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剑门关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在剑门关奔腾一千个回合
  雨,比我先到一步。
  山峦险峻,留出狭小的通道,雨正好可以通行。
  畅通无阻的雨声,在山间回旋。古木和栈道,沾满湿漉漉的回响。
  剑门关,一滴雨的进入,刀戈和铠甲,渐渐生锈。
  我在雨中,入关,雨送我一程,一把雨伞,是多余的兵器。
  古柏滴落的雨点,被一次次分解,变得细小、细腻、明亮。
  走过的石板路,有光在闪动。
  雨水积攒的时光,在脚下流淌,脚印蓄满深浅不一的涟漪。
  鸟鸣,也在丛林深处闪动。驿道上的千年草木,还是当初的模样,年复一年,生机勃勃。
  在雨中登上剑门关,雨,在剑门关奔腾了一千个回合。
  草木、石头和我,一起接受洗涤。
  雨水淅沥,如战马的喘息,在往事的沟壑里纵横。
  一道险关,潜伏着风云的传说和烽火的历史。
  时光流淌,诸葛孔明的算计在山涧被篡改。
  古柏树上落下的那一滴雨,好沉重,正好砸向我的头顶,在我的身上飞溅一串水花。
  脚踏泥泞,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四野寂静,只有雨在倾述。
  回望走过的路上,雨声悲切,雨声缠绵。
  雨成为一种道具,在剑门关的舞台上,亮出了自己的姿势。
  战战兢兢的石头,像一个个兵俑,风雨不能凋谢它们的意志。
  守望在关口,它们把剑门关又升高了一寸,增添了剑门关一滴雨的重量。
  剑门关,挡不住月光的去处
  左边是山,如刀,锋芒闪烁露水的光芒。
  右边是山,似斧,利刃对着天涯。
  在两山之间行走的月光,默不作声,阴冷了丛林、古木和野草。
  月光胆寒,小心翼翼,一走就是千年光景。
  散落人间的月光,有风云,有帷幔,有踌躇,有壮志。
  跟着一轮月亮走进剑门关,脚下的路,蜿蜒崎岖。身旁的古柏,朦胧中透出一团团水墨,枝叶凝固,像一个个勇士,在静默中屏住了呐喊。
  今夜的月色,显得格外冷静,不惊动一草一木。
  山势越来越陡峭。月光也跟着嶙峋而突兀。
  挂在树梢上的月色,一层层弥漫,荡漾。风一吹,开始滴落,树荫摇动,月色变得斑斑驳驳。
  稀疏的枝叶,漏出了夜里的微光。洒在地上,似水,贴在树梢,似雾。
  左右的山峦,浸泡月色,少了寒光,少了险峻。
  在月夜里看剑门关,如此温柔,如此恬静。
  我是一夫,当关在此,挡不住月光的去处。
  拾级而上,风停靠在树丫上。
  一只飞鸟从身旁划过,把月色划出一道伤痕。
  从剑门关紧闭的关口流出来的,有战火的狼烟,有马蹄的余温,有商贾的吆喝,有读书人的欲望。
  千年蜀道,风烟滚滚,月光里渗透一股股硝烟的味道,一股股血液的味道,一股股汗水和泪水的味道。
  停坐在一块石头上,我抬头望天,天变成了一条缝隙,变成了一根链条,变成了一缕炊烟。
  天地之间,上演的多少往事,都像一道长河,两岸人来人往,长河星光斑斓。
  月光一路小心翼翼。月光的箭簇,穿过古栈道的烟雨,被关口锁住。
  古道,西风,我放飞的月光,升华成一道道鞭影,多少烽烟竖起一道道屏障,石板路上的青苔,还有余温在燃烧。
  月光,每天都是新的。
  跟随我爬过隘口的那一缕,湿润而缠绵。
  在剑门关前行,遇见迎面而来的风雨,不要回避,最好聆听。
  黄柏林,驿道上站立的传奇
  风过黄柏林,黄柏林的枝丫,不停摇曳。
  好似挥手,告别。好似点头,认定。
  传说中的张飞、诸葛亮,都是黄柏树的热爱者,他们选定剑门关,并且在这里安营扎寨,种植一大片黄柏,目的简单,遮天蔽日的黄柏树,正好可以抵挡风声。
  风是利剑,穿透黄柏密林,代替了飞马传书的军令。
  战火,是逐渐模糊的记忆。在蜀道上种下的密林,成为战争的印记。
