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被公认为是第一部俄罗斯社会心理和哲学小说。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社会“多余人”形象 ——毕巧林。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毕巧林这一矛盾个体的爱情观,探视其内心的矛盾,并得出俄罗斯青年的普遍爱情观。
【关键词】:毕巧林;爱情;多余人
有人说,《当代英雄》是千年不朽的经典,是天才的杰作,是人类中的精灵创作出的作品;有人 说,《当代英雄》中的情节与人物会让人联想到自身,所以“当代英雄”又是世世代代的“英雄”;还有 人说,主人公毕巧林这一“多余人”是整个时代的缩影,让人印象深刻。毕巧林的爱情之路可谓丰富多彩,他对爱情的态度读来不禁让人唏嘘。感觉他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什么能使他内心得到安宁,他只有通过不停的去旅行才能摆脱这种困扰。
毕巧林身上集合了多种矛盾的性格,笔者在此分析毕巧林的爱情观。
渴望拥有幸福和爱情,却又不愿失去自由的矛盾。
毕巧林,机智幽默、能言善辩,总能赢得女性的喜爱,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爱上过贵族夫人也被她们爱过。但是,她们的爱只能激发他的想象力和自尊心,并不能满足他,也不能让他不再空虚 寂寞,他很快便厌倦了。当他第一次遇见贝拉时,他被她那特有的气质与灵性吸引了,甚至认为她是富于同情心的命运赐予他的天使。于是,他千方百计把贝拉弄到手,讨好她,但是,当贝拉最终屈服于毕巧林,爱上他后,他却又露出了“多余人”的本性,独自一人打猎去了。在他看来,“蛮女的爱情比名门贵妇的爱情好不了多少,前者的愚昧无知和后者的卖弄风情同样会使人厌倦”(刘宗次 2000:28)。贝拉死后,他郁闷了一阵,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甚至觉得要他再爱贝拉,他做不到,因为他厌烦了她。他宁愿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打猎,不愿失去他所谓的“自由”。然 而,正是他的厌倦冷淡和追求所谓的“自由”,最终造成了贝拉死于非命的悲剧,是他“多余人”对一切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一名原本淳朴善良、对爱情直率、向往自由的“山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最终,毕巧林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他游戏爱情,他出于对爱情的好奇、对女人的控制欲而追 求她们,而当他得到她们的爱情后,又背弃爱情。对他而言,真正的爱情,并不比满足自己的控制 欲重要,也不比所谓的“自由”重要。
我们不能像毕巧林一样,游戏爱情,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伤害他人,尤其是自己爱过的人。真正的爱情可遇不可求,因为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容易,遇到喜欢自己的人也不容易,要遇到自己喜欢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更不容易。所以,当幸福来临时,我们应该珍惜这得之不易的爱情。毕巧林渴望拥有爱情和幸福,却又不愿失去“自由”的恶果我们无法品尝也不要品尝。
毕巧林的一段独白是这样说的:“我只是奇怪:我从来没有做过我所爱的女子的奴隶,相反,我总是具有不可抗拒的权利,完全能操纵他们的意志和心,而且不必花什么力气。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我从来不把什么看的太重,而她们却时时刻刻担心我会从他们手里跑掉?也许这是强壮的肌体的磁性作用?还是我根本没遇到过性格刚强的女子?”,贝拉不仅因为他而死,贝拉的父亲也因为贝拉的出逃而死。贝拉死后,没过一年,他又开始了他的旧生活,爱过维拉(圣彼得堡的一个妇人),想方设法结识梅丽公爵小姐,以便骗过大家的眼睛和维拉保持关系。毕巧林内心还说:如果人人都爱我,我就会认为自己身上有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他在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满足感。因为他对梅丽小姐的追求,梅丽小姐对格鲁什尼茨基失去兴趣,并爱上毕巧林,毕巧林为了维拉,搬去基斯洛茨克与维拉做邻居。格鲁什尼茨基因为毕巧林抢了梅丽小姐,提出与毕巧林决斗,毕巧林良心不安,希望不决斗,但事与愿违,格鲁什尼茨基在决斗中死去,维拉搬走。毕巧林又离开基斯洛茨克去了要塞。
读到最后,我们发现,毕巧林这个“多余人”一直无法找到生活中的位置,他只好通过一系列无聊的事情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他希冀着在充满风暴与艰险的旅途中,他就可以不再无聊苦闷,可以不去想那些让他内心不安宁的事情。我希望,毕巧林在旅途中获得了安宁,否则,他的一生只有矛盾、空虚与寂寞。于他而言,内心没有矛盾,心灵宁静,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因此,我希望旅途中的他在最后得到了丝丝幸福,然而结局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毕巧林在旅途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摆脱了无聊苦闷的人生。
为什么造成了“多余人”这一悲剧形象呢?
