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这样的古城常乱花迷眼,甚至,不能预见哪儿将是下一处风景。金陵制造局旧址,便淹埋于金陵城前世与今生的迷乱间。
找到金陵制造局,颇费了些周折。及至近前,都没遇上一位能准确描述她所在的人。事实上,她周遭的地标明显——紧邻大报恩寺遗址和晨光机械厂。而这些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并没能将金陵制造局旧址顺带烘托传扬开来。
“晨光”,厂名时代气息浓重,不免让人担心,深藏于其内的金陵制造局,是否也有着时代的划痕?每每去看历史遗迹,总是这样心怀惴惴—一它们是否健在、是否安好,又以怎样的姿态在当今挺立?
完好格局支撑历史的演进
一道院墙,横亘在厂内,古朴的形制和色调,墙内圈起大片葱绿植被和深灰建筑,泾渭分明地划出了时间的断层。迈入院墙,恍惚坠入时光隧道。青葱苍木,便是这时光隧道中夹道的风景,它们的挺立,意味着由它们间离的格局空间经年未动。沿着植被分隔的路径,便已经置身这爿遗址的初始格局之中了。
金陵制造局,近代史上显赫的名词。略有常识的人大都能够历数“洋务运动”期间的四大兵工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1865),福州船政局(1866)、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另一座便是眼前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了。现在的园区已被标识为“1865”,显然这是用了其创始的年份。于是,以1865年为始点,这片城市遗址的历史沿时间线顺次打开:
1865年,对于中国众多城市来说,其记忆大抵是空白的,而南京却在这一年掀开了其军工生产史秘而不宣的一页。正是这一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由此开创了我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
民国时期,金陵及其制造局变身为金陵兵工厂/六0兵工厂。
建国后,工厂继续演进,扩建为三0七厂和现在的晨光机械厂。
自开篇那天起,这部生产史便默默演绎了整整百年:从1865年到1965年,这里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枪炮生产基地,其轻武器的产量占全国兵工企业武器总产量的一半。
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金陵机器制造局纵是史学价值极高,但普通大众对它的认知更多地也只停留于史册上的名字而已。就这样,几近与世隔绝的厂房,穿行了晚清、民国及现代直至当代,而近乎150年的光阴流转,厂区不但保留着完好的初始格局,还衍生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工业建筑群落,与此等珍稀的建筑景观谋面,焉能不算是一场“艳遇”呢?
中西合璧,绝版清代军工厂房
独自漫步在清静的旧时军工重地,与现时许多厂房建筑大相径庭的几排工业厂房呈“一”字型横列排开。深深吸引我驻足的是这些厂房的“中西合璧”:略呈西洋风格,而整体仍然为中式砖木结构,浑身上下采用的也是本土材质。一排排路过,一间间细看,这一带的几幢建筑主门楣上都保留着石刻“同治五年建机器正厂”、“同治十二年建机器右厂”等字样。无需任何旁白解说就已确信无疑,眼前的这些厂房正是前清建筑。
此地保留的最早的厂房——同治五年建机器工厂,近乎与金陵制造局同时诞生。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兴奋一当时金陵制造局主要生产制造的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军工品,正是在眼前的这些厂房空间中诞生的。
的确,在想象之外,眼见为实的是这些厂房强烈地显示着洋务运动初期厂房的特色:尽管这批厂房均有史记载由英国工程师主持设计建造。式样和格局在参照英国工业建筑,但厂房毕竟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实施,鉴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得不考虑就地取材,以及任用本地建筑人才。无怪乎,尽管诞生于西风东渐的洋务运动,但眼前金陵机器制造局最早一批厂房,整体建筑技术施工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砖木技法。