  只有胜利者,才有闲暇,在此播种下古老的传奇。
  漫步黄柏林,苍翠的枝干,粗壮遒劲,三百里路十万树,大手笔的布局,让千年驿道站立起一片迷人的风景。
  翠云走廊,长长的石板路上,溅起的烟雨,成为密林深处的彩虹。
  一座庞大的绿色宫殿,鸟在跳动,蝉在低吟,风中倾听。
  太阳从枝叶间流出来,流淌一滴斑斓。谢幕的马蹄声,凝固在黄柏林的根上。深山里的人间烟火,总在温暖地升起。
  月光落在一棵树上,萤火虫的微光,也有温度。
  逐渐老去的枝叶,还在和岁月攀谈。金戈铁马的将士,就埋藏在青山绿水之中。
  风吹古木,发出呜呜的呼唤。
  山洪爆发
  大地凌乱地瓢泼。暴雨,来得不是时候。
  玉米才扬花,稻子才抽穗,高粱和大豆还在孕育一个夏天的情话,牛羊还在草地上漫不经心地舔舐一地葱郁,暴雨,倾泻而至。
  措手不及的田园、村庄,在浑浊的洪水中紧抓一根根稻草。
  瓦屋和田塍在雨中倾斜,失去攀援的力量。暴雨,席卷惊慌失措的目光,越来越脱缰,越来越肆意,越来越疯狂。
  山洪怒吼。乡村溃不成军。匆忙的人群分流在岸的两边。河流膨胀的浊浪,让村庄更加变形,蜿蜒的山路遭受沉重的打击,像一块铁,溅出一地洪水的碎末,冷却之后裸露单薄的岩石。
  暴雨,仍在继续。我在暴雨袭来之时,提前抵达。看见了在水中荡漾的冲锋舟,像一尾鱼,穿梭在水的波澜之中。看见了在雨中撑开的伞,像一朵朵小蘑菇,開在水的颤抖里。
  我们开始与水纠缠。
其他文献
暴风雨似乎离开了。从夜色里狂奔而出的雨水踢打着玻璃窗,直至凌晨三点,才渐渐远去,在雨声里浸泡了半宿的人们放下戒备,酣然入梦。  早起,小区甬路上留下一地乱红坠叶,凋零在一汪汪水洼里,别有一种凋零美,让人怜惜。  收拾好,和母亲对坐,煮一壶老白茶,守着一窗雾气,聊天说话。  打破这安静的,是楼上邻居家两个淘气小子,他们一蓝一红,跳棋子一般落到水洼里,使劲踩出一溜水花,再次溅湿躺在路上的红花绿叶。这样
期刊
那是怎样的一种呼唤,似久远的回声,穿越岁月的苍穹,至今还在我脑海回旋;这呼唤声如一枚重锤,敲打着我心的旷野,发出长久的悲鸣;这呼唤声如拍天巨浪,讓我心海每次都涌起波澜。  那年二十岁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李发模的叙事诗《呼声》。那“呼声”中有凄悲的泪水,有对未来的渺茫和对爱的期待。在绝路中,她呼唤爱情能把她挽留。在悬崖上,人们企盼那崖上的藤能扯住她跌落的脚步。这撕心裂肺的呼唤声却怎么也不能驱散遮挡
期刊
一位画家送了我一本他新出的书法作品集,这位画家不仅画得好,书法的功力也十分深厚,我把这本书顺手扔在餐桌上。当然,不是为了伴随着可口的午餐吃了它,它与食品还真有那么一些联系。现在,我要捡起来,省得夫人说我随处乱放东西。结果,封底上醒目的印章,再次映进我的眼帘,我觉着很有图书的装帧设计感。我随口问了夫人一句,你还记得李因吗?广东揭阳的李因。  夫人觉得奇怪,问我是怎么想到这个人的?她已经不大记得他了。
期刊
秋泥,本名,张凤玉。作家,编辑,居沈阳。在《福建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红豆》《牡丹》《海燕》等文学期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100余万字,部分作品收入年选和选刊。  2018年,我曾在小说《藏在尘世的那道光》里有过这样的描写:马路对面的街心公园一览无余,公园的红砖围墙已经老旧,上面的十字花洞斑斑驳驳。我熟悉这公园里每一條小路,每一片树林,每一个犄
期刊
