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桥前祭将军(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广元城北将军桥,没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问起为啥叫将军桥,很多人却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
  将军桥,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老城北门,是古蜀道出入四川的必经之地。现在这里是通衢大街,哪里有桥的影子?其实,许多人不知道,这地方之所以取名“将军桥”,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抗蒙将军曹友闻。
  曹友闻,字允叔,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宋初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以忠义闻名。年少即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曾与仲弟曹友谅到千里之外去拜师学艺。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曹友闻中进士,被授以绵竹县尉之职,次年又改任天水军教授。在赴任之际,成吉思汗带兵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同时派出一支军队进入了南宋辖境,一举拿下阶州(今甘肃武都东),并包围了天水军。
  这时曹友闻还没到任,天水军是否丢失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何况还是个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但曹友闻临难不苟,毅然单枪匹马闯入了军城,与守城将领张维一起组织兵民布防。好在没过多久,成吉思汗就病逝于六盘山,蒙军撤退,军城就保全了下来。四川制置司为表彰曹友闻的功绩,特地绣了一面“满身胆”的大旗颁授给他。
  公元1230年7月,蒙军潜心掌握川陕地形,企图再度进犯蜀地,由于当时的利州路制置使桂如渊畏敌如虎,不顾川陕防线向来是以“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为根基的,轻率地做出了弃五州(成州、凤州、天水军、阶州、西和州)、保三关(仙人关、七方关、武休关)的决定,致使三关之外的百姓惨遭蒙军蹂躏。在此战之中,宋军将领大多弃地而去,只有曹友闻尽遣家财招募了五千忠义之士,这才力保天水军不失。事后,四川制置司看出了曹友闻不光胆大,而且确有将才,便让他出守七方关(今甘肃省康县东北)。自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以来,蒙古军屡犯陕西的金牛、大安一带,曹友闻与弟曹友万誓死抗击。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了第一次侵宋战争,西路军直逼四川。这年十二月,蒙古军攻陷沔州(今陕西省勉县),直逼大安。曹友闻率兵把守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探知蒙古兵联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和渤海军大举来犯,对曹友万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敌众我寡,我们不能轻易迎战。最好是凭高据险死守。然后出奇兵,埋伏好后以逸待劳才能誓与阵地共存亡。”
  曹友闻派遣部将急速前往鸡冠隘(今陕西省阳平关鸡冠山下)、阳平关据守。部署刚定,蒙军数万已突至阳平关,曹友闻当即下令出击迎敌。又身先士卒,亲帅帐兵和背嵬军(即亲兵)冲到阵前,左右奔驰射退敌兵。阳平关暂时守住了,曹友闻又料定:“敌人必回兵攻鸡冠隘,应加紧增援。”后来蒙军果然以步兵万余猛攻鸡冠隘口。曹友闻立令步骑直冲前去左右夹攻,长达10余里的战场上,杀声震天,宋军以一当十,奋力杀敌,将蒙军击退。
  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春,蒙古军再次南侵。一举攻下沔州,继而进围青野原(今甘肃徽县南)。宋军被困,请求救兵解围。曹友闻闻讯,召集部将说:“青野原为蜀咽喉,不可缓”。急派弟曹友万领军自冷水品渡嘉陵江,至六股株,取小道直奔青野原。曹友闻率精兵随后赶到,同守军一起内外夹攻,击退蒙军的南侵。
  这次战役结束,曹友闻声名更加显赫,朝廷加封他为眉州防御使,依旧任左骁骑大将军,利州御前统制,兼任沔州驻扎,剑门关以北四州安抚使,全权负责沔州事务,节制兴元府汉中兵马。其弟曹友万被授于同庆府知事,四川制置司帐前总管,总管忠义军马,节制屯戍军马。在成州黄渚关驻扎,专门与沔州、利州两司负责关外防御。
  端平三年八月,蒙兵攻陷兴元府(今汉中),欲冲大安。南宋制置使赵彦呐令曹友闻守卫大安,以保入蜀咽喉。曹友闻写信给赵彦呐说:“沔阳蜀之险要,吾重兵在此,敌有后顾之忧,必不能逾越沔阳而入蜀,又有曹友万和王宣首尾呼应,可保证大捷。大安地势平旷,无险可守,正好发挥敌人骑兵之所长,我军是步兵,而且众寡不敌,不能在平地防御。”赵彦呐不以为然,一日七次持小红牌来催促急速行动。曹友闻认为以寡击众,非乘夜出奇兵内外夹攻不可。于是命曹友万、曹友谅领兵上鸡冠隘,多张旗帜,向蒙军显示宋军坚守的决心。曹友闻则选精锐部队万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沟埋伏。事先相约,敌人来时,内以擂鼓举火为号,外呼杀声以响应,两面夹击蒙古军。九月二十二日,蒙军果然来犯,曹友万冲出阵前迎战。敌将八都鲁拥有万余众,达海率千人,往来博战,矢石如雨。曹友万身被数创,遂令诸军举火。九月二十七日,曹友闻遣诸军全面迎战,又亲率精兵3000人疾驰赶往鸡冠隘。
