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自恋症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社交网络的普及让互联网上的自恋现象也迅速地蔓延开来,社交媒体在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在无形中鼓励和助长着人们的自恋倾向。然而,“自恋”这个过去我们认为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反而演变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
  来自澳大利亚的查莉和艾什莉两姐妹都是网上知名的美食博主,她们在YouTube上开设的美食频道“查莉的手工厨房”已经有超过70万人订阅,姐妹俩通过录制视频每个月就可以收入15万美元。举这姐妹俩的例子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很红,其实比她们更红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这姐妹俩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姐姐查莉只有10岁,而妹妹艾什莉才刚刚7岁。无独有偶,来自西班牙的一个名叫阿兰特拉的5岁男孩,通过在网上发布自己玩玩具的视频,就得到了25万人的关注。
  现在的网络红人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这些千禧一代的年轻人从小就能熟练运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他们过早地开始关注自己社交平台的粉丝数,也过分地在乎自己的照片有多少个人点赞。但这正是网络时代所倡导的——展现自我,就像YouTube的标语是“传播你自己”,而Facebook和MySpace更是从名字上就宣扬了“自我”的观念。然而,这种在社交网络上无节制地展现自己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的自恋现象正在悄悄地蔓延。
  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劳拉·巴弗迪和基斯·坎贝尔让3万多名Facebook用户填写自恋人格量表(NPI)测试,并通过这些用户们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内容来评估他们的自恋程度,结果发现用户的自恋人格指数和他的社交网络活跃度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拥有的好友越多,每天更新的状态越多,照片点赞人数越多时,这个人往往也在人格测试中表现出了很高的自恋倾向。其实,人的性格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在社交网络中的特定行为也就暗示了用户特定的性格:用户频繁更新状态和照片是具有较高自我表现欲和自我推销行为的体现,而那些具有高度自恋倾向的人,就很容易把社交网络当作自己的表演舞臺。
  自恋有年轻化的趋势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学家珍·温格在2006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叫《自我一代》(Me Generation)的畅销书,她将当代年轻人定义为“自我一代”,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也没有经历过大萧条,他们在宽松的家庭氛围和媒体浮夸的渲染中长大,他们从小被父母灌输的思想就是他们很特殊也很重要,所以“自我一代”对于自己的期望值空前地高,他们对未来有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乐观。
  温格表示,“自我一代”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整个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倡导要对孩子进行“自尊教育”。“自尊”原本表示自我欣赏,相信自己,并告诉自己“我很重要”,“自尊教育”倡导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尊心,要求父母和老师不能批评或是打骂孩子,而是多鼓励和爱护孩子,多向孩子传递“你很重要”“你一定能做好”这样的积极暗示。温格认为,盲目推崇“自尊教育”可能导致孩子过度自尊,不由自主地自我感觉良好,让他们更容易地相信考高分是简单的,赚钱是很容易的,只要创业就一定会成功,像这样对自己怀着过高的期望值的孩子很容易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碰壁,而且研究表明,那些自尊强烈的人更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在被批评时他们会变得很不友好、粗鲁、不合作,这些其实都更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同样,媒体的过分渲染和社交网络的爆发也为“自我一代”的出现创造了环境。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书亚·福斯特在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恋人格量表得分,相比90年代的得分,高出了30%,其中25%的大学生都有自恋倾向。
  2013年,美国《时代》杂志就曾分析过当代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这一代年轻人在浮夸的媒体宣传报道中长大,那些为了吸引眼球的“一夜暴富”神话和“相信自己就能成功”的励志故事,过分强调了成功者的个人主观意志,而抹杀了他们成功背后的天赋、努力和坚持,让年轻人们相信只要自己足够自信,运气足够好,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就像拉什在《自恋文化》中所写道的:“媒体强化了年轻人们的自恋梦,鼓励他们将自己视同于明星,追求所谓的名誉和成功,憎恨‘平凡’和‘普通’,使得他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
  网络自恋潮的负面影响
  在社交网络上过度活跃也被认为是自恋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过度的活跃不但不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多的关注和好感,反而很容易引来别人的反感。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在评价那些在社交网络上频繁发布状态和照片的人时,多使用负面的词汇,比如“话多”“肤浅”“空虚”“爱显摆”“自控能力差”“极度自恋”“傲慢”等等。
  然而,“社交网络自恋症”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反感,还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其中比较极端的就是“死亡自拍”现象。2014年,17岁的俄罗斯女孩克塞妮亚为拍出一张高难度的自拍照,爬上了9米多高的桥墩,拍完后突然失去了平衡掉在了电缆上,最后触电身亡,这张自拍成为了她的遗照。克塞妮亚的自拍事故不是个例,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为了自拍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有一对波兰夫妇在悬崖边自拍时不慎坠入悬崖身亡;还有一位墨西哥男子用枪指着自己的太阳穴自拍,结果枪支走火意外身亡;一位西班牙青年为了爬上行驶中的火车拍一张自拍结果触电缆而身亡。他们之所以愿意冒着危险拍下这些照片,都是为了之后能将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上,然后赢得人们的簇拥和大量的关注,正是自恋的心态将他们引向了不归路。
