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幼儿游戏活动的评判标准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戲是人类的一种复杂的适应行为,很多学科(如哲学、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都在研究游戏。游戏对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在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愉悦,而这种愉悦情绪,能激发和调动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有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开展各种幼儿游戏活动,但是还存在不能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在游戏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将“游戏化”的活动设计得过于泛化,活动的游戏属性不明显;二是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将游戏活动与生活化的亲身体验相混淆;三是将探究活动等同于游戏活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审视游戏的典型特征,认清幼儿游戏活动的评判标准,并将此作为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1.“兴趣性”——只为参与过程
  游戏具有“兴趣性”。兴趣是游戏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兴趣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是游戏。游戏必须以其自身的兴趣性吸引幼儿,使幼儿能够主动参加,并且在游戏过程中感到愉快。幼儿参加游戏是由动机所引起的,是为了游戏而去游戏,并非为了其他目的。例如,幼儿玩“烤蛋糕”的游戏,动机就是反映烤蛋糕的过程,并不追求做出真正可以吃的蛋糕。只要参加了游戏过程,就达到了目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兴趣是直接兴趣,因为游戏使他们在情绪上感到引人入胜。
  2.“虚构性”——伴随假想和想象
  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却并不是真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在假想的情境下反映真实生活的活动。”其“虚构性”主要体现在,“游戏的成分,如角色、情节和游戏行动、玩具或游戏材料等,都有明显的虚构性”。例如,幼儿游戏中的“医生”并不是真实的,“病人”实际上是玩具娃娃。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成分,角色的实质是把自己扮成别人。如果让幼儿自己当自己,老师还是当老师,幼儿都认为这样不能做游戏。幼儿游戏的情节和行动方式也是虚构的,不应也不必严格按照真实生活要求进行。如“织毛衣”的游戏中,幼儿可以用小棍儿当针,做出假装织毛衣的样子。幼儿在这类游戏中,简单地做几个动作,就可以算是织好了衣服。游戏的虚构性也表现在玩具和使用的游戏材料上。玩具一般是象征性的物品,有些是缩小了的真实物品,如小铲子、小猫等,有些是替代品。即使是真实物品,在游戏中也常常被用作他物,如将小椅子当作小马。
  3.“社会性”——联结需求与现实活动
  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反映真实生活的活动。儿童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他们所接触的事物有社会性,反映到游戏中来,游戏必然具有社会性。游戏的社会性也表现在游戏的各种成分上。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社会上的人物或拟人化动物。”游戏的社会性突出表现在游戏的主题内容和行动规则上。幼儿园常见的游戏主题是“坐汽车”等。游戏反映的内容和情节、游戏的角色和规则一定是幼儿所能够了解和想象到的,而儿童所能了解和想象到的,或是他们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或以直接、间接接触过的事物为素材。游戏的规则总是要反映生活的实际需求,如当游戏中的“公交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上”的人都不能随便“下车”。幼儿在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和玩具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幼儿常常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游戏材料。同样的材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玩法也会改变。幼儿对玩具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利用这些玩具是否能够进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游戏。幼儿更看重玩具的可玩性,相对于形象逼真但不能骑着跑的马来说,幼儿更喜欢拿着一根棍子当马骑,原因在于骑着那根棍子跑,更能反映真实的骑马活动。
  4.“具体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游戏具有“具体性”。游戏是非常具体的活动。它的具体性表现在游戏一般都有角色、游戏材料和游戏动作。角色本身是具体的形象。在游戏中,“摄影师”不是抽象的词,而总是由某个孩子来具体表现。去超市购物的“顾客”也都是具体的人。游戏中要使用玩具或游戏材料,这些东西无疑也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和动手玩的。游戏活动是由各种各样的行动或动作联结而成,动作本身就是具体的。语言跟具体的人、物和动作相比,是抽象的。然而,语言在游戏中必须伴随具体的角色、玩具和游戏行动而出现。游戏的具体性更重要地体现在:游戏的角色、材料、行动同语言相结合,在幼儿头脑中不断出现具体的形象,即表象。单纯的动作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是因为在他们头脑中缺乏生动具体的形象。当别人或幼儿自己说出他的角色身份和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后,之前无意义的动作就变成了有内容的游戏行动。同样,眼前的几块积木对幼儿可能毫无意义,但是经过语言提示,这些积木可以使幼儿头脑中原有的关于房子的形象活跃起来,这就让积木变成了有趣的游戏材料。可见,游戏的具体性不是单纯地引起感知活动的具体性,而是引起表象活动的具体性。
