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zhong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始性,在于唤醒和刺激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而现代艺术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在绘画、剪纸、雕塑、陶艺、装置等艺术领域里,-些艺术家用现代艺术观念去开掘民间的特有材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从民间到现代的转换,有三个要素:材料、图式和观念。
  【关键词】民间艺术;现代艺术;传统;群体思维;创造意识
  从民间到现代,从地理概念上讲“民间”这个词对应的是“官方”,或者“都市”,但我们如果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民间”和“精英”以及“传统”和“现代”是对应的范畴。
  在西方,当文艺复兴把写实艺术推到了极致时,马蒂斯、保罗·克利、毕加索、贾科梅蒂等艺术大师们毅然远离了那一个世纪精致的艺术技巧与艺术程式化价值,他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那些夸张的比例、古怪而拙朴的形式充满着极大的创造力。摩尔甚至说:“我把希腊和文艺复兴看成仇敌,人们必须把这一切都甩开,从原始艺术重新开始。”
  在中国,随着新时期美术思潮的兴起,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观念冲击下,一些艺术家突然发现在我们的“传统”中还有一个更为深远和正统的“传统”这就是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它不仅仅是指绘画和工艺,而包括一切民间的,具有艺术因素的文化物质。民间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始性,它是一种封闭状态中的文化,是群体性质的艺术样式,它不存在个人风格,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唤醒和刺激当代艺术家的创造性。而现代意识,就是置身于现代化运动中的人的主观意识。
  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二者在艺术价值上不可相提并论。民间艺术家只是对群体思维下的艺术形式的熟练、重复演进而已。而现代艺术家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文化价值,现代艺术创作中视观念创造为第一性,其次才是怎样去选择形式。
  从民间到现代的转换,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材料:艺术家是从材料思维出发而不是主题思维在先。材料的应用在今日艺术的创作中越来越重要,人性与物性相互关系的处理体现出艺术家的智慧;第二是图形:即艺术家创作时以图形为主,各种材料从属于图形的需要;第三个要素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观念:“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第21页)因此,“观念”这个要素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艺术家只有在对社会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对材料的透彻理解和极富个性的图式符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性的好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绘画、剪纸、木雕、陶艺、装置等各类作品中都有一些很好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用现代艺术观念去开掘民间的特有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贵州现象”可以说就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例证。贵州的民族成分丰富,使这个区域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这里地缘文化的封闭性,保留着更多自然纯朴的文化底蕴。新时期以来,贵州的美术家们既吸取了本土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华,又打破了民族民间艺术程式化的狭窄和封闭,他们使用不同的材料,保持着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
  蒲国昌是这个艺术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贵州的蜡染技术很有研究,他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引入水墨画之中,画面中民间色彩强烈、人物形象夸张变形,具有强烈放纵、澎湃汹涌的原始生命力。90年代之后,蒲国昌的水墨作品更加沉着,图腾头像隐没在块面和线条交叠的构成中。形象的分解、重叠表现出艺术家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反省。
  这个艺术群体中还有,尹光中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创作的砂陶作品《华夏祖神》;董克俊以秦汉精神为主题创作的黑白木刻《秦汉楚歌》;田世信以历史人物为主题创作的大型雕塑;蒲国昌的国画作品《历史的创造》;等等。客观评价,由于这个艺术群体他们之间的艺术修养参差不齐,有的作品长于构成,弱于精神,过多地注重了民间艺术中的对称性和装饰性。所以,现代的民间艺术要不要包含装饰性,或者要继承多少装饰性值得思考。
  画家曹力是当代艺术家中原始主义意味较强的艺术家。解读他的作品,我们不应仅仅从“民间艺术”这个视角去认识它,而应当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去理解它,这就是原始主义。原始主义或者说部落艺术它涉及民间艺术、儿童艺术、种族艺术。原始主义唤醒人类历史和自然的起源。
  曹力说:“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永乐宫和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汉代和唐代的石刻,龙门和麦积山的石窟、民间剪纸、刺绣蜡染……这些古人和民间艺术的创造的艺术品把他的‘眼和心装得满满’的。”在他的《旷野》《乐园》等许多作品中,可以看见他用民间艺术夸张的比例、荒诞古怪的造型结构以及野性的活力,来构筑一个犹如原始人类与现代人类的共同“梦境”。
  在雕塑这个领域里,从民间到现代最具影响的无疑是傅中望。他借鉴我们中国文化深厚泥土中的“榫卯”概念为作品的母体,建立自我的造型语言,把对生命、世界与现实的思考,楔进他的榫卯装置之中,将榫与卯之间的分离、联接与穿插,同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文化关系等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批评家彭德对傅中望的作品高度评价:“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造型的一个母语,它携带着中国思想与中国艺术特征,傅中望以非表达方式将榫卯结构从民间造型中剥离出来,在艺术上具有双重意义、在语言符号上排除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艺术境界上超越了传统。”
