境中长大,家庭往往生活优越,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以及教育孩子时溺爱、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他们的孩子个个像小皇帝。在园内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横蛮、群体合作意识差;互相攀比;经不起挫折,困难时没有信心;不肯好好吃饭、睡觉等现象。教师在园内辛辛苦苦正面引导教育了五天,稍有起色了,但双休日过后,第二周又故态复萌。这就是普遍存在着的所谓“家、园两张皮”现象,这绝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为此,我召集家长开会,反复强调家园互动的重要性,提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家里注意有度的节俭;不得在孩子面前有意表现出生活的优越感;作息合理等十条规范。同时还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在家里创设一些出现困难的场景,现身说法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困难和挫折,家长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
如一位家长在一个星期天上午,设置了家里突然无饭可烧、钱包里又没钱的场景,家长着急地在家里到处找买东西的钱,在家长的引导下,幼儿找出自己储蓄罐里的零钱,与爸爸一起在菜场买了饺子皮;家长又建议一起去野外摘野菜,一起动手包饺子。当他们直到午后1:30才吃上热腾腾的野菜饺子时,孩子体会到了摘野菜、包饺子的辛苦;体会到了从没有过的饥肠辘辘;体会到了饺子分外的香甜;也体会到面对困难时,如何它战胜它的信心。
这个实例通过在家长会上的交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家长也纷纷效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的挫折实例无处不在,不仅表现在对物欲的限制,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爬山时的坚持;游戏的失败;摔倒;生病;被老师批评;评不上奖等。这些经历都可以作为家园互动,一起培养孩子挫折意识和危机意识的良好教材。
三、课堂活动经常合理创设困难环境,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我们不仅要求家长抓住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挫折,而且通过课堂设置一些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主动创设挫折场景,来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使其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更为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我们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游戏来加入、设置一些难度不等的挫折情景,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受力。首先是通过实例使他们获得初步感受。例如在课堂上展示历经挫折而通过努力最后成功的动漫等影视作品;讲述教师或家长自身战胜困难的经历;小朋友自己讲经过失败最后成功的小故事等。然后按预先设计进行参照性挫折游戏,再次进行实际体验感知。如过平衡木游戏,我们先会让孩子们观看一段小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课和小兔勇敢地过独木桥的视频,然后放一段较宽一点的木条,鼓励孩子们尝试游戏,老师们就在旁边不断地鼓励,孩子们一个个走过去了,个个欢呼雀跃。然后改放一块较窄的,有的走过去了,也有的走不过去。这时我们一边在旁不断鼓励,一边引导走过去的幼儿轻轻扶上一把,几次反复下来,最后也都能走过去了。这个游戏既培养了孩子们面对困难挫折勇敢坚强,决不放弃的意志,也使他们感受了小朋友之间面对困难友爱互助的精神。
对于自信心不足和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还通过让他们在游戏中担当主角,多让他们做值日生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逐步引导他们改变个性中的弱点,健康地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勇于直面挫折的孩子,才有将来取得成功的希望!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家园互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既难以避免,同时又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在磨炼下成长的:贝多芬生长在恶劣的家庭环境,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七岁就要开始独自一人挑起两个兄弟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托尔斯泰从小因为相貌丑陋而终日徬徨,但最终通过努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孔子屡遭政治上的失意,经过了无数次的被驱逐和车马劳顿,最后成为万世师表。这样的事例可谓是举不胜举。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种背景下,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得起挫折的心理素质,没有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既很难适应,更不可能有所作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就非常优裕,缺少艰难生活的磨炼,受不得委屈,耐挫能力较差。这样的孩子如何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挫折承受力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时期的教育抓起。
所谓幼儿的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适当的挫折环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幼儿预防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和应对力的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挫折教育观
