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小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
1 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必须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独立理解新课内容,做好上课的准备。及时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减缓课堂容量大带来的压力,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应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过程,要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好方法,老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老师指导预习,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些知识,预习时可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记一记。比如,“三角形的面积”这个内容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了解知识,课堂上自己就能说出来;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老师可以先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如果在预习当中能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老师的讲解便是预习的最佳境界了。例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以及表面积前布置:预习学过的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回家就可以自己的整理这些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 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
如我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意义后,问:“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学生们顿时有了精神,纷纷说:“骑过,学校到家里”那么:“你们知道你们的家里离学校有多远吗?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我再用多媒体演示自行车的行驶过程,并找到路面和自行车轮胎的关系,让各小组自己去想办法……学生边观察边理解还兴奋的交流着,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泼。最后学生根据学到的圆的周长知识算出了实际距离和自行车轮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交流汇报。这时忽然有人说:“我要骑车回家也知道学校离家里多远了。”老师马上接着说:“是啊,知道了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轮胎所转的圈数,我们就知道学校离你们家里的路程”“怎样才能获得自行车轮胎的转数呢?”“大家商量一下,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眉头紧锁着,有的低声讨论,有的同学说拿红布绑在轮胎上,也有学生说用响铃绑在轮胎上的,终于可以获得自行车的转数,求得了学校到家里的实际路程。学生们高兴地一下子跳了起来。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创设情境,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 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3.2 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3 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4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例如,教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时,我们可设置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红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数学练习本。一支铅笔价钱1角5分,一本数学练习本价钱5角5分,小明付了1元钱,找回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买卖过程中如何“找退”的?这样让学生在探究减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5 复习课上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
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我都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看书温习和课前预习、课上自学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用15分钟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钟相互研究,用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看书温习之前,我要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复习正、反比例时,我就提出: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正、反比例?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正、反比例各有什么性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一定记下来,在互相讨论时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老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常常要精心构思,长期训练,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主动的发现、获取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
1 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必须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独立理解新课内容,做好上课的准备。及时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减缓课堂容量大带来的压力,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应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过程,要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好方法,老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老师指导预习,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些知识,预习时可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记一记。比如,“三角形的面积”这个内容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了解知识,课堂上自己就能说出来;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老师可以先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如果在预习当中能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老师的讲解便是预习的最佳境界了。例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以及表面积前布置:预习学过的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回家就可以自己的整理这些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 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
如我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意义后,问:“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学生们顿时有了精神,纷纷说:“骑过,学校到家里”那么:“你们知道你们的家里离学校有多远吗?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我再用多媒体演示自行车的行驶过程,并找到路面和自行车轮胎的关系,让各小组自己去想办法……学生边观察边理解还兴奋的交流着,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泼。最后学生根据学到的圆的周长知识算出了实际距离和自行车轮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交流汇报。这时忽然有人说:“我要骑车回家也知道学校离家里多远了。”老师马上接着说:“是啊,知道了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轮胎所转的圈数,我们就知道学校离你们家里的路程”“怎样才能获得自行车轮胎的转数呢?”“大家商量一下,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眉头紧锁着,有的低声讨论,有的同学说拿红布绑在轮胎上,也有学生说用响铃绑在轮胎上的,终于可以获得自行车的转数,求得了学校到家里的实际路程。学生们高兴地一下子跳了起来。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创设情境,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 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3.2 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3 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4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例如,教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时,我们可设置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红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数学练习本。一支铅笔价钱1角5分,一本数学练习本价钱5角5分,小明付了1元钱,找回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买卖过程中如何“找退”的?这样让学生在探究减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5 复习课上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
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我都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看书温习和课前预习、课上自学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用15分钟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钟相互研究,用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看书温习之前,我要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复习正、反比例时,我就提出: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正、反比例?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正、反比例各有什么性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一定记下来,在互相讨论时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老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常常要精心构思,长期训练,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主动的发现、获取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