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规则和“潜规则”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车技术再高超,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上路第一天就是末日。有了约束,孩子也会知道自己的调皮捣蛋应该到哪里为止,怎样才能让自己既开心又不惹大人真正生气……
  孩子走出家庭会遇到很多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让他们困惑的规则,因为并非所有的规则都写在醒目的位置,所以父母有责任教给孩子一些规则和“潜规则”,让孩子顺利地融入他周围的世界。
  家长谈话时没有特殊情况不许插嘴。
  孩子不懂规则很自然,父母的责任之一就是教给他,并且容忍他犯错误,在一次次地纠正和强化中建立起孩子内心的规则来。
  在我家里,谈重要事情时我们一般选择孩子不在面前的时机,谈次要一些的事情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孩子是不可以插嘴的。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随时准备着倾听他们的想法,但同时也要求从孩子那里得到同样的尊重。在别人讲话时保持安静并不是年龄大了就自然而然能够学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从小就学习的修养。孩子们习惯了以后,将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不会觉得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保持安静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懂礼貌和遵守规则用不着硬逼,孩子也会本着尊重别人的立场很快理解并且主动努力地做到。
  想动除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外的东西必须先得到同意,在自己家也是一样。
  在我家里物品分为三类:公用的东西,孩子们自由使用的东西以及属于父母或者属于父母管理的东西。要使用不属于前两者的东西之前必须征得我或者爱人的同意。没有我的同意,他们不可以随意打开我的抽屉或者书包。孩子们到5、6岁后帮助我干活通常会得到报酬,一般我会亲手交给他们并说谢谢。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偶尔也叫他们自己从我的钱包里拿钱。孩子们会自觉地只拿出10日元的硬币给我看,他们很清楚在妈妈的同意下拿是可以的,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拿是不被允许的。
  教孩子分清别人的东西与自己的东西的区别,在脑子里建立明确的物权概念。这样我既不用担心自己刚摘下来的首饰被孩子们拿去玩,也不用担心孩子爸爸暂时放在桌子上的重要文件被孩子当作废纸拿去做手工。让孩子们单独去朋友家玩的时候我也很放心,不用担心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做出什么失礼和过分的事情。
  遵守约定,包括守时和诺言。
  守约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和别人交往时必须做到的一件事,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放松。从小把遵守约定当成是必须做的一件事,长大了也不会觉得困难。除了不可抗拒的客观条件以外,答应孩子的就一定要实现。比如我答应他们周末去哪里玩,除了遇到刮台风或者生病等情况被迫取消以外就一定会做到。慢慢地,有时客观条件制约诺言不能实现时,他们也不会和我生气而是学着接受。
  家长百分之百地遵守许给孩子们的诺言,也要要求孩子同样遵守。比如孩子有自己选择东西(包括吃的、用的)的权利,但是一旦自己选择以后就决不许后悔,如果感觉后悔就要在下一次选择时认真考虑。同时,因为给了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即使觉得这次的选择有些失败,他们也会自己找个台阶安慰自己。
  此外和孩子讲明,如果和朋友许下的诺言涉及到了第三者,那么没有第三者的同意诺言就不成立。比如不和我打招呼就和小朋友约好回家以后到公园里去玩,没有我的同意这就不成立。
其他文献
母亲节那天傍晚,六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他把肉肉的小手伸到我面前:“妈妈,节日快乐!”他仰起头,小脸如窗外的暖阳。在他汗津津的小手里有一小块糖,呈心的形状,上面还刻着三个字:我爱你。  “妈妈,这是玛丽给我的,我没舍得吃,又怕丢了,一直紧紧攥着。你吃吧!”他一边说,一边把糖放到我的手上。一层水雾在眼前弥漫开来,我的视线有些模糊。  “妈妈,你不想吃吗?”他蓝色的眼睛紧紧盯着我,急切地想从我脸上探寻
期刊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晚上蹬被子着凉,把刚刚习惯单独睡觉的孩子又叫上了自己的床,久而久之,孩子就再也不愿意自己睡了。那么,孩子多大开始单独睡?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单独睡的习惯呢?  与孩子分床、分房睡的最佳时期  孩子从出生到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是距离足够近,以便于孩子在感受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觉到不安全。孩子在5岁左右