  与傅中望截然不同,吕胜中的艺术选择是一种流动的个体性符号,洋溢着民族底层感觉的视觉形式,充满了民间的巫术感与集体思维。吕胜中的艺术发展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向山东年画学习,并尽量多地沿用和改造传统年画的程式,来表现新思想、新生活;第二阶段。前期为一批大剪纸,后期为一批工笔画,这阶段确立了吕胜中以后全部创作的总基调——生命本源力量的象征;第三阶段,即现代形态阶段。一部分是为两次巨型剪纸展创作的作品,另一部分是剪纸装置的招魂活动,他在现代的展示空间中挪用了民间巫术——招魂仪式来布置他的艺术方案。可以说这部分大型的装置作品在挪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形式表现上是成功的。此阶段才是真正实现了作品的现代转化和蜕变。所以,只有当中国的艺术不再被当做猎奇的产物,不被当做土特产,我们才能讲中国的现代艺术开始真正地走向成熟。
  总之,从民间到现代的转换,是一个创造工程。只有当艺术家自身的观念跨越到现代,而不是艺术家把民间的样式直接挪用到现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其实民间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民间农民与文人生活的对立,现在的民间已经不能用“对立”等绝对否定的词汇来描述,在思想的变革下,一种新的民间正在崛起,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视觉再现,而且还蕴含了艺术家自觉的思考和语言的转换。
  从民间到现代的转换,是对传统的“超越”,但是超越并不意味着否定千年的文化积累,而是心怀敬意,从此出发,在对前代艺术的继承和反抗中完成自己的创造。而在这里,新的创造又总是蕴含着传统,并不断地扩大传统的张力和内涵,这也是艺术发展和风格转型的一种内在的规律。
其他文献
[摘要]宋代是一个艺术转折的时代,从宋代开始诗、词、歌、赋达到顶峰状态,有了各自完整的体系及风格流派,绘画中人物、山水、花鸟完成各自的独立领域,形成各自里程碑;宋代是思想开放的时代,综合道、释、儒的思想流派,以及以此基础上产生的程朱理学,并杂糅了唐五代以来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当时主流文化及审美取向,其美学思想影响着元代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宋代皇家画院的建立,使得大批文人开始重视绘画,专职的画家
期刊
[摘要]在写实绘画领域中郭润文向我们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追求。画家所追求的写实效果并不是完全的事物再现,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意志作为写实效果的最终目的。在他的作品中,写实的背后总是透着一种历史碾过的沧桑,长期的锤炼使他的画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面貌,即艺术表现的神秘感、古典美的追求以及对岁月的情怀。风格的形成源于其绘画道路的曲折不平,在思潮频出的时代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遵循着心中的那份执念不曾动摇
期刊
【摘要】16世纪末,巴洛克艺术在欧洲兴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虽然不同的艺术家对艺术表达形式不同,创作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巴洛克艺术家在某些审美理念及表达上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本文在阐述巴洛克艺术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艺术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巴洛克艺术人文精神。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雕塑;绘画;人文
期刊
【摘要】《屈子行吟图》是明代人物画家陈洪绶的代表作之一,而它亦是历代屈原画像中经典之作。其利落大方的线条以及上锐下丰的夸张造型的艺术表现使屈原深沉傲岸的神态和孤高清倔的气质跃然画面,达到了传其神韵的艺术效果。而陈洪绶于《屈子行吟图》中的屈原形象上亦寄寓了自身对世事的愤慨和人生前途的悲悯,既表达了其对屈原人格情怀的个人领悟,又抒发了其未及弱冠的年少孤愤。  【關键词】陈洪绶;屈原;屈子行吟图  战国
期刊
又名劉咛,1982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实践教学中心实验师。
期刊
【摘要】焦墨的使用历史悠久,是对笔墨最纯粹的运用。焦墨画兴起于清,当下有不少人热衷于焦墨画的创作。黄华明教授的焦墨风景写生画力遒韵雅,别具一格,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黄华明;焦墨;写生;风景画  焦墨画指的是墨不沾水,用焦墨、枯墨或纯墨作的画,是以清代程邃的焦墨画为代表发展起来的一种画种。但在此之前,焦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晋代,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黄宾虹曾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焦墨
期刊
钟涵先生在2013年欧洲考察前夕的第一次讲座中向我们提出了问题:到底写实要实到什么程度?什么是单纯?什么是充实?什么是最后的判断?他自己回答说:是背后呼之欲出的精气神!  我在过去的绘画中一直追求现实主义的情感,喜欢力量感和体量感强、有气势的作品,着眼点放在技巧上,研究诸如造型用笔、色彩搭配等表达方法。在欧洲艺术考察旅程里,我带着先生的启示和好奇心,希望发现油彩和画布下面的某种东西。  普拉多博物
期刊
1962出生,大學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1992年设计作品“大地·舞台·屏幕”在《人民日报》发表,1998—1999年多次参加上海市橱窗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作品先后发表于《文汇报》《新闻晨报》。水粉画《周庄》及水彩画《水乡倩影》先后在国内各类报刊发表。现为自由职业画家。
期刊
最近,有关股市的消息总是不断地传入我的耳朵,前些天我去向作者约稿,还听他们谈到,连隔壁卖米的大妈也去证券公司开户了。  我们这本研究艺术的杂志当然不会去探讨股市的涨跌,再说我也不会炒股,但听得多了,我对比了一下,发现炒股与艺术竟还真有不少相通之处。  据说炒股有长线、短线、中线之分,价值派认为长线是金,他们所尊崇的“股神”巴菲特就信奉“一旦买入,终身持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对的,但它却
期刊
1979年出生,江西萍鄉人,研究生学历。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200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班。2010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研修班。2015—2016年结业于中国油画院进修生课程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