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如一日,每周一到周六,安德鲁·劳伊德·韦伯创作的旋律都会定时在伦敦的女王剧院响起。英国伦敦西区有好几家剧院,每家都有自己的固定剧目,女王剧院则是音乐剧《歌剧魅影》的诞生地。
音乐剧《歌剧魅影》尚未到中国大陆演出,不少人对它的了解是从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开始的。早在1988年,韦伯就有用原班人马将《歌剧魅影》的音乐剧搬到银幕上的想法,但随着他和女主角克里斯汀的扮演者、妻子莎拉·布莱曼离婚,布莱曼辞演电影,制作计划搁置了十几年之久。
平心而论,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并不算出色,但电影受众比音乐剧受众多得多,能引导许多观众对音乐剧产生兴趣,便达到了韦伯的目的。尽管男女主角被诟病演技、唱功平平,这一版的魅影和克里斯汀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饰演克里斯汀的艾米·罗森彼时只有17岁,正是小说中描写的年纪,所以自有一种演不出来的清新自然,尤其艾米版的Think of me也是颇受人喜欢的版本,她处理得层次感十足,当然也是为了掩饰她当时的功力不足。安妮·海瑟薇当时也有饰演克里斯汀的机会,因为要拍摄《公主日记2》而推掉了,今年她凭借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芳汀一角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想来若由她饰演克里斯汀,应该不逊于艾米·罗森。
从恐怖片到爱情片
《歌剧魅影》最早是法国作家卡斯顿·勒鲁在1911年发表的小说,一开始它并没有被人视为爱情小说,而是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之间。甚至在默片时代,1925年的同名电影是一部视觉效果出色的恐怖片,魅影骇人的面容吓得观众尖叫一片。此后的电影改编版本虽然有注意到爱情的元素,总体依然脱不出恐怖片的范畴。1943年的版本摒弃了原著中歌剧魅影悲惨的身世,使他变成一位作品被出版商剽窃并惨遭毁容的剧院小提琴家。而在1962年的版本中,对韦伯音乐剧先入为主的我看到魅影狠狠地扇了克里斯汀一巴掌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连克里斯汀所爱的拉乌子爵都不忍伤害的魅影居然会动粗,简直匪夷所思。这两个版本的布景都十分华丽,相比韦伯的夸张浪漫更为写实一些。
此后的电影改编就加入了许多新鲜元素。1974年的《天堂魅影》算是最诡异炫目、颠覆传统的一版,融喜剧、恐怖和摇滚歌剧于一体,豆瓣上评价为“摇滚版歌剧魅影 浮士德”。据评论这个版本“场景设计华美,歌曲也十分好听”,其中魅影把灵魂卖给魔鬼以换取绝世才华这个情节,不知道是不是对1989年版本有所启发。
1989年的电影版是最易被低估的版本。除韦伯版本外的电影都有各自原创的音乐,各有特色并且质量不低,让人最难忘的当数1989年版,这版电影拍摄时已有韦伯的音乐剧珠玉在前,却仍能创造出完全迥异的风格。1989年版使用了如今国内影视很流行的穿越桥段,场景在纽约和巴黎之间转换,如评论所说,光是穿越的情节就该给好评。两位主角的表演都十分出色,罗伯特·英格兰德饰演的魅影在观看克里斯汀的演出时身心投入,情不自禁想叫好又怕被人发现,只得紧紧抓着剧院的椅子扶手控制住自己,那如痴如醉的眼神将他对克里斯汀的爱恋表露无遗。吉儿·修伦饰演的克里斯汀活泼可爱又十分坚毅,无半点做作,用YouTube上的评论来说,看着吉儿·修伦的表演,就明白魅影为什么会爱上她。
这个版本于我有一个未解之谜,小说中魅影所谱写的《唐璜》,在韦伯的音乐剧里是男女对唱的戏中戏,而在1989年的版本中则是女声独唱。这一曲也是穿越的线索,以克里斯汀之口唱出魅影的心意,令人难忘。片尾的字幕里这首曲只标示了作曲者和填词者,如果是由吉儿·修伦亲自演唱的,真可惜她没有艾米·罗森和安妮·海瑟薇的机遇,有这样的音乐才华却被埋没了。
这个版本中导演无法割舍恐怖元素甚至有些用力过猛,罗伯特·英格兰德的魅影没有佩戴面具,反倒像是《画皮》的恶鬼,过一段时间就得取别人的皮缝在自己脸上,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很快一脸疤痕又会遮挡不住,这也是魅影向魔鬼出卖灵魂的代价,得到了才华毁掉了容貌。导演给予了换脸时的魅影很多特写,让观众不忍直视。过犹不及,这些让人恶心反感的血腥情节使该片沦为二流恐怖片,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990年的版本接近音乐剧的版本,魅影不再那么可怖,但影响力不大。
