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绝学于式微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听说同乡好友戴维在撰著一部《诗经研究史》,先是一怔,感到有些吃惊。心想:这谈何容易呀"诗三百"自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以来,迄今已两千多年,历朝历代解释《诗经》。研究《诗经》的著作汗牛充栋,即使亡佚者不计,至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146种,其中著录书62种,存目书84种。存目所未收以及《四库全书》以后问世的著作又不知几何。在时下购书不易。借书亦难的情况下,要浏览这样大量的著作并在那书山中"采铜"索隐,梳理出一部贯穿两千年的研究史来,于我辈实不啻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后专为此事询问戴维,虽仍知之不详,然已由惊讶转而不只是佩服戴维的识见与勇气,更多地是相信他具备主客观条件,能做好这件事。在学术界弥漫浮躁之气的今天,恐怕只有戴维这样执著。认真的"书呆子",才真能做《诗经研究史》这样的大学问。
  戴维大概是当今社会罕见的惟一兴趣只在读书。买书的年轻学人。早在读初中时,他就开始偏爱古文,搜求古代典籍,广泛阅读;高中时读书偏重于中国哲学方面,儒。佛。道的书籍,能找到的都尽力啃读。大学期间遂将攻读重点放在中国哲学史方面。学校图书馆的书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他便到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去读书。不及半年,便将省图书馆里关于《老子》的专著悉数读尽,从王弼。河上公。严遵。范应元。苏辙,到近现代各家关于《老子》的集解。新证,无不穷原竟委。细心领会。因不满于前人对《老子》的研究,曾向任继愈先生和北大哲学系主任许抗生教授请益,获悉心指导与赞赏,遂在大学一年级时即完成了15万字的《帛书老子校释》初稿。通过校释《老子》,略窥治学门径。大学二年级时,他对佛学兴趣日增,想方设法在湘潭大学图书馆阅读频伽藏《大藏经》达数月之久,后因收效不大而转攻《诗经》历代著作,并留心收集有关资料加以研讨。大学毕业后,他担任会计工作,虽胜任有余,但毕竟非其所好,心不在焉。从1992年开始,单位经济效益日渐萎顿,上班已是时停时止,后单位领导干脆作个顺水人情,将这"书痴"作内退办理,按月给点生活费,成全了戴维的一心向学。此后十年,戴维便白天在图书馆。博物馆和书店里读书。查资料,夜间潜心研习,由诸子而经史,无日不有定程。由是不仅读书成癖,而且买书也成癖了,至今藏书已逾万册,且有不少稀见之珍善本。戴维生性质朴,恬淡寡欲,为省钱买书而连饿两天或不买菜票先买书的事常有发生。对于这一点,他父母和爱妻都很理解,并支持他买书。
  读书之功既至,则必有所独得。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于是乎率意抒写,自然成章,戴维的著作一发而不可止。1998年,他的第一部著作《帛书老子校释》在岳麓书社出版了。不意这本小书中那"不敢藏私"的新观点,竟引起了数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的兴趣和注意,他们来信对此书《关于帛书<老子>甲本中的圆点标志》一文中的见解褒奖有加,并表示他们研究《老子》将以《帛书老子校释》为参考书之一。此书确实解决了两千年来聚讼不休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对《老子》二十五章的句读问题。七十九章的"契"。""之辨,均可见作者之思锐识卓,不同凡响。而今戴维的第二部著作《诗经研究史》又将面世了,并承问跋于余。余虽来不及捧读这洋洋数十万字的全稿,不敢妄加评论,然索其第八章《清代<诗经>学的复古》的部分清样,即深服其对清代文献之穷原竟委,细辨得失,语中肯綮。如其中对清初大儒顾炎武的《诗经》学,作者从顾氏淹博的学问著述中,理出"顾炎武的学术,以音韵学最为著名"一条线,并以其"为三百篇而作"的《音学五书》为重点,剖析顾氏《诗经》学的成就与不足,这一高屋建瓴之治史法,诚非深谙顾氏之学者不能为也。
  清代是《诗经》研究承先启后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重实学。盛行考据,对于全面整理和研究《诗经》这份历史文化遗产是功垂不朽的。除了大量直接探讨诗旨的《诗经》学著作之外,有关研究《诗经》文字。音韵。名物。制度的专门性著作亦成果辉煌,对研究《诗经》大有裨益。因此,读完清代这一章之后,虽深感作者对清代各家持论精博,但对其绪言"清代《诗经》研究的结果只是复古,使汉学大明,并没有开创。建设性的成果"云云,却是尚有疑义相与析,似不敢苟同也。
  经学史是专门之学,也是一门绝学,当今治经学史者已是凤毛麟角。吾友戴维能挺身而出,心无旁骛,力挽绝学于式微,誓将整个经学史系统爬梳一次,对各经之研究状况分别讨究总结,且真正为此宏愿而"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种为学术献身的精神,在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当今学坛,委实难能可贵相信他的第一部经学史面世后必将更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青睐,产生更大的影响。或许会有人误以为此书作者是一位承继乾嘉学风的皓首穷经的老学者,而不知戴维风华正茂,刚过而立之年。因略述与他接触之见闻。感受于书后,以充跋文之数,并藉以谨致祝贺之忱。
  《诗经研究史》,戴维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27.00元
其他文献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作为一部著作,《意识形态的终结》不是孤立的。围绕“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这个口号的争论成了美苏冷战开始后在知识分子之间所激发的第一场大论战。在“历史”已被宣布“终结”的今天,重新审视这场论战及贝尔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我们今天的处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但同时也使西方资本主义成功地进行调整,走出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对法西斯主义“鼓舞人心”
期刊
