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三十年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未来班”,是李镇西老师第一次有意识进行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实验。伍建,只是未来班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三十年来的经历,却折射出“未来班”教育的某些价值。
  从教之初,我就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我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对于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经常享受家庭温暖的同学,更应关心。
  教初84届一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姜茹、王琦、彭霞、杨虹几个女同学课间神情、动作异常,好像在密谋着什么。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讲课,突然发现一张纸条正在学生课桌下悄悄地传递着:由姜如传给毛利,再经过许艳、文丽的手传给男生班长马庆,但马庆正要接的时候,我一步跨过去,将纸条截获了!我当场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这事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要让李老师知道!”
  我大吃一惊:女同学给男同学传纸条就够让我担心的了,何况又是这样神秘的语言。我把这几位女生请到了办公室。
  沉默了好一会儿,她们终于吞吞吐吐道出了原委——
  来自农村的伍建,家里最近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父亲不幸病逝,欠了一大笔债,现在家里除了体弱的母亲,还有一个16岁的姐姐,责任田也缺人手……
  前些时候,他对他的一个好朋友说:“现在,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应该回去种地!”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决定帮伍建一把,为他捐款,希望他留在我们班上继续学习。于是,这几天,大家便暗中想办法,并希望班长马庆来组织这次对伍建的捐助活动……
  听了几位女生的诉说,我首先感到的是内疚:以前我只知道伍建学习成绩较差,却不知道到他竟有这么大的困难!
  我又问他们:“这的确是件好事啊!为什么怕让我知道呢?”
  她们说:“我们想自己做成功一件好事,让您高兴高兴。再说,您太忙了!”
  我又给她们开玩笑了:“哼,这么好的事就把李老师给忘了,还说喜欢李老师呢!”
  她们天真而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开始商量起来……
  伍建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到乡下家里。这个星期六下午的班会课前,我借口伍建回家路途太远(得步行30多里山路),便叫他提前离校了。然后,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开了主题班会:《让伍建因为有我而感到温暖》。
  在班会课上,马庆向大家讲述了伍建家的不幸之后,号召同学们向伍建伸出援助的手,他在发言中说:“李老师最近刚为我们读完了《爱的教育》,大家都很感动。同学们想想,资本主义国家的儿童都知道关心同情别人,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少年更应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
  班会的气氛极为热烈,大家一致决定为伍建下学期的学习费用捐款。很快地,讲台上便堆积了一座钞票的小山。经过清点,学生们和我共捐款37.76元钱!
  这笔钱在现在看来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在80年代初,这几十元钱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下学期伍建的学习费用只需8元钱,大家决定把其余的钱拿来为伍建购置生活用品。
  韩军说:“为伍建买一个闹钟吧!他家里没有钟,有一次星期一早晨他估计着时间从家里出发,走到学校时,大门都还没开,因为天都还没亮。”
  张海波说:“还应该给他买一个开水瓶。他平时住校经常喝自来水。”
  张春银说:“应该为他买些学习用品。我看见他的钢笔都坏了,可他还在用。”
  ……
  我提醒学生们:“除了生活上、经济上的帮助,伍建还需要什么帮助?”
  周涛说:“伍建的数学比较差,从下周起,我帮他补习数学!”
  王红川说:“我帮助他的英语!”
  同学们纷纷举手:“我帮他语文!”“我帮他物理!”……
  在这以后一直到放寒假的两个星期里,伍建的桌子上、抽屉里经常出现一些物品,老实的伍建每次都要拿来交给我:“李老师,不知谁把新钢笔丢在我桌上了。”“李老师,我在我的抽屉里拾到一个新笔记本。”“李老师,这文具盒不是我的,请您帮查一查是谁掉在我座位上了。”……
  我心里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又不好说明,只好含糊地说:“嗯,我在班上问问。你暂时先用着吧,等找到失主,你再还他。”
  两周以后,学校放寒假了。在春节前的一个冬日高照的上午,我和马庆、吴蔚、姜茹、龚驰群、何静红、韩军、王红川一起,带着我们的捐款和许多生活用品,用了半天时间跋涉30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家所在的小山村。刚拐过一个山坳,我们就远远地看见他在地里劳动着。我们悄悄地一直快走到他面前时,他仍在弯腰劳作,竟没有觉察到我们。
  我们在田埂上站成一排,齐声大喊:“伍——建——你——好!”