《夜半歌声》改编自此
对《歌剧魅影》的改编并非是好莱坞的专利,韦伯刚开始看到《歌剧魅影》的小说时说他看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魅影极度浪漫、具有诱惑人的危险气息。《歌剧魅影》一直被看作是韦伯写给莎拉·布莱曼的情书,韦伯曾说这是他最私密的作品,布莱曼是这个音乐剧的灵感来源,克里斯汀的真人版,很多歌曲都是韦伯根据她的嗓音量身订造的。韦伯将自己的很多情感都赋予了魅影和子爵,也许前者更多些,韦伯就是个没戴面具的魅影,力排众议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莎拉·布莱曼出演女主角。而中国的电影人在好莱坞大拍恐怖片的时候就抓住了爱情这条线,并且改编成本土化的《夜半歌声》。主角成了真心相爱的演员和富家千金,因地位悬殊被封建家族拆散并惨遭迫害。《夜半歌声》也被翻拍了几个版本,角色名字、故事地点会有改变,但故事框架和反封建的主题都不曾变动。
1937年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在上海上映,适逢战乱,这部电影也充满了革命味道。为该片创作配乐的正是冼星海和田汉,演唱的不再是西方歌剧而是革命歌曲《热血》《黄河之恋》。马徐维邦后来还拍了续集,片中主角甚至从军革命去了。
后续翻拍的版本在恐怖效果上没有超越1937年版,但从革命爱情逐渐转变为更纯粹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出名的是1995年张国荣主演的版本。张国荣的版本有些回归西方色彩了,主角不再演革命话剧,而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背景也变成华丽的欧罗巴式圆形剧场。由于音乐在片中的比重不及《歌剧魅影》大,基本都是张国荣饰演的罗密欧的独角戏,正是张国荣的魅力撑起了整部电影。舞台上的罗密欧失去了朱丽叶,舞台下的爱情遭遇不幸,是不是有点《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的味道?但那部电影在3年后才诞生。当被人威胁要关闭剧院时,张国荣懒洋洋地在舞台上坐起身,轻蔑地一笑:“那得问问我的观众是否想让我演下去。”没有繁复的舞台背景,他一人绵绵地歌唱,倜傥风流,光芒竟不逊于好莱坞的歌剧魅影。
在此之后,曾在1995年版《夜半歌声》中饰演年轻话剧演员的黄磊一直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10年后又亲自导演并出演同名电视剧。
魅影的形象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即便是韦伯一开始也找不准音乐剧中的魅影到底该是什么声线。现在还能查看到一个很奇异的视频,克里斯汀由莎拉·布莱曼饰演,魅影戴着一个看上去像是狮子王的覆盖全脸的面具,重要的是魅影的唱腔完全是流行乐的唱法,跟布莱曼不在一个世界里。今天的很多观众都会不解,在一部介绍《歌剧魅影》的纪录片《面具之后》中提到,这位看上去很违和的魅影是当时走红的摇滚明星史蒂夫·哈德利,也许韦伯曾想借助他的人气来保障票房,但韦伯也对这个声音不满意,一直没有对外宣布找到了魅影,直到他找到了45岁的迈克·考德福。而在此之前,迈克·考德福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此后迈克·考德福的人生改变了,他和莎拉·布莱曼都凭《歌剧魅影》在1988年赢得托尼奖,音乐剧的演出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在很多观众的心里迈克·考德福依旧是最完美的魅影。在《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历任的魅影主演悉数登场,最后出场的迈克·考德福获得最热烈的掌声。
音乐剧《歌剧魅影》已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但并不等同于这个故事就此定型。如同豆瓣的密斯简所说,根据演员的演绎,音乐剧在“一双忘恩负义的狗男女背弃了因外貌受世人唾弃但才华横溢内心渴望真爱的音乐大师”和“正义高富帅将童年真爱从控制欲超强心理畸形但绝顶聪明的变态杀人狂中拯救出来”之间徘徊,多数时候前者占上风。
于是音乐剧一场又一场地上演,很多回头客一遍又一遍地重温,人们依旧在想,克里斯汀心里真正爱的是谁呢?
