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冼星海
你那首曲子
不止有水,还有风,有马
我们至今依然能听到
它们的呐喊,咆哮和嘶鸣
它以气吞山河的气势
席卷天下,以一种巨大的意志力
挺直腰身和脊梁,成为
一种象征,一种主义
它积聚的能量
比一颗原子核,更能让敌人
闻风丧胆
就连在它的边上
安营扎寨的芦苇们
铁一样的壮志,也秉承了
它的属性
它不仅是一首曲子
还是一把军号,一把插到
敌人心脏的剑,它旷世千古的绝响
在宽阔的苍穹下,抵达很远
它的力量,早已超出你个人
它属于学生,属于战士
属于人民,更属于整个中国
今天,你和它都已退回低处
因为低,有着
更高的天空
汪曾祺
这个水花四溅的名字
很好看,也很好听
像你无法断开和切割的
汪着水的文字
这文字不是形式
而是形态
这形态里
有青砖铺地,人间一隅
一壶清茶,几丛苦菊
更有世态炎凉
人间冷暖
我常常想象
你坐在这里,左手夹着烟
右手握着笔,头发短短的
坚挺地竖着,有着
森林般的气场
桌子上,杯子里泡的茶
看上去清淡可口
余味却绕梁不绝
像表面上看不出,却深藏
在你文字里的浓淡高低
窗外的水,清清白白
似乎过于简约,却像极了
世界本来的样子
喜欢你的文字
亦如喜欢水,成为心结
捻不出,却经受住了
岁月的拉扯
梅兰芳
那双绣花鞋
第一次穿你脚上
舞台上的你,甩着水袖
自此,比女人更像女人
从此,男人眼里
你是女人,女人眼里
你是男人
而舞臺外的你,心思
是一片着不了地的云
飘过来,飘过去
却下不成雨
那一年,在被称为
“梅华诗屋”的地方
你蓄须罢演,以此明志
如今,你当年住过的屋里
那些玉照还在,也时常能听到
婉转的唱腔,只是隔了这些年
像是旧了
只有屋外的风
像久违的客人,穿过草坪
穿墙而入,带着当年的
你和你的故事
真实而充盈地走来
傅雷
我在你门前
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你走过的
门前的路灯也是你的
小草、阳光、月色
也都是你的,它们曾经过
你的曾经
我看它们的眼神
你肯定也有过
那一年,你走后
很多你熟悉的人
从西方借过来的人
高老头、葛朗台、克里斯多夫
巴扎克、贝多芬、丹纳等
穿越大西洋时,一直在水上漂着
靠不了岸
这些曾经被你
用蓝墨水养活的大胡子们
金发碧眼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
让很多人听到了,他们淹在
水下的哭声
直到后来,你用家书
渡儿子,去了他们中间
陈望道
2012年早春,浙东的
山村分水塘,一块铺板两条长凳
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四壁漏风的墙
一部伟人著作的中译本在这里
启封、完成,之后如风
穿墙而过,席卷整个中国
“墨汁当糖”的故事
也自此成为一段趣话,一个典故
那些跟抒情无关的学科和文字
在你的笔下,时时辗转
浸入我们内心
那些白天和夜晚,我想象着
你行走在校园里的样子
并用松竹白杨,充当你的名字
希望什么时候,像你一样
亦庄亦谐,留下断章与墨迹
哪怕是极少的纸张
一块青石上也行
在一个早晨
或是黄昏,走向溪水
看它怎样带着凉意
淙淙地敲打一块石头
成为季节的先知
你那首曲子
不止有水,还有风,有马
我们至今依然能听到
它们的呐喊,咆哮和嘶鸣
它以气吞山河的气势
席卷天下,以一种巨大的意志力
挺直腰身和脊梁,成为
一种象征,一种主义
它积聚的能量
比一颗原子核,更能让敌人
闻风丧胆
就连在它的边上
安营扎寨的芦苇们
铁一样的壮志,也秉承了
它的属性
它不仅是一首曲子
还是一把军号,一把插到
敌人心脏的剑,它旷世千古的绝响
在宽阔的苍穹下,抵达很远
它的力量,早已超出你个人
它属于学生,属于战士
属于人民,更属于整个中国
今天,你和它都已退回低处
因为低,有着
更高的天空
汪曾祺
这个水花四溅的名字
很好看,也很好听
像你无法断开和切割的
汪着水的文字
这文字不是形式
而是形态
这形态里
有青砖铺地,人间一隅
一壶清茶,几丛苦菊
更有世态炎凉
人间冷暖
我常常想象
你坐在这里,左手夹着烟
右手握着笔,头发短短的
坚挺地竖着,有着
森林般的气场
桌子上,杯子里泡的茶
看上去清淡可口
余味却绕梁不绝
像表面上看不出,却深藏
在你文字里的浓淡高低
窗外的水,清清白白
似乎过于简约,却像极了
世界本来的样子
喜欢你的文字
亦如喜欢水,成为心结
捻不出,却经受住了
岁月的拉扯
梅兰芳
那双绣花鞋
第一次穿你脚上
舞台上的你,甩着水袖
自此,比女人更像女人
从此,男人眼里
你是女人,女人眼里
你是男人
而舞臺外的你,心思
是一片着不了地的云
飘过来,飘过去
却下不成雨
那一年,在被称为
“梅华诗屋”的地方
你蓄须罢演,以此明志
如今,你当年住过的屋里
那些玉照还在,也时常能听到
婉转的唱腔,只是隔了这些年
像是旧了
只有屋外的风
像久违的客人,穿过草坪
穿墙而入,带着当年的
你和你的故事
真实而充盈地走来
傅雷
我在你门前
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你走过的
门前的路灯也是你的
小草、阳光、月色
也都是你的,它们曾经过
你的曾经
我看它们的眼神
你肯定也有过
那一年,你走后
很多你熟悉的人
从西方借过来的人
高老头、葛朗台、克里斯多夫
巴扎克、贝多芬、丹纳等
穿越大西洋时,一直在水上漂着
靠不了岸
这些曾经被你
用蓝墨水养活的大胡子们
金发碧眼们,在没有你的日子里
让很多人听到了,他们淹在
水下的哭声
直到后来,你用家书
渡儿子,去了他们中间
陈望道
2012年早春,浙东的
山村分水塘,一块铺板两条长凳
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四壁漏风的墙
一部伟人著作的中译本在这里
启封、完成,之后如风
穿墙而过,席卷整个中国
“墨汁当糖”的故事
也自此成为一段趣话,一个典故
那些跟抒情无关的学科和文字
在你的笔下,时时辗转
浸入我们内心
那些白天和夜晚,我想象着
你行走在校园里的样子
并用松竹白杨,充当你的名字
希望什么时候,像你一样
亦庄亦谐,留下断章与墨迹
哪怕是极少的纸张
一块青石上也行
在一个早晨
或是黄昏,走向溪水
看它怎样带着凉意
淙淙地敲打一块石头
成为季节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