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不仅要改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革新,优化教学内容,还要“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特征的教学方案,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此激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提升其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引言:
思想品德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引导意义。但是,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能够健全其品格与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明显差别,该课程的设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素养以及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不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为其灌输成长的养料,实现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学生在该课程中的收获,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谆谆教诲,也就是说,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真实感受,才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变化,将这些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如同生活,体会真实的世界。学生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建立起师生良好的感情纽带,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第一,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其成为朋友,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第二,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不必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势。师生本就是平等的主体,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学生敬仰的教师应该是一方面具有爱心,热爱学生如同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渊博知识、高超教法的认可、欣赏。
二、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将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斐然的事物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融入到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例如,在《世界文化之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功能为学生播放世界各地奇闻趣事和优美风光的纪录片作为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领略“地球村”的神奇之处。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有着活跃思维的初中生,他们需要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学习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例如,在《实施科学兴国战略》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材料,每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的巨变,然后又展示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如袁隆平,载人航天飞船等等,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如,学生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五十六个星旗、五十六枝花……”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对于智力与思维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来讲,深入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并非容易之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变换教学思路,将其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枯燥的知识生活化、形象化,以强大的动力诱发学生对其进行了解甚至研究。例如,在学习《如何控制情绪》时,情绪作为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对情绪控制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也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以字面解释的形式为学生分析情绪的概念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无趣,学生也无法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为了消化讲解内容,教师不妨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除了以概念性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以外,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对自身控制情绪的经历进行讲述,包括自己身上具有哪些情绪,有什么经历是自己控制住不良情绪等。又如,在学习《老师伴我成长》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总结自身与教师因沟通不畅而出现问题的事例,或者列举一些与教师产生矛盾的事例,通过找到解决方法的形式探讨课题。各种结合自身情况发表见解的提问,不但可激活学生对自身的探索欲望,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对自身进行深入探索,寻求答案,而且教师本身摆脱了死板的教学形式,鲜活了理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依据,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蓬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上旬刊),2017,22(31):143.
[2]石雄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考试周刊,2016,35(54):122-125.
[3]裴书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7,10(17):124-125.
[4]陶文霞.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5,22(28):114-11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引言:
思想品德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引导意义。但是,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能够健全其品格与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明显差别,该课程的设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素养以及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不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为其灌输成长的养料,实现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学生在该课程中的收获,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谆谆教诲,也就是说,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真实感受,才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变化,将这些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如同生活,体会真实的世界。学生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建立起师生良好的感情纽带,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第一,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其成为朋友,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第二,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不必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势。师生本就是平等的主体,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学生敬仰的教师应该是一方面具有爱心,热爱学生如同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渊博知识、高超教法的认可、欣赏。
二、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将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斐然的事物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融入到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例如,在《世界文化之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功能为学生播放世界各地奇闻趣事和优美风光的纪录片作为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领略“地球村”的神奇之处。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有着活跃思维的初中生,他们需要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学习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例如,在《实施科学兴国战略》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材料,每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的巨变,然后又展示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如袁隆平,载人航天飞船等等,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如,学生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五十六个星旗、五十六枝花……”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对于智力与思维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来讲,深入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并非容易之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变换教学思路,将其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枯燥的知识生活化、形象化,以强大的动力诱发学生对其进行了解甚至研究。例如,在学习《如何控制情绪》时,情绪作为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对情绪控制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也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以字面解释的形式为学生分析情绪的概念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无趣,学生也无法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为了消化讲解内容,教师不妨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除了以概念性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以外,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对自身控制情绪的经历进行讲述,包括自己身上具有哪些情绪,有什么经历是自己控制住不良情绪等。又如,在学习《老师伴我成长》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总结自身与教师因沟通不畅而出现问题的事例,或者列举一些与教师产生矛盾的事例,通过找到解决方法的形式探讨课题。各种结合自身情况发表见解的提问,不但可激活学生对自身的探索欲望,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对自身进行深入探索,寻求答案,而且教师本身摆脱了死板的教学形式,鲜活了理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依据,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蓬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上旬刊),2017,22(31):143.
[2]石雄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考试周刊,2016,35(54):122-125.
[3]裴书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7,10(17):124-125.
[4]陶文霞.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5,22(2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