透过玻璃窗窥看,高大的厂房内部空旷而通透,足见其在设计时较好地考虑到自然通风和采光,其结构参照了英国工业建筑钢梁架构体系,而实际上却是以木屋架替代了英国厂房惯用的钢铁屋架,而在外打量其外立面,则为青瓦坡顶,清水砖墙,拱形窗。而一个典型的“西化”厂房处理手法,是主车间之间间隔十分宽大,接近20米宽度,主车间建筑物则采用架空的过街楼相连通,既腾挪出地面空间,又保证了车间与厂房内部畅通。点缀在宽大楼间的是身姿笔挺,线条清晰的水杉。
园区里保留下来的清代厂房还有光绪年间的几座,如光绪七年(1881)建的熔铜厂和卷铜厂,光绪十二年(1886)建的木工大楼,光绪十三年(1887)建的机器大厂等,厂门石额上均保留着建厂时间和厂名。
独领风骚的多连跨建筑
从厂区坡地俯瞰,整片厂区给视觉带来最大冲击的,是硕大的多连跨屋顶,仿佛排山倒海的巨浪向自己站立的方向扑来,只是,这是凝固的,深色的巨澜,它凝固在半空,并且保有这个姿势已近八十个年头。这便是无论在当初,还是现在,都独领风骚的厂房建筑。只是,这“独领风骚”的今昔含义各自不同罢了。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国民政府对此时已改成金陵兵工厂的厂房建筑进行了更新和扩建,使这一清末老厂更具规模,更加规范。现在园区能见到的24幢民国时期的厂房,与那批清末厂房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其大多采用了当时的新建筑材料技术,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使这一片区的厂房从原来偏中式风格转而为更明显突出的西洋风。
“凝固的巨浪”,便是这一时期金陵兵工厂建筑的典型代表。最吸引眼球的“多连跨”就是其最明显的标志。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建筑道理相同,建筑的外观绝非单纯为了视觉效果,更多时候,外观的形制是由其建筑结构或者功用导致的。这组“凝固的巨浪”,“浪奔”的方向一致朝北,事实上这是厂房独具特色的天窗设计,天窗面北而开,为的是避开日照直射辐射,从而使厂房内光线柔和,利于厂房内的机械劳作更加舒适。
一座建于1936年的厂房,当走到它的正面看时,多连跨的屋顶便形似朝天仰着的硕大锯齿。我行近时,厂房正好有一个青铜类展览撤展,内部空旷,略见凌乱。厂房内总高约近9米的样子,全部采用了钢架结构,工字钢支柱,支柱内槽置有蜗杆,与开启天窗的涡轮相连。这样,如果要打开天窗,只需转动蜗杆下端的旋转手柄,就可带动涡轮蜗杆系统工作,从而打开离地五米多高的天窗。厂房四面的钢窗呈连续性分布,东西南北均开有大门。我在北大门用照相机拍下这样的厂建石刻:“民国廿五年建”,换算成公历,正好是公元1936年。
还有一丛七座二层西式厂房楼群,向南呈“凹”形分布,厂房之间东西间隔约10米,南北间隔约8米,通过架空的过街楼将整个楼群串联起来,这样,从任一座厂房进入二楼后,便可直接去往任一座厂房。过街楼台勺设计,为人员流动,零件转运,车辆行驶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失为当时一种科学的工业建筑设计法。这组建筑建于1935年。
时移世易,这些定格当年领先理念的工业建筑,仍保存完好,亦不失为当今建筑景观中的“独领风骚”。
低调绽放、多样纷呈的建筑奇葩
事实上,在整个厂区信步行走,最容易让观者理解和产生共鸣的,是那些红砖墙,大跨度的厂房,甚至还有几处遗留着“文革”遗迹,诸如标语、红五星等时代印记明显的元素。这些,便是建国后先后变身为“三0七厂”和“晨光机械厂”的厂区的各类遗留建筑。
这么一处“复合型”的珍稀建筑景观,并非普众旅游指引上标志的旅游景点,它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凝固篇章,只等愿意抵近它的人悄然靠近——这一簇由始至终低调绽放的建筑奇葩。
2005年起,南京晨光集团整体迁址。而金陵机器制造局,在经历了近150年的光阴流转后,如今出落得更加纯粹、催化它不凡历程的,便是那既往记刻她非凡身世的每一个片段。现今,简单而又内蕴丰富的几个阿拉伯数字组合——1865,只为镌刻她起步的始点,这样,她将不再淹埋于那些看似迷乱的“秘而不宣”的烟尘中。
找到金陵制造局,颇费了些周折。及至近前,都没遇上一位能准确描述她所在的人。事实上,她周遭的地标明显——紧邻大报恩寺遗址和晨光机械厂。而这些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并没能将金陵制造局旧址顺带烘托传扬开来。
“晨光”,厂名时代气息浓重,不免让人担心,深藏于其内的金陵制造局,是否也有着时代的划痕?每每去看历史遗迹,总是这样心怀惴惴—一它们是否健在、是否安好,又以怎样的姿态在当今挺立?
