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经济腾飞,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教育观念正日益充溢我们的头脑,各种讨论教育的话题也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教育薄弱的西部地区,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一场空前的、巨大的挑战。
如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并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学校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但除了学校教育,农村家长心中就没有了任何教育的概念。在他们大多数心中,自己每学期交几百元钱到学校,剩下的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了。很少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判断是非的能力、生活观念、兴趣爱好等教育,更别说创新教育、性教育等对他们来说较前位的理念。
据调查分析发现:仅我校而言,学生家长大部分外出打工,孩子随外祖父母、祖父母生活的占70%左右,只有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的占20%左右,而父母均在家的只占10%左右。就成绩分析发现:父母均在家的合格率达98%以上,优生率为70%以上;而父母不在家的合格率为72%,优生率仅为48%。
有一班写作文《一次精彩的演讲活动》。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演讲,于是花样百出,甚至,有的学生把学校组织收看“十六大”的情况当成演讲来写。
针对这些现状,我校搞起了有自己特色的的农村小学“三结合”网络式教育。“三”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全方位、良好的学习氛围。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尽最大努力办好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造就学生的主战场,是学生成功的摇篮。作为农村学校,并不能因为条件的限制而落后,不谋求进步。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西部农村地区,由于“普九”的落实,孩子们上学已基本得到了保证,但是学校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且是育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农村小学除了争取各种力量和办法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如:配备电脑等先进的教学仪器,开设英语入门教育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还要下大力看气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农村中高段教育打好坚实的育人基础。
注重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步入社会,而农村学生的80%都要回到农村。学校教育就必须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为此,学校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他认为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还包括在一个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与劳动和社交相互作用。
二、注重家庭教育宣传与实践
曾国藩对家教极为重视,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他的儿孙,经过他的教诲引导,亦大多琢玉成器。儿子纪泽,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1881年在与俄国的交涉中收回了新疆的大部分领土;另一个儿子纪鸿,淡于功名,精研数学,有代著作数种。家风所及,孙辈和曾孙辈也颇多学者名士,学有所成。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相当大。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家长绝大部分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素质,而学校又不可能有条件创办家长学校(家长不可能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1.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
请各班较有代表性的家长到学校,与教师坐在一起,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和经验,或是谈谈自己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相互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勾通,又可以取到宣传作用。
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以前,他对孩子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过分苛刻,致使女儿性格非常内向,很怕他,不喜欢与人交谈。以前他从不在意。直到后来,他发现女儿对别人说的话反应很慢甚至没有反应。他非常着急,经过与其它家长的讨论协商,他意识到自己的女儿需要鼓励和勾通,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启发。一学期后,他发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活泼多了。
2.活动宣传:
每当各种节日到来的时候,学校将组织一些家长喜闻乐见的节目(如:歌舞、小品、相声、游园活动等),请上一些村社的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前来观看和评论。既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做到了相互交流。
三、注重社会的宣传和联系
1.建立学校作为社区教育功能。农村小学逢周六、周日便无所事事,学校利用一天时间将学生家长在外的学生聚集到学校,开放图书室和活动场地,或由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演利用专门时间看望、慰问普安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定期到乡镇街上搞义务扫街活动。
3.开拓视野,了解国家大事。经常请校外辅导员讲授社会知识:开办法制讲座;收看“十六大”盛况等。
总之,农村小学“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否再挨打!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人在农村!所以我们的学校、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给孩子们一片学习的蓝天,让孩子们处处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如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并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学校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但除了学校教育,农村家长心中就没有了任何教育的概念。在他们大多数心中,自己每学期交几百元钱到学校,剩下的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了。很少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判断是非的能力、生活观念、兴趣爱好等教育,更别说创新教育、性教育等对他们来说较前位的理念。
据调查分析发现:仅我校而言,学生家长大部分外出打工,孩子随外祖父母、祖父母生活的占70%左右,只有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的占20%左右,而父母均在家的只占10%左右。就成绩分析发现:父母均在家的合格率达98%以上,优生率为70%以上;而父母不在家的合格率为72%,优生率仅为48%。
有一班写作文《一次精彩的演讲活动》。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演讲,于是花样百出,甚至,有的学生把学校组织收看“十六大”的情况当成演讲来写。
针对这些现状,我校搞起了有自己特色的的农村小学“三结合”网络式教育。“三”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全方位、良好的学习氛围。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尽最大努力办好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造就学生的主战场,是学生成功的摇篮。作为农村学校,并不能因为条件的限制而落后,不谋求进步。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西部农村地区,由于“普九”的落实,孩子们上学已基本得到了保证,但是学校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且是育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农村小学除了争取各种力量和办法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如:配备电脑等先进的教学仪器,开设英语入门教育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还要下大力看气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农村中高段教育打好坚实的育人基础。
注重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步入社会,而农村学生的80%都要回到农村。学校教育就必须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为此,学校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他认为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还包括在一个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与劳动和社交相互作用。
二、注重家庭教育宣传与实践
曾国藩对家教极为重视,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他的儿孙,经过他的教诲引导,亦大多琢玉成器。儿子纪泽,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1881年在与俄国的交涉中收回了新疆的大部分领土;另一个儿子纪鸿,淡于功名,精研数学,有代著作数种。家风所及,孙辈和曾孙辈也颇多学者名士,学有所成。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相当大。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家长绝大部分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素质,而学校又不可能有条件创办家长学校(家长不可能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1.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
请各班较有代表性的家长到学校,与教师坐在一起,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和经验,或是谈谈自己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相互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勾通,又可以取到宣传作用。
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以前,他对孩子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过分苛刻,致使女儿性格非常内向,很怕他,不喜欢与人交谈。以前他从不在意。直到后来,他发现女儿对别人说的话反应很慢甚至没有反应。他非常着急,经过与其它家长的讨论协商,他意识到自己的女儿需要鼓励和勾通,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启发。一学期后,他发现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活泼多了。
2.活动宣传:
每当各种节日到来的时候,学校将组织一些家长喜闻乐见的节目(如:歌舞、小品、相声、游园活动等),请上一些村社的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前来观看和评论。既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做到了相互交流。
三、注重社会的宣传和联系
1.建立学校作为社区教育功能。农村小学逢周六、周日便无所事事,学校利用一天时间将学生家长在外的学生聚集到学校,开放图书室和活动场地,或由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演利用专门时间看望、慰问普安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定期到乡镇街上搞义务扫街活动。
3.开拓视野,了解国家大事。经常请校外辅导员讲授社会知识:开办法制讲座;收看“十六大”盛况等。
总之,农村小学“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否再挨打!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人在农村!所以我们的学校、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给孩子们一片学习的蓝天,让孩子们处处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