  他猛然抬起头,惊呆了的脸上泪水夺眶而出……
  一晃15年过去了,当年的伍建和他的同学们早已长大成人。前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伍建的来信。他在信中提起那年春节前夕同学们给他的温暖时,从字里行间仍可感受到他的激动之情。多少有些令我吃惊和欣慰的是,他在信中自豪地写道:“李老师,现在我也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了!”
  伍建初中毕业到现在,和我见过两次。一次是四年前——也就是2010年2月寒假里的一天,他给我来电话,说因为要回家照顾病中的母亲,所以不能参加未来班的小聚会,但他说当天中午一定来看我。
  分别26年了,眼前的伍建真的长大了——当年15岁的男孩子,已经42岁了。如果在大街上碰到,我还真认不出来。但他依然朴实,善良。我和伍建滔滔不绝地聊天,并留伍建在家里吃午饭。
  说到往事,伍建回忆起那时全班同学对他的关心,说:“李老师带着同学们到我家来看我的情景,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第一个闹钟、第一个热水瓶,都是同学们给我买的!后来我当了教师,也这样引导学生们去关心家境贫寒的学生。”我知道他曾经在一所乡村中学当初中语文教师,便问他:“现在还在教书吗?”他说:“现在没有了。当初只是代课老师。”哦,原来如此。但他对我说:“我教了五年书,教书的时候我完全学你,爱学生,建设班集体。当年‘未来班’的班歌,我也教我的学生唱。虽然我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只是代课,但那五年里,我全身心扑在教育上,就像当年李老师那样,所以我班不光班风好,而且学生的成绩也不错,中考时我班的成绩创了学校的记录呢!虽然我早就没当老师了,但我和我的学生感情一直很好,昨天我的学生还来看我呢!”他现在已经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了,女儿也已经读初三。   看到当年的伍建有了出息,我很是欣慰。
  第二次见面,便是这次未来班毕业30周年聚会。又过了四年,伍建好像长胖了些。毕竟46岁了,发福了,也正常。伍建依然纯朴,本色没变。在发言中,他感谢母校老师对自己的培养,感谢当年同学们对自己的关心,说自己永远不会辜负未来班这个温暖的班集体。他说:“我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如真的有来生,我愿再做老师的学生,再做大家的同学!因为彼此那份爱!”
  分别后便是教师节。我和他还有几个学生在微信群里聊天。伍建给我发了一个段子,大意是,老师,你当年教给我的知识,我早就还给你了,你看什么时候退我学费呢?我一看就乐了。另一学生黄杰反驳他:“你想造反嗦?利息要不要喃?你咋个不说老师教给你知识,就相当于投资入股了,就应该分红!你早就用这知识赚了钱,所以你现在每年都应该孝敬30%的收入作为红利给老师!”
  以这种方式给老师带来节日的快乐,真是让我开心。伍建说,是因为他先收到他以前教过的学生发这样的段子给他,还说“退了学费好拿去买iPhone6”。我又是一阵乐。
  第二天,伍建发给我他写的一篇文章,回顾他三十年来的经历,我看了非常感动。三十年,对一个人来说,时间不算短。伍建的成长,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当然,这里的教育,不只是我对他的教育,还包括自我教育。
  伍建说他写得很随意很自然,正因为如此,我读到了真诚。
  一生的承诺
  ——写在30年同学聚会后
  这一生能进乐山一中读书是我的幸运,这一生能做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是我的幸福,这一生能做乐山一中初84届1班(首届未来班)的一员是我的快乐!
  2014年9月6日,是未来班毕业30年后聚会的日子,其间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间互相问候,热烈拥抱,还有笑脸和歌声……特别是李老师讲话中提到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正直、善良、勤奋,这深深地触动了我。30多年来一幕幕情景就在眼前。我在这里不想再去回忆老师和同学对我关心有多少,帮助有多少,因为这些是说不完的。我只想说这么多关心和帮助对我的人生影响有多大;我只想说我好像没有太辜负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我更没有给我们未来班这个集体抹黑!
  我的童年,家里很穷,一天到晚就是吃不饱啊!从懂事起,知道为家里做点什么了,放牛、割草、喂猪、煮饭,甚至自己缝补衣服……12岁以前,我已经学会了现在很多成年人还做不来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我那时不简单啊!
