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新课堂六步教学法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打开了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
  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课堂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叶圣陶先生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字词
  字词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常抓不懈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
  2.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包括:作者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同类作品等。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既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阅读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有助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二、确定目标,明确要求
  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生确定。对于学生熟悉的体裁,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学生提出的不适当的目标进行修改,或对目标进行整合。另一种是由教师确定。对于新体裁或含有新知识点的文章应由教师确定。
  确定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即体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2.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具体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含糊、笼统,应力求明确、具体。
  3.目标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情况,对不同的班级要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使是同一个班,目标的设定也要有层次性。
  三、展示风采,检查预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尊重学生,不要死板地去检查结果,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说、去做。此环节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教学《三峡》第一课时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些什么?请赶快告诉大家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我知道了《三峡》的作者,我知道了三峡的位置,我领略了三峡的风光,我知道了生字的读音等。通过预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他们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让所有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发现质疑,感知内容
  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
  质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生质疑。教师对于学生质疑既要鼓励,又要适时指导,必要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另一种是由教师质疑。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问题应具有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应步步深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五、探究交流,赏析语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探究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赏析语段是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涵咏、品味过程。因此,问题的设计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段的研读为宜。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贯穿诵读
  “读”是整个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文章的美点,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在读中品味、感悟、积累。
  2.要有趣味性
  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根据他们的喜好去设计问题。
  3.要有深度、广度
  赏析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品味美点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应切入主题、升华主题、这样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就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4.要有层次性、开放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阅历、个人喜好等各不相同,所以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开放性,使每位学生有事可干、有话可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拓展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拓展的角度有:
  1.从作者的角度拓展。
  2.从文章主题处拓展。
  3.从写作技巧上拓展。
  4.从故事情节或悬念处拓展。
  5.从文本的情感价值处拓展。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把课堂提问当做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语文课堂上的提问,不外两种,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如何提问,是门大学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现从智慧学方面展开探讨,何谓智慧?智慧首先是一种能力,是透过所有相关现象直抵事物本质的能力,人们得到这种能力的过程可称作获取智慧! 用获得的这种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创设意境,感受真切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得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得生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之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音乐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处于副科位置,致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利用趣味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传授、开展第二课堂、借助音乐认知五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
期刊
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进入初中以来,许多同学的数学成绩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成绩好的越来越少,成绩差的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从初一上半期就开始出现,到初二已经非常明显,到初三上半期两级分化已经逐渐形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何尽可能的避免两极分化,或者尽可能的缩小这两极的差距呢?下面是自己的点滴看法。  关于两级分化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循序渐进、越来越难的数学学习规律是形成两级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音乐情感也称音乐表情,指人对音乐作品的特定感知表现,表情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情感;感受;表情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
期刊
角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这种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那么,作为幼儿老师,怎样组织角色游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幼教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引导幼儿观察生活,激发参与角色游戏的积极性。  周围的现实生活往往是儿童游戏内容的基本源泉。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好模仿,通过参观成人劳动,总想在游戏中得到体验,于是我结合我园开设的午餐活动,带领幼儿参观食堂里叔叔、
期刊
物理表述能力不仅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较快发展物理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主要有以下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考试答卷时:不能紧扣题意,述说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内容缺乏准确性;不能熟练用简洁的物理语言来描述一个基本概念,一条基本物理规律、物理情景,分析表述一个物理现象;解题格式上不规范,
期刊
提要:老师与学生一起体验一下考试的滋味,感受被“赶”着学习和应试的艰难,检验一下自己学科素养。考得好,那就增加了自信,在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精益求精;发现问题,则知耻近乎勇,加强学习研究,加大力度追求进步,后来补上。部分老师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少学习、不读书,用这种方式激励一下,很有必要。对增强与孩子的沟通大有裨益,师生之间的距离由此拉近。一名敢于和学生换位体验的老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关键词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它不仅强调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兴趣、感受等具有个人色彩的因素,并要求学生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去,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今,我颇为自豪的是我纳百师之长融会到自己的课堂之中,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都大大得到了提升。  第一,先学后教,师生互动。  什么是“先学
期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 小学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的手段。  一、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  在全国小学阅读教学大赛中,关注书写习惯的养成成为大赛亮丽的风景。除了香港吴霭筠老师的展示课外,16节参赛课开篇揭题全是执教老师工工整整板书课题,提醒学生书写正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中,教师带领学生随文识字或者指导学生写好生字新词。甚至还为孩子在写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