成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遭遇挫折,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经验和能力所限,就更难以逃避挫折。怎样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关键在于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正确面对挫折,在育儿过程中理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家长要消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心态,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到生活有苦有乐、有顺有逆,引导孩子树立起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心。教师要细致地抓住生活中各种挫折现象,顺势来设置一些难易不等的挫折情景,让幼儿们逐步练习。如引导胆小的幼儿向隔壁班的小朋友借玩具;为老师办一件小事;活动中受了点小伤让他们自己去保健室包扎;幼儿之间遇到问题自己来处理等。家校留言上时时要求家长们在日常的穿衣、吃饭、找玩具等事情上不要大包大揽,比如请家长们每天鼓励孩子自己洗袜子等。让孩子从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和经验。
2.期望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过多的要求,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挫折情景,从而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和无力感。事与愿违,这样的教育反而会使孩子感到事事不能成功而逐步丧失自信心,得不偿失。因此,幼儿挫折教育要顺应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差异,更要注意期望合理,避免刻意求成,好大喜功。与过于苛责孩子相反,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同样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无法承受的负面体验。
所以,只有合理期望和合理引导,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挫折观,使他们从小具有客观、冷静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挫折观应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在孩子面临困难挫折时一味地训斥,如“你真没用”、“无能”等,这会造成孩子面对困难时畏缩、退避失去自信心,更有甚者会走向极端。应该根据其各阶段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定由低到高,由易而难的计划,要以鼓励和保护为主,使孩子既能避免产生畏难情绪,又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二、家园互动,一起培养孩子挫折意识和危机意识
现在幼儿的父母们大多为80后,多数是在顺境中长大,家庭往往生活优越,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以及教育孩子时溺爱、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他们的孩子个个像小皇帝。在园内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横蛮、群体合作意识差;互相攀比;经不起挫折,困难时没有信心;不肯好好吃饭、睡觉等现象。教师在园内辛辛苦苦正面引导教育了五天,稍有起色了,但双休日过后,第二周又故态复萌。这就是普遍存在着的所谓“家、园两张皮”现象,这绝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为此,我召集家长开会,反复强调家园互动的重要性,提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家里注意有度的节俭;不得在孩子面前有意表现出生活的优越感;作息合理等十条规范。同时还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在家里创设一些出现困难的场景,现身说法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困难和挫折,家长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
如一位家长在一个星期天上午,设置了家里突然无饭可烧、钱包里又没钱的场景,家长着急地在家里到处找买东西的钱,在家长的引导下,幼儿找出自己储蓄罐里的零钱,与爸爸一起在菜场买了饺子皮;家长又建议一起去野外摘野菜,一起动手包饺子。当他们直到午后1:30才吃上热腾腾的野菜饺子时,孩子体会到了摘野菜、包饺子的辛苦;体会到了从没有过的饥肠辘辘;体会到了饺子分外的香甜;也体会到面对困难时,如何它战胜它的信心。
这个实例通过在家长会上的交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家长也纷纷效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的挫折实例无处不在,不仅表现在对物欲的限制,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爬山时的坚持;游戏的失败;摔倒;生病;被老师批评;评不上奖等。这些经历都可以作为家园互动,一起培养孩子挫折意识和危机意识的良好教材。
三、课堂活动经常合理创设困难环境,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我们不仅要求家长抓住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挫折,而且通过课堂设置一些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主动创设挫折场景,来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使其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更为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我们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游戏来加入、设置一些难度不等的挫折情景,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受力。首先是通过实例使他们获得初步感受。例如在课堂上展示历经挫折而通过努力最后成功的动漫等影视作品;讲述教师或家长自身战胜困难的经历;小朋友自己讲经过失败最后成功的小故事等。然后按预先设计进行参照性挫折游戏,再次进行实际体验感知。如过平衡木游戏,我们先会让孩子们观看一段小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课和小兔勇敢地过独木桥的视频,然后放一段较宽一点的木条,鼓励孩子们尝试游戏,老师们就在旁边不断地鼓励,孩子们一个个走过去了,个个欢呼雀跃。然后改放一块较窄的,有的走过去了,也有的走不过去。这时我们一边在旁不断鼓励,一边引导走过去的幼儿轻轻扶上一把,几次反复下来,最后也都能走过去了。这个游戏既培养了孩子们面对困难挫折勇敢坚强,决不放弃的意志,也使他们感受了小朋友之间面对困难友爱互助的精神。
对于自信心不足和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还通过让他们在游戏中担当主角,多让他们做值日生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逐步引导他们改变个性中的弱点,健康地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勇于直面挫折的孩子,才有将来取得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