  1981年,有些贪玩的我,重读初一,跨进了初84届1班,尽管老师和同学给了我无限的关心和帮助,但以后的学习也真不好启齿了。在此过程中,我的老师和同学并不知道,那时我天天惦记的是家里:家里的哥哥嫂嫂又同爸爸妈妈吵架没有?每周5毛钱的伙食费下周妈妈拿得出吗?家里的秧子栽没有?谷子怎么打起来?
  1982年5月12日,爸爸走了,虽然从我懂事起就知道他有病,什么重活也做不了,但他的离去仍然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妈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爸爸走时,我没有在家,未能见他最后一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之后我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因为家里太穷了,妈妈太苦了,我想养活自己了。但当时李老师和同学们知道后,竟然背着我为我捐款。同学们怕我周一睡过了时间起不来而迟到,便为我买了闹钟;怕我在学校喝生水,便为我买了热水瓶。最后竟走几十里路来看我,给我做思想工作,就为了让我能完成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啊,你们不能想象我那时的眼泪何止决堤般涌出!初中学习生活不用我在这里细述,基本每天都被老师和同学感动着。.
  初中毕业,我没能考上中师中专。跳不了“农门”,我怀着不甘的复杂心情,在妈妈坚韧的目光中,走进了茅桥高中。
  进了高中,我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天想的是现在喂鸡能赚多少钱?喂兔子效益如何?甚至算出了喂兔子的年利润了,设计出了兔舍,进行了项目论证,定出了近期和长远的目标。现在想起来,呵呵!结果三年后高考的结果大家不用猜都会知道的了。
  高中毕业后,我灰溜溜地回家了。那时农村的高中生可是癞蛤蟆的耳朵——缺货,乡武装部长一句话叫我去当兵,我还不干!不为什么,就为了我母亲!
  以后,打过石头,工厂分割过猪肉,制过药,做过泥水匠,钢筋工,保坎,挑灰浆……好像没有一个地方不受欢迎的,因为无论做什么,我始终坚守着善良、勤奋和认真。
  1994年,凌云中学的老校长跑我家好几次,叫我做了一件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去教书,还是初中!因为缺钱啊,去就去吧!虽然是代课教师,但88.5元每月呢!干!一不小心,我居然成了区级优秀老师,一周24节课,还是班主任呢!呵呵,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不简单哦!那时的我,与自己的学生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摸爬滚打,在峨眉山顶雪地里和学生一起喝酒,一个班就是一个整体。为了自己的学生,我不惜与亏待我学生的老师翻脸!其实,我水平有多高呢?完全谈不上。但我有爱,而爱能够让我认真,让我动脑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我慢慢就会教书了。
  从1999年离开自己喜欢的学校后,回忆自己的五年代课经历,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收获是三个:一是我教书期间还每天去搭潲水喂猪,经济上有收入,让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二是我在1995年有了自己的女儿,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女儿;三是我有37个现在我都为他们骄傲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我传承了李老师的教育方法,包括也给学生读《爱的教育》,还有李老师写的《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成功收获了类似于我们给予李老师那样的尊重和爱戴!
  回忆过去,我想说几句,当老师,首先不是要你的水平多高,无论你是特级一级二级教师,那只是你收入的差别,是你挣钱的筹码!要当好老师,关键是你对学生的爱心,你愿意把你的学生当成你的朋友吗?你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吗?我很骄傲,现在我的学生每年聚会都要喊我去,我很荣幸,真的!要知道,他们记住的我,只是个代课老师啊!
  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日子!
  1999年到2001年,我上工地了,学工地管理,开汽车、装载机、轧路机……收获了不少学校以外的东西。2001年7月9日,我到了现在的公司,从办公室做起。还是因为我的认真勤奋,2004年做到总经理。其间好多故事,说不完,写不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都有自己走过的路。我以这篇文字对自己做一个小结,划一个自己的感叹号。我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但李老师说的“正直、善良、勤奋”,这六个字我从来没有丢过!
  借这个机会,我想再次感谢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初84届1班!是你们改变了一个农村孩子的一生。我不算成功,但我会努力!我永远以你们为我的骄傲!人生还有很长时间,我会好好走下去,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走好自己的路。这样的我们才无愧于未来班。这也是我一生的承诺!