她是个秀气漂亮的女人,套着件时下流行的派克服,头发松松地捆在脑后,有几缕不愿意受束缚,卷着散下来。  她說她叫桃芬芳,到财资部来开支票去交养老保险。她一进办公室,我便眼前一亮,有百花盛开之感。可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愕然。单位上的支票不是张三李四说开就开得了的,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更何况养老保险是企业统一缴纳哩!  我让她先回去,等我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她走后,我越想越奇怪,喊来下属兼战友的女儿米朵
期刊
一  黄天春的个子本来就不高,又有点儿瘸腿,看着就显得更矮,人也不太喜欢热闹,脾气很古怪,只凭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挣饭吃。  住在柳河镇上的人们,没有人不认识黄天春,有人管他叫黄大夫,有人管他叫黄瘸子,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他讨过三回老婆,哪个老婆也没跟他过长久,哪个老婆也没给他生过孩子,都是跟他过个一年半载,就吵着闹着离开他。黄天春从来也没怨过这些女人,只怨自己不该当郎中,一个老婆也留不住。三婶子看他一个
期刊
福生拿到化验单时,世界突然就黑暗了起来。  母亲顽疾缠身,每年花费昂贵的医药费,使一家人陷入穷困的泥潭。福生在省外打工,胸口经常疼痛,为了节约钱,他便忍耐着。他只想为家里积攒更多的钱,尽快改变现实的困境。  妻子英子在村上,一面耕种责任田,一面照顾母亲和女儿,其中的辛酸苦涩只有英子自己懂。女儿丹丹在镇里读小学,早晚都需要英子去接送。母亲田里的活路做不了,但能帮英子和丹丹煮饭、暖饭,生活艰辛却甜蜜。
期刊
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考大学,要么打工。犹豫再三,我选择了前者,或者说,是父亲替我选择了前者。  等它们长大,就能凑够你的学费。父亲是站在鸡棚里对我说的。我有点儿难过。我们家的鸡棚很大,父亲把整座院子棚起来,在里面养了五千只鸡。它们一边叫着,一边不停地啄着食物。让人受不了的是,它们看人的时候,总是歪着头,眼睛里充满谎言和阴谋,还有那浓烈的气味,有饲料味儿,有它们身上发出的气味儿,鸡屎的味道,温度
期刊
海德格尔说,“作品使大地成为大地”。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试想春天接近一场雨的是春风,春风使春天成为春天。  文化馆的崔老师在春天出了一本《满族歌谣》,想起有一则叫《雨留客》的民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这么一户人家,只有父子两口人在一起过日子,儿子叫满征,他们靠采药和打猎为生。  这一年,满征的阿玛(满语父亲)因年岁很大,加上劳累成疾,突然卧床不起。俗话说,什么都没有,不要没有钱;什么都
期刊
三色堇,本名郑萍,山东人,写诗,画画,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获得“天马散文诗”奖”、“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杰出诗人奖”、《现代青年》”十佳诗人”等多项奖励。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诗刊》《诗歌月刊》《星星》等多种期刊。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南方的痕迹》《三色堇诗选》《背光而坐》、散文诗诗集《悸动》等。现任《延河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