  自恋的变迁
  放眼周围,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自恋”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贬义词汇了,它甚至悄然演变成了一种风尚。“自恋”这个词长久以来都带有贬义的成分,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对自身投注过多爱和关注的状态,而且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原始的自恋倾向,自恋来源于爱,所以人在婴儿时期就会将爱投注于自己和养育自己的人,这是一种原发性的自恋,而随着人的成长,他会将这种爱投注于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遭遇挫折,爱又会折返到他自身,形成继发性的自恋,也就是病理性的自恋。自恋的人会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甚至在爱的选择中,他们也不会以他人为模型,而是把自己做为模型,将理想化的自我作为爱的对象。在此之后,有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把自恋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1968年,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正式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理现象”。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则认为,“自恋”这个词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自恋”,就意味着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肯定自我的价值和尊严,用米开朗基罗的话来说,只要“相信自己”,人类的创造力就会无边无际。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自恋”则体现为人们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们希望通过赚取更多的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来体现自我价值。所以,到了互联网时代,“自恋”自然而然地就和人们在互联网上受到的关注度画上了等号。说到底,“自恋”还是时代的产物,受到整个社会文化变化的影响,每个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政治格局、家庭结构、教育状况、休闲方式等因素,都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心理结构中对“自恋”的定义。
  自恋也有好处
  由此可见,“自恋”有时也不是一件坏事。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吉姆·柯林斯教授就认为,企业在选择CEO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NPI(自恋人格指数)较高的人,因为自恋的人通常具备了统治欲、自信、自我权利感、自大和强大的感召力,这些都是成为一名领导的典型特质。美国麻省理工管理學院教授爱德华·罗伯茨也认为,对于那些需要应对快速变化、风险高的科技行业来说,有着强大的自信心并敢于承担风险的管理者确实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他们往往不甘于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和突破。他表示:“像硅谷这样的地方就非常鼓励狂妄自大,硅谷就是需要那些极度自信并执着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世界的人,就像比尔·盖茨、杰夫·贝索斯和谢尔盖·布林那样。”
  不仅如此,自恋者往往比一般人更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虽然他们的动机并不是很单纯,因为相比参与公益活动本身,他们其实更看重于事后公众对他们的赞扬和肯定,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比一般人参与了更多的公益活动,也确实造福了社会。
  自恋的另一条好处是,自恋会帮助人们提升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当一个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项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倾向于去进行那一活动。班杜拉还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度,还可以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同时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比如,一个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就容易在面对挑战时畏缩不前,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处事易受到惧怕和恐慌情绪的干扰,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而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更乐于迎接各种挑战,遇事也更容易冷静下来理智处理,因为他们对自身期望值高,所以能够控制住自暴自弃的想法。
  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雷格·马尔金在他的书《自信向左,自卑向右》中为我们分析了自信、自恋和自卑这3种心理状态,其中,他将“自恋”定义为“感觉特别的内在驱动”,并且认为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有一点儿自恋,因为每个人都有“感觉自己很特别”的需求,而且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奉承和恭维。
  马尔金教授认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矛盾体,总是摇摆在自信、自恋和自卑这3种心理状态之间,就像有些人外表看起来很自恋和张扬,但有可能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自卑的,而有些人外表看起来有点羞涩和自卑,但他的心里其实很有主见并且充满了自信。不仅如此,这种心理状态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就好比有些人的自恋会促使他更加乐观自信,并帮助他取得成功,但有些人的自恋却让他变得越来越偏激和以自我为中心,影响到了他个人的发展,重点在于我们要及时把握自我的真实心理状态,正视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缺陷,同时也学着去理解和体谅他人,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和不同性格和心理状态的人相处,而且最重要的是,学会和真实的自己相处。