近年有两本以孩子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书值得我们关注,一本是《哈里·波特》,其市场狂热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展现了所谓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商业典范,一本是在沉默中熠熠生辉的《美德书》,几乎把与她相遇的所有读者热情拥抱,重振经典的魅力。    一  《哈里·波特》是当代世界出版业的商业神话,《美德书》是重新被人类发现,照亮人类迷失灵魂的经典童话。两本书都在美国获得了巨大轰动,但《哈里·波特》的第四部《哈里·波特与
期刊
多元文化(pluralistic culture)或文化的多元化,是近年来国内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术语。其背景既有当下文化现实的诉求,也有西方思潮的影响。后者的成分明显重些。这个术语在西方的高频率使用,反映了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主流思潮发生的微妙变化。这个术语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特别是晚近时兴的文化研究尤把多元文化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加以发挥,或者说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态
期刊
三、超越绝对冲突论与绝对融合论  就作者的基本倾向或最后结论而言,以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作品大致可以区分为冲突论与融合论,而以冲突论者居多。但张西平的这本书很难简单地加以归类。究其原因,正在于张西平把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性质判定为平等的交流,把这一交流的过程判定为双向互动,把最后的交流结果断定为促使参与交流的双方自身文化的更新与转型,只是中国一方的文化更新与转型没有欧洲一方那么明显罢了。笔者基
期刊
近几年来,思想随笔在文学界、思想界出现了让人振奋的新局面,这种以新颖犀利的思想为内核,以优美活泼的文采为传播外衣的文体在以推演整体理念为特征的八十年代是非常少见的。随笔作家也都是九十年代出道的新人,他们承认自己作品的理念无非是在言说常识、言说八十年代的观念和精神,而他们对常识的独特言说方式、独特体验方式,是他们在最近几年崛起于文学、思想界的真正原因。  中文系出身,洋溢着才气豪情是他们为受众青睐的
期刊
己卯秋,忽接美国友人子南兄函,开箧视之,得文稿盈箱,书名《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泱泱不下三十万言。遂展读于斗室之中,忘情不觉日暮。  海通以还,译事勃兴,欧美典籍涛涌中土,译论译技之撰写汇编,遂附丽张皇。然学界人时有诘难,以为译事权可行之,译论则未必有据;至于译技之类,只可心领神会;若图条陈缕分以教人,良可哂也。然中华多奇士,竟有不惮讥嘲,穷年积力而乐为之者。数十年来,译论译技之编着,洋洋洒洒
期刊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它持续不断的隆起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中国甚至亚洲的大气环流,进而改变整个区域的地表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由此成为世界地学研究的一方热土。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神秘的青藏高原,而其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中科院先后多次组织地质、地理、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众多学科的科学家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综
期刊
若干年前,笔者由希腊罗马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研究步入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且提出了一个解释文化传播规律的名为"文化互动转型论"的理论框架①。近年来虽然出于学科建设需要,又将主要精力投向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但对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类的作品总是恋恋不舍,只要有可能,总是找来细读。近来读到张西平先生的新著《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引发了一连串的
期刊
贵州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沉钟译丛》第一辑五种(广州日报大洋图书编译室策划)。西方学术名著的译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努力去做,做得更多更好。为此,我们约请译丛的部分编委及专家、读者做了如下笔谈。了解西方的学术和思想,当然不是以其是非为是非:言者鹦鹉学舌,行者全盘照搬,而是为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更新。为此,需要我们向外、向内作更广泛的了解,更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借鉴的借鉴,应该批判的批
期刊
对一切有限生命,死亡是时间的终点。而时间本身又是什么。当我着手为《拒斥死亡》一书写点什么的时候,想到时间的问题,内心一时产生某种久违的悲情。  从"文革"到如今,已经三十四年了!要知道,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年呀!从1911年推翻大清王朝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八年!而当我年少时,甚至当我们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后,说到清朝或"五四运动"等等,都会感觉那是那么那么久远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