完好格局支撑历史的演进
一道院墙,横亘在厂内,古朴的形制和色调,墙内圈起大片葱绿植被和深灰建筑,泾渭分明地划出了时间的断层。迈入院墙,恍惚坠入时光隧道。青葱苍木,便是这时光隧道中夹道的风景,它们的挺立,意味着由它们间离的格局空间经年未动。沿着植被分隔的路径,便已经置身这爿遗址的初始格局之中了。
金陵制造局,近代史上显赫的名词。略有常识的人大都能够历数“洋务运动”期间的四大兵工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1865),福州船政局(1866)、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另一座便是眼前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了。现在的园区已被标识为“1865”,显然这是用了其创始的年份。于是,以1865年为始点,这片城市遗址的历史沿时间线顺次打开:
1865年,对于中国众多城市来说,其记忆大抵是空白的,而南京却在这一年掀开了其军工生产史秘而不宣的一页。正是这一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由此开创了我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
民国时期,金陵及其制造局变身为金陵兵工厂/六0兵工厂。
建国后,工厂继续演进,扩建为三0七厂和现在的晨光机械厂。
自开篇那天起,这部生产史便默默演绎了整整百年:从1865年到1965年,这里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枪炮生产基地,其轻武器的产量占全国兵工企业武器总产量的一半。
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金陵机器制造局纵是史学价值极高,但普通大众对它的认知更多地也只停留于史册上的名字而已。就这样,几近与世隔绝的厂房,穿行了晚清、民国及现代直至当代,而近乎150年的光阴流转,厂区不但保留着完好的初始格局,还衍生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工业建筑群落,与此等珍稀的建筑景观谋面,焉能不算是一场“艳遇”呢?
中西合璧,绝版清代军工厂房
独自漫步在清静的旧时军工重地,与现时许多厂房建筑大相径庭的几排工业厂房呈“一”字型横列排开。深深吸引我驻足的是这些厂房的“中西合璧”:略呈西洋风格,而整体仍然为中式砖木结构,浑身上下采用的也是本土材质。一排排路过,一间间细看,这一带的几幢建筑主门楣上都保留着石刻“同治五年建机器正厂”、“同治十二年建机器右厂”等字样。无需任何旁白解说就已确信无疑,眼前的这些厂房正是前清建筑。
此地保留的最早的厂房——同治五年建机器工厂,近乎与金陵制造局同时诞生。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兴奋一当时金陵制造局主要生产制造的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军工品,正是在眼前的这些厂房空间中诞生的。
的确,在想象之外,眼见为实的是这些厂房强烈地显示着洋务运动初期厂房的特色:尽管这批厂房均有史记载由英国工程师主持设计建造。式样和格局在参照英国工业建筑,但厂房毕竟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实施,鉴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得不考虑就地取材,以及任用本地建筑人才。无怪乎,尽管诞生于西风东渐的洋务运动,但眼前金陵机器制造局最早一批厂房,整体建筑技术施工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砖木技法。