生活中,这种“多余人”的幸运当然很少见。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所以,我们不会像毕 巧林一样只觉得无聊。然而,我们应当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云亦云,一味盲从,即使最 后成功了,也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
笔者认为,是毕巧林歪曲的世界观和错误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他认为,“我就是这么一种不行的性格,是教育使然还是上帝如此造就我,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构成别人的不幸,那么我自己的不幸也不比别人少”(刘宗次2000:28)。他从不知道是他自己让他无法融入社會,让他无聊、孤单与空虚,让他成为了别人不幸的原因。
其实,贝拉的死是他造成的,虽然他没有亲自杀死她。同时,他也是贝拉父亲死的根源。如果,毕巧林不偷走卡兹毕奇的马,不“虏走”贝拉,而是正大光明的向贝拉的父亲提亲,结果会怎样?贝拉的父亲、贝拉能否逃离非命的悲剧? 但是他没有,他破坏他人家庭幸福,让别人家破人亡,并使他人死于非命。可悲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值得同情。这就是他“多余人”的悲剧。
内因,是决定事物的根本原因。一个人只有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才能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并实现自我价值。毕巧林的生活除了空虚就是无聊与寂寞,给他人造成不幸还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这样的人,只能沦为社会“多余人”的命运悲剧。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一、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
别林斯基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淫枯冢和破啐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在人生的交响乐曲中,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人们一生拼搏求索,奋发成材,为的是事业。只有通过献身事业的具体行动去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己的学识能力,人生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的公认,人生才有意义。科学家因为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而使自己从平凡变为伟大;医生因为救死扶伤使自己由普通变成高尚;军人则因为出生入死才被誉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伟大的事业永远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爱情只是隶属于事业之下的一桩“个人问题”,决不能支配人生。爱情也只有溶入到事业之中,其价值才会充分显示出来。裴多芬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形象地反映了爱情与事业的辨证关系。
爱是一种责任,是两性的相互倾慕和吸引。恋爱、爱情、婚姻是传统婚恋的三部曲。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应该追求的爱情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永红.俄罗斯经典名著选读[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安徽: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5.
【关键词】:毕巧林;爱情;多余人
有人说,《当代英雄》是千年不朽的经典,是天才的杰作,是人类中的精灵创作出的作品;有人 说,《当代英雄》中的情节与人物会让人联想到自身,所以“当代英雄”又是世世代代的“英雄”;还有 人说,主人公毕巧林这一“多余人”是整个时代的缩影,让人印象深刻。毕巧林的爱情之路可谓丰富多彩,他对爱情的态度读来不禁让人唏嘘。感觉他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什么能使他内心得到安宁,他只有通过不停的去旅行才能摆脱这种困扰。
毕巧林身上集合了多种矛盾的性格,笔者在此分析毕巧林的爱情观。
渴望拥有幸福和爱情,却又不愿失去自由的矛盾。
毕巧林,机智幽默、能言善辩,总能赢得女性的喜爱,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爱上过贵族夫人也被她们爱过。但是,她们的爱只能激发他的想象力和自尊心,并不能满足他,也不能让他不再空虚 寂寞,他很快便厌倦了。当他第一次遇见贝拉时,他被她那特有的气质与灵性吸引了,甚至认为她是富于同情心的命运赐予他的天使。于是,他千方百计把贝拉弄到手,讨好她,但是,当贝拉最终屈服于毕巧林,爱上他后,他却又露出了“多余人”的本性,独自一人打猎去了。在他看来,“蛮女的爱情比名门贵妇的爱情好不了多少,前者的愚昧无知和后者的卖弄风情同样会使人厌倦”(刘宗次 2000:28)。贝拉死后,他郁闷了一阵,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甚至觉得要他再爱贝拉,他做不到,因为他厌烦了她。他宁愿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打猎,不愿失去他所谓的“自由”。然 而,正是他的厌倦冷淡和追求所谓的“自由”,最终造成了贝拉死于非命的悲剧,是他“多余人”对一切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一名原本淳朴善良、对爱情直率、向往自由的“山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最终,毕巧林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他游戏爱情,他出于对爱情的好奇、对女人的控制欲而追 求她们,而当他得到她们的爱情后,又背弃爱情。对他而言,真正的爱情,并不比满足自己的控制 欲重要,也不比所谓的“自由”重要。