  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音阶的学习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是通过“小娃娃走台阶”的游戏,要求根据乐音提高或降低,提高一级或几级,让小娃娃走上或走下几级台阶,就可以使幼儿在头脑中形象地理解音阶的意义。
  总之,深入学习游戏的典型特征,清晰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依据,可以让教师真正认识幼儿游戏活动,在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时有章可循。■
其他文献
学术建设和问题研究是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的业务基石和活力源泉,建设学术委员会也是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需要。经过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联席会的研究,决定成立首届学术委员会。如何更好地搭建好学术研究、成果宣传和转化的平台,服务好所有的理事单位,是研究会的重要责任。下面,介绍一下学术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前期开展的学术工作以及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展望。  学术委员会的基本职能 
期刊
2017年,古北口中学和古北口镇中心小学开始中小学教育衔接工作。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小初衔接要做好人的衔接和课的衔接。  人的衔接。主要指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针对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要做到:提前熟悉了解中学,减轻对中学的陌生感;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为学生做好心理铺垫;逐渐统一中学与小学六年级的习惯培养要求和标准,从升入六年级开始逐步按中学标准进行训练。  
期刊
事 件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此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要不要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一时间成了热议话题。  评析  小学生家庭作业常被诟病,原因有“三多三少”:统一任务多、可选择性少;应试难题多、实践娱乐少;消耗时间多、取得的效果少。因此,小学生家庭作业不是一去了之的问题,而是如何完善的问题。  完善家庭作业,学校首先要承担起加强管理的责任,既要提升好“质
期刊
- 编者按 -  在北京的西南,美丽的百花山脚下,有一所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学校,这所学校不仅历史悠久,还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让这所学校烙上了红色的印记,这片土地也因为这所学校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这就是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位于京西美丽的百花山脚下,学校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深山区寄宿制小学。学校所在的霞云岭历史悠久
期刊
芦咏莉,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联合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01年起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成为专家工作组成员,负责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与中考改革等项目。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合著或参与著
期刊
事 件  “我不过说了一些常识,怎么就火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的发言“火”出了圈。在接受媒体回访时,唐江澎表示,自己只不过说了一些常识。  评析  在教育被高度关注的今天,重磅言论层出不穷,无数“圈外好友”瞄准教育,抛来让人心动的橄榄枝:在教育热点上“开花”,在家长关切处“示爱”,在孩子自己需历练处“全帮”。这些以名利为出发点的甜蜜诱惑,引得一些
期刊
2016年8月,我来到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山村教师,开启了我的教育生涯。这是一所有着红色教育基因的学校,在这里,新老教师兢兢业业,红色教育薪火相传。  1.新老教师共同践行红色教育  学校很多年轻教师和老教师一起,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校的紅色教育。  现年52岁的邢士桥老师是霞云岭当地人,30多年前,他怀着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无限敬仰,扎根山区,在三尺讲台
期刊
2019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地位和特点。2020年9月,教育部、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標、履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为学生多样化成长提供更多可能,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育人观、课程观,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各
期刊
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研修机构应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角度,以农村地区教育特点和需求为导向,以提供高水平服务为主要宗旨,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引领、帮助和支持作用,助力农村学校教育改革、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为农村学校落实新课改和特色发展“搭桥”  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问
期刊
她,30多岁就成为特级教师,40多岁时面临一个选择:去做专职教研员还是继续留在学校当老师?因为对课堂的热爱,她选择坚守在一线课堂.坚守之路并不孤单,因为她和他们在一起,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