音乐剧《歌剧魅影》尚未到中国大陆演出,不少人对它的了解是从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开始的。早在1988年,韦伯就有用原班人马将《歌剧魅影》的音乐剧搬到银幕上的想法,但随着他和女主角克里斯汀的扮演者、妻子莎拉·布莱曼离婚,布莱曼辞演电影,制作计划搁置了十几年之久。
平心而论,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并不算出色,但电影受众比音乐剧受众多得多,能引导许多观众对音乐剧产生兴趣,便达到了韦伯的目的。尽管男女主角被诟病演技、唱功平平,这一版的魅影和克里斯汀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饰演克里斯汀的艾米·罗森彼时只有17岁,正是小说中描写的年纪,所以自有一种演不出来的清新自然,尤其艾米版的Think of me也是颇受人喜欢的版本,她处理得层次感十足,当然也是为了掩饰她当时的功力不足。安妮·海瑟薇当时也有饰演克里斯汀的机会,因为要拍摄《公主日记2》而推掉了,今年她凭借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芳汀一角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想来若由她饰演克里斯汀,应该不逊于艾米·罗森。
从恐怖片到爱情片
《歌剧魅影》最早是法国作家卡斯顿·勒鲁在1911年发表的小说,一开始它并没有被人视为爱情小说,而是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之间。甚至在默片时代,1925年的同名电影是一部视觉效果出色的恐怖片,魅影骇人的面容吓得观众尖叫一片。此后的电影改编版本虽然有注意到爱情的元素,总体依然脱不出恐怖片的范畴。1943年的版本摒弃了原著中歌剧魅影悲惨的身世,使他变成一位作品被出版商剽窃并惨遭毁容的剧院小提琴家。而在1962年的版本中,对韦伯音乐剧先入为主的我看到魅影狠狠地扇了克里斯汀一巴掌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连克里斯汀所爱的拉乌子爵都不忍伤害的魅影居然会动粗,简直匪夷所思。这两个版本的布景都十分华丽,相比韦伯的夸张浪漫更为写实一些。
此后的电影改编就加入了许多新鲜元素。1974年的《天堂魅影》算是最诡异炫目、颠覆传统的一版,融喜剧、恐怖和摇滚歌剧于一体,豆瓣上评价为“摇滚版歌剧魅影 浮士德”。据评论这个版本“场景设计华美,歌曲也十分好听”,其中魅影把灵魂卖给魔鬼以换取绝世才华这个情节,不知道是不是对1989年版本有所启发。
1989年的电影版是最易被低估的版本。除韦伯版本外的电影都有各自原创的音乐,各有特色并且质量不低,让人最难忘的当数1989年版,这版电影拍摄时已有韦伯的音乐剧珠玉在前,却仍能创造出完全迥异的风格。1989年版使用了如今国内影视很流行的穿越桥段,场景在纽约和巴黎之间转换,如评论所说,光是穿越的情节就该给好评。两位主角的表演都十分出色,罗伯特·英格兰德饰演的魅影在观看克里斯汀的演出时身心投入,情不自禁想叫好又怕被人发现,只得紧紧抓着剧院的椅子扶手控制住自己,那如痴如醉的眼神将他对克里斯汀的爱恋表露无遗。吉儿·修伦饰演的克里斯汀活泼可爱又十分坚毅,无半点做作,用YouTube上的评论来说,看着吉儿·修伦的表演,就明白魅影为什么会爱上她。
这个版本于我有一个未解之谜,小说中魅影所谱写的《唐璜》,在韦伯的音乐剧里是男女对唱的戏中戏,而在1989年的版本中则是女声独唱。这一曲也是穿越的线索,以克里斯汀之口唱出魅影的心意,令人难忘。片尾的字幕里这首曲只标示了作曲者和填词者,如果是由吉儿·修伦亲自演唱的,真可惜她没有艾米·罗森和安妮·海瑟薇的机遇,有这样的音乐才华却被埋没了。
这个版本中导演无法割舍恐怖元素甚至有些用力过猛,罗伯特·英格兰德的魅影没有佩戴面具,反倒像是《画皮》的恶鬼,过一段时间就得取别人的皮缝在自己脸上,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很快一脸疤痕又会遮挡不住,这也是魅影向魔鬼出卖灵魂的代价,得到了才华毁掉了容貌。导演给予了换脸时的魅影很多特写,让观众不忍直视。过犹不及,这些让人恶心反感的血腥情节使该片沦为二流恐怖片,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990年的版本接近音乐剧的版本,魅影不再那么可怖,但影响力不大。
《夜半歌声》改编自此
