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线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面对着一群有活力有灵动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让学生乐于上英语课,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一种永不停歇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学上有所作为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听这些好教师的课是一种生活的享受。笔者通过十几年初中的英语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因势利导,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后进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塌实的学习作风,而这些后进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你说干了口,伤透了心,而结果却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因势利导的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来,我想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半条命”、“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音效、赏心悦目的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损伤,让街上游戏厅中的游戏望尘莫及。迅速地,这几位学生就全身心地融入到游戏之中。但每次都是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实现心中梦想,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他们解释。结果学生明白了:现在的社会,玩,也要懂英语。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观察这几位学生。我发现再上英语课时,这几个学生确实“重新做人”了。可见,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好处。
二、用顺口溜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中繁琐的语法规则,琐碎的词的用法,难以读准的发音等,常常让学生迷惑。教师可编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语法等,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编顺口溜为: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所有复数都用are。又如,“oo”的长短音,编“顺口溜”如下:
多读长[u:]加食物(food),K、D脚前读[u]
读[u:]的单词有:room、classroom、foot;读[u]单词有look、good、book、foot、stood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顺口溜就会涌现不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
对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直观教学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有时会缺乏一些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学生的作品“图片”被运用在英语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此项画图片的活动,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上英语课,乐于接受一些新知识,认为上英语课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此外,这种画图片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四、自编对话,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英语就要学了就用,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交际。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与人交流,不要是哑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的自编的对话。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报告。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对话,对话情景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内容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知识,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和再生,是评议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对话,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旧知识。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与刚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课堂上适当的进行一下竞赛,学生就很乐意参与,敢于争先,快乐自愿的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要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源中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学上有所作为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听这些好教师的课是一种生活的享受。笔者通过十几年初中的英语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因势利导,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后进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塌实的学习作风,而这些后进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你说干了口,伤透了心,而结果却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因势利导的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来,我想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半条命”、“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音效、赏心悦目的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损伤,让街上游戏厅中的游戏望尘莫及。迅速地,这几位学生就全身心地融入到游戏之中。但每次都是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实现心中梦想,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他们解释。结果学生明白了:现在的社会,玩,也要懂英语。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观察这几位学生。我发现再上英语课时,这几个学生确实“重新做人”了。可见,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好处。
二、用顺口溜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中繁琐的语法规则,琐碎的词的用法,难以读准的发音等,常常让学生迷惑。教师可编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语法等,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编顺口溜为: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所有复数都用are。又如,“oo”的长短音,编“顺口溜”如下:
多读长[u:]加食物(food),K、D脚前读[u]
读[u:]的单词有:room、classroom、foot;读[u]单词有look、good、book、foot、stood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顺口溜就会涌现不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
对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直观教学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有时会缺乏一些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学生的作品“图片”被运用在英语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此项画图片的活动,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上英语课,乐于接受一些新知识,认为上英语课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此外,这种画图片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四、自编对话,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英语就要学了就用,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交际。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与人交流,不要是哑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的自编的对话。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报告。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对话,对话情景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内容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知识,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和再生,是评议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对话,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旧知识。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与刚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课堂上适当的进行一下竞赛,学生就很乐意参与,敢于争先,快乐自愿的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要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源中学)