  不料天公不作美,进军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诸将请求:“雨不停烂泥没足,等稍晴再战。”曹友闻责备说:“敌人知道我伏兵在此,迟缓必失良机。”遂拥兵齐进。曹友闻入龙尾头,曹友万闻五鼓已响,即冲出鸡冠隘口与曹友闻会合,内外两军皆殊死战斗,夹击敌军,血流二十里,蒙军的营寨被宋军连破数十个,尸体更是在阳平关外堆积如山。西川的军队素以绵裘代替铁甲,此时尽被雨湿透,不利徒步战斗。
  二十八日清晨,敌将汪世显率大批蒙军蜂拥而至,以铁骑四面包围宋军。曹友闻见突围无望,叹息说:“这难道是老天注定的吗?我只有为国战死而已!”于是破口骂敌,杀死自己所骑战马,以表示殉国的决心。
  蒙军进攻越发凶猛,血战更加激烈。战斗中,曹友闻与弟曹友万左冲右突,杀敌无数,最后不幸负伤战死,宋军全军覆没。汪世显亲眼见到曹氏兄弟的英勇,感叹道:“蜀将军真男儿也!”盛礼以葬之。曹友闻战死后,蜀中其他地方再也没有一支能打硬仗野战的部队了。蒙军以五十万大军深入四川,遍掠五十四州后自行撤离,利州路名存实亡。这与南宋王朝当时面对强大的蒙军采取消极防御战略有关。
  曹友闻所率各部抗击蒙军,主要在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的广阔地域。他引兵自强,十年内與素称“骑射无敌”的蒙军激烈交战数十次,几乎无败绩。曹友闻英勇抗击、血战而死,震撼了南宋朝廷,宋理宗赵昀皇帝特颁旨封赠他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元朝人刘麟瑞有诗赞道:   雁塔名香本一儒,执殳几度为前驱。
  元戎却敌世间有,教授提兵天下无。
  花石峡鏖忠奋勇,水牛岭度死生殊。
  英风壮节谁堪匹?千载人称大丈夫。
  再说那座“将军桥”。相传,时任南宋利州路御前诸军都统制的曹友闻,见利州城北门溪流湍急,军民往来极不方便,特别是遇到山洪爆发,根本无法通行。他就组织将士砍伐树木,搭建了一座木桥,方便军民通行。
  元朝建立后,那座木桥继续使用,利州百姓为感念曹友闻功德,便把此桥叫“将军桥”。时过境迁,木桥逐步破烂,无法通行,当地百姓自发集资修建了一座单孔石拱桥,并在桥头专门竖立了一尊曹友闻石像,仍然称此桥为将军桥。明嘉靖《保宁府志》在广元后记中记载:“在县北四里,跨驿路横溪,每水多怪,昔人凿石曹将军像以镇之”。
  明洪武十年(公元1337年),朝廷颁令朝天关建造褒忠祠,旌表抗蒙将士,志铭千秋。农历六月八日为“褒忠祠”神会日。褒忠祠是朝天境内历史上第一座官建祠庙,遗迹尚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门上刻有一副楹联:“气壮山河,名垂竹帛,跃马横戈杀鞑虏;恨惭史位,身殒大安,捧香洒泪哭忠王。”明代诗人黄辉观看了褒忠祠,不由自主地写下了《曹友闻祠》诗:
  卷地尘来可奈何,大旗风雨动关河。
  荒林不辨将军树,古岭空传壮士歌。
  深夜有人闻铁马,斜阳无事看金戈。
  空江萧瑟英雄泪,流入岩石怨恨多。
  曹友闻是南宋继吴玠之后,又一殊死捍卫汉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曹友闻弟兄捐躯抗蒙,受到历代广元人的祭奠和崇敬。
  曹友闻将军的墓地,就在桥北200米远的土坡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还在土坡边建起了一座将军庙,庙前种植有柏树,古柏上常年悬挂着将军使用过的一把宝剑。直到现在,将军的后代,每年都会从甘肃徽县来此祭拜。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元大搞交通建设,拆除了石拱桥,将那条小溪改成了暗沟,并修建了一个直径百米的大转盘,此处成为多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后来,扩建将军桥小学道路,搬迁了将军墓,拆除了将军庙,砍伐了古柏树,一切都不复当年景象了。现在这里成了将军桥社区。
  770多年的历史,转瞬即逝。而将军桥名则世代传承,曹友闻将军的不朽英名,永遠铭记在广元人民的心中。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立冬时节,我幸会“回眸历史,记忆向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汉采风活动。这使我想起了古人对立冬的理解和崇拜:“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汉魏时期,立冬为大节,天子亲率群臣迎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人进行表彰和抚恤,请求死者保护生灵。民间则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以古鉴今,采风意义非凡。改革开放40年正当秋收好
期刊
