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人类正是在永不停息的创新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就我国而言,创新人才欠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人才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应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高等学校要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滞后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加上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比较薄弱,使得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
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该理论把高等教育入学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小于15%)、大众化阶段(大于15%而小于50%)和普及化阶段(大于50%)。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9%,虽然已初步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但是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早在1997年,英国和法国都达到了50%左右,美国达到了80%,加拿大更是达到了90%。据统计,亚洲44个国家或地区中有近50%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日本、韩国已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即使在亚洲也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由于从总体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000年,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仅12人,日本136人,俄罗斯133人。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人才状况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创新人才的缺乏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在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及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尚未构成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不少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在本文中提到的“制度”这一概念,笔者倾向于把制度理解为人们(个人及组织)行为的规则,一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则,并认为制度是由人们有意识创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组成的。
1.现行的国家宏观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
从国家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高等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活力,办学自主权不够。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制度下借鉴苏联教育管理的计划体制模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一元化”的纵向垂直管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高等学校的控制,高等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从投资办学、管理权益,到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等都还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强化控制。同时,高等学校为了服从行政管理和达到考核目标的要求,其制定的制度和发展目标都会受到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高等学校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缺乏,不利于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
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来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教育评价考核制度,导致了学生过于重视书本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难以发掘其潜在特长;二是行政权力的强化,压制了学术权力,抑制了教师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发挥。试想一支本身就缺乏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在教师的聘用和选拔上,很多时候都没有跳出“近亲繁殖”的圈子,这样就抑制了学术的争鸣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三是陈旧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选择缺乏自由,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和调动学习的兴趣。较重的课程负担,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科研活动和从事培养创造力的实践活动,也就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不合理的教学组织制度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我国高校多采用学年制和不完全学分制,这种对教与学统得过死的教学组织制度整齐划一的管理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易造成部分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以校园文化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既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又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以崇高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启迪,具有强大的潜在教育影响力。可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加关注设备、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对软环境即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却不够重视。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我国高校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中依然没有足够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得学生一走进校园无法切身感受到文化、科学的氛围,不能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其次,在学术上的自由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促使大学生多元性、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激励大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程度,而且在鼓励大学生在专业学术创新上也缺乏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指导、激励等相关制度。再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往往流于形式,也不能满足多数渴求多方位知识的学生需求。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制度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缺乏创新活力,制度失衡导致了创新人才培养滞后,使创新人才培养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着手。不仅创新教育法规、政策等正式制度,而且对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氛围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创新,从而使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1.适度放权,寻求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最佳结合点
大学自治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完全自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利于高等学校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目前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的情况下,政府应适度放权,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进一步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由以往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树立起为高校服务的理念。突破政府办学为主导的办学体制,实行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办学,实行公私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弱化政府直接管理高等学校的职能,建立一整套高等教育管理中介组织,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变革,才能使高校在更宽广的范围内确定办学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来确定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2.除旧革新,从根本上变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和政府只是作为外部因素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看,创新能力不足,高校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革除不利于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切围绕学校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首先,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考评制度,建立既有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又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和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列入学生综合成绩中。其次,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时,可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采取聘任制和合同制相结合,挑选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从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等多方位去评价。再次,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形成一种鼓励科研的激励机制。最后,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通过推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走向及发展作出选择。
3.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观念创新重在对知识经济社会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行重新构建,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发展、突出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高等教育应从传授知识教育转为启迪智慧教育的开放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观念创新先行,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需要革除那些存在于现行教育制度中且仍然在发挥作用的旧观念,并通过制度变革,真正破旧立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4.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这个公式表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求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而且需要构建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而且更要通过环境熏陶来培养。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思想感化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的、又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样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首先,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心理变化,给学生以崇高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启迪。其次,形成一种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自由讨论的气氛。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创新思想的萌发,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文化的形成。最后,营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创新。诚然,这种种氛围的形成需要长期沉淀、积累,而形成之后便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滞后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加上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比较薄弱,使得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
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该理论把高等教育入学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小于15%)、大众化阶段(大于15%而小于50%)和普及化阶段(大于50%)。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9%,虽然已初步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但是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早在1997年,英国和法国都达到了50%左右,美国达到了80%,加拿大更是达到了90%。据统计,亚洲44个国家或地区中有近50%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日本、韩国已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即使在亚洲也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由于从总体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000年,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仅12人,日本136人,俄罗斯133人。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人才状况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创新人才的缺乏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在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及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尚未构成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不少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在本文中提到的“制度”这一概念,笔者倾向于把制度理解为人们(个人及组织)行为的规则,一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则,并认为制度是由人们有意识创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组成的。
1.现行的国家宏观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
从国家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高等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活力,办学自主权不够。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制度下借鉴苏联教育管理的计划体制模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一元化”的纵向垂直管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高等学校的控制,高等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从投资办学、管理权益,到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等都还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强化控制。同时,高等学校为了服从行政管理和达到考核目标的要求,其制定的制度和发展目标都会受到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高等学校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缺乏,不利于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
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来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教育评价考核制度,导致了学生过于重视书本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难以发掘其潜在特长;二是行政权力的强化,压制了学术权力,抑制了教师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发挥。试想一支本身就缺乏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在教师的聘用和选拔上,很多时候都没有跳出“近亲繁殖”的圈子,这样就抑制了学术的争鸣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三是陈旧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选择缺乏自由,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和调动学习的兴趣。较重的课程负担,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科研活动和从事培养创造力的实践活动,也就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不合理的教学组织制度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我国高校多采用学年制和不完全学分制,这种对教与学统得过死的教学组织制度整齐划一的管理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易造成部分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以校园文化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既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又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以崇高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启迪,具有强大的潜在教育影响力。可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加关注设备、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对软环境即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却不够重视。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我国高校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中依然没有足够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得学生一走进校园无法切身感受到文化、科学的氛围,不能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其次,在学术上的自由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促使大学生多元性、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激励大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程度,而且在鼓励大学生在专业学术创新上也缺乏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指导、激励等相关制度。再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往往流于形式,也不能满足多数渴求多方位知识的学生需求。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制度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缺乏创新活力,制度失衡导致了创新人才培养滞后,使创新人才培养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着手。不仅创新教育法规、政策等正式制度,而且对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氛围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创新,从而使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1.适度放权,寻求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最佳结合点
大学自治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完全自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利于高等学校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目前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的情况下,政府应适度放权,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进一步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由以往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树立起为高校服务的理念。突破政府办学为主导的办学体制,实行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办学,实行公私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弱化政府直接管理高等学校的职能,建立一整套高等教育管理中介组织,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变革,才能使高校在更宽广的范围内确定办学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来确定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2.除旧革新,从根本上变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和政府只是作为外部因素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看,创新能力不足,高校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革除不利于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切围绕学校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首先,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考评制度,建立既有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又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和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列入学生综合成绩中。其次,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时,可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采取聘任制和合同制相结合,挑选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从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等多方位去评价。再次,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形成一种鼓励科研的激励机制。最后,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通过推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走向及发展作出选择。
3.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观念创新重在对知识经济社会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行重新构建,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发展、突出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高等教育应从传授知识教育转为启迪智慧教育的开放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观念创新先行,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需要革除那些存在于现行教育制度中且仍然在发挥作用的旧观念,并通过制度变革,真正破旧立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4.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这个公式表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求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而且需要构建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而且更要通过环境熏陶来培养。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思想感化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的、又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样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首先,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心理变化,给学生以崇高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启迪。其次,形成一种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自由讨论的气氛。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创新思想的萌发,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文化的形成。最后,营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创新。诚然,这种种氛围的形成需要长期沉淀、积累,而形成之后便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