我们不能像毕巧林一样,游戏爱情,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伤害他人,尤其是自己爱过的人。真正的爱情可遇不可求,因为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容易,遇到喜欢自己的人也不容易,要遇到自己喜欢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更不容易。所以,当幸福来临时,我们应该珍惜这得之不易的爱情。毕巧林渴望拥有爱情和幸福,却又不愿失去“自由”的恶果我们无法品尝也不要品尝。
毕巧林的一段独白是这样说的:“我只是奇怪:我从来没有做过我所爱的女子的奴隶,相反,我总是具有不可抗拒的权利,完全能操纵他们的意志和心,而且不必花什么力气。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我从来不把什么看的太重,而她们却时时刻刻担心我会从他们手里跑掉?也许这是强壮的肌体的磁性作用?还是我根本没遇到过性格刚强的女子?”,贝拉不仅因为他而死,贝拉的父亲也因为贝拉的出逃而死。贝拉死后,没过一年,他又开始了他的旧生活,爱过维拉(圣彼得堡的一个妇人),想方设法结识梅丽公爵小姐,以便骗过大家的眼睛和维拉保持关系。毕巧林内心还说:如果人人都爱我,我就会认为自己身上有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他在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满足感。因为他对梅丽小姐的追求,梅丽小姐对格鲁什尼茨基失去兴趣,并爱上毕巧林,毕巧林为了维拉,搬去基斯洛茨克与维拉做邻居。格鲁什尼茨基因为毕巧林抢了梅丽小姐,提出与毕巧林决斗,毕巧林良心不安,希望不决斗,但事与愿违,格鲁什尼茨基在决斗中死去,维拉搬走。毕巧林又离开基斯洛茨克去了要塞。
读到最后,我们发现,毕巧林这个“多余人”一直无法找到生活中的位置,他只好通过一系列无聊的事情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他希冀着在充满风暴与艰险的旅途中,他就可以不再无聊苦闷,可以不去想那些让他内心不安宁的事情。我希望,毕巧林在旅途中获得了安宁,否则,他的一生只有矛盾、空虚与寂寞。于他而言,内心没有矛盾,心灵宁静,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因此,我希望旅途中的他在最后得到了丝丝幸福,然而结局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毕巧林在旅途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摆脱了无聊苦闷的人生。
为什么造成了“多余人”这一悲剧形象呢?
生活中,这种“多余人”的幸运当然很少见。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所以,我们不会像毕 巧林一样只觉得无聊。然而,我们应当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云亦云,一味盲从,即使最 后成功了,也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
笔者认为,是毕巧林歪曲的世界观和错误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他认为,“我就是这么一种不行的性格,是教育使然还是上帝如此造就我,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构成别人的不幸,那么我自己的不幸也不比别人少”(刘宗次2000:28)。他从不知道是他自己让他无法融入社會,让他无聊、孤单与空虚,让他成为了别人不幸的原因。
其实,贝拉的死是他造成的,虽然他没有亲自杀死她。同时,他也是贝拉父亲死的根源。如果,毕巧林不偷走卡兹毕奇的马,不“虏走”贝拉,而是正大光明的向贝拉的父亲提亲,结果会怎样?贝拉的父亲、贝拉能否逃离非命的悲剧? 但是他没有,他破坏他人家庭幸福,让别人家破人亡,并使他人死于非命。可悲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值得同情。这就是他“多余人”的悲剧。
内因,是决定事物的根本原因。一个人只有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才能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并实现自我价值。毕巧林的生活除了空虚就是无聊与寂寞,给他人造成不幸还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这样的人,只能沦为社会“多余人”的命运悲剧。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一、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
别林斯基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淫枯冢和破啐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在人生的交响乐曲中,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人们一生拼搏求索,奋发成材,为的是事业。只有通过献身事业的具体行动去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己的学识能力,人生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的公认,人生才有意义。科学家因为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而使自己从平凡变为伟大;医生因为救死扶伤使自己由普通变成高尚;军人则因为出生入死才被誉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伟大的事业永远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爱情只是隶属于事业之下的一桩“个人问题”,决不能支配人生。爱情也只有溶入到事业之中,其价值才会充分显示出来。裴多芬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形象地反映了爱情与事业的辨证关系。
爱是一种责任,是两性的相互倾慕和吸引。恋爱、爱情、婚姻是传统婚恋的三部曲。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应该追求的爱情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永红.俄罗斯经典名著选读[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安徽: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