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从本质上讲是诗史,学习国语如果离开了诗歌的教学也就意味着舍本逐末。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铀,更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近几年的教材特别是今年的人教版加大了诗词篇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面对诗海词林,怎样让学生能快乐地遨游其中呢?
一、研“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多,读的熟,就能在诵读中潜思体味,领会精义,感受文采。古诗词中蕴含一种鲜活气脉——灵性,非吟诵涵咏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所以古诗词教学中“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例如读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需要用欢快、愉悦的语速、语调去读才能读出“丰收在望”喜悦之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就需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李清照孤苦凄凉中流荡无依的惨淡的境地,柔肠百断的怨情。
二、细“品”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国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語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大多数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读”的基础之上,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一起去“品”,即品味诗词的情境,领略诗词所具有的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1.品语言
古诗的语言特色是形成其独特意境的基础。境由心生,但需“言”造。无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显示了古人“炼”字之功。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些贵为诗眼或句眼的词,引导学生加以揣摩品味。例如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平”字更加体现出了江面的宽广开阔。“正”字生动而准确地体现出了风的柔和微小。经过这样的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学生自当心领神会了。
2.品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指古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即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去体会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例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这四个动词精准表现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一反常态,“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的内心苦闷之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个“采”字尽显渊明的闲适。
其次,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所以品味诗词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例如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就能深刻地体会李白用人性化了的使者传达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苦。品味“采菊东篱下”中的“菊”,就会感受到陶渊明风骨凌霜的内心情致。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当然,诗词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鉴赏,如诗词的色彩美、韵律美、结构美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诗词特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加以取舍,而无需面面俱到。
三、致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要非常快地非常明确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能解“情”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写的是天涯游子的的感慨之情,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情。每一首古诗词都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悟情,透过文字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
2.会悟“理”
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引导体悟。比如杜甫的《望岳》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泰山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人生就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开启、净化、陶冶和塑造,便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品质。
3.得技“法”
诗歌情感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的运用移情于物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等,诗人将主观感情赋予客观外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的运用反衬手法,有的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等手法。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这些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到自己的写作中,做到“古为今用”。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可引导学生把诗中写景(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抒情(第三、四句)三个步骤以及李白富于联想想象的手法应用到日记中,这样对那些日记无话可说,层次不清,中心不明确的学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摸索,择善而从,以生为本,因文施教,因材施教,找寻到适合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源头活水”。
一、研“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多,读的熟,就能在诵读中潜思体味,领会精义,感受文采。古诗词中蕴含一种鲜活气脉——灵性,非吟诵涵咏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所以古诗词教学中“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例如读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需要用欢快、愉悦的语速、语调去读才能读出“丰收在望”喜悦之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就需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李清照孤苦凄凉中流荡无依的惨淡的境地,柔肠百断的怨情。
二、细“品”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国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語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大多数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读”的基础之上,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一起去“品”,即品味诗词的情境,领略诗词所具有的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1.品语言
古诗的语言特色是形成其独特意境的基础。境由心生,但需“言”造。无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显示了古人“炼”字之功。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些贵为诗眼或句眼的词,引导学生加以揣摩品味。例如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平”字更加体现出了江面的宽广开阔。“正”字生动而准确地体现出了风的柔和微小。经过这样的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学生自当心领神会了。
2.品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指古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即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去体会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例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这四个动词精准表现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一反常态,“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的内心苦闷之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个“采”字尽显渊明的闲适。
其次,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所以品味诗词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例如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就能深刻地体会李白用人性化了的使者传达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苦。品味“采菊东篱下”中的“菊”,就会感受到陶渊明风骨凌霜的内心情致。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当然,诗词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鉴赏,如诗词的色彩美、韵律美、结构美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诗词特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加以取舍,而无需面面俱到。
三、致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要非常快地非常明确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能解“情”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写的是天涯游子的的感慨之情,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情。每一首古诗词都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悟情,透过文字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
2.会悟“理”
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引导体悟。比如杜甫的《望岳》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泰山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人生就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开启、净化、陶冶和塑造,便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品质。
3.得技“法”
诗歌情感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的运用移情于物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等,诗人将主观感情赋予客观外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的运用反衬手法,有的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等手法。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这些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到自己的写作中,做到“古为今用”。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可引导学生把诗中写景(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抒情(第三、四句)三个步骤以及李白富于联想想象的手法应用到日记中,这样对那些日记无话可说,层次不清,中心不明确的学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摸索,择善而从,以生为本,因文施教,因材施教,找寻到适合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