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很容易产生枯燥感。但是物理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与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生活中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文章就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一、生活素材运用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生活素材的运用应坚持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同时生活素材的运用还应坚持适用性为原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坚持渗透性原则,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素材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使其能够将做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坚持体验性原则,使学生对素材中的生活物品、事例等有体验性。只有学生熟知的素材,才能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素材运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一)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生活物品,他们会对这些物品的属性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择中,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物品,用来演示相关实验,以此来增强实验效果。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加之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重,但意志不稳定,借助学生身边的材料、物品、器具等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使其在试验过程中获得真知[1]。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经常见到的空易拉罐做小实验。用一根铁丝绕易拉罐一圈缠紧,然后留出垂直于易拉罐约10厘米长的一段。在易拉罐中加少许水,用钢丝钳夹住铁丝,将易拉罐在酒精上加热。等里面的水要沸腾时迅速将其放入准备好的水中,学生会听到较大声响,并看到易拉罐被迅速壓扁。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对生活中大气压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人认识。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可以用在实验演示方面,还可以用在新课导入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方面,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二)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和感受各种各样的事例,特别是一些自身经历过的事例,会有更深的感悟和看法。教师可以将教学中一些比较难的物理概念或问题与学生生活事例进行类比,以此来降低学习的难度。
1.用生活事例进行概念教学,降低难度
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但是由于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例进行类比,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分子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分子的概念理解并不是很透彻,一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分子的定义。教师利用生活化中的事例进行类比的话,则会将知识解释得非常简单。比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有1024只羊组成的羊群,它们都具有跑跳、吃草的性质。将他们分成两部分,每部分512只,是否还具备一样的性质?如果继续分,分到只剩一只羊的时候,这只羊是否仍具备一样的性质?那么,如果将最后一只羊分成两部分呢?教师的举例很生活,而且结尾的地方很幽默。学生在这样的生活类比下,很容易理解了分子的概念。
2.用生活事例促进对方法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将一些物理方法传授给学生,有些是科学研究方法,有些是知识运用判断方式,或者是解题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因此教师在教这些方法的时候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时,会用到控制变量法,但是学生对于该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很理解。那么教师就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讲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和如何运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及运用。
(三)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将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现象作为新课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或者将其当做问题素材,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
知识学习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巧妙设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现象,运用知识去解释,进而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比如初中学生掌握了液化的相关知识之后,能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教师利用烧水壶上方出现白气的这个现象,将烧水壶壶盖打开,继续加热,要求学生观察白气的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并为学生演示,使学生置身真实的情境当中,然后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利用递进式的问题串去提问,激发学生不断思考,进而明白液化条件以及白气状态的相关知识。
结束语:
初中物理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特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物理知识和现象,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素材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姜芳.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25-126.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一、生活素材运用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生活素材的运用应坚持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同时生活素材的运用还应坚持适用性为原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坚持渗透性原则,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素材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使其能够将做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坚持体验性原则,使学生对素材中的生活物品、事例等有体验性。只有学生熟知的素材,才能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素材运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一)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生活物品,他们会对这些物品的属性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生活素材的选择中,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物品,用来演示相关实验,以此来增强实验效果。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加之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重,但意志不稳定,借助学生身边的材料、物品、器具等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使其在试验过程中获得真知[1]。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经常见到的空易拉罐做小实验。用一根铁丝绕易拉罐一圈缠紧,然后留出垂直于易拉罐约10厘米长的一段。在易拉罐中加少许水,用钢丝钳夹住铁丝,将易拉罐在酒精上加热。等里面的水要沸腾时迅速将其放入准备好的水中,学生会听到较大声响,并看到易拉罐被迅速壓扁。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对生活中大气压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人认识。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可以用在实验演示方面,还可以用在新课导入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方面,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二)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和感受各种各样的事例,特别是一些自身经历过的事例,会有更深的感悟和看法。教师可以将教学中一些比较难的物理概念或问题与学生生活事例进行类比,以此来降低学习的难度。
1.用生活事例进行概念教学,降低难度
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但是由于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例进行类比,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分子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分子的概念理解并不是很透彻,一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分子的定义。教师利用生活化中的事例进行类比的话,则会将知识解释得非常简单。比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有1024只羊组成的羊群,它们都具有跑跳、吃草的性质。将他们分成两部分,每部分512只,是否还具备一样的性质?如果继续分,分到只剩一只羊的时候,这只羊是否仍具备一样的性质?那么,如果将最后一只羊分成两部分呢?教师的举例很生活,而且结尾的地方很幽默。学生在这样的生活类比下,很容易理解了分子的概念。
2.用生活事例促进对方法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将一些物理方法传授给学生,有些是科学研究方法,有些是知识运用判断方式,或者是解题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因此教师在教这些方法的时候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时,会用到控制变量法,但是学生对于该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很理解。那么教师就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讲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和如何运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及运用。
(三)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将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现象作为新课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或者将其当做问题素材,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
知识学习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巧妙设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现象,运用知识去解释,进而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比如初中学生掌握了液化的相关知识之后,能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教师利用烧水壶上方出现白气的这个现象,将烧水壶壶盖打开,继续加热,要求学生观察白气的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并为学生演示,使学生置身真实的情境当中,然后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利用递进式的问题串去提问,激发学生不断思考,进而明白液化条件以及白气状态的相关知识。
结束语:
初中物理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特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物理知识和现象,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素材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姜芳.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