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组提供了如下作文题的命题思路: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文、论述文、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我省高考作文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又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我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形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我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从这个表述看,命题者是希望引导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的。这个意思,我们应该尊重。但是,从题目看,毕竟又和去年的写作要求不同。去年是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今年只是使用了两个关键词:思考、评说。所以,今年在文体上我们就不能像去年那样一定要写成论述类文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略试题上的提示,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章的文体的,我们在阅卷上又必须有所体现。
2017年6月10日至19日,笔者参加了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阅卷。虽说第N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但却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今年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今年浙江省的高考阅卷工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突出。
试评之前,作文大组确定了今年阅卷的评分标准,主要强调两条遵循原则:
第一,尊重试题。这不仅因为试题是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我们确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为此,确定今年的作文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评价:第一,审题;第二,文体;第三,思想深度;第四,语言。
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评判一篇作文,在确认是当场写作的作文后,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作文组把一篇作文在基础等级分上分为四档:
第一档50—60;
第二档42—49;
第三档36—41;
第四档36分以下。
在评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能够把它定位在某一档中,然后,确定其最后的准确得分。同时,还一再强调,反对打保险分,好的作文应该大胆给予高分,差的作文也要毫不手软地往低分打。
这个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三本书的说法,第一本书是指平常我们都在阅读的书籍,第二本书是指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古代就有,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把社会实践说成是读“无字之书”,其实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讲过这个话,这比较好理解。但“心灵之书”,却是卢新华的“创造”。作家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说:
“它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而如果遇到有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会对他们说:“一本是‘文字般若’,一本是‘实相般若’,一本是‘心灵般若’。”
很明显,经过作家自己的解释,这三本书的说法就合理多了。“心灵之书”意指阅读自己的心灵,这既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反省。然而,题目中只出现三本书的说法,而无进一步的解释,就可能给一部分考生带来困惑。网上就有人质疑,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又冒出一个心灵之书来,让人感到逻辑混乱。其次,有字之书是指我们常看的纸质书,无字之书就是一种比喻,读无字之书是指社会实践,这个还比较好理解,而心灵之书是更隐晦的一种比喻,这就增加了考生审题的难度。
对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我们应该适当放宽,尤其是心灵之书这个概念,大致是说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修炼等等,如果有其他解释,能说得通的,都算对。当然,也不能离本意太远。在改卷时如遇到考生不一样的解释,我们需要和组长、副组长一起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可以提到复查组讨论确定。
根据前述,作文组对审题提出这样的分档标准:
第一档(55~60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较深刻的思考与评说。
第二档(50~5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一定的思考与评说。
第三档(45~4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第四档(40~4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
第五档(36~3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清晰。
今年还有一种情况,考生如果只讨论一本书,该打多少分?因为题目没有规定必须把三本书综合起来看,所以只写一本书也可以。但是,这个作文题又是统一的,三本书应该统一起来,才能准确理解。从这个角度,我们规定,作文必须先从理解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入题,再转到对一本书的讨论。然后根据作文的质量,正常給分。如果作文一开始就只讲一本书,应该适当扣分,一般在49分以下打分。
以上五档的区分是指审题。从实际情况看来,绝大多数的考生“对作家看法的评价”没有顾及,所以,作文中能够表达出对作家看法评价的寥寥无几。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文、论述文、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我省高考作文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又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我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形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我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从这个表述看,命题者是希望引导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的。这个意思,我们应该尊重。但是,从题目看,毕竟又和去年的写作要求不同。去年是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今年只是使用了两个关键词:思考、评说。所以,今年在文体上我们就不能像去年那样一定要写成论述类文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略试题上的提示,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章的文体的,我们在阅卷上又必须有所体现。
2017年6月10日至19日,笔者参加了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阅卷。虽说第N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但却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今年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今年浙江省的高考阅卷工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突出。
试评之前,作文大组确定了今年阅卷的评分标准,主要强调两条遵循原则:
第一,尊重试题。这不仅因为试题是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我们确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为此,确定今年的作文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评价:第一,审题;第二,文体;第三,思想深度;第四,语言。
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评判一篇作文,在确认是当场写作的作文后,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作文组把一篇作文在基础等级分上分为四档:
第一档50—60;
第二档42—49;
第三档36—41;
第四档36分以下。
在评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能够把它定位在某一档中,然后,确定其最后的准确得分。同时,还一再强调,反对打保险分,好的作文应该大胆给予高分,差的作文也要毫不手软地往低分打。
这个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三本书的说法,第一本书是指平常我们都在阅读的书籍,第二本书是指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古代就有,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把社会实践说成是读“无字之书”,其实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讲过这个话,这比较好理解。但“心灵之书”,却是卢新华的“创造”。作家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说:
“它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而如果遇到有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会对他们说:“一本是‘文字般若’,一本是‘实相般若’,一本是‘心灵般若’。”
很明显,经过作家自己的解释,这三本书的说法就合理多了。“心灵之书”意指阅读自己的心灵,这既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反省。然而,题目中只出现三本书的说法,而无进一步的解释,就可能给一部分考生带来困惑。网上就有人质疑,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又冒出一个心灵之书来,让人感到逻辑混乱。其次,有字之书是指我们常看的纸质书,无字之书就是一种比喻,读无字之书是指社会实践,这个还比较好理解,而心灵之书是更隐晦的一种比喻,这就增加了考生审题的难度。
对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我们应该适当放宽,尤其是心灵之书这个概念,大致是说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修炼等等,如果有其他解释,能说得通的,都算对。当然,也不能离本意太远。在改卷时如遇到考生不一样的解释,我们需要和组长、副组长一起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可以提到复查组讨论确定。
根据前述,作文组对审题提出这样的分档标准:
第一档(55~60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较深刻的思考与评说。
第二档(50~5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一定的思考与评说。
第三档(45~4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第四档(40~44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
第五档(36~39分)对“三种书”理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清晰。
今年还有一种情况,考生如果只讨论一本书,该打多少分?因为题目没有规定必须把三本书综合起来看,所以只写一本书也可以。但是,这个作文题又是统一的,三本书应该统一起来,才能准确理解。从这个角度,我们规定,作文必须先从理解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入题,再转到对一本书的讨论。然后根据作文的质量,正常給分。如果作文一开始就只讲一本书,应该适当扣分,一般在49分以下打分。
以上五档的区分是指审题。从实际情况看来,绝大多数的考生“对作家看法的评价”没有顾及,所以,作文中能够表达出对作家看法评价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