想起了一首歌:《大阪城的姑娘》,于是写下了这个题目。  大阪城我没有去过,不知道那里的姑娘是不是有那么美,剑阁城的姑娘倒的确很漂亮!一位曾在剑阁城工作过十多年的成都籍大学生前些年调出剑阁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我在剑阁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剑阁的姑娘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那里的姑娘真是太美了!个个身材高挑,肤色白嫩,五官几乎都是照着画片上的美人们的标准长出来的。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足为奇,最令人感慨的是
期刊
县城不大,还得为宽阔的嘉陵江让出地盘,城区一剖为二,挤得变了形,很逼窄。但县城不零碎,一道澄澈的大江,两条长长的沿江步游路,大大小小的行道树,散布在角角落落的大树,把个小城拉得很紧凑,罩得很洁净。树们自由自在地生长,香樟树、桂花树、紫荆树、小叶榕等各占一条或数条街道,井水不犯河水。黄桷树因为块头大,通常拥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黄桷树在川北一带很常见,枝干粗大,树皮黑灰,叶片宽厚,结小指头大小青果,
期刊
三段地,矗立在我心旌的巍峨高地  我的老家叫三段地,是坐落在阔远的鄂尔多斯高地上鄂托克前旗治下的一个农村乡镇。每一次回到三段地,佇立在高冈上深情凝望周围的一草一木的时刻,我就深深知道,我的根永远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  我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初中,上高中后暂别了几年。二十岁时我又回到了三段地,在曾经就读的母校中学教书,七年后调走,从此算是彻底的离开了它,前后共生活工作了二十三年。  对于
期刊
在春天,叫醒我的,是鸟,是一只只藏在深山中的春鸟。  早起,春山寂寂,躺在床上看青灰色的晨曦流进后窗,鸽群“呼啦啦”地从窗前飞过,随即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传入人耳来,顿时清醒不少。突然想到曾读过一句话,书上写,“于清晨极静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于是披衣起床,站在走廊上长长久久地听着一声声的鸟叫。彼时横在眼前的山也在顷刻间醒来,墨绿色的山坡间已经长出了许多嫩绿色的新枝,就像是一块块墨绿色的
期刊
春雨飘飘洒洒淅淅沥沥的纷飞,打在亭阁轩榭装点下池塘中宽大的荷叶上,慢慢凝聚成一滴一滴的水珠,整片荷叶湿湿的,水滴一点一点的滑落,前赴后继,泛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的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有细雨打在头发上脸庞上,顺手一抹,满脸都是湿漉漉的,再睁开眼张望,整个柏林沟都是湿漉漉的了。  第一次到柏林沟已过去五六年时光,那时它还是一片原始般的荒芜,清秀而羞涩,安祥而宁静。尤记得那天的午餐,柏林湖的野生鱼和当地农
期刊
她是我见过之后,还想再见的人。  面前的女子,披肩长发。黑衣黑裤。声音洪亮,水泥平台上,她斜靠在仿制的木栏杆处。  栏杆外,碧绿的蔬菜,梯田似的,布了一层又一层。  “讲个故事吧。”大家说。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一只手攏了拢垂在肩上的头发。眼睛望向前方,似乎在找记忆里的某株庄稼。  “小李,没啥给的,这是自家没打过药的梨子,带上解解渴,这么热的天还来教我们种辣椒。”  “不用,叔,你们自己留着吃。”那
期刊
还没等你开始享受夏的热烈,家乡的秋便俏皮地旋来,舞步刚刚点地,便广袖长舒,飘然而去。但在她落脚的一刹那依然留下一抹令人心颤的惊艳。她将天空洗得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儿云,那是给太阳与月亮约会营造浪漫,那是给星星与萤火虫窃语搭建温馨。她把河水过滤得清幽清幽的,没有一丝儿杂质,鱼翔浅底,鸟鸣涧中。她撅起小嘴儿,吐气如兰,吹出一缕缕清风,混合着玉米棒子的甜香,混合着露地蔬菜成熟的气息……  艳阳下的她,身
期刊
“布谷、布谷”,一声声空谷传音划过天际,穿越梦境。悦耳的声波掀开了第一缕晨曦,从天边绕过山峦,一路领唱着山水间的鸟儿合唱队,唤醒了河流,唤醒了花朵,唤醒了勤劳的人们。于是,河流开始奔腾,花儿开始微笑,人们也开始播种新一天的希望。  盛夏的每个清晨,我的生物钟总会被可爱的“邻居”提前敲响。只要我迷迷糊糊地从梦呓中醒来,便能听出是这些小家伙是在催我起床啦。瞬间,一缕缕大自然的芬芳飘进我的楼阁,荡响心底
期刊
赤化,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然而,她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我是跟着祖辈的足迹来的。在此之前,我对赤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父亲模糊的记忆之中。解放前,我的祖奶奶带着有一手精湛造船技艺的爷爷万般不舍地离别故土,翻山越岭,辗转来到这里讨生活。  祖奶奶为何断然决然地离开故土,在莽莽苍苍的利州大地上选择了赤化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本名白田坝的赤化,又是什么时候迎来了红军迎风招展的旗帜?  如今,这昔日的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