其他文献
《班主任之友》创刊三十年,这三十年恰是我国的班主任工作发展最迅速的三十年。我也在阅读、撰写和实践中慢慢感悟到,这三十年里,班主任群体在理念和价值标准方面的层层递进和逐渐变迁。  爱心·奉献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
期刊
谁能成为优秀教师?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埃里克·汉努史克提议说,这么多年以来,大家一直讨论资金投入、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最后大家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要改变美国在世界上学生学业水平落后的现状,只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把全美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排名,然后把最后6-10%的教师开除,顶替的教师水平无需太高,中等水平即可。  如果这么做的话,一个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
期刊
李惠千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她出生在2000年12月,当时称千禧之年;她爸爸妈妈又希望她很聪慧,就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李惠千。她的小名叫柳柳,柳树的柳,因为她妈妈姓刘,刘柳同音,而柳树是那么清秀飘逸。李惠千就是在这样的期望里渐渐长大的,2009年9月,在她九岁时,进了我当时所带的五(5)班,成了我的学生。  这是一个乖巧到叫人心疼的小姑娘,长得和名字一样清秀,细长的眼睛,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她从来都
期刊
小良,因上课自由随便、学习基础差,在年级中小有名气,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特殊生”,也是学生眼中的“反面人物”。我是他的数学老师,上课时我讲一句,他就会讲两句(当然是与学习无关),要么突然会从他那发出很大的怪叫,或者一不留神他已经不在教室的座位上了。每天,我要与小良“斗智”,才能使他在课上保持片刻安宁;还要与他“斗勇”,希望他不打扰其他学生正常听课。尽管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成效甚微。小良在课上还
期刊
我与管老师有“半面之缘”。之所以说是“半面”,是因为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听过他的一节作文课,见过这个作文教学独树一帜的语文老师,而管老师一定对茫茫人海中的我没什么印象。寒假的时候,我的师傅王林波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我带着初见管老师的那“半面之缘”,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之所以读得这么快,是因为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普通”,书里面没有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全都是我
期刊
班里有七八个孩子坚持写日记,两年多,从未间断。我看了一下,都是些流水账之类的叙述,但这种坚持的精神依然让我感动。每个坚持写日记的孩子,都得到了我大把大把的表扬,还有一本封面精美的笔记本。  发完奖品之后,我给大家讲了许多“坚持”带来改变和成功的故事,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要数那个“甩手十下”的故事。  “成功这么简单啊?我也能做到。”  “甩手,谁不会啊?”  “从今天开始,我也甩十下。”  ……  
期刊
小组的存在在我看来不能把其仅看作一种教学形式的运用,而是一种班级授课制之下学生生命积极发展的“最优化组织”。之所以用“最优化组织”这个看起来是生造的词汇,是因为我确实无法准确界定和表达这个概念,不妨通俗地理解一下:班级比较笼统,个体又太小,在介于两者之间须存在一个比较合理简洁的组织,那就是小组的形态,姑且称之为“最优化组织”。以下用一个小组一天的生活学习形态为例,再谈一点随感,请批评指正。  阿松
期刊
小组合作作为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其好处毋庸置疑需赘述,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好,费心费时却劳而无功。做班主任15年,我领着我的各届弟子们在小组合作的路上走走停停,遇到很多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迂回中前进,小组合作开展得也越来越有成效。在此分享一二,抛砖引玉。  虚而不实,不竞不争  在我以往的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实践中,常常出现无疾而终的情况。短则一月,
期刊
班主任是唯一不是“官”的“主任”,她与学生朝夕相处,以大爱与良知守望教育,与学校荣辱与共,以勤勉与敬业共谋发展。正所谓,知教育之冷暖者,班主任也!  一、班主任:从历史走进现实的教育担当者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班主任制度的建立是在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明确提出:“中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在教导主
期刊
调入新的学校,接手新的班级,面对新的孩子。六年级,正是小学毕业班,学生数又多,个性也已经开始展露,怎么办?  与孩子们见面之前,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慢一点。要知道,孩子们刚换了班主任,肯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我对他们,也是需要一段时间了解的。磨合就是这样,可以慢一点,但绝不能一开始便出现问题,那样,想再弥补,会很费力的。选择慢,就是选择更好地熟悉环境,更稳妥地度过磨合期。  一、班级事务慢入手  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