透过玻璃窗窥看,高大的厂房内部空旷而通透,足见其在设计时较好地考虑到自然通风和采光,其结构参照了英国工业建筑钢梁架构体系,而实际上却是以木屋架替代了英国厂房惯用的钢铁屋架,而在外打量其外立面,则为青瓦坡顶,清水砖墙,拱形窗。而一个典型的“西化”厂房处理手法,是主车间之间间隔十分宽大,接近20米宽度,主车间建筑物则采用架空的过街楼相连通,既腾挪出地面空间,又保证了车间与厂房内部畅通。点缀在宽大楼间的是身姿笔挺,线条清晰的水杉。
园区里保留下来的清代厂房还有光绪年间的几座,如光绪七年(1881)建的熔铜厂和卷铜厂,光绪十二年(1886)建的木工大楼,光绪十三年(1887)建的机器大厂等,厂门石额上均保留着建厂时间和厂名。
独领风骚的多连跨建筑
从厂区坡地俯瞰,整片厂区给视觉带来最大冲击的,是硕大的多连跨屋顶,仿佛排山倒海的巨浪向自己站立的方向扑来,只是,这是凝固的,深色的巨澜,它凝固在半空,并且保有这个姿势已近八十个年头。这便是无论在当初,还是现在,都独领风骚的厂房建筑。只是,这“独领风骚”的今昔含义各自不同罢了。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国民政府对此时已改成金陵兵工厂的厂房建筑进行了更新和扩建,使这一清末老厂更具规模,更加规范。现在园区能见到的24幢民国时期的厂房,与那批清末厂房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其大多采用了当时的新建筑材料技术,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使这一片区的厂房从原来偏中式风格转而为更明显突出的西洋风。
“凝固的巨浪”,便是这一时期金陵兵工厂建筑的典型代表。最吸引眼球的“多连跨”就是其最明显的标志。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建筑道理相同,建筑的外观绝非单纯为了视觉效果,更多时候,外观的形制是由其建筑结构或者功用导致的。这组“凝固的巨浪”,“浪奔”的方向一致朝北,事实上这是厂房独具特色的天窗设计,天窗面北而开,为的是避开日照直射辐射,从而使厂房内光线柔和,利于厂房内的机械劳作更加舒适。
一座建于1936年的厂房,当走到它的正面看时,多连跨的屋顶便形似朝天仰着的硕大锯齿。我行近时,厂房正好有一个青铜类展览撤展,内部空旷,略见凌乱。厂房内总高约近9米的样子,全部采用了钢架结构,工字钢支柱,支柱内槽置有蜗杆,与开启天窗的涡轮相连。这样,如果要打开天窗,只需转动蜗杆下端的旋转手柄,就可带动涡轮蜗杆系统工作,从而打开离地五米多高的天窗。厂房四面的钢窗呈连续性分布,东西南北均开有大门。我在北大门用照相机拍下这样的厂建石刻:“民国廿五年建”,换算成公历,正好是公元1936年。
还有一丛七座二层西式厂房楼群,向南呈“凹”形分布,厂房之间东西间隔约10米,南北间隔约8米,通过架空的过街楼将整个楼群串联起来,这样,从任一座厂房进入二楼后,便可直接去往任一座厂房。过街楼台勺设计,为人员流动,零件转运,车辆行驶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失为当时一种科学的工业建筑设计法。这组建筑建于1935年。
时移世易,这些定格当年领先理念的工业建筑,仍保存完好,亦不失为当今建筑景观中的“独领风骚”。
低调绽放、多样纷呈的建筑奇葩
事实上,在整个厂区信步行走,最容易让观者理解和产生共鸣的,是那些红砖墙,大跨度的厂房,甚至还有几处遗留着“文革”遗迹,诸如标语、红五星等时代印记明显的元素。这些,便是建国后先后变身为“三0七厂”和“晨光机械厂”的厂区的各类遗留建筑。
这么一处“复合型”的珍稀建筑景观,并非普众旅游指引上标志的旅游景点,它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凝固篇章,只等愿意抵近它的人悄然靠近——这一簇由始至终低调绽放的建筑奇葩。
2005年起,南京晨光集团整体迁址。而金陵机器制造局,在经历了近150年的光阴流转后,如今出落得更加纯粹、催化它不凡历程的,便是那既往记刻她非凡身世的每一个片段。现今,简单而又内蕴丰富的几个阿拉伯数字组合——1865,只为镌刻她起步的始点,这样,她将不再淹埋于那些看似迷乱的“秘而不宣”的烟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