对《歌剧魅影》的改编并非是好莱坞的专利,韦伯刚开始看到《歌剧魅影》的小说时说他看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魅影极度浪漫、具有诱惑人的危险气息。《歌剧魅影》一直被看作是韦伯写给莎拉·布莱曼的情书,韦伯曾说这是他最私密的作品,布莱曼是这个音乐剧的灵感来源,克里斯汀的真人版,很多歌曲都是韦伯根据她的嗓音量身订造的。韦伯将自己的很多情感都赋予了魅影和子爵,也许前者更多些,韦伯就是个没戴面具的魅影,力排众议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莎拉·布莱曼出演女主角。而中国的电影人在好莱坞大拍恐怖片的时候就抓住了爱情这条线,并且改编成本土化的《夜半歌声》。主角成了真心相爱的演员和富家千金,因地位悬殊被封建家族拆散并惨遭迫害。《夜半歌声》也被翻拍了几个版本,角色名字、故事地点会有改变,但故事框架和反封建的主题都不曾变动。
1937年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在上海上映,适逢战乱,这部电影也充满了革命味道。为该片创作配乐的正是冼星海和田汉,演唱的不再是西方歌剧而是革命歌曲《热血》《黄河之恋》。马徐维邦后来还拍了续集,片中主角甚至从军革命去了。
后续翻拍的版本在恐怖效果上没有超越1937年版,但从革命爱情逐渐转变为更纯粹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出名的是1995年张国荣主演的版本。张国荣的版本有些回归西方色彩了,主角不再演革命话剧,而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背景也变成华丽的欧罗巴式圆形剧场。由于音乐在片中的比重不及《歌剧魅影》大,基本都是张国荣饰演的罗密欧的独角戏,正是张国荣的魅力撑起了整部电影。舞台上的罗密欧失去了朱丽叶,舞台下的爱情遭遇不幸,是不是有点《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的味道?但那部电影在3年后才诞生。当被人威胁要关闭剧院时,张国荣懒洋洋地在舞台上坐起身,轻蔑地一笑:“那得问问我的观众是否想让我演下去。”没有繁复的舞台背景,他一人绵绵地歌唱,倜傥风流,光芒竟不逊于好莱坞的歌剧魅影。
在此之后,曾在1995年版《夜半歌声》中饰演年轻话剧演员的黄磊一直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10年后又亲自导演并出演同名电视剧。
魅影的形象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即便是韦伯一开始也找不准音乐剧中的魅影到底该是什么声线。现在还能查看到一个很奇异的视频,克里斯汀由莎拉·布莱曼饰演,魅影戴着一个看上去像是狮子王的覆盖全脸的面具,重要的是魅影的唱腔完全是流行乐的唱法,跟布莱曼不在一个世界里。今天的很多观众都会不解,在一部介绍《歌剧魅影》的纪录片《面具之后》中提到,这位看上去很违和的魅影是当时走红的摇滚明星史蒂夫·哈德利,也许韦伯曾想借助他的人气来保障票房,但韦伯也对这个声音不满意,一直没有对外宣布找到了魅影,直到他找到了45岁的迈克·考德福。而在此之前,迈克·考德福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此后迈克·考德福的人生改变了,他和莎拉·布莱曼都凭《歌剧魅影》在1988年赢得托尼奖,音乐剧的演出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在很多观众的心里迈克·考德福依旧是最完美的魅影。在《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历任的魅影主演悉数登场,最后出场的迈克·考德福获得最热烈的掌声。
音乐剧《歌剧魅影》已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但并不等同于这个故事就此定型。如同豆瓣的密斯简所说,根据演员的演绎,音乐剧在“一双忘恩负义的狗男女背弃了因外貌受世人唾弃但才华横溢内心渴望真爱的音乐大师”和“正义高富帅将童年真爱从控制欲超强心理畸形但绝顶聪明的变态杀人狂中拯救出来”之间徘徊,多数时候前者占上风。
于是音乐剧一场又一场地上演,很多回头客一遍又一遍地重温,人们依旧在想,克里斯汀心里真正爱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