  所以,自恋其实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自恋的人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别也只是他们自恋程度的问题,而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互联网时代的自恋,就像之前每个时代的自恋一样,既有可能孕育出沉浸在自恋中而变得碌碌无为的庸人,也有可能造就出这个时代中最乐观、最优秀和最自信的人。
其他文献
减重的人无需再吃低脂奶酪和麸皮面包片了!哈佛研究人员大卫·路德维希认为,如果想要减重,就必须摄取更多的脂肪。这是一种谬论吗?30岁时,大卫·路德维希发现自己的体重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都会增重两磅的他腰间聚集了厚厚的一圈脂肪,不仅面临着形成大肚子的危险,而且体重也接近了超重状态。然而实际上,路德维希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摄入过多的脂肪,经常吃全麦食品和水果,并且进行充足的运动。事与愿违的是,健康的
诞生于普通厨房中的德国阿尔马塞德(Almased)代餐粉曾一度风靡德国,其公司老总安德烈·特劳尔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然而,这种配方节食法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在网络论坛上,一些消费者抱怨代餐粉的味道如同“硬纸板”一样令人难以下咽,更有甚者称将黄色的代餐粉、200毫升的水以及少许植物油混合服用后会引起恶心等不良症状;对此,另一些消费者却表示强烈反对,“我喜欢它的味道!”由此可见,对于阿尔马塞德——这
我不是一个喜欢拍照的人,但是自从安装了相机的手机出现后,我已经累计用手机拍了6982张照片、144条小视频了。就像柯达广告倡导的那样,我一直忠诚地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我们一家人所有的幸福瞬间:生日派对、度假旅游、去爷爷奶奶家玩、孩子第一次学自行车……现在,拍照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我拍了无数照片,我正打算建立一个秘密小展馆,把这些照片全都收集起来,谁也不能看,包括我自己。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伊万
无论是在政治领域、工作场合,还是在私人的日常交往中,女性的发言总是或多或少地遭受无情打断。男性通过这种狡黠的方式间接拒绝了女性在对话当中的平等地位。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形成于两性社会化的进程当中。“manterrupting”(即“男性打断女性说话的行为”,是英语单词man和interruption组合而成的一个用于反映社会现象的新词)这个概念的出现常令大众感到困惑不解。因为在普遍的观念认知中,女人才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以数字化方式发行唱作,他们不再需要唱片公司,而是与一些新型公司合作。2014年底,为了推广第一部专辑,“周围人”(Entourage)乐队的说唱歌手内克菲在一家酒吧里接受了采访并且夸下海口。“我们不需要任何人,”内克菲说道,“我们在把唱片卖给Believe 发行公司之前,就已经确保了唱片的制作水平。我们不需要唱片公司,也不需要制作方。通过在网络上发售唱片,我们甚至可以不依赖发行方!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越来越长寿,现今已经出现“六世同堂”的家庭关系。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信息量等方面,几代人之间都存在巨大差异,为了尽可能让几代人之间减少冲突,更包容彼此,我刊记者叶卡捷琳娜以俄罗斯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几代人各自的特点。在10-12年间,受复杂的外界环境影响,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的观念、目标、生活习惯等会出现共同之处。“代际理论”可以帮人们理解不同时代人的行为,并预测同代人在一些情
很多所谓的“家庭偏方”虽然常常被人拿来取笑,但其实有一定的医学根据。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令人在感冒高发期不至于用上抗生素。一年之中总有那么一次,卡琳·本德尔要被疾病找上。一开始是嗓子痛,接着,她的鼻粘膜开始肿胀,吞咽和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一场感冒袭击了这位女摄影师。取消已经安排好的工作?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位生活在伦敦的奥地利女性不愿意也无法随意取消工作任务。“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洋
幻觉、错觉、虚假记忆、灵魂出窍的感觉……这些奇特而令人生畏的现象不仅会发生在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身上,也完全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健康的人身上。健康者的大脑会经历哪些貌似不可能发生的事?两个人的狂想——诱发性妄想障碍19世纪下半叶,巴黎的一家医院接收了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玛格丽特和米歇尔夫妇。他们经常难以自控地妄想有陌生人悄悄地潜入家中,并到处乱扔垃圾,还将他们的新鞋穿得越来越旧……此前,精神病史上还从未有
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在汽车封闭的驾驶空间内。出行期间,孩子们可以在私家车里学习到一些有关言谈举止的礼仪。我们经常在车里听到一些简短的对话。“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到?”“还有30分钟吧。现在,你来和我说说你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吧。”周末的家庭出行或是平时接送孩子的路程中,在车上度过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宝贵。如今,家庭的职能被分隔开,每个人都在忙于自己的事情。所以共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少。然而汽车是孩
戴面纱,与其他妻子分享老公,恪守一大堆清规戒律——这似乎是穆斯林国家女性注定的命运,然而阿联酋妇女却不一样,她们早已成为国家的主人,如果说从前这种现象还不明显的话,现如今则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了。迪拜的地铁很凉爽,人们站在隔开乘客和列车运行区的玻璃栅栏旁。列车到站了,我走进车厢内一处空旷地方,坐下之后,才发现周围清一色全是女人。她们几乎都围着头巾,穿一拖到地的阿巴雅长袍,有些人的长袖子下露出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