期刊
可能妈妈每天都会被孩子的“为什么”包围:妈妈,为什么人要有骨头呢?为什么电脑要用电呢?为什么小树不能开口说话呢?为什么……在大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物,在他们看来却充满了神秘。这时,除了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妈妈还可以借助一些科普类的绘本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观察,然后再得出结论。下面我就给家长们介绍几本我和孩子一起看的科普绘本吧!  《可爱的身体》是一套健康知识绘本,共八本,分别为《拉便便,真舒服》、《
期刊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有无限多的事物等着孩子去发现。到邮局寄信、去超市购物,或者是去宠物店买些宠物粮,这些你或许根本没有注意过的“小事情”,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意味着全新的学习体验,就是一次有趣的“冒险”。  冒险NO.1  徒步郊游  一次短距离徒步郊游,能让小家伙认识到真正的自然世界是什么样子。同时,这也是一项不错的身体锻炼呢!  你可以在郊游的同时,教会他们了解树木的种类。当
期刊
前段时间,华裔美国人林书豪在NBA球场上的绝佳表现赢得了美国人、中国人乃至全球人的目光。但是,实现梦想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林书豪的强者之路离不开他的父亲——林杰明的精心培养。  妈妈原想让他當医生  林书豪小的时候,妈妈希望他好好学习,以后成为一个医生,爸爸林杰明却坚持让林书豪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父亲的影响下,林书豪5岁时就开始接触篮球了。虽然當时他参加儿童篮球联赛,有一半的比赛是站在球场中央
期刊
谁都知道德国的玩具贵,质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传统。把玩具传承下来,不光是指花钱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份想象的空间——父母亲的童年时代和他们的游戏。有时,父母还会跟着重新玩起来,那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这个极好的传统,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  以我家来说,儿子Leo的旧玩具都是从我先生Stefan那儿继承的,甚至还有我先生父亲小时候的。记得有一次,我婆婆拿出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箱子
期刊
如果不是作者栏明明白白地写着这是美国作者简奥康纳的作品,我会一口咬定这是我写的故事,因为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明明就是我的干女儿——我家的小俏妞儿。  那丫头是我看着出生、长大的。一开始,我总觉得她就是个小孩儿,忘了她是个小妞儿。直到有一天,她对我说:干妈,我要有蝴蝶结的鞋子,粉色的、公主那样的。我突然意识到:天啊,这家伙是个小妞儿啊!  没错,她就是个小妞儿,而且是个和《小俏妞儿希希》中小主人公希希一
期刊
总结多年的咨询经验,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家长有着惊人的一致:热心塑造孩子而不热心了解孩子,只重視自己的计划而忽視孩子的感觉。  一个6岁的女孩奉妈妈的命令学钢琴,历时一年,非常勉强。妈妈最后只好放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常常自己在那里弹,只要有谱子就能弹,而且弹得挺是那么回事。妈妈大喜过望,抓住时机对孩子说:“你不是弹得挺好吗?咱们继续上钢琴班吧?”孩子连连摆手,从此又不弹琴了。她妈妈莫名其妙,不
期刊
教育,尤其是父母要给孩子怎樣的教育,一直是我们关心并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就和家长们一同探讨一下美国“3C教育法”的思想,希望能提供一点参考。  调整  第一个C“control”(调整)是指教会孩子转变方向和思路,而不是包办事情。  调整具体指家长能够在孩子感觉遇到困境的时候,告诉并帮助孩子认识到“障碍并不等于绝境”,以便从思想和情绪上让孩子懂得:在困难面前没有必要沮丧,更没有必要感觉天好像塌下来一
期刊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了,从小我就严格控制他,不让他吃零食,尤其是薯片之类的,但是最近有文章又说零食可以补充体内营养,应该多给孩子吃些零食。应不应该给孩子吃零食?怎么吃才对呢?  学龄前孩子,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的容积有限且消耗量大,仅靠一日三餐难以满足其每日的营养需要,因此在两餐之间合理安排一些零食可以起到补充正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  为了不影响孩子一日三餐的食量,每次给予零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